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皇牌农女 >

第44部分

皇牌农女-第44部分

小说: 皇牌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知秋到隔壁接了成老爹回来,将家里情况跟他说了一遍。成老爹是个宽厚的人,加上人家出了吃住的银子,也没什么意见。

    他只担忧一件事,“家里就两间房,这些个人,咋住啊?”

    这件事叶知秋早就盘算好了,“爷爷,你和虎头还住在这间屋子里,他们几个人住我那间,我去隔壁刘婶家,和梅香和菊香挤一挤。有这么多外人,我在家住不合适。”

    “对,对。”成老爹连连点头,“你不能跟家住,别平白让人说了闲话去。”

    正说着,就听洗墨在门外略有些拘谨地道:“叶姑娘,我和王大夫都还没吃午饭呢,能不能麻烦你帮我们弄点儿吃的?”

第086章 谁挨饿谁知道

    叶知秋收了沈长浩的银子,在饭菜上自然要尽心。

    问过洗墨和王太医的口味,便把前不久刚刚熏制的腊肉拿出来,切下一块用碱水泡上。到西厢房割了一把萝卜芽苗菜,又去了一趟隔壁,给刘婶放下十个铜板,买回五个鸡蛋。

    熏腊肉用清水洗刷干净,冷水入锅煮出盐分。沥水,切片,装盘,隔水蒸至肉片呈半透明状,淋少许白酒和姜汁。不需要过多加工,便是一盘美味可口的佳肴。

    取大白菜芯,去白留黄,用盐和花椒略腌,挤去水分。沾蛋液,滚干面,用油煎至两面金黄,撒上芝麻盐。

    蛋液摊成薄薄的蛋皮,切成细丝。萝卜芽苗菜尚未分叶,正是最嫩的时候,用滚水略焯,翠绿欲滴。挤干水分,加蛋丝,浇汁清拌。黄绿相衬,赏心悦目。

    小黄鱼是用盐水浸过的,炒一点干酱粒,淋少许醋去腥,加蒜粒焖一焖即可。萝卜丝加干虾皮、粉丝做成汤。

    四菜一汤,再加一盆白米饭,摆到桌上,香气扑鼻,勾人食欲,洗墨和王太医不约而同地吞了吞口水。

    “吃吧。”叶知秋笑着招呼。

    “王大夫,您先请。”洗墨本着尊老爱幼的精神谦让道。

    王太医也不跟他客气,夹了一筷子蛋丝芽苗菜送进嘴里。只觉蛋丝滑软,芽菜微辛,吃起来清香爽口,忍不住赞了一句,“叶姑娘真是好厨艺!”

    “我也来尝尝。”洗墨赶忙拿起筷子,每样吃了一口,也连声称赞,“叶姑娘,我还以为你只是做小吃拿手呢,原来做菜也这么厉害。都把我们府上的大厨比下去了!”

    “过奖了,家常便饭而已,你们喜欢就多吃点儿。”叶知秋跟他们客套了两句。将多做出来的那份饭菜端到东屋,喊了虎头回来。和成老爹一起吃。

    五个人分成两桌,吃得酣畅淋漓,却忘了西屋还有一个尊贵的病号。

    凤康从早上到现在水米未进,折腾了大半天,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背了。鼻子闻着饭菜的香味,耳朵听着洗墨和王太医不时夸赞“好吃”,更觉饥肠辘辘。

    有心喊洗墨送些饭菜来。又拉不下那个面子。一边偷偷咽口水,一边暗骂那两个没良心,撇下主子,只顾自己大吃大喝。

    其实倒下没多久。他就醒过来了。只是因为春、梦的事,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叶知秋,加之被一个毛头小子打趴下,实在太丢人,不好意思睁开眼睛。

    他原本可以暗示洗墨带他离开。浑水摸鱼,将那件事揭过去,却因为她一句“我会替你照顾他”,心生向往,没出息地放弃了。

    之后又是为了什么。他也说不清了。也许是因为这低矮阴暗却让人分外踏实的房间,也许是因为贪恋她手指不经意间掠过肌肤的温暖,也许是因为她那一声无奈的叹息,也许是因为不耐烦沈长浩刨根问底、冷嘲热讽……

    就这样鬼使神差地装到了现在。

    堂堂一个皇子,被一大堆仆从侍奉着,却饿得要死要活,连声也不能出一下。此时此刻,他恐怕是天底下最凄悲催的王爷了吧?

    自哀自怜的工夫,就听灶间传来洗墨心满意足的声音,“呼,吃饱了,不知不觉多吃一大碗饭。”

    “是啊。”王太医笑呵呵地附和道,“没想到在这种贫瘠破落的山村里,还能吃到如此可口的饭菜。在皇上英明神武的治理之下,我华楚国果然河清海晏,人寿年丰,连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这么好了。”

    叶知秋从东屋出来,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王大夫,不是每一个老百姓家里都能吃上白米饭和四菜一汤的,有口稀粥喝就不错了。你要是觉得我给你准备的饭菜太奢侈,我可以在村里随便帮你找一家,让你去体验一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王太医只不过是逮住机会,想要奉承一下皇上,彰显一下自己忠君爱国罢了。他锦衣玉食惯了,哪里肯去过一天三顿喝稀粥日子?讪讪地笑道:“还是不必了,沈公子临走的时候,嘱咐我们不可扰民。”

    叶知秋也是出于玩笑,她可没有那么大公无私,吃饱了撑的为天下百姓振臂高呼。见他当了真,也不好再说什么,手脚麻利地收拾着碗筷。

    王太医有饭后散步的习惯,吃完饭不走上几百步,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初来乍到,对这荒村野岭颇感新鲜,便张罗着去看山水。又怕人生地不熟走丢了,于是提出让虎头带路。

    虎头对凤康和洗墨心存敌意,连带着对他也没什么好感。起初不同意,直到他摸出几个铜钱当酬谢,才点头答应了。

    洗墨也是个闲不住的,稍作休息,喊了一名侍卫出来,在院子里挖坑搭灶,准备给凤康熬药。

    人走屋空,显得格外寂静。叶知秋收拾停当,正准备出门,就听西屋传来一串响亮的“咕噜”声。她心神一动,赶忙掀开帘子进门,“醒了吗?”

    凤康一只手死死地抵住肚子,咬紧牙关不吭声。这个时候不能醒,醒了就太丢脸了。

    叶知秋目光在他泛红的耳垂上停留了一瞬,便放下帘子退了出来。既然他不想醒,那就随他去吧,反正挨饿难受的不是她。

    她存心整治一下那个给她添了大麻烦的人,故意不告诉洗墨他家主子已经醒了,径直出门,来到隔壁,把自己要过来住几天的事情跟刘婶他们说了。

    刘婶很痛快地答应下来,“这还用说吗?我巴望你还巴望不来呢,你只管来住,住到出嫁都没事儿。”

    “就是,知秋姐,正好咱们晚上一个被窝说说话儿。”梅香兴奋地拉着她的手,又似埋怨地瞟了菊香一眼,“二姐这个闷葫芦,跟她说点儿啥就会‘嗯’、‘啊’、‘唉’,最多就俩字儿,‘是吗’,直接叫她憋死了。”

    菊香抬手拍了她一巴掌,“你说起来就不住嘴儿,我哪儿插得上话儿?自己是个碎嘴子,还嫌我是闷葫芦?真是讨打。”

    梅香揉着被打疼的胳膊,气呼呼地瞪了她一眼,“等见了二姐夫,我非跟他告状,说你是个粗手毛脚的,看他还敢不敢娶你?”

    菊香说不过她,羞恼得红了脸,转头去跟刘婶申诉,“娘,你管不管你小闺女?”

    “行了,你俩丫头别闹。”刘婶喝住她们,往叶知秋跟前凑了凑,一脸八卦地打听,“秋丫头,住在你们家的到底是啥人呢?我瞧着他们穿的衣服,骑的马,用的车,都可气派了,一看就是有钱人家儿出来的。他们不白住吧?没许给你啥好处?”

    “娘,你问这些什么?”不等叶知秋回话,刘鹏达就拦下话头,皱了眉头斥道,“许没许好处,那都是成大伯家的事儿,跟你没关系。你别出去乱说话,让人家猜疑知秋姐。”

    别人的话刘婶未必听得进去,对儿子却是言听计从的,见他面色不喜,赶忙住了嘴。

    叶知秋趁机把话题转移开,“刘婶,我家有外人要吃饭,没什么能添菜的东西。麻烦你帮我问问,谁家有干菜或者蛋肉吃不了,想淘换几个铜钱花的,就拿过来,我帮他们要个好价钱。”

    刘婶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抢着推销自家的东西,“我这儿还有一把干菇子,是梅香她舅托人送过来。都是好菇子,又大又干爽,我都没舍得吃。秋丫头,你回去问问,他们想要不要?”

    “只要是能做菜的就要。”叶知秋“替”他们拍了板,“等会儿你拿给我,我帮你多要几个钱。”

    刘婶已经等不及了,“我这就给你拿去。”

    见她动作神速地下了炕,又飞一般地冲出门去,梅香和刘鹏达的表情都有些无奈,菊香则低下头抿嘴偷笑。

    刘婶出去没一会儿,便提着一个布袋子回来了。生怕叶知秋不信一样,将里面的干蘑菇一股脑倒在炕上,“秋丫头,你瞅瞅,是不是又大又好?”

    叶知秋翻看了一下,里面有香菇,有草菇,有平菇,还有几个木耳,杂七杂八,歪歪扭扭,一看就是挑剩下的。她要借刘婶那张嘴传话,也不计较东西好坏,便出了五十文的高价。

    刘婶乐坏了,又跑去翻箱倒柜,看看还有没有能卖的东西。

    叶知秋事情办完,不想在刘家多待,便拿上干菇告辞出门。刘鹏达借口去拿钱,随后追了出来,“知秋姐……”

    叶知秋微笑地站住脚,“你有话要跟我说?”

    刘鹏达点了点头,不敢跟她对视的样子,垂着眼睛支支吾吾地问:“知秋姐,那个人……跟你认识对不对?”

    “嗯,认识。”叶知秋知道他不是多嘴的人,也不隐瞒。

    刘鹏达大概没料到她会承认得这么干脆,惊讶地扫了她一眼,又赶忙垂下眸子,“那……他住在你家想干什么?”

    叶知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避重就轻地道:“你放心吧,他已经醒了,不会有事的。”

    刘鹏达想说自己不是那个意思,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突然很希望那个人有事,那样的话,他就能以相关之人的身份参与进去,看个清楚,搞个明白。不会像现在这般提心吊胆,胡乱猜测了。

    叶知秋没能察觉出这懵懂的少年情怀,只当他还在为伤人的事情担忧,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臂,“你跟我去拿钱吧!”

    ——

    ——

第087章 雨露均沾

    刘鹏达原本打算去看看凤康,可被洗墨和侍卫虎视眈眈地盯着,那话终究没敢说出口,拿上五十个铜钱,便匆匆地走了。

    刘婶的嘴巴果然快,没多大一会儿,就有人抱着一只干干瘦瘦的兔子过来换铜钱。叶知秋二话没说就留下了,同样给了五十文。老太太捧着沉甸甸的一把铜钱,眼含热泪地回去了。

    随后又有人陆陆续续地送来干菜、咸肉和豆腐干之类的东西,也都得了满意的价钱,将信将疑而来,兴高采烈而归。

    叶知秋手上只有几百个铜钱,很快就用光了。便拿出二十两银子,交给那名侍卫,拜托他到清阳府去换成铜板。

    侍卫什么也问,接了银子一言不发地走了。

    倒是洗墨感觉不解,打听道:“叶姑娘,让侍卫直接从清阳府买菜带回来不就行了吗?何必换成铜板,再去跟村民买,多麻烦啊?”

    叶知秋半真半假地笑道:“你们难得到这儿来一回,我当然要让你们尝尝乡村特有的味道。清阳府市面上的东西你们应该都吃腻了吧?换换口味不好吗?”

    “也是啊。”洗墨被她忽悠住了,一脸向往地道,“不知道晚饭都有什么菜,我都有点等不及了!”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叶知秋故意卖了个关子,便到西厢房去给芽苗菜淋水。

    阿福得到消息,急急忙忙地跑了来,“知秋姐姐,刘婶到处传宣,说住在你家的有钱人要跟村里人买东西,这事儿你知道不?”

    叶知秋笑着看了她一眼,“知道,是我让她去说。”

    “你让的?”阿福很是意外。“为啥?”

    她还以为是刘婶瞎传,生怕那个大嘴婆给叶知秋添麻烦,这才忙着跑来通风报信的。

    叶知秋往门外看了看。见洗墨正在笨手笨脚地生火,没有留意到这边的样子。便放下手里的活儿,认真地跟她解释:“雪亲王住在我家,我觉得是麻烦,可村里人不这么看,他们觉得跟有钱人扯上关系是天大的好事,能得到莫大的好处。

    这种‘幸运’落在我家,而不是落在他们身上。他们就会羡慕嫉妒恨。会说闲话坏话,甚至会排挤我们家。

    所以我要把所谓的‘好处’分给他们,让他们尝到甜头。他们心理平衡了,对我们家的敌意也就没有那么深了。

    这叫雨露均沾。你明白吗?”

    “明白了。”阿福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又替她担忧起来,“村里人都往这儿送东西,那得花多少钱啊?”

    叶知秋狡黠地弯了弯唇角,“反正花不是我的钱。”

    阿福眼睛一亮。随即心领神会地笑了,“不是知秋姐姐花钱就行。”

    “所以说,何乐而不为呢?”叶知秋见她孺子可教,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头,“既然来了。就去帮我收东西吧。现在家里没有铜钱,如果有人来送东西,你就让他们等一等,或者把东西放下,晚些时候再过来拿钱。

    每样东西该给多少钱,你看着办。比市面上的价钱高一些,但不要高太多,控制在五成左右就行。免得有人贪心不足,趁火打劫。”

    “我知道了。”阿福答应着跑出门去。

    外面有阿福盯着,叶知秋很放心。给芽苗菜淋了一遍水,又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将那些长势不好的种子挑出来。

    花生和萝卜芽苗菜长得最快,已经临近分叶,一两天之内就该拿出去卖了。香椿芽苗要晚些,大约三五天之后才能长成。蚕豆最慢,至少还要等上七八天。

    做完活走出西厢房,就见阿福正在跟几个村民交涉。小丫头机灵得很,每收一样东西,都要问洗墨一声。

    洗墨整天跟在凤康身边,从不采购,哪里知道市价行情?听她问就随口答一句“行”。然而在村民们看来,最拍板定价的人却是他,不敢随便讨价还价。即便觉得卖亏了,也只会埋怨他这个外来之人,不会怪到她和阿福头上。

    阿福回头看到她,笑嘻嘻地眨了眨眼。

    “鬼丫头。”叶知秋在心里笑骂了一句,推门进屋,就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