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安王妃 >

第465部分

安王妃-第465部分

小说: 安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太子很清楚,方剑璋绝不能就这样回京,这根本就是在送死。

    而方剑璋除了是拥兵百万的大将军之外,最让太子头疼的是方剑璋乃是方笑语的亲生父亲。

    如果方剑璋出了事,被方笑语得知,太子几乎可以想象到方笑语会是个什么反应。恐怕整个京城甚至整个大承江山都会被她闹个底朝天。

    当众人都以为方大将军的被害不可逆转时,事情却发生了出乎意料的转折。

    转折的点在于方剑璋自己的态度。

    一向对于大承皇帝忠心耿耿的镇远大将军方剑璋,在接到京中十二道金牌急召的时候,竟然抗旨了。

    这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之外。方剑璋不仅仅是抗旨不遵,还将前去宣旨的太监就地斩杀了。当着几十万大军的面儿,将那十二道金牌扣下,挥手就砍死了那宣旨之人,随即没事人一般的继续打仗,奇怪的是,那几十万大军似乎也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毫无惊讶的就接受了斩杀来使这样的事实。

    这件事的发生比之周相假冒圣旨发十二道金牌还叫人惊愕,许多了解方剑璋为人的人都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以方剑璋这种忠心耿耿之人,之前连兵权都主动交给了皇上了,这样的人会抗旨不遵?

    哪怕就是他意识到了这可能是个陷阱,会拖延时间也在情理之中,但当着几十万大军的面儿斩杀京中宣旨的使者,这不就等于是将事闹大,彻底的要跟朝廷撕破脸皮吗?

    莫非,方剑璋这是打算直接谋反了不成?

    方剑璋的反应如此激烈,这倒是十分出乎二皇子的意外。特别是这样严重的打朝廷的脸打皇帝的脸的事情,就算方剑璋做得出来,他手底下的那些兵怎么可能也一点都不犹豫反抗?

    莫非,在很久很久以前方剑璋就已经打算谋反了?因为已经谋划了很久,这些兵早就被他给收买了,所以他们才会如此镇定毫不动摇?

    可是这种事情真的能轻易做到吗?以他那个便宜父皇的能力,会让方剑璋在他眼皮子底下卷走他百万大军而毫无察觉吗?

    还是这其中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比如,他那个太子大哥,难道还有其他的手段能够联系到方剑璋,告诉了他京城里发生的事情?

    二皇子越想越觉得可能。相比起方剑璋早有谋反之心这样的猜测而言,事情坏在太子手上的可能还大些。毕竟他那个太子大哥早已经用了好几种手段企图通知方剑璋不要回来,但都被他的人半路拦下了。

    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心向着太子的人悄悄做的,甚至他的身边也可能会出现内奸。

    二皇子不死心,又一次拟了圣旨,拿着皇帝的玉玺在上头稳稳当当的盖上了大印,而后又一次发出了十二道金牌,着人前去镇远军中宣旨。

    而这一次,二皇子选择的去宣旨的人还是方剑璋的熟人,或者说是所有大臣的熟人。

    大内总管………苏万福。

    这个一直都在皇上身边伺候着的老太监,自从皇帝不早朝之后,几乎就没有人见过他踪影。

    他本该是形影不离的随侍在皇上身边的人,可是皇上谁也不见,连带着就连苏万福的面大伙也都没再见到过。没想到,二皇子这次竟然派了苏万福亲自启程去西北,宣旨让方剑璋回宫。

    而这一次,二皇子就是想看一看,方剑璋会不会连苏万福也杀了。

    苏万福带着一身的伤,神情萎靡,无精打采,心中担忧万分,但是却被要求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的赶往西北,找到方剑璋,宣读圣旨上的旨意,最好能亲自将方剑璋带回京城。

    苏万福自然不愿意这么干,但是他却不能不这么做。皇上的性命握在二皇子的手上,如果他违背二皇子的意思,他怕二皇子会对皇上下手出气。

    刚开始,皇上被软禁之后,他就被二皇子秘密的投入了大牢。虽然起初没受什么折磨,但因为他担忧圣上嘴硬骂了二皇子几句,底下的狗腿子为了讨他们主子欢心,便开始折磨他。

    不会有太重的伤势,但是小伤小痛他们却不会在意。在临出发前他刚刚从大牢里被放出来,接了圣旨就离开了京城,但是他直到现在也没有想好究竟要如何宣读这个圣旨。

    他再清楚不过,这圣旨一定是假的。他跟了皇上那么多年,皇上是什么脾性他还是清楚的。他不可能突然觉着方大将军功高盖主要将方将军召回京去加以迫害。

    别说皇上不是那样的昏君,就是冲着方姑娘,皇上都不会这么做。何况,就算是皇上要害方将军,也不必要连发两次十二道金牌,这在大承的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如此急迫的事件。

    苏万福是皇帝的心腹,所以许多方笑语与皇上之间的谋划他都清楚,甚至知道这次的事情其中肯定也有方笑语的影子,但是具体是什么流程他却一知半解。

    如今皇上被二皇子软禁,一开始是皇上故意的,可如今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他却又不敢断定了。因为原本皇上被毒哑这件事并不在他所知道的那些谋划之中,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先去西北,找到方将军之后再行决定此事究竟要如何解决。

    这一次,二皇子放他独自上路,并没有让人跟着他,是因为他知道他忠心于皇上,就算为了皇上的安危也绝不会独自逃走,置皇上的生死于不顾。也因为如此,一路上他虽然快马加鞭风尘仆仆的赶路,但却始终有时间思考接下来要如何行动。

    苏万福快马加鞭去了西北,一路上跑死了好几匹马,就是他自己那一身老骨头都差点被颠出去半条命去。刚到了大周边境,进入军中,人就昏了过去。

    直到第二日,他才养回了一点精神,于是找到了方剑璋,万分忐忑的念了这道假圣旨。

    后来有消息传回京城,苏万福在军中宣旨后,方剑璋接下了十二道金牌,没有斩杀苏万福,反倒是客客气气的将苏万福请到了军中,好酒好菜的招待。但同时,圣旨被他一剑劈成了两半,还上去踩了好几脚。十二道金牌依旧被他扣下,这次连苏万福也被扣下了。

    虽然被当做上宾款待,却没有了四处行走的自由。给他安排了住处,一路跟着他们一起与大周开战,却就是不放他回京。

    而苏万福也不着急了,他多少了解方将军的为人,知道他绝不是那种无君无父不顾皇上生死的人。他既然如此冷静淡定,就说明现在的一切情况都还在皇上他们的掌握之中。

    所以苏万福倒也配合着方剑璋演戏,假意很着急的几次求见,但几次都被用各种打太极的方式糊弄过去,所以在军中的几天里他一直表现的很不开心。

    他是怕军中有二皇子的内应。若是他安安静静什么都不做,难免被人怀疑。

    苏万福被扣下一事传回京城,朝堂之中又一次哗然。

    连苏万福这个皇上的绝对心腹他都敢扣下,看来方剑璋是铁了心要抗旨不遵了。只是可能他还心有顾忌,所以才没有像对待第一个宣旨的太监那样对待苏万福,没有将他斩杀祭旗。但是,镇远大将军方剑璋抗旨谋反的传言就突然在京城传开了。

    百姓们人心惶惶。

    多少年来,镇远大将军方剑璋一直都是大承人民心中的战神,保家卫国,誓死捍卫大承安宁,让敌国铁骑绝不能踏入大承江山一寸土地。

    人们也习惯了将家国安危托付于这几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可从未想过有一日,这些战功赫赫的战神若是成了他们的敌人,若是成了收割他们性命的死神会是一副什么样可怕的景象。

    镇远大将军抗旨谋反?这样的消息就是比大周打到了京城跟底下都让人觉得震惊。

    特别是这个抗旨谋反的方大将军的女儿前不久才救了全京城人的性命,被拥戴为佛女。如今还有许多人家还供着她的雕像呢,然后突然间信仰成了敌人,这种感觉别提有多难受了,说是不知所措一点也不为过。

    甚至忠实的信徒间还产生了会不会是大承朝廷的问题,是皇上的问题这种猜测和思想,就连方笑语自己都没想到,她这神棍当的已经这么成功了。

    但是无论京城里的传言多么的离谱,却始终没有妨碍方剑璋的大军攻城略地,一路长驱直入,攻下了大周好几座城池。

    虽然都是些边关小城,但始终是占领了敌人的土地,将士们心中热血沸腾,多年来被大周骚扰的憋屈得以宣泄,一个个龙精虎猛的,没有半点疲态。

    方剑璋却清楚,如果最后萧入能够登上皇位,这些城池早晚还是要还给大周的。这可以成为萧入收买民心的筹码。

    而如果萧入的成功能够换来大承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和平,那么现在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大周战事连连失利,老皇帝的气性也越来越大。不过,与往常那无精打采只流连后宫不断而言,近几日的老皇帝变的异常的精神,生龙活虎就像是年轻了二十岁一样,做起事来又回到了原本的干脆果断,上朝下朝十分规律,就好像前些日子的萎靡是一场梦,这引起了云王的注意。

    算来算去,云王猜测此事必定有什么猫腻。

    说起来,似乎就是从柳星竹进宫后,父皇便精神了许多,云王猜测,父皇此时的精神可能与柳星竹这个人有些关系。

    萧昙这几日瘦了不少。从自叶西辞那里知道云王想要屠龙这样的可怕的打算后,他就一直睡不好觉。虽然已经确定了自己的选择,可这件事本身的恐怖却化作了一次次的噩梦,折磨着他的精神。

    不过这种精神折磨持续了没有多久,他就被另一件事吸引了心神。

    那一日,萧昙再一次造访了叶西辞的住处,然后,他从叶西辞那里知道一些事情,几番挣扎之后,他还是决定接受叶西辞的意见,出京一趟。

    云王竟然没有反对,很淡然的便同意了萧昙出京的请求,甚至都没有询问他要去何处。

    不过萧昙却主动提起要去赈灾,为云王府挣一些微薄的名声,不能让蒙王府专美于前。

    云王夸奖了萧昙几句,但眼中的智慧显示着他并不相信萧昙这种蹩脚的借口。他甚至能猜测到萧昙此次的目的必定是冲着萧遇去的,但是云王他对此并不在意。就像是老皇帝放任他和蒙王斗个你死我活一样,他们在意的根本不是那肤浅的喜爱,他们在意的只是谁是最后的赢家。

    虽然他更看好萧遇,但若是萧昙有着足够的能力推翻萧遇在他心中的重量,成为最后的赢家,他也不在乎将所有的一切交给最强的那个人。

    他的心很大。可是他却不怎么喜欢叶西辞教唆着萧昙去做些什么。是因为他知道叶西辞的真实身份,知道他哪怕说着要和他联盟,但是能够坑他的时候,对方绝对也是不安好心的。

    他们,注定是敌人。哪怕暂时化了干戈,但绝对成为不了朋友。(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一章 请君入瓮;死神萧入

    骑在马上,吃着风雪,但萧昙却是心事重重。

    叶词摆了一个很艰难的选择要他去完成。

    虽然嘴上说着要争那个位置就要抛弃掉那些不必要的感情,可是当有朝一日真的需要他完全磨灭掉情感除掉自己的兄弟时,他的心中始终有种本能的排斥。

    可是,他却依旧接受了这个选择,选择离开家京城,选择前往庆州。因为他知道,萧遇所要去的地方,就是庆州。

    他并没有忘记叶词真正露出獠牙时的姿态。尽管他一开始就怀疑过叶词接近他是否有别的目的,可是一旦真的确认了此事,他还是会觉得有些不舒服。

    庆州有宝藏。

    这是叶词告诉他的。

    传闻这宝藏乃是当初柴家先祖带领陈国士兵覆灭大越国时搜刮的那些宝藏,全都被他藏在了某一个地方,而那个地方,很可能就是庆州的某一处,那个发现霸王花的地方。

    蒙王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此事,所以才会在朝堂之上主动请旨亲自动身前去赈灾,是因为庆州正好就是灾难发生的地方之一,倒是顺路,也可很好的掩人耳目。

    而云王发觉到了蒙王此举的不妥,所以便派萧遇一路跟着蒙王而去。

    而在他们之前,霜王萧入却早已经早一步去了庆州,就是为了神不知鬼不觉的得到那些宝藏。

    萧昙在听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很诧异,诧异叶词竟然会这么快就查出了蒙王和萧遇出京的理由,这也是他怀疑叶词目的的原因之一。

    而叶词似乎也并没有想着要继续瞒着他的意思,不仅主动坦白了此事,且还提出了与他合作的的想法。

    他这才知道,原来叶词与柴家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霜王萧入、风国皇子风紫、还有叶词,本都与柴家有着很深的渊源。

    而柴家祖传的一些文献里都记载了先祖柴昭的一些事迹,也对他独自得到最后却不见踪影的大越国宝藏的去向有着一定的线索。

    无论是大周、大裕还是风国的柴家分支本都出于陈国定邦王之后,只是陈国灭亡后,这些人分散到了各个国家落地生根,成了大陈柴家分类出来的许多分支的其中一个而已。而偏偏,无论是霜王萧入,还是风国皇子亦或是叶词,正好就出自三个柴家的分支,又同时对宝藏产生了兴趣,才引发了如今的局面。

    萧昙不禁沉思,他究竟要如何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要说他对这些宝藏不心动,那是骗人的。越国一整国的财富,哪怕只是其中一个分置地点,哪怕只是无尽财富的一小部分,也足以让人心动不已了。

    争夺那个位子需要很多条件。身份、地位、长辈的看重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但这个过程中,要招兵买马,要适当的贿赂那些左右摇摆的大臣,要收买人心,要布置许多的计划,这些都需要银子。

    这就是一个艰难至极的过程,其中的花费必然不菲。而他能够调动的云王府的资金,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少爷的例银,连塞牙缝都不够。

    可是,若是得到了这笔宝藏,势必叫他如虎添翼,就算是要压得萧遇一筹也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