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重生咸鱼人生 >

第104部分

重生咸鱼人生-第104部分

小说: 重生咸鱼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翻新,即要面对的问题便是成本。没错,想拍摄一部制作精良,效果上乘的优质电影,那耗资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成本越大,意味着风险越大。毕竟小成本电影好回本,毕竟本钱就那么点。更何况,余贤还未有一部成品电影,有的只是电视剧、网络剧方面的成绩。投资方要投资,自然是奔着钱去的,把上千万甚至上亿的金钱抛给一个没有任何历史成绩的新人导演?除非投资方疯了吧!

    【那怎么办啊?先……先定个小目标,赚他两个亿?】

    下一刻,余贤摇头打消了自己这荒诞的想法。暂且不说自己很难赚到这么多钱,就算赚得八**九……李玲说的可是“最起码”啊!“最起码”是什么意思?就是《大话西游》正儿八经拍下来极有可能耗资更多!

    “得,完犊子!”余贤发了一个叹气的表情,“总不能让我去拍《爱情公寓3》或者《舌尖上的华夏2》吧?”

    余贤在拍《爱情公寓2》时已经产生稍许抵触了,拍摄续集,固然是观众们对作品肯定的结果。但是,拍多了续集就不一样了。在旁人看来就会是自己只会炒冷饭,不敢于创新。

    此外,《爱情公寓》系列中,胡一菲和曾小贤的情感戏份一直是个捉观众眼前的线索。要知道,饰演胡一菲的正是余贤的现女友阎子萌所扮演的。剧火了,观众起哄的也就多了,紧接着舆论就多了,舆论一多……闹事的多了还算好的,真出事……

    好吧,余贤就是吃醋了。

    “那肯定不行,小咸鱼啊,你要是想踏入电影圈,那还得从电影入手。”李玲的消息及时出现,算是给余贤打了一记强心针,也算指清了道路。

    的确,不迈出第一步,不进门,永运无法继续前行。

    那么,问题来了:

    “那我们拍什么电影好啊?”

    余贤满脑子只想着要拍喜剧电影,却想不出到底拍什么喜剧电影好。自己这边刚刚把《大话西游》剧本弄好,自然满脑子想着《大话西游》或者前世与周星驰相关的电影。

    但是,自己现在可不是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自己要拍的必须是小成本的,尽可能符合市场需求的,且足以为自己吸金、吸声誉的高质量电影。

    这么一大堆限制堆起来,余贤顿时感到无比棘手。

    “按照这几年的风向,青春恋爱类的最适合我们。成本不高,受追捧成度还很可观。”身为老江湖的李玲很快便给出了提案。

    “青春恋爱类?”

    “对,就是叙述高中生啊、大学生啊什么的狗血恋爱琐事那种。这几年很火的。而且,对演员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无须请什么打牌影星来助阵。”

    看着屏幕上李玲发来的消息,余贤深吸一口气,茅塞顿开。

    “这‘青春恋爱’电影,说白了其实就是回忆类电影吧。面向观众都是那种上了一定年岁的,已经步入社会甚至人到中年的那种。演员什么的,请那些一笑便是满头褶子的都没关系,是吧?”

    “噗小咸鱼你也是够可以啊!不过你这些说得倒也没错。”

    所谓的“青春”,大多是给没了青春年华的观众看的。听来很讽刺,不过,这就是现实。

    “青春?恋爱?”余贤轻咬指尖,暗自念叨着。

    “对了!”

    余贤欣然一拍大腿,旋即快速敲击键盘:“我们拍青春喜剧电影吧!”

    “青春喜剧电影?小咸鱼,你这是抱着喜剧不撒手了哇!”李玲揶揄道。

    “那可不?好歹喜剧这个词就是我带出来的!”余贤毫不忌讳地回复道。

    “呐,你说说看,大致要拍个什么样的剧情呗。”

    “这个嘛……得等我把剧本写出来。”余贤将消息发送后,感觉有些不妥,又加上一句,“还有小说。”

    “小说?”李玲更加疑惑了,“你这小咸鱼花样还真多!”

第二百二十八章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舌尖上的华夏》自登录央视科教频道后,热评不绝,还未将七集尽数播放完毕,便有地方台或者省级上星卫视争相来找李拍拍影视公司购买播放权。

    没有人意料到,余贤再一次用他人不看好的片种火遍大江南北。

    有了《爱情公寓》这个先例,即跟风喜剧作品同样大火。在《舌尖上的华夏》爆火之后,不少什么《舌尖上的霓虹》、《舌尖上的马铃薯》、《舌尖上的xxx》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当然,都是正在企划中,拍摄、制作再到登上荧幕还要登上好一阵子。

    赚得钵满盆满的余贤并没有因为连续取得的好成绩而放纵自己,或者骄傲自满,相反,他依旧仔细规划着之后的事项流程。

    《舌尖上的华夏》首播完结后的第二天便是除夕。

    今年的除夕,余贤与余佳佳呆在自家中度过。兄妹二人享用着余佳佳主厨的一桌好菜,配着每年一次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背景音乐,乐此不疲地交谈着。

    余贤讲述着自己在魔都、在全国各地拍摄《舌尖上的华夏》时的种种趣事,余佳佳则半遮半掩地诉说着自己在鹏城大学经历或听说地奇闻轶事。从宽宏的,到狭义到;从正经的,到【和谐】的,二人毫无忌讳,相谈甚欢。

    今年,各种亲戚没有邀请余贤他们参加什么家庭聚会。这算是余贤的空闲时间多了一些,也算少给了余贤一个装逼打脸的机会。

    细细想想,这么一年过去,且不说《星辰变》和《盘龙》这两本在网文界掀起两阵狂潮的现象级作品,《华夏好声音》第四季亚军、两季《爱情公寓》,还有年末绝杀的《舌尖上的华夏》,这么多令人钦佩的成就或作品堆起来,已然将余贤的地位抬高数十倍。

    现在呢,余贤已经不是那个在亲戚眼中可以无视掉的小喽,或者正准备高考升学的毛胚子。他在众亲戚中间一坐,怕是没几个心中有底气与他谈论利益事事的。如此一来,他们便放弃了邀请余贤弄什么家庭聚会。

    年初二时,余贤将《盘龙》的所有章节写完,只不过并未将所有章节发布出去。他计算好具体日期,准备让《盘龙》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完结,然后顺便助推自己的新书。

    这本新书,便是余贤正准备拍摄的处女作电影的同名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这本书不同于余贤之前誊抄的作品,并不属于网文的行列,而是属于传统小说。传统文学无论是字数还是套路,亦或是受众人群都是相距甚远的。也就是说,这一次,余贤是不可能直接将书籍上传到了。

    余贤的计划是,先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小说版在博客、空间之类的地方全文上传,实体书什么的,缓缓再说。毕竟,自己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电影做宣传、作势。

    直播、发布会、同名小说……种种宣传渠道汇聚,再加上余贤担任编剧、导演以及监制一切准备就绪。

    ……

    年初七,余贤在小黑屋敲下最后一句: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整本书,了了十六万字,全部写完。

    余贤稍作整理,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整本书上传上网。随后,在早在几天前完结的《盘龙》中发了个单章,告知自己的书友们,自己的新作品出炉。此外,又是直播,又是书友群,总之,凡是余贤能够想到、能够做到的,全都做了一遍。

    李玲那边呢,开始规划何时开始招募演员,筹划拍摄。

    前世中,《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耗资五千万新台币,折合毛爷爷一千多万元。抛去零零碎碎的,再加上种种琐碎开支,整理下来的制作成本已经是余贤个人都可以承担得起的数字。

    ……

    咸鱼府qq群中。

    “《盘龙》完结撒花!诶,德林爷爷没能复活,看得我好心痛。”

    “老铁,《盘龙》都完结好几天的好吧?你这反应有点慢。”

    “嘿嘿,前几天正好忙工作呢,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谁知,一晃几天,咸鱼哥还来了一拨完结前大爆发,废了我大半天才看完。说真的,咸鱼哥的笔力愈加老练了啊,《盘龙》是我这几年里看过的最好看的西方奇幻类小说,没有之一!”

    “这个我没意见,还有哇,真没想到,《盘龙》竟然是《星辰变》的前传。看来我得回去二刷《星辰变》咯。”

    “二刷归二刷,刷完之后又要书荒了嗨!”

    “对啊,不知道咸鱼哥什么时候开新书。我都快等不及了。”

    “快看!咸鱼哥发新书了!”一名群名片为【事情君】的女装大佬突然炸起,将一张屏幕截图发送到群中。

    截图上,赫然显示着的便是余贤在《盘龙》上发布的有关《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单章。

    “这书名……不会是言情吧?”

    “难道是女频的?咸鱼哥这是搞哪一出?”

    “……”

    “全体成员,我的新书《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出炉啦,有兴趣的去看一看呗。”群中讨论正火热时,余贤突然出现,为自己这本书大气广告,继而还把各种可以看书的链接发到了群上。

    “咸鱼哥,这书真是你写的啊?”

    “说实话,看书名就毒翻了,下不去嘴。”

    “书名而已,《星辰变》和《盘龙》你光看书名能看出个什么?不扯了,围观去!”

    “同去!”

    “……”

    “咸鱼哥,你这又是新书,又是电视剧的,是时候写几首歌了吧?”小说党风头过去后,音乐党开始浮出水面。

    余贤心中一喜,熟练地运用双拼将一长串语句打出:“少不了,少不了。这本书是我即将拍的处女作电影的同名小说。电影中必然少不了音乐,不用急,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都很快与大家见面的。”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两种声音

    十六万字,《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仅有十六万字。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便可读完全篇。

    在余贤与李拍拍影视公司的合力宣传下,这本书被推到无数粉丝、或者过客的眼前。

    没多久,成山的反馈便随之而来。

    同名小说一写完,余贤便找李玲商谈拍摄地点与招募演员的地点。在多次探讨之后,最终将这两个地点都定在台省。

    在最主要的电影项目定了个**不离十后,余贤开始检验自己的宣传效果《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小说书评。

    余贤并没有立即点进自己发布书籍的网页,而是点开了自己的粉丝群。毕竟,比起网络芸芸,一路跟过来一直支持自己的这波人相比之下更值得信赖。

    咸鱼府中。

    在余贤点开对话框之前,里面已然炸开了锅,其话题,也就是罪魁祸首,正是余贤的新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文青是种病,得治!结局强行喂食,真的恶心到我了!”

    “对,而且最重要的是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你懂吗?读起来浑身难受!就好像潜入作者内心,体会着那种酸溜溜的意淫,呕……”

    “说真的,咸鱼哥不适合写着玩意儿。咸鱼哥,你还是回来写网文吧!写这东西没前途也没钱途啊!”

    “……”

    咸鱼府中,小说党的评价近乎是一面倒烂!

    余贤看到这,心中瞬间凉了大半截。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作品被这般贬低,怎么想都心痛不已。

    但是,心痛归心痛。余贤的最终目的还是电影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小说版只是其宣传手段、渠道之一,他不能因为差评伤了心而放弃、拒绝浏览书评。相反,他要强忍着心中那份痛苦,一条条评论浏览下去,只为从中窥探出潜在观众们的偏好,并依次在拍摄电影时进行合理的调整。

    于是乎,余贤关掉了qq群窗口,点开了自己的博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沈佳宜’,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柯景腾’。”

    “我突然想起同为余导出品的《万万没想到》,其中有一句台词是:‘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一个教室,两人相邻,男生坐在前面,女生坐在后面。一个坏学生,一个好学生,一男一女,青涩的恋情就此展开。多么熟悉的温馨而又酸涩的感觉,这不正是我们当年的青葱岁月吗?男生是那么幼稚,想表现自己勇猛,晒肌肉、唱歌、装深沉……可是,这一些又恰恰表现出男生的幼稚。那是柯景腾的幼稚,也曾是我的幼稚……”

    “恶搞与狗血并存,却让我读出来现实的酸楚,喜欢书中那个幼稚的柯景腾,也喜欢陪伴柯景腾好些年日的沈佳宜。最后的点睛之笔简直绝了,泪腺瞬间溃堤!余导,你陪我眼泪!希望电影版能够是圆满一些的结局,真的,看得好心塞。”

    “很少有一本书能让我看哭了的,这一本做到了。很喜欢结尾这段,柯景腾与沈佳宜依旧是朋友,但是,青春永远只是青春,带不走,就让它留在回忆中吧。”

    “……”

    与书友群中的声音截然相反,博客中的评论近乎是一致好评。这让余贤的信心瞬间满血。当然,他可不是光去看好坏评价的。他是去寻找观众的偏好与关注点。

    评论中多次提及结尾,所以,余贤便翻动页面,品读起小说的结尾段落。

    【“柯景腾,前几天我打电话问过沈佳仪了,她说合照时可以亲新娘耶!”阿和得意洋洋,大伙点头称是。】

    【“亲新娘,可以伸舌头吗?啦啦啦啦啦……”我开玩笑,伸出舌头乱搅空气。】

    【“新郎都不会生气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去亲吧!”没追过沈佳仪的李丰名摩拳擦掌,看着赖彦翔:“你没亲过女生?初吻就献给沈佳仪好了!”】

    【“那我们来猜拳,赢的人亲第一个!”廖英宏鼓噪,气氛又开始热烈起来。】

    【我却开始神秘地沉默。大家都要亲的话,我就绝对不亲新娘。】

    【我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