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俗黛 >

第77部分

俗黛-第77部分

小说: 俗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必须明日一早赶回京城,他要办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他把柳暄让自己查的几件事,告诉柳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四十一章 奏章

    柳暄说,他不想找出真凶,只想救出黛玉。所以,他按柳暄说的给查当天出入皇宫的马车。他们都装了什么,去了哪里。

    其实,柳暄要的这些证据,柳平全都有,而且,知之甚祥。但是,他没把这些给柳暄。京卫署是为皇上做事的。他也是为皇上做事的。他所知的一切,都不能泄露,可是,柳平却找了二个江湖朋友帮忙。用的都是黑道的手段得到的消息。在柳平的心里,他觉得这样并没有对不起皇上。他就这样自欺欺人着。

    他隐隐猜到柳暄的意图了。但,柳暄真的能用这个救得了黛玉吗?哎。吉凶难料啊!证据在现在,已经不重要的。可如果皇上能通过这证据,看出柳暄对黛玉的用心,他会不会因想重用柳暄而放过黛玉呢。

    毕竟,江山更重要得多。

    一想到就算将来黛玉放出来的,那自己也不可能得到她。他就很难过。有时真想放弃了。可一想到放弃,他又心里难过得要命。要是黛玉因此死了。他会后悔一辈子。

    驾!他猛地一抽马鞭。天亮前,他必须赶回去。

    第二天一早,隐蔽的民房里,当太阳的光芒明亮地照进院子时。柳平敲开了民房的门。满脸大胡子的柳暄打开了房门,柳平迈步而入。

    这段期间,柳暄一直深居简出,平时白日也不出客栈。这一待已经好几天了。自上次柳平把他带进牢房,又让黛玉赶出来后,他心情就一直不好。当天,从牢房一出来,他就后悔了,她想起了黛玉看到她时,是那般喜悦。那般情绪失常。她那样一个强悍的女人,在皇上面前都不肯服软的女人,竟哭得那么伤心。柳暄又想起柳平说的许多话。柳平说,林黛玉心里只有他柳暄。为此,她竟不顾生死。

    她是一个很有决断的女人,可她前后表现的那样古怪,那样矛盾。想来不为别的。她一定是怕自己出事。她虽盼着出牢,可她更怕自己出事。所以她反反复复。所以她才说不想嫁自己。所以她才说那些莫名其妙的话。

    柳暄越想越觉得黛玉一定是怕他出事,才拒绝他的救助。而这样的她,他又怎么能不救。

    柳平进了房间。随手把门关紧。他扫视了一下客房内。见客房内乱七八糟的,全是画纸。窗纸上透进来明高的阳光,画上的人清晰入眼。每张画都是黛玉。柳平心里突然一阵刺痛。他猛地一皱眉道:“十弟。她如此美貌,最近又有不少人看过她。万一被人看见这些画。也许会传出去。你的身份可能会暴露。”

    柳暄有些变色。忙去收拾这些画。把所有画纸齐在一起。想了想,四下一打量,这屋里只有一个放杂物的柜子,他找开柜门。腾出一块地方,就要放进去。柳平暗怒,黛玉的画像,就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放在一起吗?忽说道:“十弟,这里也不安全。万一有人看到,终是祸患。要不这样。我把这些画偷偷拿出。然后一把火烧了干净。”

    一边说着。竟把那画拾起,放他怀里了。而且还迅速后退一步,唯恐柳暄来抢似的。

    柳暄没料到柳平来这么一手。气得直瞪眼。柳平这什么意思。前二天还跑来和自己说黛玉喜欢自己。让自己救黛玉。难道说,柳平其实一直深爱黛玉,只是惧于身份,才让自己出头的。这念头在脑中一闪,柳暄不禁有些愤然。柳平。你这样做人,太不地道。但想了想。他终于还是压下这股气,毕竟,林黛玉对他的喜欢,他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就算柳平再喜欢黛玉,可黛玉不喜欢他。眼下最重要的是救黛玉。而救黛玉,少不了柳平的帮忙。

    他借着给柳平倒茶,平稳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把一杯茶递给柳平。柳平接过茶,一口饮尽,他说道:“十弟,你让我找的证据已找齐了。你看。。。。。”

    柳暄细细的听着,眉头涌上一丝喜色。有了这些证据,就可证明,黛玉是无辜的。只是,这件事关系重大,想救黛玉,必要另有个法子,据他估计,皇上之所以一直把黛玉关押着,就是碍于皇后。而皇上的重点,便是钱自重。若有灭钱正重的法子,皇上一定欢喜。

    而灭钱正重的法子,就是自己。柳氏一门,现在都亲近皇后,唯独他不是。他可以造个假相,投靠过去。然后为皇上除钱正重效力。他拿出一张白纸,刷刷点点写下自己的奏章。奏章上历数钱正重之恶。以及自己要为皇上除钱正重的办法。

    写完这些,她又提到了吴贵妃一案的证据。证明黛玉的清白。然后请皇上务必保住林黛玉的性命。或偷梁换柱,或拖住案子。总之不能白让林黛玉成了牺牲品。

    写好后,他吹干墨迹。郑重的递给柳平:“三哥,这封私奏十分重要。三哥一定当面交给皇上。”

    柳平接过秘奏,谨慎地贴胸放好,他大迈步往出走,一边走一边说道:“放心,我会用生命保护这秘奏。”

    话声未落,人已不见了踪迹。

    在皇宫乾明宫内,皇上接过秘奏,他仔细看着柳暄的每一个字。他一边看一边点头;心里无比的高兴。柳暄的情况很好;几年前,他就拒绝了与钱氏与亲。他比他老子理国公聪明多了。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投过来。而他确实是个可以迷惑皇后的人选。而难得的是;他不但忠心,还很有办法,看他奏章中的每一步,条理清晰,手段高超。看来自己没看错人。

    这柳暄,他必要重用。他继续往下看,当看到柳暄写的林黛玉无辜的证据时。他突然顿住了。柳暄竟然找到了林黛玉不是凶手的证据。希望自己拖住案子;或偷梁换柱。

    忽又想起林黛玉要为柳暄念经的事。柳暄不娶刘清,不但是为了不想投皇后一党,也是为了林黛玉。原来,他们二个早就有私情了。皇上沉默了好一会。突然说道:“柳平,回去告诉柳暄,他秘奏中的建议朕全部照准。同时,因刘达现在已是钱氏一党的心腹。为迷惑皇后的人。让柳暄露面,马上与刘达之女成亲。

    几个月后,朕的火炮营就开赴边疆。到时,朕对他有重用。若事情成功。回朝后,吏部那个老糊涂朕马上换掉,让他当吏部尚书。封中郡王。

    至于说林黛玉……朕一定会让人彻查这个案子;不至让林黛玉含冤就是。柳平,你告诉柳暄,事成之后,他还想以刘达之女为妻,朕便不计刘达之过。若是不想娶刘清为妻,到时朕做主为他休妻。到时候,满天下未婚好女子。只要柳暄愿意,朕便为他赐婚。”

    皇上说到林黛玉的时候;。咬着牙;凝着眉;似乎很生气。可那眼神却极复杂。似喜欢柔情;又似烦恼无限。这表情让柳平暗暗起了担心。

    皇上这个表情,似乎对林黛玉根本不能放手。

    那他对柳暄说的话……………柳平忽然感到很担心。皇上似乎允诺了柳暄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允诺。柳暄一去;平叛会很长时间;从边疆回来;也会很长时间。到时候;一切都可能发生。

    正想着;忽皇上的目光极摄人的扫来。吓得柳平赶紧低头应道:“臣遵旨。马上把皇上旨意告诉柳暄。”

    匆匆离了皇宫,去了柳暄住的民房,把皇上的口谕传给柳暄。

    柳暄听完圣旨。脸色沉沉。半响不发一言。刘清是他表妹;一向痴恋于他。他虽不想娶她;可也不想害她终生。皇上竟让他娶表妹以迷惑皇后。这…。。。他是个男人;岂有娶妻之后;又休妻再娶的道理。那样他会害表妹一辈子。可自己的奏章等于是向皇上表明了心迹。可皇上虽答应不冤枉黛玉;却依然让他娶表妹。那就是说;皇上对黛玉不想放手?!封官允爵;皇上对他慷慨之极。可唯一不允的;是林黛玉。皇上似是而非的承诺;其实对他柳暄根本没什么作用。他柳暄;岂是抛妻另娶的男人。

    可皇上是君;他是臣;有些话说到一定的地步;就不能再往下说了;否则;事必引皇上尴尬;继而会大怒。一想到柳氏一门还要在朝中立足;柳暄不禁摇了摇头。他无力的坐到椅子上。

    这一关押就是三个多月,这期间,皇上因刘达受了鼻伤为由,换赵威做主审。又因涉及宫中的贵妃,从宗人府又调了二个查案的高手去。可案子总没什么进展。总之是证据不太足,疑点颇多。迟迟断不了案。

    这时。朝中又发现一件事,理国公的公子柳暄,突然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说是自己当时落水。并没有死成,被一户村人救了。

    理国公及夫人差点乐晕。最让他们高兴的是,这次柳暄回来,没怎么提退亲的事。好象一切想开了。柳彪夫妻高兴了十多天,就为儿子举办了婚礼。婚礼因有吴贵妃和六皇子的案子。不敢太张扬,只找了些相好的官员和四王八公家。

    宝玉当时也去了。回来时还说,柳暄风神如玉,可那眼睛空洞洞的,好象想着什么事。贾母等都知道黛玉曾经心仪过柳暄。想着黛玉至今还在宫中,这案子迟迟不了,而柳暄却成亲了。想宫中得来的消息,黛玉好象一直在抗拒着皇上,那其中,大概有大半是为了柳暄。想到这;对柳暄恶感顿生。对宝玉说道:’这个姓柳的;以后不要在我面前提了。”

    这时,边疆与有奴国的仗又打大了。有奴国四皇子率军突然率一只偏军,侵入边镇二百里。掠走了无数的人口,牲畜。皇上就要调火炮营去边镇。刚行至一半,这时,钱正重的军营被偷袭了,还把钱正重的无数粮草给烧了大半。钱正重虽可恨,可他手下十万人。若粮草接济不上,恐生变动。影响大计。皇上便问户部要银子。户部又开始哭穷。说因前段时期赈灾,把钱粮大半拿去赈灾。

    如今没有多余的粮草。钱正重讨要粮草的人学了申包胥,就在朝廷上哭开了。说前线军士半死生,难道吃饭还不让吃饱。哭得肝肠痛断。把皇上烦得要死要活。

    就在皇上和大臣们烦得要死的时候,谁曾想,今一天早上;竟发生一件轰动整个京城的大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四十二章 献银

    大清早的,太阳刚出来。街上的行人刚刚多起来。就见一个百人左右商队进城了。这商队一进城,立即就引起满街人的围观。大家为什么围观呢。因为这商队骑的马特别。人家骑真马,他们骑的全是木头做的马。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因全都披红挂彩的。领头的那个书生。也就二十多负,高高的额头,深陷的眼窝,长得也挺精神的,一看就气宇不凡;这到底是什么人呢。这奇形怪样一行人一进京城。走到哪哪惹来一群人围观。后来,这商队走到皇宫前面一条最广的得胜街时,后面竟围了能有几千人众了。

    这商队到底去哪啊??这木头马为什么不用人拉,脚蹬着就能走啊。那坐在最前的书生最谁啊。长得虽不是俊俏,可怎么看着怎么清矍好看呢。有二个年轻的女子都瞧直眼了。这商队一直走到了皇宫前面;在皇宫前;是一大片极宽阔的广场。这群人就跪到了皇宫前的广场处。那领头的书生大声喊道:“草民赵飞,愿献皇上纹银一千万两。”赵飞喊完,下面商队百余人跟着一齐喊起来。喊声震天。那守皇宫的侍卫们都呆了;献银两?一千万两?献银子是好事;可你不能这么干啊。这是皇宫前面啊。,这帮东西竟敢在皇宫前乱喊乱叫,惊了圣驾。可是他们的罪责。

    一侍卫统领赶紧让侍卫们去赶赵飞。赵飞等死活不走。他大声说道:”朝廷现在急需用钱;各位通禀进去;就是天大的富贵。”侍卫统领想了想;这赵飞说得也有理。听说皇上缺钱呢。一进赶紧进去回禀。

    皇上正早朝呢;侍卫统领进大殿禀报“皇上,书生赵飞,领着一百多人;前来献银一千万两”这侍卫统领一讲完,大殿上顿时热闹了。这赵飞什么人啊;这么阔气。一出手就是一千万两银。有不少人消息灵通的;突然由赵飞这个名字想到了林黛玉。这赵飞好象是林黛玉的人啊。林黛玉这小女子真神了;竟能拿出一千两万两银子来。由林黛玉又想到吴贵妃的案子。这案子真是越来越让人费解了。最让人费解的;。这案子一晃拖了三个多月了。皇上先后派好几个人去审案子,但最后都以审案不清为由拖了下去。

    有谣传说,皇上喜欢上林黛玉了,所以替她百般拖着。还有人说。林黛玉是被人栽脏了。就算给她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杀贵妃,杀六皇子。

    皇上听到有人献一千万两银子时;先是大喜。可接着;他马上眉头一皱。赵飞?林黛玉的人。她玩什么花样。赵飞不是远在江淮吗?是谁调他回来的?林黛玉难道与外界通了消息。他想了想,面无表情的说道:“宣赵飞进殿。朕要亲自问问他,”

    早有人飞也似的传旨去了。大殿内众文武全都精神高度紧张起来。

    皇后一党的想着是不是贾妃出手,想救出林黛玉。而贾妃的背后,就是皇上。要不哪来这么多银子。有几个为首的就想着怎么样找各种理由置赵飞的罪。而贾政等却吓个屁滚尿流,皇上神色不好;莫非献银还能惹恼了皇上。早知如此;还不如不送那个信呢。那吴贵妃一党最近失了倚仗,忽分成了二派。新投靠皇后的想着要不要在新主面前立功,不让皇上以此为名;释放林黛玉。那没投靠的想着这件事自己该不该有所表示。才能让皇上满意。总之大家神色各异。互相递眼神,看表情。皇上坐在上面,看着众臣的表情。忽感到十分的无趣。脑海中忽想起那个小小的人来。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他都没去再看她。也不知她怎么样了。原意是想冷冷她,让她知道,没有自己。她只能生不如死。可直到今日,她依然没有投降的表示。更料不到的是,这个叫赵飞就来献银子了。她到底用什么办法弄的这么多银子,又用什么办法把这男人鼓惑得为她敢跪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