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仙侠旅人传 >

第142部分

仙侠旅人传-第142部分

小说: 仙侠旅人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满朝文武参圣之际,外面突然跌跌撞撞的跑来了一个人,这人身披战衣,看起来是一个兵士,他手中拿着一份竹简,喊道:“报!”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满朝文武汇聚于此,岂能让他轻易进来?那守门的卫士便把他拦了下来,这人便扯着嗓子大喊道:“皇上!战事告急!”

    那墨画皇帝一听这话,挥了挥手,说道:“让他进来吧。”

    皇上这话一说,便有一个他身边的太监向着门口飞快的跑了过去,之后跟那卫士吩咐了一声,便放这人进来了,当然,怕他是个刺客,身上的比起也早便被卸下了。

    这人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噗通”一声便跪在了大殿之中,喊道:“皇上,大事不好了,叛军就要打到都城了!”

    “什么?!”墨画皇帝‘腾’的一下从皇位上站了起来,惊叫道:“还有多远?”

    “禀报皇上,二十里。”这人叩首说道。

    那墨画皇帝无力的坐了下来,目光变得也十分呆滞了,好似突然变成了行尸走肉一般。

    不过很快,他便反应过来了,喊道:“快,快,调派所有兵力,一定要守住,守住啊!”他的说话声都有些沙哑了。

    与此同时,满朝文武也开始骚乱了起来,整个大殿变得十分嘈杂,有人说要死守,有人说要逃跑,还有人说不如直接降了,总之,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那些武官一个个挺胸抬头,好似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都不会眨一下眼睛,可在这些武官之中,却不乏腿在颤抖的人,再看那些文官,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惊慌的神色,“战时无用书生”,这句话说的是对的,他们虽然在朝中总体的地位高于武官,可一到有了战争,他们的用处却是丝毫不及武将了。

    【方家书房】

    四人在这书架上挨本翻阅着,每一本都会细细看来,之前楚浩歌本想自己一人来这翻翻看,可没想到方言和林婉儿也一定要帮忙,既然是受了幻术,那就一定要趁早解决,否则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在这生命攸关的情况下,二人决定也来帮忙,如此一来,他们翻阅查找的速度也快了许多,不久多时,四人已经翻了半个书架,可基本是没有找到什么有关幻术的记载。

    便在此时,慕容晓烟突然发出了一声轻咦,三人连忙聚了过去,看看慕容晓烟发现了什么,他们这一看去,她的手中正拿着一本叫做“五行全书”的一本古书,这本古书的书页已经泛黄了,上面的字迹却还在,只是字体有些古老,慕容不能全部识全,大概是古代的文字吧。

    慕容之所以发出轻咦,正是因为这上面的字她大抵都是不认识的,楚浩歌问道:“慕容,你怎么了?有什么发现?”

    “额……”慕容晓烟脸色一红,说道:“我只是看这本书的字好像不是现今的文字,我不认得……”

    “……”楚浩歌白了她一眼,嘀咕道:“笨死了。”便把她手中的书给拿了过来,仔细翻阅了起来。

    慕容晓烟见楚浩歌来拿,便就给了他,反正自己也看不懂,但听他说自己笨,她有些不高兴的嘀咕道:“你不笨,我看你要是不认识的。”

    楚浩歌自然是有着自信的,想当初他在皇宫之中看了多少书?虽然比不上那些饱读诗书的秀才,但也算是大半个文人了,他拿过了这本书,仔细端详了一阵,脸上便挤出了包子褶,“这……”这种文字他还真没怎么见过,只能看着这文字象形翻译几个字,可依旧是很难把其中意思翻译出来。

    “呦,咱楚大少爷也有看不懂的书?”慕容晓烟冷嘲热讽的说道:“我还以为你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呢。”

    “去去去。”楚浩歌白了她一眼,说道:“你说的那是算命先生,你没听过人说‘术业有专攻’?我这只是恰巧没涉及到而已。”

    “皇……”楚浩歌说着,连忙改口,去掉了“皇”字:“叔父教导我说,专于一,行于精,贪多只会嚼不烂的。”

    “是么。”见楚浩歌还这么嘴硬,慕容晓烟哪能饶了他?她说道:“那你皇叔父就没教过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楚浩歌被慕容晓烟的话呛得脸都憋得通红,他还是第一次被慕容晓烟用这‘之乎者也’给反驳,竟是一时想不出如何还口,也不知道怎么觉得慕容这家伙的文化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方言与林婉儿可都是心思玲珑之辈,听他们这般说,自然知道他们恐怕讨论的就是当今的皇上了,他们自是不敢插口,但当方言看见了那本书上文字的时候,眉头皱了皱,说道:“楚兄,可否让我一观。”

    “哦……哦。”楚浩歌连忙把手中的书递给了方言,说道:“方公子请。”楚浩歌觉得方言只是好奇想要看看罢了,应该也是看不懂的。

    可没想到的是,方言看了有一会儿,这便轻声说道:“这本书……我之前还从未看过,书上的文字用的是……道文?”

    “悼文?”慕容晓烟听得一愣,惊呼道:“这本书写的是悼文?那真是太不吉利了,小言,你怎么还收藏了这种书。”

    楚浩歌听慕容这话,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亏得她这话不是在外面说的,面前的又是她的弟弟和弟妹,不然岂不是要丢死人了,“道文,是古代修道家独有的文字,据说是从无字天书直接演变而成的。”楚浩歌之前在宫中看过这关于道文的记载,只是苦于没见过罢了。

    一旁的慕容晓烟哼哼了一声,说道:“你这么了解,不还是不认识么?”

    “……”楚浩歌本是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突然用到,心头还有些喜悦,但被慕容晓烟这般一说,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苦着一张脸也不再说话了。

    “嗯,楚兄说的没错。”方言点了点头,说道:“有金石学者专门研究过这种文字,之前我也幸有所见,所以大致认得一些。”

    三人都是十分震惊的看着方言,这其中最属楚浩歌了,没想到这方言竟是懂得这么多,就连这个如此偏门的“道文”都认识,他还真由衷的佩服了。

    这方言若是入了朝野,以他的才学,仕途绝对是会一片光明,楚浩歌觉得他忙于商界可真是屈才了。

    “这本书开篇写的便是五行,说天地间由五行构成,人体亦有五行之说。”方言与三人翻译道,“此后说的便是五行属性之类。”

    “这是讲的真气的属性?”楚浩歌转头又看向了慕容晓烟,说道:“慕容,这个东西你懂得比较多吧。”他还记得,当时凝气入物可就是托了慕容的福才学会的。

    “我的属性是火。”慕容晓烟说,“相对的属性有着相对的颜色,比如火是红的,所以火的真气也就是红色的。”

    “啊?”楚浩歌一愣,伸手将真气牵引出左手,凝聚成了一个小型的光球,这是古铜色的,十分明亮好看,楚浩歌苦着一张脸,说道:“那我这算是什么啊……”

    “不知道。”慕容晓烟摇了摇头,说道:“我之前也没见过。”慕容晓烟说着,连忙把楚浩歌的手给按了下去,“你别再给弄炸了,这可是书房。”

    “哦。”楚浩歌应了一声,也知道自己那“炸弹”的威力,便赶紧收了去,这里可是在方言家里,这要是给炸了可真不仗义了,他暗自想着,霍霍那老头就行了,方言毕竟是慕容的弟弟,算是自己人了。

    “姐姐说的没错。”方言一边看着书一边说道:“后面的几页都是关于这个的记载,不过在这之后还写了其他的。”

    “写了什么?”慕容晓烟和楚浩歌都有些好奇,异口同声的问道。

    “这上面记载了很多特殊的真气属性,说是由五行演变而来的。”方言说道。

    听了方言的话,慕容晓烟与楚浩歌二人又是对视了一眼,这么说来,楚浩歌的真气属性便就是从五行中演变而来的特殊属性?

    他很急迫的问道,“方公子,那上面还写了什么?”

    方言又仔细的看了几页,说道:“这书上说,这种特殊的属性对很多普通五行属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克制。”

    “唉?”楚浩歌突然想起来了,墨非明之前中了幻术,他身上的真气恐怕就是特殊属性了,如此说来,怪不得当时九黎芊芋用真气渡入,会被那真气转化为自身,看来是这所谓的‘克制’起了效果。

    “对付这种特殊属性的真气,其他特殊属性真气的效果会好一些。”方言边看着边说:“这里面还有一种说法,有些特殊属性是一些体质特殊的人先天具备的,而还有一些特殊属性是后天练就的,自行从五行中推演出的。”

    楚浩歌在意的自然便是前面的那句话,这么说来的话,可能自己真能够把墨非明从幻术中救出,因为他也是一种特殊属性。

    他想到这里,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试一试了,于是他和一旁的慕容晓烟说道:“慕容,这么说的话,没准我就能救醒墨兄了?”

    “……”慕容晓烟一阵无奈,仅仅就看了这个关于五行的记载,还没有查到幻术之类呢,怎么楚浩歌就这么笃定了?“这我可不知道,要不我们再看看其他的书中有没有关于破解幻术的记载吧。”

    “也好。”楚浩歌点了点头。

    于是四人就在此开始查阅这整个书架了,一直到了下午,四人这才把这书架上的书一一看完,依旧是没有什么进展,虽然有找到些关于幻术的记载,但大抵都是描述它威力如何,施展起来有如何难以破解,至于破解之法只是说了与阵法一般无二,要找到阵眼方可破除。

    可楚浩歌怎么可能会找得到那个?他对于这幻术可是一窍不通,于是便准备与慕容去铁匠铺那边看一看,能不能倚赖他的真气属性克制掉那个墨色的真气。

    不过他也不抱多大希望了,毕竟他看了那些幻术的复杂程度来说,根本不是他能够涉及到的,实在不行也只能指望掌门老头出手了。

    饶是慕容晓烟有千般万般不舍,但还是与楚浩歌一同告别了方言和林婉儿,现在墨非明的情况十分不好,孰轻孰重她也并非不能判断,总之,已经知道弟弟过的还不错,这便够了。

    离开方府之后,楚浩歌二人一通奔向了王家铁匠铺。

    【流墨幻境】

    此时的大殿之中已经混乱做了一团,就在刚才群臣议论纷纷之际,险些发生了政变,多亏有卫军控制住了,便在这危机的时刻,还不忘了下令处死一两位喊“归降”喊得最欢实的文臣。

    墨画皇帝毅然下令:“不降不逃,与皇城共存亡。”

第一百一十章,敌人突袭

    此后,墨非明见证了一个朝代的更替,一个国家的灭亡,城破了,国灭了,那所谓的匪军攻了进来,朝野之中的官员都带着家财与妻儿老小奔逃而去,来不及逃的就只有被一刀劈死的结局,再说那墨画的皇帝,他说了要与都城共存亡,他遣散了后宫女眷,就连太监宫女都逃走了,可他却没有逃,就在大殿中抹了脖子。

    墨迹飞溅五尺不止,当城破之际,在那些敌军敌将冲入其中,所能看见的便只有一句冰冷了的墨画尸体,满地墨色的“血液”,几乎浸染了他整个皇位。

    忠军义将已然拼杀阵亡殆尽,尽管墨非明闻不到任何的味道,却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感觉到整个皇城之中那浓浓的血腥味,迟迟不散。

    而这些所谓的以义军为名的胜利者,所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冲入了皇城之内,或是国库,或是后宫,疯狂掠夺着败军者未曾带走的财宝和宫中不及逃走的女眷。

    而这些女眷的结果大抵也是悲惨的,墨非明不愿去看,但却能够清楚的想到,这些在攻入皇城之中最终喊着“打倒昏君”的口号,而如今昏君已经在殿前自尽,这些之前的义士却是猛地变成了土匪。

    墨非明看着那甘愿赴死也不愿逃离的皇帝,已经闭上了他的眼睛,那是之前审视着无数官员,充满着威严,令无数人见之颤抖的眸子。

    他却觉得这昏君倒是很刚烈,或许从某种意义上,他会是一位忠于自己国家的好皇帝,然而不论如何,不论墨非明现在所见如何,这皇帝的好坏,终究是要给后朝史官、后世人评说了。

    想必那史官所记载的只会是那个无功有过,臭了一世的昏君吧。

    接着,墨非明亲眼看见,那领着头的将士用锋利的墨色长剑割下了墨画皇帝尸体的头颅,之后,把头颅挂在了城墙之上,作为示威。

    也昭示着一个朝代的结束,一个朝代的开始,被染上墨色血迹的皇位被擦拭了干净,之后一位新皇帝披上了皇袍,坐上了皇位,他挺直了腰板,抬起了脸,墨非明这才看清,那便是这领着头的战将,如今已经一身的威严。

    他封赏无数有功之臣,大抵都是随之征战之人,有人喜有人忧,有人自觉自己功绩不应该仅局此位,有人觉得自己受了大恩。

    接着,在墨非明的眼中,这世界的时间又加快了无数倍,他就站在这皇宫的一角,默默的看着朝堂之中发生的事。

    眨眼便是几日,几日之中,墨非明所见的是这登上位的皇帝昭告了天下,为了安民实行了许多利民之策,为了稳固统治,他加强了自己的权力,甚至想尽了一切办法,卸去那些高位者的兵权。

    此后,便是一次政变,有功之将不甘交出兵权,一国之君不愿他人掌军,于是便又是一阵血腥味涌了来。

    墨非明看的清清楚楚,这皇帝亲手杀了无数与他一同征战沙场的同伴,杀了那些他们之前称兄道弟的好友、生死之交,这就是他位居皇位的代价。

    有人说,皇帝身居高位,高处不胜寒,终究是孤独的,有人说他很可怜,可谁又知他们本是并不孤独,而是他手中的剑使他亲手造就了自己的孤独。

    记载的史官如实写去定是要被杀掉的,于是只得说这些被杀之人都是罪有应得,他们有心背叛,反被皇帝所杀,饶是如此,这皇帝便以明君自称。

    墨非明闭上了眼睛,眉头微微皱起,用手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