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穿越之民国明珠 >

第10部分

穿越之民国明珠-第10部分

小说: 穿越之民国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东西,快拿出来瞧瞧。”

    周家三少爷只好磨蹭了一会儿,拿出一只做工精致小巧的银色手枪来。

    “咦,这个不是大哥给你的那把?”周家二少爷伸手去拿。

    周家三少爷大急,站起来跟他二哥抢。

    这个时候周大少爷开口了:

    “老三你留着吧,大妹妹也有。”

    周家大少爷说完,就从贴身口袋里拿出一把金色的小手枪来,造型和那支银色的一样。

    “来,大妹妹,看看喜不喜欢?”周大少爷一脸期待的望向张美溪,黑色的眼睛亮亮的。

    张美溪回望。

    大少爷长得真英俊呀!可是他身上杀气浓浓的,这两三天,杀了有几百人。

021春有春花秋有月

    张美溪微微低了一下头,避开那双黑色能发射犀利射线的眼眸,起身屈膝行了一个礼:

    “我很喜欢,谢谢伯建大哥。”

    周太太笑着拍了大儿子肩膀一下:

    “怎么好送女孩子这个!”

    张太太就故意拍着心口笑:

    “好不好的,把抢拍在桌子上,怪吓人的。”

    周太太站起身来,拉着张美溪坐下;手在她的柔软的头发上轻轻滑过:

    “要送些花儿呀朵儿呀才好。”

    张太太笑着接口:

    “我这个大姑娘平时倒也不喜欢花呀朵呀的。”

    周家三少爷憨憨的插嘴:

    “大姐姐,我教你打靶子,这枪轻巧。手腕不会累。”

    周二少爷在一边比划着给他三弟拆台:

    “你还要教别人,你自己先练练好吧,最要紧的是,靶子要做成磨盘大的。”

    两家人都跟着欢快笑了,底下的管事和管事娘子们也跟着笑……

    1922年的春天就在这欢快的笑声中到来了。

    冰雪消融,化作清水滋润了大地,田野里远远近近的都绿了起来,佃户和小农们开始在田间忙碌,零零星星的不知名小花也在春风里摇曳生姿。

    张美溪穿了一身淡绿色骑马装,跟着周家三个少爷去平山骑马。

    春风佛面,空气清新,绿草高低起伏,满目春景,张美溪小心翼翼坐在一匹老实的小母马上,周三少爷憨憨的拉着缰绳,一面还小心翼翼的叮嘱:

    “大姐姐,不用怕,这匹最老实了,我牵着它走一圈,就熟悉了。”

    周大少爷选的是最烈的马,马肚滚圆,枣红色的长毛,四蹄雪白如雪。

    飞身跃上马背,那匹烈马忽然一声嘶鸣,两只前蹄腾空直立,整个人就和地面一百八十度平行了。

    都一百八十度了,马上的人还稳如泰山,烈马把前蹄放下,后蹄又腾空扬起,马上人立刻变做倒栽葱。

    这样来回折腾了两三次,竟然还是没有用,烈马又是一声嘶鸣,闪电一样向远处奔去,不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张美溪一直小心翼翼的坐在自己的马上,她的马儿慢悠悠的,一会儿去吃最鲜嫩的野草,一会又去饮用山涧里的清水。

    春日的太阳暖洋洋的,她整个人都要醉在这春风里了。

    忽然就有一股红色的闪电冲了过来。

    周大少爷,一身戎装坐在他的烈马上,裂开嘴笑,一口整齐的白色牙齿:

    “大妹妹,我这匹也老实了,带你跑一圈儿快的,也算不白出来一趟。”

    张美溪还没来得及答应,就觉得自己如一片鹅毛一样,被一只手抓着,从一匹马移到另一匹马上。

    青年男子的气息包围了她,几乎要窒息……

    夏天的时候,人都晒的蔫蔫的,张家大宅内院外院都是安静的,唯有那树上的夏蝉是最嚣张,声嘶力竭的叫嚷着。

    小丫头桃子,一迈进大书房的门,就气的跺脚:

    “周家二少爷最讨厌!”

    “小丫头桃子才最讨厌那,打扰人家午睡。”周家二少爷声音清澈,揭开了附在自己脸上的宣纸,慢慢从被他当做睡床的藤椅上坐了起来,整理自己的青色长衫。

    “你睡你的,以后不许拿我们大姑娘练的字儿遮脸。”桃子又跺脚。

    “为什么不能拿?”周二少爷清澈的声音里带着戏谑的笑。

    “你就是讨厌,你讨人厌……。”小丫头桃子气急,她说不出口,她家姑娘的毛笔字太难看,周二少爷这样做分明就是笑话人。

    “我写的字也算糟蹋了那宣纸了,二少爷还能想出妙用来,是极好的事。桃子你别闹了。”张美溪笑嘻嘻的迈步进来。

    周二少爷从藤椅上站起来,笑着抱拳弯腰行礼:

    “大姑娘好。”

    张美溪微微屈膝,回了一个礼:

    “周二少爷好。”

    周家的三个少爷称呼也很乱,大少爷总是叫她大妹妹,她就回个伯建哥哥。三少爷总叫她大姐姐,她就回一个三弟。这个二少爷每次都喊大姑娘,她也中规中矩的回一声二少爷。

    张美溪和周二少爷,两个人客客气气的,各自翻各自的书,互不相干。

    可总归是在一间书房里,两人终于撞上了,同时伸手去拿同一张报纸。

    张美溪笑:

    “让我先看吧,五分钟就给你。”

    周二少爷笑:

    “大姑娘看东西快,是一目十行的才女那。”

    张美溪回:

    “总是比不上周二少爷的过目不忘。”

    秋天的时候,田野里开始硕果累累的,佃户和小农门喜气洋洋起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年景。

    周三少爷憨憨的,又来找张美溪献宝:

    “大姐姐,快看看,我给你带了好吃的,可香了。”

    小丫头桃子又是一声尖叫:

    “快拿出去,什么脏东西,怪恶心的。”

    张美溪凑近了一看,周三少爷手里是几串虫子,用一种茅草的细长的茎叶穿起来的,肥肥的虫子。

    张美溪就笑:

    “这个是蝗虫,能吃的,我本来怕去年旱灾,今年会闹蝗灾那,现在吃这个正好。可以拿油炸来吃,放点盐。”

    旁边的周二少爷听不下去了:

    “什么蝗虫呀,这个是蝈蝈好不好,蝈蝈都不认识呀,这个烧了吃最好。”

    周三少爷同意他二哥的话,立刻就让小桃去拿炭盆铁钎来烧。

    周三少爷亲自动手,把自己的小脸抹了几道黑之后,终于烤出一串焦黄肥胖的蝈蝈,递给张美溪先尝。

    小桃子立刻扑了上来:

    “大姑娘怎么能吃这种东西,要死也是让我先来。”

    ……

    过了一会儿,

    “哎呀,真好吃,这个黄里面是籽儿,籽儿里面还是黄儿。大姑娘你尝尝。”

    小桃欢快的声音都要把千金居填满了。

    秋粮收完了以后。

    底下的管事们报上账来,今年是个好年景,风调雨顺的,连带去年的亏空都平了。

    张太太就舒了一口气,笑:

    “哎,是个平安年,本来我还想着,要是还和去年一样,又是旱灾又是匪灾,就让溪儿去上海她舅舅家,找个女校读书了。”

    张家大爷笑着接话:

    “女孩子家,读书好坏倒不要紧的,只是现在民国了,让她去上海见识一下也是好的。”

    张太太笑着拍手:

    “大爷真这么想?只是这个事情还得看老太爷的意思。”

    于是张家的三个家长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很快就做了决定。

    让大姑娘张美溪上海读书。

022已经名声在外了

    天极蓝,因为刚被一场初冬的小雪洗过。这场小雪洗过了蓝天,变成薄薄的一层,将大地远远近近的都覆盖起来,整个天地乾坤,都通透干净起来。

    一队车马滚滚而过,碾碎了白雪,就露出一条蜿蜒的沥青马路来。

    张美溪掀开马车上的帘子,深深吸了一口野外新鲜的空气,舒服极了。

    坐在她身边的张太太着急了:

    “赶紧把帘子放下来,受了风,着了凉怎么办?你这么小,一个人去上海我怎么放心。”

    张美溪故意用很惊讶的语气说:

    “怎么是一个人,周家的三个少爷不是都去吗?还有小桃杏子,还有那些管家兵丁,看着也不像是去读书的,倒像是去打仗的。”

    “那些人都不顶事。”

    张太太怜惜的把自家姑娘拦在怀里,把一杯热好的西柚汁递给她:

    “非要赶着这个时候出门,怎么就不能等到过了冬天,再过了年,春天暖和了,到时候又出了孝,可以多准备些鲜艳衣裳。”

    张美溪笑嘻嘻的捧着张太太递过来的西柚汁暖手:

    “多喝这个好,防止辐射病,读书的事情,一定要赶早,不然这一个冬天,可不是就荒废了。”

    张太太又一次表明态度:

    “身体要紧,读书的事,姑娘家马马虎虎也就行了,这次也就是让你出门长些见识。”

    张美溪笑:

    “是呀,上海那边料子都是时兴的,衣服样子都是最新的,可是能长很多见识那!”

    张太太一听说衣服料子的事情,就来了兴致,细细的给女儿讲起以前在年轻的时候在上海的事。

    这个时候马车慢慢停了下来。

    有管事的走过来回话:

    “对面过来一辆洋鬼子的汽车,周家三个少爷都不想给他们让路。”

    周太太微微皱了眉毛:

    “周家的老二和老三就算了,真不该让周家老大送你,我看着那个孩子,跟个混世魔王是的。”

    张美溪只要能去上海,什么都是妥协的,赶紧安抚周太太:

    “有爹在那!”

    张家大姑娘要去上海读书,周二少爷和周三少爷也同去,周大少爷是护送。

    张家大爷和张太太两个夫妻虽然不亲自送去上海,但是还是坚持要送到青岛上船。

    护送女儿去青岛上船的张家大爷并不想多事,所以纠纷很快解决了。

    张家的车队往边上靠了靠。

    张美溪掀开马车的帘子,看见一辆样式古旧的古董汽车驶过,是最古老的那种,造型很夸张,青蛙一样突出出来,车灯很大很圆。

    已经冬天了,这辆汽车还是敞篷的,一个戴着高顶宽边绅士帽的中年白人男子,站在副驾驶座上,冷冷的向这边看过来。

    张美溪厌恶的将帘子放了下来,从晚晴开始,这片古老厚重的大地,就已经是西洋人的半殖民地了。

    多亏民国的风气开明起来。作为女孩的自己才能有去上海读书的机会,到了上海,就可以放开手脚,至少在制药一行上,为这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出一份力。

    在张美溪的计划里,她将从青岛,在上海慢慢开展自己的事业。

    可她还不知道,她其实已经在外有了名声,那辆轿车上的中年白人,正是为她而来。

    去年旱灾,张美溪邮寄了两百美金给英国一家历史悠久的知名律师事务所,瑞葛律师事务所,委托他们给自己注册全球范围内的青霉素生产专利。

    这家律师事务所很快完成了张美溪的委托,但是等陆续有知名的制药商人和研究人员找上门来之后。

    瑞葛律师事务所才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找不到专利联系人的地址了,只有一个专利人的名字,山东平安先生。

    最后事务所考虑到这个专利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据他们所知,那个古老的东方国度虽然各种愚昧和落后,但是在医药上还是有他们的独到之处的。

    所以找那些制药商人筹集了一笔钱,派了一个精明干练的中年律师泡利先生,前往中国找人。

    泡利先生第一站先是到了上海,开始登报纸找人。

    一连几天大有收获,每天都有不少手持报纸来找他的人。

    大部分都是给他推荐中国的名医圣手的,也有上门来毛遂自荐包治百病的江湖帮派。

    泡利先生也见了几个传闻的中国名医,听他们说的云天雾地:

    什么阴阳调和,什么五行金木水货,针灸拔罐,望闻问切。

    泡利无从判断,只好给总部发电报,请求他们派一个专业的鉴定人员过来。专业的鉴定人员还没有等到,多年混在上海租界的英国老乡们给他提供了一个线索:

    “山东是个大地名,平安是个小地名,山东平安先生,应该是一位居住在山东平安的著名医生。”

    不得不说,这个推断已经无限接近于现实了。

    泡利先生也觉得很对,所以就从上海买了船票,到青岛下船,租赁了汽车和向导,一路直奔山东平安县而来。

    泡利先生满心里都是那位著名医生,山东平安先生,自然不会在乎路上遇到的什么马车队,更不会留意马车队里有个小女孩在掀开帘子看他。

    泡利先生一路奔驰到山东平安,马上通过一位和气的县长绅士先生,联系到一位在英国游学过的医生。

    这位前门牙都是用黄金镶嵌的(正版门牙被周大少爷打掉了)医生,很殷勤的给他介绍了几个本县知名的名医圣手。

    名医圣手们给他背诵了一通,阴阳调和,五行金木水货,针灸拔罐,望闻问切,卖了几包消炎止血的石灰粉给他,然后恭敬的送他离开。

    不得不说,这位泡利先生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要早个一二十年,本地教派和洋教士之争的时候,这片地方是杀洋人杀二毛子最厉害的。

    这位泡利先生算是进了土匪窝了,进了土匪窝还能安全出来,还进行了一笔非常公平的交易,花两百英镑买了几大包石灰粉。真是太幸运了。

    虽然泡利先生回到上海,见过总部派来的专业人员后,独自关门哭了一会儿。

    但是,在几十年后,每当提起,自己到过大名鼎鼎的山东平安博士的故乡,这位泡利先生还是蛮自豪的。

023上海外祖家

    小桃把洋铁皮热水瓶里的水倒进铜盆里,想让张美溪洗把脸,一转头,就看见自家姑娘歪在头等舱的卧铺上睡着了。

    只好去帮自家姑娘脱鞋。

    在青岛和张太太告别是极辛苦的事情,直到这艘大洋船开船的汽笛响过三遍,张太太才一步三回头的下了船,两只眼睛都是红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