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穿越之民国明珠 >

第47部分

穿越之民国明珠-第47部分

小说: 穿越之民国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大舅舅就凑着第三张桌子,倒了一杯花雕,敬上大家一杯,开了宴。

    高先生吃了一杯花雕,就酒气上头的醉了,伸手装了一碗红烧鱼翅,加了一勺子镇江醋,端到黄大舅舅跟前,请今日的寿星公吃了压肚子。

    黄大舅舅吃了一碗鱼翅在肚子里垫底,顿时间就觉得一股子豪气冲天而起,几张桌子来回的客套应酬,转眼又是六杯花雕进去。

    再一招手,就有一队艺人进来挑弄起管弦,是昆曲的班子。四个坐着。一个是抱胡琴,一个拉二胡,一个弹月琴,一个管小鼓拍板。另外两个人立着,一个擎了一对铙钹,一个手里吊了一面大铜锣。

    高校长看这个样子,顿时擦了一把虚汗,高兴起来,看来今天美溪同学给她的差事很好应付呀,吃酒听戏,就是个普通的寿宴而已,不用跳那个交谊舞呀!

    ……分割线……

    感谢亲爱哒“妹妹不乖打屁屁”赠送的两张平安符!

    感谢亲爱哒“zero果”赠送的平安符!

    摸摸哒,大家一起平安如意!

100黄大舅舅发酒疯

    高先生十分想结交黄副市长,之前见过几次,但是都没有单独说话的机会,在他的心目中,黄副市长应该是和山东先生关系密切的人。

    以前他被黄家邀请,出任张美溪的国语老师,心中对黄家还是有一点东家恩主之类的感情的。现在又是张美溪请他过来赴宴,对黄家家主,如何能不亲热。

    高先生心中早就猜测周二少爷是把他当做傀儡之类的扶持了,可是这个傀儡做的实在是风光潇洒,让他甘之如醴。

    黄大舅舅五十岁天命之年,飞黄腾达,重振黄家威风,普通人看来,他是经历了三任上海督军转换而稳坐官位,连租界的洋人都能应付的官场能耐人。

    他心中的那份忐忑不安,如履薄冰,又有那个知道,他的升迁,当年靠的是山东先生在外国报纸上的声援。时间久了,别人也反复试探,他早就有点撑不住了。

    现在能和高校长结交上,高校长又是山东先生在报上说明白的良师挚友,黄大舅舅登时又能光华大盛。

    两个人都有心结交,那就是郎情妾意,蜜里调油了。

    你敬我一杯花雕,我给你斟一杯茉莉香片,两个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感情迅速升温。

    黄大舅舅又要应付安排照应客人,高校长也要吃一些说久仰大名之类客套话宾客的敬酒,两人稍微分开片刻,都觉得像割心挖肺一般不舍。

    昆曲班子转着圈子请客人们点戏。

    先是拉上一段胡琴开场,清脆嘹亮,一曲完了,满堂喝彩,然后锣鼓齐鸣,敲出一场紧凑密集的将军令来。

    高先生和黄大舅舅都已经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脸颊潮红,眼冒金星起来。

    笛子被欢快的吹响,洞萧也跟着乌拉和鸣了起来,笛音如同流水,把萧声压的低迷下沉,箫声如磨石打火,慢慢的把笛子声烘托上去。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个人就在宾客们的鼓掌起哄中,走上台前。

    合唱一曲《牡丹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

    黄副市长黄大舅舅唱的是天真娇媚的千金小姐杜丽娘。

    一梦悠悠,何更睡着?庄周梦中为蝴蝶,亦或蝴蝶梦中是庄周

    ……

    高先生就唱那个长身玉立,多才得志的天子门生柳梦梅。

    女客们是在二楼的小厅里吃席。

    张美溪跟着莉莉小姐坐。

    莉莉小姐给她夹了半只桂花鸭头,自己吃一只鸭翅。

    张美溪笑着赞她:

    “筷子用的这样好!”

    莉莉小姐得意:

    “说中国话,穿中国衣,吃中国饭,嫁中国人。”

    张美溪低头把鸭脑子挖出来吃掉。

    楼下锣鼓喧天起来。

    二楼的小姐太太们纷纷议论:

    “跳舞会要开始了么?”

    “是昆曲班子”

    “怎么不叫上来我们也听一场。”

    “如今民国了,席面那里还分割的这么严谨,就是下楼去,一起听,也是一样的。”

    “反正一会儿还要跳舞那。”

    “要说起来,那个高校长可真是仪态出众,风姿翩翩”。

    说这个话的女子手腕子上戴了扭股金镯子,铿铿锵锵的响着。自古以来,男人的长相其实不是问题的,年纪也不是问题,只要能养的一家的温饱,就是可以托付的良人。

    倘若有些财富地位,那就是才子佳人了美谈了。

    高先生,也是被人觊觎的人。

    张美溪其实很信任高先生和莉莉两个,他们不光是长相出众,拿出去人糊住人。

    张美溪做了两人一年多的学生,也知道他们腹中有货,学贯中西,谈天说地起来,也能哄得住人。最难得的是,两人还都是天然率真的性子。

    “你喜欢高先生?年纪差的有点远呀。”张美溪压低了声音,凑到莉莉小姐耳朵边。

    “不是高先生,是钱先生,我们差五岁。”

    “钱先生,那个钱先生?大洋?银元。”

    莉莉小姐扭过头,示意她看自己头发上的发夹:

    “他送的。”

    张美溪撇嘴,这个是她在实验室里做出来的。人工钻石。

    大概是平安制药的哪位姓钱的主任,要吃掉这只可爱五彩锦鸡,真是好眼光好胃口。

    女客们在二楼吃完了宴席,一楼又收拾出来场地,做客的女士小姐们多才多艺,弹了几曲钢琴。又放着唱片胡乱跳一会儿舞。这场不中不洋的跳舞会,就散场了。

    黄大表嫂送客,口里还一直说着招待不周。

    但是宾客们都觉得还挺尽兴的。

    黄大舅舅对高先生十八里地,来回相送,两人依依惜别。约定了下次见面就杀鸡磕头拜把子。

    到了凌晨一点钟,一钩弯月挂在正中天。

    佣人们都打扫干净了,哈欠连天,都不敢吭声说话。

    公馆里还不安静。

    黄大舅舅在收拾整齐的厅堂里来回走着碎步,甩着水袖,辗转腾挪。哼唱着牡丹亭。

    家中小辈们看着黄大舅舅的模样,都不敢回去睡觉,战战兢兢的。

    黄大表嫂拿着帕子擦眼泪:

    “公公这个样子,不会是得了什么疯病吧!”

    “啪”

    一声脆响,黄大舅妈甩了一巴掌在大儿媳妇脸上。

    “闭上你的臭嘴!”

    “不过就是喝多了,撒一些酒疯而已。”

    黄大表嫂挨了一巴掌,面子撑不住,转身跑上楼了。黄大少爷跟上去安慰她。

    其实黄大舅母也心里慌张了。

    黄大舅舅精明能干,是全家的主心骨,可如今好好做了一次大寿,客人们都满意,兴尽而归了。主人家却得了疯病,三更半夜不睡觉,一个人在客厅里转圈唱戏。

    以前黄大舅舅就得过一次怪病,请的是沪上的名医花老太医诊治。说是一种十分稀奇的好病,得了必定升官发财。

    时候黄大舅舅也一直在说,这件事情太丢人,幸好花老太医人品好,严格叮嘱家人不许外传。

    然而这次病情就更加古怪了,今天花老太医是过来赴宴的,走的也很晚,估计这会子才刚回家休息了吧。

    黄大舅舅公馆里慌乱了一阵子,黄大舅妈终于还是不能下定决定,到底要不要请医生。

    黄大舅舅唱的筋疲力尽,打了一个酒嗝,又补了一个哈欠,摇摇晃晃上楼睡觉去了。

101表小姐监护权争夺战

    黄家四房的黄四舅妈治家有方,夫妻和美,子女出息,每天出门打打牌,输了赢了,吃点宵夜听听戏,日子过的不知道有多舒服。

    可是黄大舅妈来访过一次,她就冷了脸,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思前想后,又是咬牙,又是发狠。

    牌友们摇好几次电话过来,请她出去,也不理。

    黄四舅舅吃的半醉,哼着小曲儿回家,把瓜皮帽子摘了,挂在衣服架子上,又摘了毛围巾挂上,慢慢踱步到沙发那里,在她太太的对面坐了。倾着身子看茶几上的茶壶:

    “你吃的什么茶?给我倒一碗。”

    “吃,就知道吃,你还知道回来,这那里是个家,分明就是个客栈!”

    黄四舅妈啪的一声,把手帕子甩过去,正好就打到黄四舅舅脸上,黄四舅舅啊呀一声捂住了眼睛,正要发火。

    就听见他太太早已经嗷呜一声,抢先拿帕子捂住脸,哭了起来。

    黄四舅舅倒先心软了,赶紧站起来,又挨着他太太坐了,搂住肩膀:

    “到底是怎么了,你倒是说明白呀。”

    黄四舅妈先哭了一曲,见黄四舅舅是认真在听,才慢慢说了:

    “孩子他大伯母过来,说我们管教不好外甥女儿美溪,让她搬到大房去住。”

    说完又拿帕子捂着眼睛,拉着长音哭一声,才继续哭唱:

    “我嫁过来二十年,大家伙问问,做过一件让人挑理的事情没有。偏就他们爱压着我,两个婆婆都去了。她蹦出来了,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呀。话说的那叫难听,他们做了大官儿,有我们什么好处?”

    黄四舅舅还没有摸清楚情况,听他太太这样说,就事论事:

    “大哥升官,咱们自然是有好处,以前家里三个厂子都不景气,肯和我们黄家厂子打交道的钱庄不过三五家,到现在过年。连洋人的 银行都有拜帖。”

    黄四舅妈心里叹一口气,只好把话说的更明白些:

    “他们嫌弃我管不好外甥女,要带走她,先把大家都叫来看看,看是怎么个管不好的法子,是少了胳膊还是少了腿儿!”

    黄四舅舅听懂了一些,哭笑不得:

    “去年五弟妹也闹一场,要接管溪儿的生活费,我看大房不至于呀。再说了,这到底,也是隔了半层的。”

    礼法上说是一样,可是谁心里不明白那。黄家大哥,二哥,三个是同母的。四哥,五哥。六姑太太,七姑太太是同母的。

    外甥女住舅舅家。自然是要住四房。

    黄四舅妈抽抽噎噎的哭,夹杂着说一些做人家弟媳妇,一辈子被压制的委屈。

    黄四舅舅总结:

    “不是什么要紧事,想搬过去住几天都行,就算住在那里不回来了,六姑太太也是和你亲,越不过去你。”

    黄四舅妈止住了哭,暗恨自己命不好,但凡黄四舅舅是个争气的人,她们四房不至于混到如今这样的冷清地步。

    那些老亲近邻的黄四舅妈牌友们,摇了好几次电话叫不到人,只好临时又凑了一位家里的小姐,开了局。

    一面推牌整理,一面八卦。

    “黄四太太到底忙什么,打牌也顾不得了。昨天她赢得可不少,别是怕请客,逃了吧。”

    “听说黄家的表小姐是有福气的,结交了不少场面人物。说好几个国家的英文,应酬自然就多起来了。”

    “那孩子我看着,也是一身的福相,虽然不大爱说话,可是站在那里,就楚楚可怜的讨人喜欢,那年刚过来上海,还是我第一个给的见面礼,我们家的小一辈儿,也是有眼光的。”丁家太太一面搓麻将,一面评论。

    丁少爷对那个黄家表小姐有点意思,以前孩子是实在小,当个笑话,如今大了,也未必不能提一提。

    老亲近邻贵太太们的小账本里,黄家表小姐张美溪的名字又被加上了加重符号,过年了,大宴小宴数不清,大家写帖子请客,都多了张美溪一个名字。

    黄大舅妈领了黄大舅舅的差事,去一趟四房的公馆,想让外甥女住到大房去,其实是碰了软钉子回来的。

    黄大舅妈苦笑不得,回来和黄大舅舅抱怨:

    “四弟妹这些年,我们护着,半点亏也没有吃过,如今倒和我们计较,脾气越来越大了,话里话外,给我软钉子吃。”

    黄大舅舅摆手:

    “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磨磨唧唧,拎不情,直接摇个电话,把老四叫来,我和他说。”

    黄四舅舅被他大哥叫了过去,受了一顿教导,全是营运巴结、纵横裨益的大道理。头脑昏昏涨涨起来,自然是他大哥说什么是,是什么。

    黄大舅妈又送了几份衣料去黄四舅舅公馆,让听差传话:

    “上次那些衣料,大家都说好,只是可惜是绿色。要我说,小姑娘家,还是穿红的最好,鲜艳鲜艳的,几朵牡丹花儿一样,金山银山都不换的,可巧这次就得了这些红的,让她们姐妹穿,我这里有好裁缝,让她们直接过来量尺寸。”

    这种杭绸是最顶级的衣料,在灯光下从浅红到深红的变换。

    黄小姐们都很高兴,她们也喜欢呆在副市长的公馆,每天见识结交的人物,明显又要高上一个档次。年轻未出阁的女孩子,每天都要打扮的鲜明漂亮,因为一辈子的幸福,说不准就会在那个不经意的瞬间到来。

    这也算是暗示了一种妥协和利益交换。

    黄四舅妈虽然不满意,可是也只好勉强答应了,谁让黄四舅舅不会投胎,排行那么小那。

    等黄家的长辈们都计议定了,到最后才通知到张美溪头上。

    张美溪摇摇曳曳的去黄大舅舅公馆报道,第一句话就是:

    “这几天海路通顺,今年老家的年节礼物都送过来了,我爷爷,我爹,我娘都让我问大舅舅好。”

    黄大舅舅也很高兴:

    “好好,我这里都好,也问我们六姑太太,六姑爷,老太爷好,现在水路好走,让他们有空也来上海转转。”

    张美溪笑:

    “都发了电报说了,舅舅舅妈们都疼我,一个大上海让我逛了个遍,我爷爷还说,要论江南的风景,是周庄最好,让我这几天就去看看,给他写一个长篇的游记那!看我这两年念书有没有进步,写不好还要罚我那!”

    这可真是,关于监护权,黄家的舅舅们如何商议都不管用,表小姐有嫡亲的长辈在,又天天发电报,只要搬出来,万事如意。(未完待续。)

102凌家的家产争夺战

    黄大舅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