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傻小子成帝记 >

第187部分

傻小子成帝记-第187部分

小说: 傻小子成帝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翌日清晨;推窗望外;只见天地茫茫;混沌皆白。院里银装素裹;枝梢累雪;压得弯不过腰来。原来昨日北风吹过;跟着便大雪纷飞。一夜暴下;居然把天地营造得分外无暇;教人不忍踩踏;生怕给这罕有的纯洁;添上一丝污垢。只是雪景虽好;百姓怕是要倒足大霉;尤其是务农为生的更是大大的遭殃。
    小石头一声叹息;暗为百姓担忧。原想留在江都;看看能否出些绵力;但思起自己出使南唐在即;也耽搁不起。终在巳时;更衣束装;推门而出;到高老王爷处与其告别。一番话差点说到午时。最后;还是高子宁来催;老王爷才恋恋不舍的与小石头话别。
    出王府;到江边;登上大船;沿江而下。不过大半日;便到了金陵。
    金陵是南唐京都;素有龙踞虎蟠之称。北有辽阔坦荡的江淮平原;东为锦绣富饶的太湖平原;西南是冈峦起伏的皖浙诸山。全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内河湖连贯;山环水绕;势若天成;实为钟灵毓秀;气象万千之宏伟大城。
    南唐方面派出皇子李济道为首的众多官员至江边迎接。双方见了面;李济道很是客气。因为他对小石头确实佩服得无以复加。不说当日他独力举起蚩尤神盔;又寥寥数语便让己方使团颜面大失;单是他三万大军在秦军的重重围困里救出仁秀帝。如此赫赫战功;便足以让人侧目。而且;那十万唐军的性命虽然丧在小石头之手;但究其因是本国先行侵犯对方疆土;故而;他倒并不记恨。
    小石头没料着他这般热诚;竟有些惭愧。因为此来的目的并不好;是带有威逼的意思。
    一行人寒暄片刻;即络绎往唐宫而去。先到城边;小石头举目稍望;不由震慑。却见城垣绵长;廓高墙厚;楼上兵丁甲胄搽得明亮;冬日下烁烁生辉。再看城池整体;依山临江;气势雄伟;一派帝王风范。确实当得上龙踞虎蟠这四字。不过须臾;小石头又加上了四字";富丽堂皇";。原来那城楼浇顶;浑体钢铸那也罢了;偏偏上面要缀金砌玉;黑夜里怕是没见着城垣;反而先望见城楼上金珠闪光。
    暗自摇首下;小石头心想;没来南唐前;多数人说唐国朝廷上下;享受奢侈;生活糜烂;起初尚有不信。眼下一见;传言不虚。
    进城之后;途中;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比之当日李济道出使汴梁;可谓天上地下。而且;南唐官员还组织金陵百姓呐喊;以此欢迎上国使臣。但见数位生得瘦小;却衣红腰银;显是阶别不小的官员;如猴似的在那蹦来跳去。与此截然相反的;那些百姓倒没什么热情;只是有气无力的喝一声;唤一声;分明敷衍到了极处。
    小石头见及失笑;眼内所见;耳内所听;分明是一幅文恬武嬉之盛景。可惜离衰亡也快了。
    如此许久;一行人终于到了唐宫。宫门外彩旗飘扬;甲士过万。众人堪堪近前;只闻金鼓喧阗;战锣齐鸣。甲士们举起长戟;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随着队形变化;小石头终于发现;这不是军阵;竟是排练好的一套舞蹈。再看这些甲士身着甲胄的质量;估计是唐皇的御林军;但此时装扮以及过份的举动;未免让人想起那些演杂技的小丑。
    小石头暗叹一声;如此国家再不灭亡;是老天没开眼。眼下情形;唐国的组织者分明想演示一套军舞。但乐声婉约;举止扭捏;那有当日国学院内众女学员的柔媚阳刚。
    思忖间;宫门内出来一大群人。为首是一全套帝皇服饰之人。头顶长形冕板;前圆后方;顶端有数十条串珠玉垂下;身上的龙袍上衣用缯;下裳则缀满日、月、星辰、龙等图案;华丽非常。这样的装束赋予了那人君主的威严。
    但凑近一看;登时失望透顶。面相原该是不错的;额角宽广;相貌堂堂。无奈眼角发黑;脸色青紫;显是纵欲过度所致。尤其这人走几步;便要身旁太监扶着;似乎已难自行站稳。再加那嘴唇颤抖;手腕瑟瑟;分明是时日无多;身子大半已在棺材里的感觉。
    眼前这人不用介绍;决计是唐皇无疑。
    小石头上前稍作一揖;算是行了礼。笑道:";赵岩荣幸之至;竟由大王亲迎。";他这样的举动和说辞;其实非常无礼。说严重些;算得上故意挑衅南唐。须知;他是王;人家是皇;而且又在别人的国土上。固然不三跪九叩;起码也要叩上那么一叩;殊不知;他单单作了一揖。再讲那说辞吧;人家是皇帝;他偏喊大王;显然把唐国降了好大一级。
    不过他前有击败三国联军之威;又有八公山一把火烧了十万唐军的歹毒。是而;始终战战兢兢;贪图安乐;偏安江南的唐政权;在见得东周首胄;又是蓝田一战的大功臣;心下已然怯了三分。要知道;东周伐秦虽然未臻全功;且差点全军覆没。但蓝田一战;却是打出了威风。倘若后勤供应得上;那会不定便攻破长安;吞并关中;从此拓疆万里;雄霸天下。
    何况;南唐百官向来分战、和二派。此刻是和者居多;战者稀少。在场众官又多是讲和惜命之辈;要他们出言训斥;除非上苍再给他们几百个胆子。于是;一番极端蔑视唐皇的举动;便在众人视若无睹下;稀里糊涂的过去了。至于李济道却正偷觑邓蓉与冰清二女;小石头对他父皇的一番奚落;竟是半字未闻。
    众人穿过宫门;到了饮宴大殿;此刻;殿内雅乐四起;群女献舞;百十条丈许长的红绿绸带飘飘袅袅;舞出各般花样;委实令人耳目焕然;心旷神怡。诸大臣一边走;一边打量;指指点点;纷纷颔首;各溢赞词。小石头也觉好看;不由多望了几眼;心想;这般软呢舞蹈;也惟有窈窕女子来演;如像适才;换了些雄纠男子;却显不伦不类。又思;看来;真正的军舞;沉迷声色的唐国是演示不出的。
    唐皇很是辛苦地在太监地扶持下;坐上龙椅;又招呼众人坐下。接着道:";大周是吾大唐的友好睦邻;两国一衣带水;共存多年。其间虽有些小小摩擦;但无非是数千人的争斗;自该一笑泯恩仇。今日上国使臣能出使大唐;朕万分高兴……";
    小石头听得瞠目结舌;什么乱七八糟啊?这是皇帝该说的话么?简直……他深吸一气;已无法形容下去。生怕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唐皇这会精神好得很;仍在继续说着:";朕昔年与宣德帝心照神交;可惜始终缘悭一见。今日见了王爷倒有倾盖如故之感。唉……朕虽想本固邦宁;怎奈国家缺少像赵王爷这样登高能赋的国之干城;既可才过屈宋;又能经邦纬国。朕吐哺握发;甚憾之……";
    瞧他在上面优孟衣冠;演得逼真。小石头也逢场作戏;微笑道:";大王文有济道皇子;武有大都督端王爷。二人一位东南之秀;一位无双国士;实属麟角虎翅;当世奇才。大王只须用其所长;弘奖风流;早晚鸾翔凤集;四方辐辏。";
    ";是么?哈哈……还是赵王爷会说话;朕听了几句便大喜过望;欢忻鼓舞。";
    瞧他眼笑眉飞的样子;倒像没得虚假。小石头暗自纳闷。但他也深闻唐皇对官员乐嗟苦咄;喜欢起来叫你一声;恼起来;一夜能罢黜你十八级。当得上喜怒无常四字。与此同时;南唐朝廷里敢谏言的直官较少;大多是承颜候色之辈。只因正义之人不是罢黜;便被他雪藏;压根无缘见其一面。是而;眼前这位唐皇可说终日生活在一片阿谀里。每日听得不是天下太平;便是大唐如日方中。
    便在这时;忽有太监进来禀道:";皇上;端王爷来了。";
    小石头一愣;没想端王李世昌居然真的从长江防线赶回。心下暗自佩服奚方与广智的谋算。李世昌之人他从未见过;但众人既然多次提起;他也对之大有兴趣;当下转眼朝门外望去。
    须臾;一金袍汉子由外雄纠气昂地走入。此人魁梧奇伟;容颜古拙;长发披在两边宽厚的肩膊处。长发飘飘里目如寒电;刺人生寒;极具威慑。他进来时;殿中鸦雀无声。待他走近;小石头发现他脸骨特别阔大;大耳低垂;黑须垂胸;带着难掩的风尘之色。看来一路急赶;神态很是疲倦。
    李世昌走至中央;先行见过唐皇。然后走至一位官员自觉让出的席位上;一屁股坐下。随后;即用一双深邃的眼神打量过来。小石头也不示弱;照原样反望回去。他玄功又增;又初习《太素心境典》;那眼神之犀利;照理世俗人决计难挡。但李世昌居然无惧;双眼依旧顾盼生光;不怒而威。
    二人对望余裕;即便唐皇都发觉他们之间的火药味。当下哈哈一笑;指着小石头道:";御弟;这位便是上国使臣位居大周震北王的赵岩赵王爷。";
    李世昌冷声道:";微臣知道;就是他烧了我大唐十万大军。";
    唐皇好生窘迫。
    小石头此刻身负重任;又代表一国之威;心知不能谦礼;否则;南唐君臣只道大周怯弱。当即肃容厉言道:";常言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尔等在大周内忧外患之际;黩武穷兵;效那封豕长蛇之举;就该存有被灭之心。别说尔等十万大军;固然百万、千万;本王也是付之丙丁;决不手软。";
    眼看双方唇枪舌剑;刀光剑影;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趋势。
    李济道哈哈一笑;道:";王叔;赵王爷;那都是前事。此刻双方已化干戈为玉帛;足见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依本皇子看;咱们不如行酒令如何?";说着;他先望向小石头;又望向李世昌。
    小石头微微颔首;道:";悉听尊便!";他想我身边有冰清这位才女;又何惧你们小小的酒令?同时;李世昌也点头同意。他知道此时不是与东周翻颜相向之刻;故而只得忍耐。唐皇最为兴奋;先前;他就有这打算;但因有大臣向他提议;说道东周尚武;若宴会上谈论诗歌;多半会引发使臣的不满。因此;就歇了那心思。酒宴之上;行诗唱赋原就是他喜欢的雅事。
    只见他抚掌而笑;道:";济道此议不错;妙极。";又问:";只是酒令如何行法?还须济道出令才是。";
    李济道说:";父皇;儿臣的题目不难。只出两字。每人照字义吟句短诗;即算过关。";
    唐皇问道:";哦?是那两字?";
    ";飞、红!";
    ";飞、红?";
    李济道笑说:";正是这二字。如今我大唐与大周正是椎牛歃血;等候风举云飞之时;赵王爷亲来;与我等飞觞走
    唐皇点头;微笑道:";不错;不错;济道的提议不错。";又问小石头:";赵王爷你看如何?";
    小石头淡笑;";客随主便;皇上说如何就如何!";瞥了眼李济道;心想;这家伙越来越会说话了;出个酒令也是一套一套;教人难以驳斥。
    ";嗯!那朕便先了?";说着;唐皇道:";朕的诗句是;一片花飞减却春;桃花乱落如红雨。";听他诗句纤靡文弱;虽然词眼华雅;却有无病呻吟之嫌。小石头大感恶心。与此同时;在场百官纷纷鼓掌;大肆喝好。唐皇笑得眯眼;颇感畅快。对李济道的及时提议;也觉欢喜。
    李济道跟着说:";飞光染幽红;夸娇来洞房。";
    此句堪落;唐皇抚手而笑:";诗句殊妙;深得意境。佳句、佳句……";小石头越听越难受;这那像朝堂;简直和青楼无疑。
    跟着一位大臣朝那对父子看看;沉声道:";可怜黑云除难尽;堪叹红轮去似飞。";他吟诗时;面容沉重;眼神含悲;分明对龙椅上那位鄙夷至极。诗句中更有警示暗讽之意。只可惜;他枉费一番心血。那唐皇闭目摇首;惬意万分。那有半点国衰将亡之哀?
    李世昌霍然起身;高声道:";本王对;今日红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唐皇终于睁开双眼;一本正经道:";御弟;济道的酒令是飞、红二字;你怎只对了一个红字?若把那苍龙换成飞龙;便贴切了!";
    小石头听得哑然失笑;从未想过世上竟有这等君皇?私底下对李世昌的这句诗;佩服已极。虽分明有激撩自己之意;然此句气势颇为豪壮;确实叙述出了一位带兵大将的心声。只是那无奈悲怆;也在字里行间内显露分明。
    李世昌没理唐皇;对小石头道:";赵王爷;现下轮到你了!";
    小石头笑道:";本王信奉女士优先之道。";说着;朝冰清示意;要她先说。
    冰清颔首;轻声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实话说;此句意虽不及李世昌所言豪壮;但她语音清脆;如玉磬轻响;再者文字优美;无以复加;比适才那对父子却是高明不少。南唐百官多是仕子;自然分辨得出。当下喝好。她素有才气;吟诗唱赋自不在话下。说完后;原该轮到邓蓉。
    众人转眼望去;却见大美女邓蓉愣在那;张口结舌;面上尽是为难之色。想她生在尚武之地;又是武林大豪之女。对文事虽非一窍不通;却实属弱项。支吾半天;吐不出半字。
    南唐百官先是愕然;随即窃窃偷笑。唐国风气嗜文;不论男女老幼均能吟上几句歪诗。故而;江南一带衡量一女是否秀外慧中;大多要测上几句。孰想;号称大周第一风流才子的震北王今趟所携女子;居然是绣花枕头;连个小小短句也吟诵不出。可见江北一地果是蛮夷居住之所。
    也有慕色之人;暗自嘘唏;这么一个美如天仙的女子;枉有一副好相貌;怎奈;欠缺文才;不免可惜。
    听见笑声;邓蓉羞得是无地自容;恨不能挖洞而入。暗悔;自己为何这般无能;连带石弟和清妹均被众人耻笑。思忖的时候;她兀自默默低吟";飞红";二字;祈望苍天能给自己灵机。
    旁边小石头和冰清看出她的为难;正想设法为她解围。只听邓蓉忽道:";柳絮飞来片片红。";
    大伙怔然;没想她踯躅半天;竟突然有诗作出。当下细细辨味;只是越辨越不对。一人起身道:";这位小姐;请恕晚生愚陋;红色的柳絮晚生从未见过;望小姐能释晚生之惑。";
    短句是邓蓉好不易想出;起初也没细细推敲;被人这么一问;顿时芳颜绯红;耳热似烧。想她也曾为一派掌门;素来英姿飒爽;然今朝之窘迫;实为平生之最;一时好生忸怩;与平日模样大相径庭。
    冰清笑吟吟;道:";这位大人;你有所不知。其实姐姐这句短诗;是有来历的。只是您自己未曾听过罢了。";
    话音甫落;旁边又有甚多人站起道:";小姐既说;…柳絮飞来片片红…这句短诗;有出处;还望小姐不吝指教。";他们嘴上说得是请指教;实地里;却打算看冰清出糗。这些官员皆是自诩文采斐然;学识富博之人;但自问这句柳絮飞来片片红;委实没有印象。思来想去;琢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