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风云 >

第97部分

大隋风云-第97部分

小说: 大隋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轨出身山东五姓七家中地太原王家,其祖上就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王霸,东汉末年诛杀董卓的司徒王允也是他们家的祖先。其人三十多岁,相貌端正,浓眉长须,威武而不失儒雅。
    李丹犹豫难决,他不知道宇文的具体计策,自己的计策又有很多见不得光,不能说。
    宇文神举见他踌躇不安,急忙劝道:“事情到了这种绝境,还有什么可隐瞒的?”宇文神举是宇文氏的宗室,在宇文氏子弟中才华出众,历任显职,他有一双熠熠夺目地眼睛,这使得他并不出众的相貌看上去很有神采。
    “事情太复杂,牵扯到朝堂各方势力,我知道的也不多。”李丹想了一下,决定拣最重要的说,“陛下利用宇文护对我地信任,让我倒戈,控制卫军,然后在云阳宫发号施令,很多府军大将会遵从陛下的指令,同时向宇文护发难。据我所知,当前最重要地事是把宇文护赶出京城,等他到了同州,陛下将征调府军展开围攻。到时宇文护众叛亲离,转瞬败亡。”
    这话很笼统,这个计策也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王轨和宇文神举还是无法信任李丹,王轨说,这样吧,你告诉我们,陛下为什么相信你,有什么特殊原因?你回到京城还不到两个月,你和陛下见面的此次也屈指可数,他凭什么相信你?
    李丹有些恼火,现在什么时候了,这些问题重要吗?当务之急是诛杀宇文护,否则我们就要被宇文护杀了。
    王轨冷笑道,你既然能背叛宇文护,当然也能背叛陛下,谁知道你现在是谁的人,到底要干什么?假如你是突厥人的狗,我们宁愿被宇文护杀了,也不会帮你出卖大周。
    李丹无奈,“弘德夫人知道我和陛下之间的事,请夫人出来证实。”
    弘德夫人悲伤欲绝,哭得死去活来。
    李丹心里着急,低声劝道:“请夫人节哀,如今皇子危在旦夕,还请夫人冷静一下,尽快帮助我们解救皇子。”
    这句话立竿见影,弘德夫人马上清醒了一些,跟着李丹到了侧室。李丹要弘德夫人证明自己的身份,“你告诉他们,我是陛下的人,不是宇文护的人。”弘德夫人方寸大乱,把李丹当作了唯一的依靠,言听计从,当即向王轨和宇文神举做了证明。
    义安长公主把诛杀宇文护的重任交给了李家。李丹是李家的人,陛下当然会无条件地信任他。
    有了弘德夫人的证实,王轨和宇文神举这才打消了疑虑。
    —
    “皇上的玺印都在这里,弘德夫人也在这里。”王轨说道,“只要我们封锁皇帝驾崩的消息,圣旨依旧有效。”
    “怎样才能把宇文护赶出京城?”李丹急切问道。
    “叫宇文护即刻来云阳宫见驾。”王轨冷笑道,“如果他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马上就会来送死;如果他和宇文会每天都有联系,那么他会怀疑出事了,很快就会离开长安赶赴同州,以策安全。”
    李丹闻言不禁暗自骂了一句。这两个狡猾的东西。看到皇帝驾崩了。关陇权贵遭到重创,宇文护篡自立的路已经铺平,随即准备倒戈了。宇文护一旦到了云阳宫。凭他在军中地崇高威望,再加上这两个人倒打一,老子还有活路吗?
    “皇子地安危呢?”弘德夫人担心地问道。
    “皇帝还在,宇文护挟持皇子又有什么用?”宇文神举看看弘德夫人,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有好几个皇子。宇文护除非把他们都带走,否则就威胁不了我们。”
    李丹心里霍然一惊,立即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皇统。宇文神举那句话可以代表长安大臣们共同心思,假如宇文护上当中计离开长安,又把皇子宇文赟带走了,那么长安大臣们为了与宇文护对抗,马上就会放弃宇文赟。在剩下几个皇子中随意挑选一个继承皇统,如此一来,宇文赟再也没有任何价值,死活都无所谓了。宇文赟不能继承皇统。弘德夫人不能干涉朝政,自己随即也失去了攫取大周权柄的机会。
    “草拟遗诏。”李丹断然说道。“皇帝临终前,遗命皇子鲁国公宇文赟为太子,继任皇统。”
    弘德夫人立时醒悟过来,感激地看着李丹。王轨和宇文神举则脸显惧色。这道遗诏根本不存在,要写就是矫诏,但这可不是一般地矫诏,而是关系皇统的矫诏,一旦败露,势必灭族。
    “快写。”李丹那双沾满血迹的大手握住了凤凰刀,冷森森地说道,“既然要和我生死与共,那就即刻草拟遗诏。”
    王轨咬咬牙,看看弘德夫人,又看看李丹和宇文神举,神情坚定地说道:“你我四人盟誓,今生今世不得透漏这个秘密,否则万箭穿身而死。”
    李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弘德夫人稍稍迟疑了一下,为了儿子,只有豁出去了。宇文神举喟然轻叹。这誓言一发,遗诏一写,自己的命运就和宇文赟、李丹紧紧捆到一起,一点逃生的机会都没了。
    王轨写好了遗诏,宇文神举盖上玺印,李丹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交给了弘德夫人。
    “再拟圣旨,请宇文护即刻赶到云阳宫议事。”
    王轨摇摇头,“我刚才又想了一下,觉得请宇文护独自前来,非常不合适。”
    李丹暗自冷笑。混帐东西,老子不把你捆到一起,你是无论如何不会出力。他盯着王轨,嘴角掀起一丝讥色,“你担心他不来?”
    “此刻长安急需陛下回去,而陛下对宇文护的话一向言听计从,忽然出现这种事,很反常。”护不会来,他会再派人催驾。云阳宫地事瞒不了多久,宇文会一旦没有消息,宇文护预感到云阳宫出了事,必定奔赴同州,先控制府军。假如皇帝活着,或许他可以说服部分府军将领,和晋公分庭抗礼,但如今皇帝死了,陛下的计策都不能用了,就算宇文护离开了京城,你又如何诛杀宇文护?”
    “这件事瞒不了多久。”宇文神举忧心忡忡,眉头深锁,“假如宇文护一直拖下去,事情会暴露,长安的大臣们失去了皇帝,又看到宇文护准备大开杀戒,必定全体倒向宇文护,那时我们死定了。”
    李丹一拳砸到了案几上,怒声说道:“按你的意思,我们就在这等死了?”
    宇文神举低头不语。王轨叹道,陛下的计策我们一无所知,你又不肯告诉我们,你叫我们如何拿出对策?
    李丹恨恨地瞪了他一眼,知道指望不上了,只有自己想办法了。如果没有特殊理由,宇文护一个人不会来,但如果有特殊理由,而且请六官大臣联袂而来,宇文护或许会有所疏忽。想到这,李丹立即说道:“下旨,说皇帝突然病重,请晋公宇文护、齐公宇文宪、蜀国公尉迟迥、魏国公李晖、常山公于翼、忠城公宇文盛急赴云阳宫,商议册立太子一事。”
    王轨、宇文神举互相看看,感觉李丹走投无路,要誓死一搏了。皇帝病重,六官大臣联袂见
    是局势震荡之时,宇文护势必要带兵而来。想杀他但李丹却不这么想,这道圣旨送到长安,几位哥哥必定知道云阳宫兵变成功。会立即做出反应。假如申国公李穆乘着宇文护离京之时控制长安,韦孝宽和司马消难及时控制同州,那么再凭皇帝诛杀宇文护的圣旨,或许可以扭转局势。
    长安。
    宇文护亲自接见了那名前来报信的队主,听完描述之后,他确信宇文已经下手了。李丹也已经背叛了,由此推及,李家兄弟都背叛了,和李家荣辱与共地陇西李氏、代北侯莫陈氏也背叛了,而陇西李地申国公李穆此刻正在长安统兵。
    宇文和李丹准备充分,宇文会、刘勇、侯万寿幸存的可能很小,云阳宫兵变肯定会成功,尔后宇文会即刻下旨。命令宇文宪、李穆捉拿自己。
    宇文护摇头长叹。他不明白,宇文怎么会相信李丹?李丹是自己一手培养提拔的亲信,还曾经是自己地女婿,宇文没有任何理由相信李丹。这些年来。虽然自己对李丹地忠诚也不是十分相信,但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李丹会成为宇文的左膀右臂。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地事情。但真因为不可思议,自己才没有想到,宇文才会成功发动兵变,十年来他才能第一次摆脱自己的控制,第一次为所欲为地发号施令。
    宇文护决定马上离开长安。
    宇文既然决心要杀死自己,那他肯定做了精心准备,有详尽的计策。他在云阳宫发动兵变地同时,宇文宪和李穆也有可能发动兵变,或者在接到宇文的圣旨后发动兵变,而这道圣旨不出意外的话,很可能正在送达长安的路上。自己没有时间处置宇文宪和李穆了,更重要的是,由于自己在长安抓了很多人,强行实施了新制,长安各方势力正在咬牙切齿,此刻宇文的圣旨如果突然送到,自己极有可能被愤怒的长安权贵们生吞活剥了。
    宇文护急召长史冯恕,“传令长安大营,府军各部,立即集结,连夜赶赴同州。”
    “城中还有三千人马,是否同时集结?”
    “算了。”宇文护摇摇手,“命令各部即刻起程,不得延误。”
    宇文宪听说宇文护突然离京,非常吃惊,带着一队人马急速追上。
    “晋公为何匆忙离京?”宇文宪问道,“何处发生叛乱?”
    宇文护微微眯起眼睛,神色冷峻,盯着他半天没有说话。宇文宪略感不安,又问了一遍。
    “毗贺突,你不知道?”
    宇文宪疑惑不解。宇文护仰天打了个哈哈,笑声苍凉而悲哀,“城中还有四千卫军,三千府军,护卫京城应该没问题。”宇文护抬头看看天,连连摇头,“大周的天要变了。”
    宇文护带着七千大军急速离去。宇文宪预感到出了什么事,他第一个念头就是云阳宫,难道皇帝真地动手了?宇文护带兵急赴同州,如果不是爆发了叛乱,唯一的解释就是不想手足相残,他要逼着皇帝低头,把这件事尽可能兵不血刃地解决了。皇帝手上没有足够的军队,如果他当真要和宇文护决裂,兄弟相残,大周势必陷入混战。凭宇文护的实力,皇帝根本不是对手,虽然他是大周地皇帝,但这十年来,他这个皇帝就是个摆设,没有任何威信和功绩,只要宇文护决心发难,不但皇帝性命难保,就连大周国祚都岌岌可危。
    李晖、李穆飞驰而来。
    “晋公走了?”李穆急切问道。
    “出了什么事?”宇文宪看到李晖惶恐不安,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李晖把圣旨递了过去。宇文宪匆忙扫了一眼,骇然变色。果然出事了。哥哥你十年都忍了,为什么就不能再忍忍?我暗示过你,现在时机不成熟,再等等,一定要再等等,为什么你就是不听?
    “消息一定泄漏了。”李晖无奈苦笑,“鸿烈那里肯定出了什么差错,否则不会走漏风声。”
    “少了这七千大军,接下来地日子就难过了。”李穆捋须轻叹,“你们速去云阳宫,我来守住长安。”
    云阳宫。
    宇文宪、尉迟迥、李晖、于翼、宇文盛跪在国主的遗体前,感觉天都要塌了。
    王轨宣读了国主遗诏。
    不待王轨宣读完毕,宇文宪就急不可耐地爬了起来,一把抢过了遗诏,一字一句看了一遍,然后仰天长叹,“侥天之幸,陛下没有说宇文护阴谋篡僭,这件事还有挽救的机会。”
    “齐公,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尉迟迥接着站起来,慢吞吞地问道,“再把宇文护请回来?”
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二十六节
    文宪看看众人的脸色,没敢说话。
    再把宇文护请回来,他首先就要清算云阳宫兵变之事,那么李丹、侯莫陈、王轨、宇文神举就要承担叛乱的罪责,接下来就要牵连到整个李家、侯莫陈家,陇西势力会被连根拔除。独孤一系、陇西一系、关陇汉族门阀都会被宇文护赶出朝堂,如此一来,宇文氏大获全胜,宇文护会继续独揽权柄,继续推行他的新政,当然他也有可能篡僭自立。
    李氏不会束手就缚,独孤氏和关陇汉族门阀也不会任人宰割,他们会乘着这个机会扶立幼帝,和宇文护决一死战,大周极有可能一分为二。这个后果非常可怕,山东大齐、江左大陈和突厥人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们会迅速出兵,大周会亡国。
    新年之后,宇文护为了实施新政,蓄意挑起了佛道儒三教之争,把大周引向了危机,而皇帝却想利用这个危机夺回权柄,不顾一切地发动了兵变,引爆了这场危机,大周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混乱,战争一触即发。
    “陛下在遗诏中只字未提宇文护篡僭一事,显然是看到了大周即将到来的分裂和战争,他想挽救大周,所以打算把这件事悄无声息地解决掉。”宇文盛迟疑良久,还是决定支持一下宇文宪,“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去征询晋公的意思,假如他愿意遵从陛下的遗愿,不再追究这件事,那么……”
    “忠城公,你是不是担心宇文护杀人杀得太少了?”李晖讥嘲道。“事情到了这一步。宇文护如果还是菩萨心肠,姑息忍让,他和他的家族距离乱坟岗也就近在咫尺了。你以为他老糊涂了?”
    宇文盛脸色一僵。知道李晖已经动了杀机,此事再难挽回。皇帝忍了十年,今天敢发动兵变,背后肯定是李家的支持,以李家庞大地实力,如果下定决心要和宇文护对抗到底。大周不亡才是怪事。杀宇文护难,扳倒李家也不容易,李家除了强悍地陇西军外,还有突厥这个后援。这些年,李丹在敦煌的经营早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而室点密地女儿和昭武摄政王频繁造访李家,也进一步证实了李丹和突厥人的关系。在这种时候,李家如果扯起大旗。突厥人势必要倾尽全力相助,宇文护能否打赢,宇文氏能否保住国祚,都是一个疑问。
    “鸿烈。陛下的计策你最清楚,如今出了这种变故。你有何对策?”于翼看到李丹一直没说话,试探着问了一句,“陛下临终前,是否还有什么交待?”
    李丹看看李晖。李晖冷目相对,对他很是不满。兵变虽然成功了,皇帝也驾崩了,但皇帝驾崩的时间太错误,导致事态完全失控,形势一发不可收拾。
    王轨突然咳嗽了一声。众人目光齐齐望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