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66部分

大汉帝国-第66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最后,景帝把竹简往中年人面前一推:“先生你瞧瞧,周阳好福气,这种事他也能遇上!天呐,那可是秦弩呀!四千多架呀!”
    景帝说得欢喜,几乎是唱出来的,中年人却是听得不明所以。惊讶的看着景帝。他素知景帝为人,稳重之人,很少见到景帝有如此失态的时候。
    “皇上,你说什么?什么秦弩,四千多架的?”中年人脱口问道。
    “你看呀!你看呀!”景帝右手食指用力的指着竹简。
    中年人明白过来,拿起竹简一瞧,立时变成了雕像,嘴巴张大,圆乎乎的,一脸的难以置信,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就在中年人惊讶中,景帝欢喜得踱起了步,越踱越快,仿佛在飞:“前朝名将蒙恬在河套之战,也不过用了上万架秦弩。周阳手里一下子多出四千架秦弩,这一仗还会败吗?无论如何不可能败了!联之忧虑没有了!好多事情,也该重新考虑了。”
    略一停顿:“嗯,百越之事,就得另外谋划了。传周亚夫”。
    “皇上。你的意思是要对百越改弦更张了?”中年人很是惊讶的问。
    “没错!数十年来,大汉对百越都是示恩而不显威,他们真以为大汉无力收拾他们。哼,做梦吧”。景帝眼里闪着精芒:“北方无忧,联为何不趁此机会,把百越问题给解决了,免得将来击胡时,后院起火!”
    “皇上深谋远虑,在下佩服。可是,这秦无悔他们怎么处置?。中年人有所顾虑。
    景帝笑道:“就依周阳的。池们愿保留前朝旗号,愿自居干前朝溃民随他敌是
    “皇上,万一他们做出悖逆之事,那又怎么办?。中年人的顾虑不无道理。
    “哈哈”。景帝却是大笑:“先生过虑了,不会有此事。秦无悔他们掌握了那么多的秦弩,那么多的军械,那么多的粮草,他们若要仇视大汉,早就投到匈奴那里去了。先生,你想想,这些东西一旦落到匈奴手里,那会是什么结果?将会给华夏带来巨大的灾难!”
    声音很高:“匈奴战力最强的时候是秋高草肥之时,那时因为匈奴没有精粮来喂养战马,只能等草黄时节。若是有了这么多的精粮,匈奴的战马一年四季都是膘肥体壮,时时可以滋扰大汉。匈奴缺铁少兵,要是有了那么多的秦剑,战力将会倍增
    略一停顿,右手一握拳:“最可怕的就是这四千多架秦弩了。秦弩的威力极大,可射八百步,在秦弩面前,没有什么东西能存活。要是匈奴得到这四千多架秦弩,那后果还用想么?匈奴只需要对着城门几轮齐射,城池就会给攻破。雁门、云中、代郡、定襄都守不住,那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秦弩不仅仅可以用来打野战,还可以攻城。对着城门齐射,要不了多久,城门就会失去作用。
    没有了城门的阻挡,匈奴铁骑就会涌入城里,北方就会是血腥巴片。
    秦无悔他们没有投入匈奴,而是坚守在河套之地,还有比这更好的说明吗?
    中年人心悦诚服:“皇上圣明!见事明快,在下佩服!”
    两人又说了一阵话,大多是好听的话,北方无忧之类。
    没过多久,周亚夫赶到,中年人避开。景帝笑呵呵的问道:“周亚夫,你可知联叫你前来,有何事吗?”
    “这”周亚夫微一沉吟,立时紧张起来:“皇上,可是阳儿打了败仗?皇上,臣实在是想不明白,还请皇上示下。”
    把周亚夫急急忙忙的传来,除非是周阳打了败仗,要周亚夫这员名将去收拾败局。可是,景帝笑呵呵的,这又不象,哪有打了败仗还欢喜的道理。
    “你先看看这个吧景帝把周亚夫精彩的表情看在眼里,有些好笑。
    接过竹简,周亚夫展开一瞧。手一颤,竹简差点掉,结结巴巴的道:“竟有这种卑四千多架秦弩,那是秦弩呀!真是想不到呀”。
    “你想不到,联也想不到,就没人能想得到!”景帝很是欢喜:“这个周驱,他不仅善于用兵,还是个福将,有福之人啊!几十年前的秦弩,他都能弄到手!哈哈!周亚夫,你现在该明白联为何召你前来了吧?”
    周亚夫微一沉吟:“皇上可是要对百越动手了?”
    “没错!”景帝只有两个字,却是不容置疑。
    “始皇一统华夏之后,命屠雕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岭南,把百越并入版图,这是华夏的盛事!”景帝双眉紧拧,好象一把出鞘的利剑,让人心悸。
    秦始皇的统一大业,远远不止是扫灭六国,还包括把岭南并入版图。要是没有秦始皇,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华南地区。
    “大汉创建以来,北有匈奴威胁,国势不振,这才一再忍让,由赵氏称王南海。”景帝的声音越来越严厉:“高祖派陆贾说服赵俏,先帝派袁盎出使,南越是以一直归顺。可是,他们只是表面上称臣,骨子里却是怀着不臣之心,以为大汉给匈奴缠着,拿他们没有办法,这才阳奉阴违,想坐拥岭南之地。联把你留在长安,就是担心北方一旦打败了,你可以去收拾残局。如今,周阳手里有了四千多架秦弩,北方无忧了,你也必再留在长安。你这就南下,设法收复百越之地!”
    周亚夫最喜欢用兵,一听这话,哪有不欢喜的,眉梢儿飞扬,笑呵呵的道:“皇上,臣早就在等着你的旨意了呢!百越之力虽不如大汉,却也牵制了大汉很大一部分兵力。将来击胡,必是倾尽国力之战,如今收复百越,那是再好不过了!”
    百越在南,匈奴在北,一南一北同时发难,遥相呼应,汉朝在战略上极是不利。先把南越问题解决了,就不用担心后院起火,就可以集中全国之力与匈奴大战,此举意义重大。
    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还有越南北部,这是大片的土地,不能不收!
    “周亚夫,你记住,能威逼则威逼,实在不行,就调兵攻入岭南。冉方之兵,悉听你调遣!这是虎符,你收好了。”景帝最后振奋异常的道。
    周阳哪里想得到,他一趟河套之行,带回四千多架秦弩,竟然引得景帝对百越改弦易辙,由以前的安抚徒然变为兵威相向。
    而此时的周阳,正在边关做着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旺:有朋友在怀疑我美化了秦朝,其实我没有美化,而是实话实说罢了。若朋友们不信,可以去读读孙皓晖先生所著《大秦帝国》,孙先生花了三十年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写成。这是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第一部正面而且全面评价秦朝的书。我在书中引用秦朝的资料,以此书为准。)   
第五十章 威力无穷
    人莫丹垠。草煮青青,夏风吹讨。拂起阵阵草浪,好似出背侧浪花,格外好看。
    “隆隆!”
    如雷的蹄声响起,一队汉军正在草原上驰骋。
    汉军虽是精神抖擞,却是个个汗流浃背,喘着粗气。**战马张着嘴直喘,毛发上尽是汗珠,他们行军时间不短了。
    “这是哪里?”
    一个汉军屯长抬头望天,烈日高悬,正是日头最毒的正午时分。
    在大草原上行军,到处都一样,东西南北都是草原,没有参照物,一个不小心就迷路了。
    “我们行军两天了,这是闹的哪门子玄虚?”又一个军司马嘀咕起来。
    “耍你们多嘴!”李广的声音响起,喝斥起来:“一个个的把嘴巴给我闭紧!大帅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谁要是不愿意,马上滚!”
    “飞将军,不是我们不愿意,实在是让人糊涂呀!”一个汉军仍是嘀咕不休:“行军两天,却不告诉我们为何。在这只见青草,不见人的大漠上行军,让人迷糊。”
    “大帅要检验我们行军的速度,能不能准时赶到预定地点。”李广大手一挥:“这一次,几万军队从不同的地方出发,大帅要求我们在今日午时赶到帅帐报到。违者,重责!这点苦,你们就受不了?秋后与匈奴的大战,行军比这更辛苦。你们还怎么办?”
    都知道秋后会有一场大战,汉军两场胜仗下来,士气高昂,军心大振,无不是大吼:“打呗!打得匈奴去向昆仑神哭诉!”
    在东西南北,数个方向上,都有汉军在行军。
    此时,在一个山包上。周阳驻马其上,望着眼前的草原。草深及膝,青青一片草浪,夏风吹过,让人心旷神怡。
    不远处有一片树林,树木在风中微微摇晃,发出“沙沙”的响声。
    周阳身后,是上百面大鼓。上百鼓手手握鼓槌,站在战鼓前,静等周阳的号令。
    抬起头,望望天空,日当正午了。周阳右手一挥:“击鼓!”
    “咚咚!”
    如雷的鼓声响起,百里皆闻,远远传了开去。鼓声足足响了一盏茶时分,方才停歇下来。
    这里,除了上百面战鼓和鼓手,以及护卫的建章军以外,什么也没有。在这里击鼓,真不知周阳闹什么玄虚。当然,兵士们不会问出来,只是把这疑问埋在心里。
    “隆隆!”
    一阵闷雷似的蹄声传来,先是很轻微,要不是耳音好,还听不见。随后,这蹄声越来越响,好象炸雷在轰鸣似的。
    一朵火烧云从西边出现,朝着山岗快速移动,不多一会儿,就近了许多。可以看清了,正是骑着战马赶来的汉军。
    与此同时,在东边也出现一队汉军,急速驰来,溅起的烟尘好象一条怒龙似的。
    一队又一队汉军不时出现,快速集结。不大一会儿,数万汉军就集中在这片草原上了。
    周阳看在眼里,大是欣慰。战争嘛,不可能把军队集中在一起,而是要分成很多路行军,他们能否按时赶到,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战争的成败。
    正是从此点考虑,周阳才决定来一次实战演练,把数万汉军分散到不同的地方,给他们的军令是,要在一天半之内赶到战鼓响起之处。
    要让他们能按时赶到,就得让他们辨清方向。在草原上,认准方向很难。周阳现在没法造指南针,就教他们一些辨别方向的实用技巧,看来,他们掌握得不错。
    一骑飞驰,正是飞将军李广,飞马赶来。来到周阳面前,以军礼相见,在马上抱拳施礼:“末将李广,见过大帅!”
    “飞将军,辛苦了!”周阳回礼。
    “末将程不识,见过大帅!”程不识紧跟着赶到。
    “末将公孙贺见过大帅!”
    众将一个接一个。的赶到,向周阳见礼。
    叙礼毕,周阳问道:“行军中,可遇到问题?”
    “大帅,没什么问题!”李广大笑着回答,声若洪钟,震人耳膜:“大帅教的法子真好用,带上一根竹竿,往插,把影子连在一起,就能找到方向,真是神奇。”
    汉剑太短,找方向不太准,用竹竿就更加准确了。
    他这话,立时得到众将一片附和声,个个说这法子好用。要是有时间,把指南针造出来,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在这些人中,得益最大的就是李广了。历史上的李广,率领军队在大草原上行军,总是“失期”也就是没有按时赶到,那是因为他很难找准方向,跑错地方了。
    就是“漠北决战”他也失期了。等他赶到时,卫青都打得“单于夜遁逃”了。
    经过周阳的调教,李广对方向的辨别能力大增,再也不会失期了。
    “大帅,说好的,我第一个赶到,该归我指挥。”李广拨马来到周阳身边,不管三七二十一,掏出令旗,就发号施令了。
    “谁说第一个赶到就能发号施令了?”程不识不依了。
    “上次你们深入大漠,我留守了的,划旨挥当然归我!”李广当仁不让,一挥令旗:“装弩!布阵!”
    汉军得令,跳下马来,把部件从马背上取下来,开始组装弩。
    自从弄回四千;亦品乌。周阳就集中精力记练汉军用秦弩六秦弩的使用,珊火杰弩差不多,这不是难点。难处在于,需要大量的弩手,这可是让周阳大伤脑筋。
    原先的弩手,因为会骑马,会射箭砍杀,再有此次深入大漠的历练,不少人已经成长为真正的骑兵了。尽管他们和骑兵精锐还有很长的距离,对于急需骑兵的周阳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自然是把他们调入了骑兵。
    这一来,这弩手就紧缺了。四千多架秦弩,就需要三两万弩手。再加上不少弩手当了骑兵,这弩手紧缺程度可想而知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步兵和车兵里抽调,对他们紧急练。首先得教会他们如何用弩,其次就得教会他们骑马。
    好在,边军都是精锐,练倒也不算太费事,经过这些天的刮练,他们的进步相当大。周阳决定在今天进行弩阵演练。
    弩阵是秋后大战,周阳手中唯一的王牌。自然是要下一番功夫。这演练是少不了的。
    弩手们的动作非常麻利,很快就把弩组装完成,摆,排成一个个阵势。
    边关原先有四千多架弩,景帝从长安武库调拨了一些来,再加上周阳从河套之地弄回来的秦弩,接近万数了,这阵势比起上次演练大了一倍多。主要是因为秦弩太大,占地广的原因造成。笑容。秦弩的威力如何,不需要想的,河套之战匈奴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早已证实了。
    依然是上次试演的梯次配置,秦弩后面是大黄弩。大黄弩后面是掣张弩,再后面是瘦弩和夹弩。
    看着秦弩,李广开心不已:“大帅,先试试秦弩的威力!”
    周阳也想看看四千架秦弩齐发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微微点头。
    自从和秦无悔相遇开始,周阳时时刻刻都在听着秦弩的故事,蒙恬如何用秦弩打得匈奴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周阳也亲手试过秦弩的威力,可是,数量不多,还没有把四千多架秦弩集中在一起齐射。
    程不识他们也想看看秦弩的威力,人人睁大了眼睛,死盯着秦弩。
    只见弩手们齐声吆喝,拉开弩臂,装上弩矢。
    秦弩的弩臂比起大黄弩要长大许多,一经拉开,好象一只只作势欲扑的怪兽。
    其弩矢酒杯粗细,一丈多长,入手沉甸甸的,有十几二十斤重。每架秦弩上装满了弩矢,那就是好几支。支支闪亮放光,好象张开嘴巴,露出毒牙的毒蛇,随时会朝敌人扑去。
    别的不说,光这气势就让人惊讶赞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