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國旗楊 >

第66部分

三國旗楊-第66部分

小说: 三國旗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奇为了能够使得自己所下的每一个命令都不会白白的葬送手下的士卒,每一个命令都能够对得起杨奇所担的责任。杨奇除了每一天都要拼命的习读兵书,翌日的每一道命令,都会在夜间花费不知道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揣测可能发生的一切,然后在一步步的最好应变的思路,经常天空大亮之时,杨奇还在案几后面不停的思索着。这样杨奇还认为不够,每天还要回想着他的爷爷曾经告诉他的一切。
    杨奇之前并没有认为爷爷能够对他有什么帮助,但在云中那个实验之后,杨奇却突然发现事情似乎不是那么简单。因此杨奇现在每天都会拼命的回忆着爷爷曾经讲过的一切,大到一个故事,小到一句无心之话,杨奇都未曾放过。
    只是事情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至少直到现在除了那个“政治洗脑”之外,杨奇还接连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例如打伏击的时候的各种隐蔽的方法,和选取地点。还有就是在敌后作战的一些经验,运动作战的一些经验,攻城的一些经验等等,对杨奇都非常的有用。只是也有着许多并不适合,这就要杨奇去一一判断。也幸好杨奇已经不是那个普通的少年,而是一个历经百战的将领,眼界和经验都已经可以让杨奇做出正确的判断。例如,老人曾经讲过游击,但在东汉的时代,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做到。先不说没有步枪让人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弓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但神箭手可不是那么容易练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东汉,包括古代任何一个朝代,所有的资源和粮食都聚集在城市之内,普通人家基本上也就是能够勉强糊口而已,而且有些时候还要靠着野菜度日。士卒的粮食从何而来,从普通百姓家中抢来?这样你还能够奢求百姓向着你?自带粮食?这可不是只有一身布衣,一杆枪的时代,仅仅一个普通士卒的全套装备,就有着几十斤上下。你又能带多少粮食,这又能够食用多少天。仅仅一个粮食问题就使任何一个军队都不能绕开那一个个的城池,否则函谷关、虎牢关等等关卡虽然雄伟,但又不是没有能够绕过的道路,却要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攻克这一座座的雄关。这一个问题,就使的那种游击战不过是玩笑而已。也就只剩下一些经验能够在骑兵作战之中借鉴一下而已。
    爷爷救了杨奇的性命并且把杨奇抚养长大,在杨奇来到这个世界后,同样在不停的帮助杨奇。杨奇现在越来越经常在梦中梦到过去的一切,每到梦境醒来,杨奇心中未必就没有着遗恨和悔恨。每每回想过去,杨奇却会发现他对爷爷实在是了解的不多,甚至连一个具体的概念都没有。爷爷生前的一些事迹杨奇也并不清楚,甚至具体的生平杨奇也不知道。记忆之中只有着那些爷爷为了哄小杨奇而讲的一些故事而已。故事之中也没有具体的联系,都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杨奇最后甚至连爷爷是什么时间出生,什么时候参军,什么时候退役的等等都不知道。每每杨奇这些,杨奇心中就会难受无比,心中充满了悔恨,双眼也会突然有些酸涩。杨奇真的很希望爷爷能够再次醒来,杨奇怀着对爷爷的思念,渐渐的熟睡下去。
    (写到这里,小宇的双眼也有些酸涩。爷爷得到原型就是小宇的爷爷,当然不会是靠着拾荒为生。爷爷是在今年过世的,当时就想着要把爷爷写出来,然后在写书的时候,才有了爷爷这个形象。爷爷享年八十七,正如书中所写一生之中童年时的内战,少年时的日本侵华战争,因为地处中原,一切都经历过。后来成为民兵,解放战争的时候加入军队,建国之后转入空军后勤,转业之后回到地方,然后就是平淡安稳的过完了一生。小宇对爷爷的认识也就只是这些,现在每每想来心中就会感到堵得慌。不知道其他人如何,小宇从小是被爷爷带大,父母都只是忙着工作,小时候经常缠着爷爷。不过不知道爷爷是不是为了不让小宇经历战争之中的一切,并没有过多的讲述战争的一切,更多是一些神话故事,像西游记之类。在这里澄清一下,我确实没有从爷爷那里知道任何民国之前的历史。之前还不觉得,今年突然接到消息说爷爷去世,小宇震惊非常,回到家中小宇哭了很长时间,火化之后,小宇突然发现自己对爷爷是那么的不了解,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影响而已,当时小宇由狠狠的哭了一场。二十年的时间居然从来没有了解过爷爷,小宇真的很恨自己。开始的时候,小宇本来是想要写一本,抗战之类的书来纪念爷爷的,不过后来发现自己的情绪实在是不适合,也就打消了念头,除了爷爷之外,还因为我太爷爷,就是死在抗战之中……情绪有些低落,今天就这样了,大家见谅。)
第一百章 返回美阳
    夕阳之下,美阳城犹如披上了一层血红的外衣,略显狰狞。“哒哒”的马蹄声中,一骑出现在美阳城外,刚刚经历过一天的战斗之后的守军,立即紧张了起来。刚刚要走下城墙的士卒,快速的跑回自己的位置之上。
    当来人渐渐看清的时候,城上的士卒都是暗中松了一口气。一身绛红色的衣服,正是汉军的打扮,虽然叛军之中也有着相同的衣饰,但还真没有见过一人前来攻城的。那名骑兵来到城下,喊道:“杨司马,马上回城,快打开城门,这是印信,快开城门。”
    城墙之上一名将领探出头来,看向城下,见城下似乎不是假的,道:“把吊篮放下去。”
    那名士卒见到吊篮被放下,立即上前把印信放在吊篮之中。樊稠寄去的信件和印有杨奇大印的布帛被一同带到城上。城上的守将在验看无物之后,喊道:“开城门。”
    “吱呀”的响声之中,城门被缓缓的打开。城们守将随着城门的打开来到城外,见到城外等待着汉军士卒,抱拳道:“抱歉,职责所在还请这位兄弟见谅。”
    “无事,司马大人,半刻钟后即到,还请做好准备,樊大人那里也烦请通报一声,司马大人回城之后,要立即面见樊大人。”
    城门守将听完之后,立即对这身侧的一名士卒,说了一些话后,那名士卒立即向着城中奔去。“兄弟放心,已经去通知樊大人了。”
    “多谢。”这名士卒不知道是不是不喜欢说话,半天也不过是说了几句话而已,城门守将见此也就讪讪住口,在一旁肃立着。
    夕阳渐渐沉了下去,天地间渐渐的陷入黑暗之中,当最后一丝光明陷入黑暗的时候,隆隆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一条不停调动的墨线向着美阳快速的接近着。
    城门之中的士卒快速的向着两侧散开,一匹匹战马快速的在城门洞之中飞奔而过。马蹄落在青石的街道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陈林,带着其他人去军营,杨贵,杨瑞,跟我来。”
    “诺。”红色的洪流在城中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继续想着前方不停的奔驰而去,大部则是向着军营驶去。
    “吁”杨奇在县衙之外拉住飞驰的战马,翻身从战马之上跳下。快步走向县衙之中,县衙两侧的士卒,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因此看着杨奇进入县衙之中,也未曾阻拦。
    杨奇穿过庭院,步入中堂之中,樊稠也早就等在中堂之中。见到杨奇进入,立即迎了上来道:“杨兄弟,你们这是跑到哪里去了,现在才回来。”
    “樊大哥,有什么事,这么急。”
    “来,坐,慢慢说。”樊稠把杨奇拉入中堂之中,不急不缓道。
    杨奇和樊稠分宾主坐下之后,杨奇忍不住道:“樊大哥,究竟是什么事,我这可是把士卒扔下快马赶回的。”
    “皇甫将军到了。”樊稠端起桌上的酒杯,喝了数杯之后,才简短的说出一句。
    杨奇听到之后,心中一惊,皇甫嵩既然到了,也就是说董卓在三辅的主导地位结束了。皇甫嵩既然到了,董卓之前制定的策略,还会不会继续执行,这就说不好了。怪不得樊稠要杨奇赶快回来。
    “这怎么可能还不急,究竟是怎么回事?”杨奇急道。
    “如果是两天前,杨兄弟如果是回来了,我立即拉着杨兄弟回到槐里。只是现在……”樊稠摇了摇头,道:“皇甫将军七天之前已经到了长安,在长安已经布下了军令。所有军队向着这里。”樊稠用手指了指地下,“美阳这里集合。十万大军已经开拔,再过一段时间大军就会到达美阳,美阳将会是以后整个战场的中心所在。这些消息都是今天刚刚传到的,杨兄弟,你说现在还用得着着急吗?”说到这里樊稠苦笑了一下。
    杨奇也因此愕然,手中的茶水也为此洒出不少,杨奇放下手中茶杯,道:“樊大哥,是我的错。”
    樊稠摆摆手,不在乎道:“没事的,也没什么,不过你回来的也是时候,随着消息而来的还有大人的命令。”
    “大人,说了什么?”经过开始的惊讶,杨奇也已经恢复了过来,沉声问道。
    “大人说,让我们清理美阳四周,为大军的到来做准备。”
    杨奇绝不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二人打扫幻境为大军到来做准备,稍一思索,杨奇便明白董卓所说的意思,无非就是让二人把美阳四周的叛军给清理出去,大军到来自然是需要住宿的地方,不过县城之内能够居住的人口不过是万人不到,现在城中还有百姓,就算是挤上一挤,也住不下这十万大军。还是要在城外险要之处驻扎。这样叛军在城外的驻点就有些碍事了,按理自然是要清理一遍的。
    不过杨奇还是有些担忧:“要和叛军撕开脸面吗?”
    “这个不用担心的,之前是我大军未到,因此除了是为了避免撕破脸面之外,还有就是也防止叛军突然动手,为此北宫伯玉每天在城下叫骂我都忍了。”每一个字犹如是冲牙缝之中露出的一般,一股寒风在中堂之中刮过。“现在大军已到,这些事情都已经是小事,就算是把北宫伯玉留在美阳,韩遂也要掂量掂量撕破脸的后果,现在不是我们要小心翼翼的,现在该是叛军该掂量掂量的时候。”
    “哦。”杨奇应了一声,随后摇头苦笑,心中暗道还是不够镇定,紧紧是因为一个消息就让杨奇心神震荡不已。居然连这么明显的道理都没有想到,现在是形势倒转,主客易位。现在是汉军占据优势,只要不是把叛军逼得过紧,韩遂自然明白该如何去做。
    “本来我是想明天我亲自出击的,现在杨兄弟你回来就好了,明天还请杨兄弟劳累一趟。”樊稠低声道。
    “义不容辞,我是没有问题,不过我现在手下只有亲兵,其他部队都还在军营之中。传令应该是要花上不少的时间。”
    “这没有问题,城中还有着不少的部队,杨兄弟可以带走,不过杨兄弟还是小心一些。”樊稠顿了一下,脸上的神色说不出的严肃,“叛军也应该已经得到了消息,杨兄弟进城的时候应该也已经看到了城上的血迹。”
    杨奇脸色肃然的点了点头,进城的时候,因为天色已暗城上看的并不清楚。但空气之中的血腥味,却瞒不过杨奇的鼻子,浓郁的血腥味和守城士卒身上的杀气,无不表明美阳经历过一场血战。
    “北宫伯玉今天已经开始攻城了,安稳的过了一个多月,突然开始战斗,让我也是有些措手不及。叛军看来是想要在大军到来之前在拼一次,杨兄弟还要小心一些。”
    “我会小心。”杨奇点头道,“不过还有一事想要请教樊大哥,那就是叛军大营现在可有消息。”
    “杨兄弟就算是不问,我也要说的。”樊稠脸上露出一丝的苦笑道:“叛军大营现在就在距美阳四十里外。”
    “四十里,樊大哥不是说,方圆五十里都未曾找到叛军大营吗?”
    “以前是这样的,这也是这几天的事了,我们抓到了一些俘虏,从俘虏口中得知,北宫伯玉不知道为什么在之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处大营。叛军多为骑兵,偶尔有着一些步兵,也是为了把守营寨,看守粮草。因此更换营地也是方便,之前也因此未曾找到叛军大营。现在则是因为北宫伯玉得到韩遂的命令,务必在我大军到来之前,攻下美阳,因此这才把大营向前移动,不过北宫伯玉看来还是谨慎的很,未曾接近美阳四十里之内,否则杨兄弟今晚未必就能够见得到我,今天我就让叛军大营内热闹热闹。”
    杨奇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如果北宫伯玉真的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时的改变大营所在,又都是在美阳城五十里之外驻扎,找不到大营所在也是正常。北宫伯玉不愿意进入美阳四十里之内,看样子叛军之中的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说不定反而是有着更加严重的趋势。
    “不过,杨兄弟,还有一点,你要注意,北宫伯玉手中的军队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增加不少,而且探子的消息,韩遂也增派了不少大的人给北宫伯玉,现在北宫伯玉手下的军队大约有四万余人,杨兄弟不要大意了。”樊稠关心道。
    杨奇听到这里却是一惊,北宫伯玉手下士卒怎么会突然增加了这么多,而且韩遂还给北宫伯玉增兵,难道之前的推算叛军之内互有间隙都是假的,叛军难道是亲密无间?杨奇也有些糊涂了。
    “樊大哥放心,我会小心的,不过北宫伯玉如果刚来找我,我也会让他后悔的。”说着右手用力,但右手松开之时,手中的铜爵已经变形扭曲,清晰的掌印浮现上面。
    “好,好,来人给杨兄弟换一套……来,来,杨兄弟喝了……”
第一百零一章 清扫(1)(求推荐票)
    杨奇回到住所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时分,樊稠可能是因为皇甫嵩的到来,心情也不高兴,因此非要拉着杨奇喝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杨奇以安排出征事宜为借口,才走的出来。
    杨奇脚步虚浮的走进住所之内,一头栽进床铺之中。半晌之后,杨奇挣扎着从床铺之中爬起,满脸疲惫的坐起。深吸一口气之后,从案几上拉过一张绢帛,毛笔蘸饱了墨之后,开始在绢帛上书写者一段又一段的文字。杨奇写完之后,拿起一旁的大印,在卷轴之上狠狠的压下。
    “来人。”杨奇右手支额,喊道。
    “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