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124部分

甲申天变-第124部分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早晨起来,喜鹊就闹指头,我就说呢,这个时节还能有什么好消息?肯定是前方要打胜仗了呗!可不就是胜了么?真准呐!”
    “准个屁,收起你那神神叨叨的一套吧,要是没有赴死军要是没有忠诚伯,你就弄一窝子长尾巴喜鹊也不管用”
    被讽者也不恼,嘿嘿笑着
    这个消息确实是太惊人了,二十万敌军前番还呜呀呜呀的闹着攻城,逼的圣天子连勤王大诏都下了,子墙都攻破了好几道,那个凶险的劲头儿说不怕都是假的
    鞑子兵残着呢,这要真杀进来,大伙儿还能有什么活路儿?
    好在赴死军没有让大伙儿失望,在最关键的时候歼灭二十万清军,保住了南都,保住了江南,也保住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二十万呜呀呜呀的鞑子呐,说没就这么没了,这可是大明开国以来闻所未闻的辉煌大胜,提民心壮士气的作用就甭说了
    据一些“知情人士”说,赴死军把二十万鞑子的脑袋都砍了下来,全扔进了长江,江水为之断流……
    也就是这些所谓的“知情人士”,把赴死军如何排兵,如何布阵,甚至是忠诚伯当时是如何个想法,都说的头头是道,仿佛他们就是忠诚伯本人一样
    大明王朝垂三百年,又是如此的惶惶末世,也该出这么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了
    当年的康王赵构还有个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岳爷爷呢,如今圣天子临朝,怎么说也要有擎天保驾的人物出现吧
    大明朝这座老屋历经三百年风风雨雨,已经塌了一半儿,大伙儿心里啥想法都有要真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这江山易主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金陵之地经历的朝代变革还算少么?老百姓早就看的开了
    可偏偏北边崛起的是鞑子,这三万里如画江山怎么也不能落进鞑子手中吧?这天下亿兆炎黄血脉怎么也不能都做了鞑子的奴隶吧?
    几千年来,无论夏、商、周、秦,不管如何惶惶,中华气运即便是衰微到了极致,依旧是丝丝缕缕永不断绝
    前朝的蒙元兵威之强天下无双,蒙古骑兵打遍了太阳照耀下的每一次土地,够厉害了吧,还不是被太祖洪武皇帝赶回漠北?
    这江山是姓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都无所谓,坐在龙椅上是冯家秃子还是魏家二傻老百姓也没有哪个闲心去理会,可总也得是汉人自己掌管这社稷江山吧?啥时候轮到异族了?
    经此一战,三五年之内,鞑子再也无力进攻江南圣天子劳心,忠诚伯劳力,把鞑子赶回关外还不是说话就能看到的事情?
    心中乌云终于散去的百万南都民众欢天喜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贺此空前大捷
    爆竹店里挤压了几年的陈货都在片刻之间卖空,喜的店主不住念叨:“赴死军呐忠诚伯,您老人家要是每天……每月都能这胜一回,小店可就真的要发达了……”
    在鞭炮的脆响声中,人们踩着一地的碎纸屑子互相道喜,真如过年一般红火
    魏无牙和他手下的那点儿赴死军士卒立刻就成了南都城的香饽饽,只要这身土黄色的军装一出现,立刻就迎来一片欢呼之声更有许多心切的百姓把香肉美酒送上,感激涕零的劲头就甭说了
    “我是怎么说来着?你们服不服吧?”老神棍感觉自己真的成仙了,全身的每一根骨头都轻了好几两:“我说过的吧,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一旦有了消息就是惊天动地的好消息,你们这帮兔崽子就是不信,怎么样?怎么样?应验了吧?”
    “弟兄们没有说不信呀,我们一直都信的实实的二十万鞑子而已,咱们赴死军轻轻松松就吃下了,比吃包子还简单……”
    “滚蛋,啥时候你们也能赴死军了?你们是南都守备军”老神棍真是意气风发,这辈子从来就没有这么高兴过
    “嗨,守备军和赴死军还不是一回事儿嘛,都是打鞑子的队伍,一个样,一个样的……”
    为了庆贺此次空前大捷,南都本就十分繁盛的酒楼饭堂也是挤的海海满满虽然早就挂出了无座的牌子,一脸喜庆的的人们还是蜂拥而入,一直挤到了街上
    几十斤重的大茶壶在人流的缝隙中穿梭,还带着汗臭的手巾把子在人们头顶不住飞过,跑堂的店伙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火实的生意,偶然把茶壶里的烫水浇了尊客一身,也没有人在意了
    大伙儿都在听说书先生《忠诚伯一战定乾坤》的好戏呢,就是烫水浇了半个身子,谁还有心思去理会?
    说书的先生也是
    力气,又的说到了最精彩的桥段,吐沫星子能飞出去7真的口吐白沫舌绽莲花了
    “话说忠诚伯摆下的这个阵势,可是大大的有名,唤作《十面埋伏八方奇门四下合围铁桶大阵》乃是当年兵圣孙子所创,其中变幻万千,为诸葛武侯首次演练之后再无传人忠诚伯受上天眷顾,在梦中得仙人点化,这才在南都城外摆开大阵……”
    又是十面又是八方的,说的这玄乎,和事实相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可看官们爱的就是这个热闹,喜的就是这个红火只要书说的好听,谁还理会什么真假?上下五百年,莫不如此
    “那多铎不过化外番邦一蛮夷罢了,哪里知道其中厉害自认手中兽兵二十万可横扫天下,于是闯到阵中,顿时风云色变飞沙走石,漫天杀气当中鞑子兵早已口鼻流血扑倒尘埃,二十万大军剩下连两千都不到……天地齐暗当中,忽闻一声断喝,如晴天霹雳一般:“咄,多铎休走,与本帅大战三百回合”但见一员大将金盔金甲飞马而来,诸位看官,你道是哪个到了……”
    “忠诚伯呗,”在座的看官齐齐大喊
    这个时候,肯定是忠诚伯杀到了嘛,这还用说?
    说书的赶紧趁这个空当喝水润喉,接着卖弄唇舌功夫:“说的不错,正是我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忠诚伯到了忠诚伯一挥手中削金断玉的宝刀……”
    “不对,不对,上回书你可是说忠诚伯是用枪的,和岳爷爷一样都是使的沥泉神枪,还说忠诚伯是岳爷爷转世投胎……”
    “咳……咳……”这些卖话的,也是凭空乱编造顺嘴胡咧咧,早忘记上回书是怎么说的如今被心细的看官指出其中谬误,脸色顿时通红,赶紧遮掩:“上会书忠诚伯自然是用枪的,可忠诚伯是何等的英雄人物?十八般兵刃就没有他不会使的,上回用过的枪正给马童擦拭,来不及取回,就改用刀了……”
    “但见忠诚伯奋起神威,枪……是刀,把宝刀交在左手,右手一提多铎腰里的束甲带,劈手就把多铎蛮儿生擒了过来……”
    “好!”看官当中爆出一声整齐的喝彩
    那说书的也说的头晕目眩,赶紧见好就收:“立下如此盖世奇功,朝廷里自然是少不了莫大的封赏,欲知忠诚伯如何加官进爵如何封妻荫子,请听下回分解……”
    “忠诚伯的功劳那是不必说了,早大到了天上去,又是和圣天子一道从北都过来的,就是封个异姓王也不所是过了……”
    “我看呀,怎么说也得是个护国公什么的,再也不能低了,要是再低可就真说不过去了”
    在众人的猜测之中,朝廷的封赏终于下来
    打着天子节旗的宫人威风八面的出城,奔着赴死军的营盘可就来了
    “忠诚伯果然不负众望,先皇识人,给万岁留下如此的忠臣猛将,光复我大明河山有望了”同来的杨廷麟也是浮想联翩,嘴角不时勾起阵阵笑意
    从刀把村的护村队时代,杨廷麟就和李四一起共事了,也都算是老东宫了如今扶保太子登基,又击败多铎,已经很少参与朝政一心扑在城防上的杨廷麟真的很是高兴,为大明朝在末世之中有如此中兴迹象而兴奋不已
    圣上特旨要自己一同前来,肯定是有共勉同励的意思,也给天下人看看,这些老东宫是真心为新皇做事的
    香案火烛早就备的齐齐整整,李四也换上了一身整齐的冑服,只是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哈哈,李家兄弟,这一战你可是真的名扬天下了,朝廷有什么样的封赏也在意料之中,哈哈……”唐王爽朗的不住大笑:“我说李家兄弟,你怎这般神色?可是身体不适?等接了圣旨,好好的休息几天,别说是你,就是我累的快要散架……”
    无论如何,这一战都奠定了江南的局面,不仅解开南都之围,更让新皇在瞬间树立起在整个江南的威望,对于收拢各地各藩有莫大的助力
    长平公主始终都把盈盈的笑意挂在脸上:皇帝弟弟真要做个中兴的君主了,如此上下一心,光复北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若是先皇在天有灵,看到今日局面,也该含笑了吧?
    “太子校典,三等忠诚伯李四接旨……”宣旨天使以特有的抑扬顿挫强调高喊着,缓缓展开手中的黄缎子
    “自北都惊变以来,忠诚伯恪尽职守,公忠勤勉……特晋二等护国公……”
    唐王在一边把嘴一撇,小声对长平公主说道:“小气了,圣上还是小气了,是二等呐,弄个超品公也不为过嘛!”
    长平公主微微一笑,只是不语,示意唐王继续往下听
    无论是几等,终究是个虚授的爵位而已,下面的实封才是真真正正的东西
    “授护国将军衔,实授兵部尚书,统领兵甲、图册、军籍、武吏各司,执掌天下武备考核升降即刻起赴京上任,赴死军各部转由杨廷麟暂管……钦此,护国公,接旨吧……”
    四下一片寂静,呼吸可闻,人们已经呆住
    李四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这是要夺四叔的兵权呐!”路涧终于反应过来,第一个就跳出来,飞跑几步一脚就把宣旨的天使太监踹个仰面朝天:“凭你也敢对四叔下手?老子捅死你……”(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146章 水混才好摸大鱼
     更新时间:2009…10…9 20:53:29 本章字数:10998
    涧这么一闹,下边可就乱了
    赴死军中,尤其是这些高级的营官,都是李四一手选拔一手带出来的,除了先锋两营和几个营的营官多是护村队时代的嫡系之外,几个非主力营的营官也是半途中收拢的流民这些人是赴死军的中坚份子,把赴死军看的比自己的家还重要,把李四当成了力挽狂澜的英雄和神佛一般的存在
    在扬州刚杀了个通透,气都来不及喘匀就又血战南都,这功劳可都是实打实的想着朝廷里怎么也应该弄个四品的卫镇以上的官职吧,虽然大伙儿吃的是忠诚伯的饭不怎么看重朝廷的这些封赏,可有个官职在身对于这些穷苦出身的下层人物来说,还是很光彩的事情回到家里也好对娃娃婆姨们显摆一下,也好告慰一下捏了八辈子锄头把子的祖宗
    本是跪在李四身后准备接受各种官职的,不想这太监一上来就要夺权,这也……这朝廷也忒不是东西了
    大伙儿都是准备听封受赏的,也都换了干净亮撒的衣裳,武器也放在一旁前头路涧都动手了,大伙儿也都是气不忿,哇呀一嗓子就扑了上去,按住那肥肥的宣旨天使就是一通狠锤
    依照这些人的脾气和血性,得亏是手里没有拿着叉子,,要不然这个朝廷里来的天使就真的成筛子了
    那宣旨的天使也是宫中有品有级的大太监,从来都是前呼后拥风光威风的,哪里见过这个只几下就被这些营官打的口鼻是血,还在尖声呼喊:“反了,反了,这是反了,左右,于我拿下……”
    几十个侍卫呼啦一下子就往前凑,下意识的手按腰间就要抽刀
    “我把你祖宗的,跑赴死军撒野来了,”丁乙猛扑而上,巨熊一般的身形一晃悠上去,立刻就扑倒俩侍卫
    这些侍卫和赴死军中的精锐比起来,战斗力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就算这十几个营官手里没有武器,也不惧这些绣花枕头
    最后面的队官一看上司都打起来了,身上的热血忽的一下子就涌上了脑袋:这可是在自己的营盘里头,长官要是让人给打了,赴死军的名声可就真的臭大街了
    呼啦抄一大帮子队官吼了一嗓子就往上涌……
    好歹也是御前侍卫最基本地反应还是有地一看赴死军上来这多人有个侍卫抽出腰刀在李四颈项之间一搭:“都给我退下退下……”
    众人齐齐呆住
    忠诚伯叫人家把刀子架在脖子上了谁还敢动?
    一时间中众人齐齐住手脑子里地热血也冷下来许多
    唐王一看这情形气地跳着脚地大骂:“混账东西我大明就完在你们手里了还不赶紧放开忠诚伯?你们这是找死呀!你们几个混账死了不要紧这是在断送我大明江山不成器地王八羔子……”
    那边的宣旨天使一看震住了赴死军,挣扎着爬起来,也在骂骂咧咧的大叫:“几个武兵痞,也想造反不成……”
    唐王身后的长平公主一看那侍卫把刀子架在李四颈项之间,脑袋里“嗡”的就是一声,脸色顿时煞白,想要上前分解,奈何身子已是瘫软如泥,心底只有一个念头:“大明朝,完了!”
    冰冷的刀子就架在脖子上,李四依旧保持跪拜的姿势一动不动……
    刚刚还跪在后面的孩儿兵还不大明白夺权是怎么个意思,也不知道这些军官为什么要和侍卫厮打不过眼前的情形可是看的清清楚楚——有人拿刀子架住了亲爹的脖子
    就如同三个联在一起的铁黄瓜在脑瓜子里同时炸响一般,脑袋里什么都不想了,下意识的探手入怀,摸到那柄和自己体温一样滚烫的短刃
    “呔!”镇南如垂死猛扑的恶豺一般蹿过去三五步,猛然把身上的土黄色军装一撕,大吼一声:“锄奸团,上!”
    赴死军锄奸团的名头实在是太过恐怖,尤其是镇南前胸还没有来得及解下的黝黑条状物,简直就是阎罗的催命符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在锄奸团的追杀下生还过呢
    就在这侍卫一愣神儿的电光火石间,同样是一个土黄色的瘦小身影,如电闪雷轰一般扑上,用身子硬撞开侍卫手里的刀子
    那侍卫也是颇有经验的,立刻发觉不对,刚要后退就感觉到胸腹之间一凉……
    要说两军对垒的硬碰硬,孩儿兵肯定是不行,可要是说起突袭刺杀瞬间索命,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