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狼骑 >

第2部分

大明狼骑-第2部分

小说: 大明狼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弄清楚自己的一切后,周楚这才真正定下心来,转而又变成从前那个施大勇,在郭义仍然困惑的目光中走出了自己的屋子,望着脚下的松山满是感慨。
松山不是山,而是一处军事重镇,远处的笔架山才是真正的山。
松山更确切的来说,应呼为松山堡,此处与辽东处处可见的卫堡一样,有着完整的守备工事。堡内除了原有的军户外,便是施大勇带领的九百兵马。另外,还有两千多从宁远征调过来专门负责运输粮草的民夫。
家底不算太多,但施大勇很满意自己的情况,对他而言,自己得到的显然是一个好的开局,比起那些惊呼什么都没有的穿越主角要强太多。
在踌躇满志的视察了自己的松山堡后,他决定立即进行“金手指”的改良行动。
目的只有一个,便是借助自己超前的知识来提高松山军的战斗力,从而能够在未来的战事中以绝对性的优势压倒满洲八旗兵,彻底改变历史。
前世时,施大勇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你们不知收敛,我们将永远让你们闭嘴。”
今世,他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做出决定的那刻,他骄傲,他自豪,他为之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将成为华夏汉人的大救星,将成为历史的开创和缔造者,将真正带领民族走向复兴与强盛。
行动,是决定真理的唯一标准。
。。。。。。。。。。。
作者注:“己巳之变”即清军第一次入关。




第三章 失败的大“跃进”
新书,急切需要收藏和红票!
。。。。。。。
有赌不为输。
三百骑兵加六百昌平兵,便是施大勇的赌注。
在此后的日子里,施大勇费尽心思开展大练兵。可惜,经过数次实践后,他的一系列练兵强军政策宣告失败。
最先失败的是炼钢术。
在反复查看明军的制式兵器后,施大勇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必须冶炼更加坚韧的钢。
用钢来打造兵器,从而克制八旗兵的铁制武器。
如何打造出钢,便是施大勇需要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
在结合自己有限的知识后,他召集部下们开始大炼钢铁,借鉴的就是后世土法炼钢。
土法炼钢的方案有可操作性,且成本低,施大勇完全可以承受。
具体做法就是以粘合性极强的泥土烧制成砖,然后用这些砖块砌成一座高炉,尔后取来木炭铺于炉底,再将各类铁器置于炉内,日夜不停的以炉火猛烧,从而降低铁里面含碳量,最后出来的便是钢。
方法和步骤,施大勇自认为应该没有错,可是等到起炉后,他傻眼了,原先的期盼和兴奋瞬间消失,因为呈现在他眼前的并不是什么钢,而是一团团黑乎乎的铁疙瘩,看起来就好像豆腐渣一样。
“大人,这些钢能打造兵器?”
面对部下们的质疑,施大勇只能苦笑一声,有点后悔中学时没把化学学好,不然怎么也能炼出钢铁来。量少不要紧,只要把这九百人武装到位就行,毕竟这三百骑兵和六百昌平兵是自己唯一的本钱。打造好他们,自己才能有立命进而改变历史的机会,反之,他施大勇将依旧是汪洋大海中一弯小舟,随时等候滔天大浪的到来。
钢是炼不出来了,不过不要紧,此路不通便另辟蹊径。
………
松山军的装备几乎是人手一杆大明军队制式武器——火铳。
说是火铳,其实叫鸟铳更为恰当,铳管极长,装填极繁琐,杀伤效果也极差。这种根本不能称之为火器的武器显然让施大勇产生了改良的念头。
改良火铳是个很复杂的工程,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行,若是前世兵工厂的人穿越至此,那改良火铳肯定是小菜一碟的事。无奈,施大勇只是个赌徒,虽然他也有大专文凭,但当年就读的学校可是出名的野鸡大学——只管收学费,教的却是满大街人都会的那种,能学到什么?
然而专业知识的匮乏对雄心壮志的施大勇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本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在炼钢失败后的第二天,施大勇便再次召集一干部下,同时叫来的还有军中唯一一名懂得火铳制造的把总麻忠。
麻忠还有一个身份,他是锦衣卫南镇抚司的人。
………
与北镇抚司掌管诏狱不同,南镇抚司则是专管军纪和卫所,同时还有一项与北京城工部相同的任务,那就是兵器的研发和冶造。
麻忠便是南镇抚司的一名火器匠户,“己巳之变”时,南直隶派兵北上勤王,他做为工匠亦随军北上。怎想所部和清军还没接触便一哄而散,麻忠和几个同伴与上官走失,最后碾转跑到了顺天总兵马世龙的营中,被时为把总的施大勇不问青红皂白的就强行收编了。
在哪都是混口饭吃,在南镇抚当工匠和在北军里当兵,本质上没什么两样,都是替人卖命。不过当兵显然要比当匠户强,至少自由得多,再说也容不得自己不答应,没见施把总那刀老是在眼前晃悠吗?
就这么着,麻忠便成了施大勇的部下,永平一战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真是起了“精忠报国”的心思,竟然第一个登上了永平城头。战后论功行赏,施大勇升了千总,他则当上了把总,尔后又一起随丘禾嘉到了关外。
其实麻忠对守备大人这几日的反常举动很是纳闷,虽然投在施大勇手下也不过两年时间,但对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大人,他却是十分的了解,知道自家这个大人脑袋里根本没什么货,肚子里的墨水怕还没自己多。除了胆大,一身蛮力外,可以说,自家这大人是啥优点也没有。
也不知他哪根筋搭错了,尽整这些没用的,要有那闲暇功夫,不若领着弟兄们到山上捉些鸟兽来吃。
想是这么想,可是嘴上却是不敢表露出来,要知道守备大人可是不喜欢别人对他的举动说三道四的,前几日千总黄安劝他不要搞什么炼钢时,就被他没头没脑的骂了一顿,说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么的,平时不用功,战时多流血之类的尽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他是守备大人,这松山堡上下他说得算,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反正左右也没战事,就陪着守备大人疯一回吧。
抱着这个念头,麻忠倒也是难得投入的陪着守备大人当了几天砖瓦工。
原本以为那劳什子钢练不出来了,守备大人便会消停,哪知这还没隔上一天,又叫众将开会了,这次听说是要搞新式火铳。
“这火铳不行,要改,铳管要粗,要短,药子也不能就这么胡乱填进去,得定量,嗯,还有,这引火索太长,点起来麻烦,要是刮风下雨岂不是打不响?那可如何得了。改,必须马上改,最好改成安置火石在内,以火石击发,就是这么个样子…怎么?听不明白?哎,你们这帮浆糊脑袋,昨就不明白本官说的?…来人啊,取纸笔来,本官画给你们看好了。”
施大勇恨铁不成钢,一心要吃成大胖子,也不管手下们懂不懂,大笔一挥,一杆似是而非的火枪便出炉了。
画好之后,先是仔细端详了一会,确信这就是自己需要的火枪后,这才得意洋洋的挥手叫部下们凑上来看。
部下们一脸疑惑的望着那画窃窃私语,他则是高兴的负手在旁,憧憬起有了大批新式火枪的美好未来。
未过多久,却听耳边传来千总黄安的声音:“大人,你画的这是什么?”
有了上次劝阻的教训,黄安这回可不敢直说守备大人画了个什么鬼东西,而是很委婉的先问一声,听听守备大人说什么,然后再做进一步答复。
施大勇不假思索,脱口便道:“枪!”
“枪?”
众将们全愣住了:这是什么长枪?为何前端未见矛头?
意识到“枪”这个字眼有些超前,施大勇忙干咳一声,眼光看向麻忠,问道:“枪就是火铳的意思,怎么样,能搞成吗?”
“噢!”
众将顿时恍然大悟,进而一个个又露出古怪的神情。麻忠的头皮更是发麻,被守备大人再次点名的感觉实在是不好。
从第一眼见到这所谓新式火铳后,麻忠便下意识的给否定了,他可造不出这等古怪的东西来。但为了不打击守备大人,也不想当“出头的鸟”惹来守备大人的怒骂,只好提心吊胆的说道:
“大人想法是好,可是卑职琢磨着,怕是难以按大人的要求改造这新式火铳。”
“为什么?”麻忠的回答让施大勇的兴奋劲一下跌落谷底。
见守备大人脸色有些难看,麻忠心下更加不安,只能硬着头皮道:“大人所画的这火铳,样式极其古怪,为卑职生平未所见也,而且机关巧妙,非卑职之力能够打造,怕是除了工部和南镇抚司外,咱大明还没人能够打造大人所要的这枪。”
“工部和南镇抚司?”
施大勇的神情再次一黯,在心中叹了口气,若是能找工部和南镇抚司,还用得着找你这个半吊子吗?
完了,完了,钢炼不出来,这火铳也没法改,要我如何“先利其器”呢?
在其后的日子里,硝化棉、手榴弹等方案也相继被否,随着最后一个地雷被证明虽然可用,但却无法批量生产宣告夭折后,施大勇的武器现代化的大跃。进政策宣告失败。
这是必然的失败,超越时代盲目上马,不顾现实的失败。
穿越者的知识固然超前,可是时代的客观条件却不允许超越时代的发展,更何况,一个只知图理的穿越者远不及一个最底层的工匠。
历史的发展有着其必然性,任何妄图想要改变历史的人,都必须正视他所处的实际时代。
如果说穿越者超前的知识是软件的话,那所处的时代便是硬件。没有硬件的支持,再好的软件也只能是一张无用的图纸。
失败严重打击了施大勇的豪情与壮志,但他并没有迷茫,也没有气馁,他在反思自己的超前行为。
条条大道通北京,此路不通,难道这北京就不去了吗?




第四章 冷兵器对冷兵器
在埋首三天苦思后,施大勇的信心再次复燃,这次他不再把战胜满洲八旗的希望放在“引进”后世武器了,而是决定,以强对强、以毒对毒、以冷兵器对冷兵器。
谁他妈说穿越者要战胜对方就必然要大开金手指,搞什么火器排队枪毙的战术呢,难道离了火器,咱汉人就不能战胜那些蛮夷了吗!
如果真是那样,大汉骑兵纵横漠北如何解释;大唐扬威西域又如何解释;岳家军大战铁浮屠又如何解释;蓝玉捕鱼儿海尽灭北元又如何解释!
唯武器论要不得!
伟人说过:决定胜利的永远是人,而不是武器。
既来之,则安之,冷兵器同样可以创造历史,改变历史!
先人能够做到的,子孙又焉能做不到!
明白一件事情很简单,又很难,施大勇的明白是在经过失败之后的领悟,也是无奈的领悟。
如果他把钢炼出来,把火铳改造成“枪”了,那么他永远也不会明白汉族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的真谛所在。
我们能够生存,我们能够强大,是因为我们永远相信,我们无法被真正的征服!只要我们仍然有血性,失去的一切终旧会再次得到!
当我们设定一个目标,我们就将为之努力奋斗,直到死亡!
………
正视现实后,施大勇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的人马,他要清楚自己的强弱所在。
三百骑兵是丘禾嘉从祖大寿手中硬生生划给自己的,统领的是一名千总,叫蒋万里。此人是辽东土生汉人,却不是祖大寿一系的人,而是已故武经略、少师满桂的部下,广宁大战后在高台堡投的兵。
己巳之变,满桂于北京永定门战死,部将黑云龙、麻登云被活捉,蒋万里便是黑云龙手下一名千总。
因主帅满桂战死,主将黑云龙被俘,蒋万里等满桂系人马便被祖大寿强行收编。因祖大寿秉承袁崇焕之意,与满桂不合,故蒋万里等满系将领在辽东不得重用,处处遭到辽西将门的排挤,两年间仍是以千总之职听用。
因此对于蒋万里而言,划拨施大勇部下要比呆在祖大寿手下强得多。他知道,施大勇是巡抚丘禾嘉从关内带来的嫡系将领,而丘巡抚对祖大寿等人阴奉阳违早有不满,另扶新军抗衡祖大寿势在必为。
大明毕竟文贵武贱,祖大寿再横,也不过是武将,丘禾嘉却是代天子巡抚辽东的朝廷大员,二者相较,怎么也是后者有些优势。
再说,在祖大寿手下,自己倍受压制,郁郁不得志,而在丘巡抚手下却不一样,丘巡抚主攻,只因无法指挥得动祖系人马,这才无法腾出手来,然一旦丘禾嘉嫡系人马形成力量,那辽东形势便要大为改观,自己也将跟着水涨船高。
施大勇这个先例便活生生摆在眼前,只因是丘巡抚从关内带来的人,短短数月就从千总一跃而为守备,现在机会落到自己头上,只要好生表现,晋升必然是迟早的事。
蒋万里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晋升,因为自己手下的三百骑兵可是满桂将军遗留下的精锐,当年袁督师在时就比祖大寿率领的辽东兵强。只因主帅战死,这才没落下来,可是只要有出战机会,定可以再扬威名。
对于祖大寿和他的那帮子侄亲信组成的辽西将门,蒋万里哧之以鼻,“鼠目寸光,只为自保”是他对祖大寿的评价。他渴望进攻,渴望报仇,而不是避战保存所谓实力,眼睁睁的看着建奴日益坐大!
沈阳,赫图阿拉乃至更北的地方,才是我大明军队的最终归宿!
我们是大明的军队,我们是汉人的军队,我们与一切野蛮的敌人进行殊死战斗!
战斗的结果只能是两种——要么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要么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前进!
。。。。。。。。。
蒋万里想什么,施大勇不知道,但他知道这三百骑兵要比自己的六百昌平兵强得太多。
六百昌平兵是崇祯二年施大勇升任千总,马世龙命他在昌平自行招募的,除了一百多老兵外,大多都是新兵,没有什么实战经验。而蒋万里的三百骑兵却是满桂留下的人马,当年可是和老奴努尔哈赤的骑兵较量过,其后又在北京城下与皇太极率领的八旗主力抗衡过,算是百战老兵了。
孰弱孰强,一眼便知。
施大勇不讳言自己的嫡系六百兵比不上蒋万里的三百骑兵,哪怕他部下是一千六百兵,他也认为不是这三百骑兵的对手。
但是骑兵再强,也只有三百,派不上大的用场,皇太极手下的八旗加蒙古骑兵可是有十万之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