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狼骑 >

第50部分

大明狼骑-第50部分

小说: 大明狼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春老儿倒是不怕死,难得。”
皇太极放下千里镜,轻蔑一笑,他也不急着就令各旗渡河反击明军,而是要等佟养性的火炮把明军最后一点勇气炸垮再动手,那样效果更好。
………
完全没有受到炮火打击的是左右翼的吴襄、宋伟的骑兵,得益于中军大阵太大,他们这两翼的骑兵反而没有被金军的炮火瞄准。
不过虽然没被炮火袭击,可是吴宋二部情况也不容乐观,炮声惊得战马乱喊乱叫,阵形也有些散乱,此时若有金军骑兵来攻,只怕也是要一败涂地的。
看到中军大阵继续在前进,宋伟毫不犹豫命令部下也随之朝前,准备强渡小凌河,可是吴襄竟然命令不要再前进,他被金军的炮火吓坏了,开始首尾两端起来。之所以没有立即掉头撤,只因为中军大阵还在,他要确定中军败了才敢带人逃走,否则要是张春领着中军突破小凌河,他却跑了,那回去之后可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
张春冒着被金军炮火击中的危险毅然与大军一起朝前移动,明军看到兵备大人的旗号后,多少都有些心定。眼看就要开始渡河,对面金军却仍没有出来拦截,那大炮也好像哑火般不再打响,明军都有些惊讶。
不止他们惊讶,皇太极也惊讶,他迟迟没有命令各旗渡河,便是要等汉军旗火炮营彻底炸垮明军,可是等了半天,还是没有听到炮声,那边明军又要过河了,小凌河对岸只有镶红旗和正蓝旗,若是挡不住明军,那火炮营很可能就要被明军端了。
“西屋里额驸怎么回事?这炮怎么停了!”皇太极又急又气,拿着马鞭在那不知道是举还是落。
左右将校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的这炮就停了呢?
“还不快人去问问!”
见戈什哈们还愣着,皇太极气得一鞭子抽了过去。戈什哈们一惊,忙要打马去问怎么回事。这时,却见一骑飞奔而来,马上骑士正是汉军旗的一名游击,那游击见到汗王大帐后,“扑通”下马奔了过来,急叫道:“汗王,咱们的药子打光了,额驸请汗王即刻出兵拦截明军!”
“什么?药子打光了?!”
皇太极足足怔了十几秒,才反应过来,恨恨的一甩鞭子,对那游击道:“你速去传令阿济格,叫他马上带兵去拦明军,千万不能让他们过河!”




第九十五章 渡河之战 汗王擂鼓
炮打得痛快,真是痛快,明军人仰马翻的场景任谁看着都痛快。可是,光顾着痛快了,却没留神药子没了。
没了药子的大炮有个屁用!烧火棍还能带着跑,这几千斤重的玩意能带着跑吗?
佟图赖气得暴跳如雷,拽住炮营总兵张国臣便是两耳光,破口骂道:“你个狗奴才,咱们带了那么多药子来,怎么会全打光了呢!”
佟养性也是既惊又气,这眼看着大炮发威,大金要胜了这仗,却没想节骨眼上却闹出没药子的事来,这不是成心让他在汗王那里出丑吗?!
气不打一处来,“豁”得抽出佩刀,架在了张国臣的脖子上,恶狠狠道:“说,说不出来,爷一刀砍了你!”
刀架在脖子上,额驸又是满脸黑青,把个张国臣吓得直哆嗦,结结巴巴叫道:“额驸饶命,额驸饶命!…”
“我问你,药子呢!”佟养性懒得听张国臣废话,一脚把他踹倒在地,紧逼一步,这回刀尖直接抵在了他的胸口上。
张国臣倒吸一口冷气,慌忙道:“额驸不是不晓得,咱大金自个不产药子,那药子是打蒙古从山西商人处购来的,当初定的是一万斤,可是山西那边一次供不了这么多,只给运来了三千斤,余下的要明年才给清。当初造炮时,下面要试炮,用去了数百斤,剩下的奴才全照额驸的意思给运来了,现在打光了,实在是怪不得奴才啊!”
闻言,佟养性一怔,这才想起自己急糊涂了,跟山西商人采购火药是他一手操办的,对方说要分批给清也是他答应下来的。现在药子不够,如何能怪罪张国臣他们。
没有药子,明军又要渡河,怎么办?
佟养性望着那一字排开的大炮不知所措,铜炮好拉,可那红衣大将军炮一门重三千多斤,当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沈阳拉了过来,现在如何能马上就拉走呢。可不拉走,这明军马上就要冲过河了,炮肯定落他们手中去!
打心眼里,佟养性视这些炮如心头疙瘩,实在是不忍舍弃它们。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这会再不撤,不但炮没了,连这一千多号炮手也会落明军手中。到时,他又拿什么再来铸炮,筑好了又叫谁来打呢!
“叔父,怎么办?”佟国赖也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那对面的明军可是已经渡河了,叔父再不拿个章程来,可就来不及了!
看看炮,看看明军,佟养性脸色急变,终是下定决定,咬牙道:“炮留下,咱们撤!”
话音刚落,却见十二贝勒阿济格领着一众镶红旗将校匆匆奔了过来,“额驸,你马上安排人把炮拉走,绝不能落在明军手中!”
佟养性一愣,脱口道:“十二贝勒,明军就快过河了,这炮咱们拉不走了!”
“怕什么!”
阿济格凶性大发,吼了声:“额驸但管拉炮,明军由爷我带人去拦!只要我镶红旗还有一兵一卒,明军就过不了河!”
话音刚落,又喝了一声:“额尔克、屯布禄!”
“奴才在!”额尔克、屯布禄齐齐应了声。
阿济格看也不看他们一眼,把手一挥,翻身便上了座骑,扔下一句“领着你们的奴才随我来!”马鞭一抽,带着戈什哈们杀向渡河的明军。
“保护主子!”
胡里担心阿济格安危,叫了一声,领着自己的两百多白甲摆牙喇忙随了过去。
退过河的镶红旗残兵还有三千多,得益于自家大炮的威风,这会士气复振,见旗主身先士卒,一个个如打了鸡血般,鬼叫般嗷嗷又扑向了渡河的明军。
佟养性见状,不敢耽误,忙令佟国赖、张国臣他们赶紧安排人拉炮。
…………
小凌河又名锦水,长五六十里,上游与大凌河交汇,下游奔海而去。最宽处近两里,最窄处却只一百多米。流经长山这段水域并不太宽,约有一里多长,河水也不深,最深处才齐人半腰深。河面上有一石桥,本是连接两岸,方便过人,不过交战的明金双方谁也没有打桥上过。因那桥太窄,根本容不下多少人。若打桥上过,只能是白白送死,前边的人过不去,后边的人也别想接上去。
根本不需下令,明军全部下了小凌河,那桥空荡荡的,没有一支人马打那过。
不再受到金军炮火威胁,虽不知金军为何不再打。炮,但明军胆气无疑稍壮起来,张春审时度势,传令丢弃损坏的战车,集中一千多辆战车重新布于阵前,两万多火器兵和连弩兵如潮水般踏河而过。
兵法有云,半渡而击。
要想阻止明军渡河,金军就必须半渡而击。
不需皇太极传令过来,阿济格也知道这会自己的镶红旗必须渡河拦截。
马蹄下水后,溅起一片水花,随着越来越多的骑兵下水,小凌河水顿时混沌一片,河里的鱼虾如受惊兔子般窜来窜去,不时还能看到几尾鲤鱼跃上水面。
“建奴上来了,弟兄们准备!”
王之库唾了一口唾沫,用力握紧了手中的大刀,视线里,装填完毕的士兵们已经举起了手中的火铳。
狭路相逢勇者胜!
金军、明军在这宽不到一里的小凌河上再次上演勇者相争的大战。
明军人数太多,单凭镶红旗根本无法阻拦,用大箭也根本阻止不了明军,阿济格唯一的办法便是如先前一般,再次撕开明军的口子,促使他们崩溃。
这便需要勇气和胆量。
阿济格也非莽撞之徒,他认定明军受到大炮轰击后,肯定已是人人胆寒,这会只是强撑着口气,只要镶红旗不惜血本,不顾一切代价猛冲他们,明军渡河的势头必然被有效遏制。只要正蓝旗、正白旗他们赶上来,明军肯定会后撤!
“哇乌鲁!”
战马完成加速,三千多骑兵随着旗主大旗插向明军。
“咚咚、咚咚”
突然,身后响起激昂的战鼓声,阿济格下意识回首一望,两里外,汗王大旗正向这里行来,那鼓声明显自大帐而来。
想也不想,阿济格激动叫喊:“汗王给咱们擂鼓了,汗王给咱们擂鼓了,不怕死的勇士向前冲啊!”
“汗王给咱们擂鼓了,汗王给咱们擂鼓了!”
鼓声震荡在每个镶红旗金兵的心弦里,身下的战马跑得更快了,手中的长刀也握得更紧了。
两里外,十六个大汉抬着的大鼓下,皇太极豪情满怀的看着前方,手中的鼓锤铿锵有力的一声又一声的敲着。




第九十六章 三千精兵 未雨绸缭
金军战鼓响起的时候,白发苍苍的张春坐在战车上,向着河对岸发出三声呐喊:“过河!过河!过河!”不顾亲兵阻拦,毅然从车夫手中抢过马鞭,义无返顾的驾着战车向着小凌河冲去。
双方主帅一个不顾危险,亲率战车督阵,一个则是亲手为部下擂响战鼓。
无论是皇太极,还是张春,都知道,这仗已经打到最关键的时候,谁撑不住,谁便输了。
虽然伤亡惨重,明军各部还基本保持了建制,尚存的战车仍有一千多辆,大军元气也未伤到,兵力仍有三万多人,而金军逞凶的火炮却哑了火,明军的战车阵将继续发挥作用,因此坚持下去,未必便会输。
在各级将领的督促下,明军各部相继渡河,河对岸,金军的骑兵已呼啸而至。
一个要渡,一个不准渡,恶战便在河中爆发。
“开火!”
“砰砰”的铳声响起,密集的弩箭黑压压的射向金军,在付出一个牛录的折损后,镶红旗再一次撞上了明军的车阵。
摧毁当面的数十辆战车后,阿济格领着自己的红甲摆牙喇亲兵一鼓作气冲进了明军大阵中,顿时,血肉一片,明金双方在战车大阵中惨烈厮杀起来。
…………
此时,大凌河城头上早已站满了辽东军将,佟养性火炮营开炮时,城头的明军便听见了,急忙跑下去报告给祖大寿。
祖大寿闻讯,也分不清真假,因为他已经上了洪太一次大当,实在是不确定那炮声是不是意味着援军真的来了。
为防万一,他还是与何可纲、张存仁、刘天禄等人登上城头,听了一会,觉得这次炮声之激烈和以往不同,往城门下看,金军也布下了重兵,看样子,这次增援备不住是真的,否则金军没必要在城下布下重兵。
“祖帅,看样子援军真的来了,咱们赶紧出城接应吧!”
饿得脸都肿起来的何可纲抑制不住的激动,终于等到了,终于等到了!皇上和督师没有抛弃他们!
激动之下,第一个念头便是要立即组织人马出城接应援军,里外夹攻,打建奴个措手不及!
祖大寿却犹豫的说道:“万一这次增援还是假的,我们只怕连守城兵力都没有了。不如还是再等等吧,待援军来到跟前,看清了再说。”
见祖大寿不愿出城接应援军,何可纲急道:“祖帅,建奴哪里有这么多的红夷大炮,这次增援肯定是真的!我们应立即冲出城与援军会合,否则,就真的是全完了!”
援军是真的,何可纲料到了,却没有料到那红夷炮却不是自家人的,而是建奴仿制出来的。但是眼下却谁也不知道金军能造出火炮来,所以何可纲的说法得到了刘天禄、高光辉等将领的附和,纷纷说道援军必是真的。
祖大寿却还是有些迟疑,想了片刻,终是摇了摇头,对众将道:“我何尝不想冲出去,可咱们能冲出去吗?不用多,建奴们只需一千人马往那一横,我们就休想冲过去,何况还有四道壕沟。”
“祖帅,机不可失,背水一战吧。胜了,围就解了;败了,顶多是一死而已。与其饿死,不如战死!”
何可纲已经没有力气再说话了,饥饿使得他现在站着都费劲,若不是扶着墙,只怕早已不支倒地。
不愿饿死在城中的将领占了大多数,何可纲的请战得到了大部分将领的支持,甚至连祖大寿的两个弟弟也赞同出城。长子祖泽润也劝祖大寿不管真假,都要派一支人马出城探探看,倘若是真的,也好接应,倘若是假的,大不了再折损些兵马。城里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有个活命的机会总要去试试,就这么错过求生的机会,大伙实在是有些不甘心。
祖大寿却是迟迟没有点头。
“祖帅,出兵吧,事不宜迟,当断则断,若再犹豫不决,这战机便要误了!”
何可纲咬牙撑着说了最后一句,腿脚一软,瘫倒在地。见状,刘天禄等人连忙去扶他,却被他摆手制止,一动不动的望着祖大寿,眼神之中说不出的坚决。
“这…”
祖大寿心下苦恼,既怕这援军是真的,又怕这援军是假的,上次出城一下就折了三千多精兵,这些可都是他祖家的嫡系人马,也都是些身经百战的老兵,就这么折在城外,实在是叫他心痛。眼下城中自己的嫡系人马不到四千,余下的都是何可纲、张存仁等人的部下,若是这次仍是洪太使得诡计,那出城的兵马肯定又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这手下没了兵,诸将们还会听令于自己吗?便是日后真的撑不住,要走那条路,何可纲他们会听自己的吗?要是不听,自己岂不是要被他们所累,真死在这为国尽忠不成?
不行,不能出兵,绝不能出兵!
若真是援军,督师一定调集重兵前来,不一定非要城里这点人马去接应,等援军打到城下,再出城也不迟。
拿定主意,祖大寿便要彻底否决出城接应援军的建议,但看到何可纲的眼神后,他不禁再一次犹豫了。
这何可纲和他祖大寿一样,都是都堂袁崇焕到辽东后所提拔的将领,当年宁远守城战和宁锦大战都参与过,崇祯元年袁崇焕任蓟辽督师后,提拔自己为总兵,也提拔了何可纲为副将。可以说,在大凌河城诸将心中,他祖大寿和何可纲实际是并尊的,名义上一个是总兵,一个是副将,但实际上二人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他不能不重视何可纲的意见,更何况,赞成出城的还有他的弟弟和儿子,他不能不慎重考虑。
…………
早年袁崇焕裁汰关外诸总兵,只留三人,就是何可纲和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以副将衔典中军守宁远,足见袁崇焕对其的信任。袁崇焕甚至在上表崇祯的奏疏上说何可纲“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谋,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竖,实可纲力”。
不过自袁崇焕下狱被杀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