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狼骑 >

第59部分

大明狼骑-第59部分

小说: 大明狼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风向变得太突然,太过叫人吃惊,以致正在奋勇追击金军的明军迎头就被反过向来的大火烧个正着,措手不及,慌做一团。
很多明军士兵头发眉毛都被烧糊了,一身的焦味,追得最凶的士兵甚至都被烫伤了面颊,个别甚至还被灼伤了眼睛。
失去大火相助的明军如同川流突然被定格一般,战场在瞬间被凝固,人人脸上现出不可思议和惊恐的眼神。
金军也没有想到大风会突然转向,那最后面的金军闷头闷脑的又往前奔了百十步,才发现前面的人全停了下来,一个个古怪的望着身后,跟着回头一看,嘴巴顿时合不拢了。
“老天爷,你怎么就不开眼的!”
浓烟中,参将杨大华扼腕长痛,方才在河中时,他左腿中了金军一箭,箭伤创口颇大,撑到现在,全凭着大胜之威,现在却是再也支撑不住,无力坐在一辆战车上,说什么也动不了了。
最先发现起火并趁势反攻金军,一举率部渡过河,然后撵着金军屁股后面追的左良玉也傻了眼,但只愣了数秒便反应过来,在友军还愕然的时候,毅然率部向身后的小凌河狂奔。
当真是追得凶,逃得也凶,有马的没马的一窝蜂全朝后面跑去,动作之快,友邻兵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已奔出了里把远。
左良玉座骑乃一白马,是御史候恂相赠,据说乃是蒙古林丹汗赠与崇祯皇帝,结果崇祯皇帝不骑,后宫中便将这马一直养在御马监,也不知候恂走了御马监曹化淳的什么门路,竟把这御马弄了出来,其后候恂任昌平督治侍郎时更是“惜英雄”般赠给了时为游击的左良玉,赞他为大明的白马赵子龙,“美玉赠佳人,宝马赠英雄”,此也算一段佳话。
左良玉骑这白马,又神射无双,先前追击金军时,不亚于当年的常山赵子龙,这会逃跑,骑在这白马身上,也是说不出的英雄风流。但见人流之中,他这白马尤其显眼,十分的引人侧目,连带后面的施大勇也被那白马上的左良玉吸引了过去。
左部一跑,中军明兵顿时清醒过来,下意识的往后退去。张洪谟、张吉甫见状,知道事已不可为,没有大火相助,己方根本突不到大凌河,无奈高呼明军速速后撤,趁金军还没回过神来时赶紧撤过小凌河,要是幸运的话,还能赶在金军反攻前组织起防线,不然,大军这下可就真算完了,那老天爷总不能旦夕连变三次风向吧!
“不许撤,不许撤!”
张春见部下纷纷后撤,急得在战车上连连喝止,没喝几句,却是身子一紧,已被董开国整个扛在肩上,说了声“老大人对不住了”,扛起他便往后跑去。
吴襄这次却是没有第一个跑,方才撵着金军杀得正痛快,眼看大凌河之围可解,自己就能看到大舅子,这天大功劳算是到手了,却没想人算不如天算,这风向竟然变了!
吓得怔在那里呆呆的望着那滔天大火慢慢变成一片片小火头,那已被烧过的地方被大风吹得黑灰直扬,却是不知道自己现在该怎么办。
明金双方骑兵中都有不少蒙古人,金军中的蒙古牛录更是达到了半数,明军中数量也不少,身居高位者如当年的武经略满桂便是蒙古人,辽东骑兵中有四成都是蒙古兵,所以吴襄部下自然也有不少蒙古人。
统领这些蒙古骑兵的便是副将桑阿尔寨,这些蒙古人本来就战斗欲望不强,刚才能够追随吴襄反攻,全是看到金军被大火逼退,都道这仗赢定了,这才一个个士气大振。这会看到风向陡变,蒙古兵们顿时就要炸营,阿尔桑萌生退意,忙策马奔到吴襄身边,急道:“总兵大人,大火要歇了,快走吧!”
“走?…”吴襄一脸茫然,他已经跑过一次了,难道再要跑一次不成?
那边副将刘泽清见中军突然全往回跑了,烟雾中也看不清,只道金军趁风向转变,已经发起反攻,中军已被突破,惊惶失措,不待吴襄命令,领人先奔了起来。他这一奔,那些骑兵也全着奔了起来,吴襄这时也清醒过来,二话不说,掉转马头,扬鞭便跑。
吴襄部一跑,只剩一百多人的宋伟独木难支,又见中军和左翼全退了下来,知道挡不住了,无奈只好领人也往锦州奔了。
此时渡过北岸的明军近两万多人,大半却是见到火起,金军溃败转回来的溃兵,本是想捞个顺风仗打一打,哪知这老天爷拿大明开了天大玩笑,竟然突然变了风向,失去了大火相助,那建奴的骑兵哪个挡得住。不用将军发令,发一声喊便一齐掉头跑了。一时间,那大火烧过的黑灰地上,满是向南逃命的明军,与先前仓皇北逃的金军一样,慌不择路,唯恐被身后的敌兵追上。
“放开本官,放开本官!”
“让本官死,让本官死!”
被董开国扛在肩上的张春难以接受再次兵败,那大凌河近在咫尺,却是再不能进一步,胸中一阵气闷,一口血痰吐在了董开国身上,双手死命的拍打在董开国身上。
但任他如何拍打,董开国都不吱一声,领着手下在这乱军中拼命的保着张春南逃。
两万先前士气如虹,挟大胜之威的明军在瞬间崩溃,独有车营兵却没有撒腿就跑,而是在副将王之库的指挥下,结成车阵缓缓的向后退去。
…………
作者注:小凌河之战即长山之战,乃发生在明崇祯四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历时三天。二十四时大军出,败阿济格镶红旗,进小凌河,不得进,扎营长山,二十五、二十六两天零星接触,二十七日渡河,用火攻,败金军,风向变,全军覆没。本书缩长山之战为一天,以合乎情节进展,故读者不必计较。



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天爷,你塌了吧!
风向不过变了而矣,那已经烧过的地方难道还能再烧不成,所以明军的突然崩溃后撤让金军始料未及,又不知道汗王下落,没有明确命令,又一个个新丧之师,这会也没有勇气掉头截杀明军,所以一个个坐在马上就那么望着明军向后撤退。
看了片刻,一个牛录觉得不对劲,朝前面的甲喇额真武格纳打马奔去,提醒道:“额真大人,明军这是在撤退吗?”
武格纳哈哈一笑,马鞭朝那正慌不择路的明军一指:“明蛮子不是在退是在做什么?”言毕,却是一怔,旋即急不可遏的朝还看热闹的金兵吼起来:“快追,快追,明蛮子跑了,明蛮子跑了!”
迫不及待的当先打马,跃过已经快要熄灭的火场朝明军冲了过去,顿时,数百金军忙纷纷打马冲过了火场,随着武格纳向明军发起反击。
武格纳一动,顿时其他金军也反应过来,在固山、牛录的带领下,急切的杀向明军。此时,阿济格、多尔衮、多驿等旗主都不在军中,反攻完全是八旗将校的自发行为,但正因此,造成了调度不一,有些方向,好几旗的兵马追着一股明军,另外一些地方,却没有八旗兵。
明军整体崩溃,金军的反攻又乱,一时间,战场上敌我双方难分,到处是逃兵,到处是追兵,如放羊一般,密密麻麻,肉眼看去,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
…………
金军还没有反攻,大军就自行崩溃,直看得施大勇和松山上下目瞪口呆。
还以为就是风向变了,失去大火相助,大军也会继续前进,毕竟金军已经大败,未必就冲不到大凌河,届时祖大寿冲出城来,未必就赢不了。
哪想这风向刚变,大军就自行崩了,崩得之快只怕连金军都没有想到吧。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施大勇痛苦的叹了口气,先前宋伟和吴襄出援,大雾之天却突然降下青光,今日眼看就要大胜,却来了个风向突变,这种种事实加在一块,让人不得不怀疑老天爷是不是真的是要“清代明”,断了炎黄子孙的脊梁!
前世不信鬼神,不信苍天,今世却是不能不信,否则何以解释自己出现在这个时代。
举头三尺有神灵,老天爷,你到底是我汉人的神灵还是他通古斯的巫婆!
如果你是我汉人的神灵,为何会帮他野人!
枉我华夏汉人千百年来香火不绝,枉我华夏汉人千百年来视你若圣明!
罢了,罢了,便是老天爷你真站在野人那边,我施大勇也要逆天而行,纵是身死,黄泉之下也不会愧对列祖列宗。
你不姓汉,我姓汉!生是汉家儿郎,死亦汉家儿郎!为汉家江山不至陆沉,汉家儿郎理当抛洒热血。
你不死,我不死,他不死,谁个来死!
“老天爷你年纪大,
耳又聋来眼又花,
你看不见人听不见话!
杀人放火的享尽荣华,
吃素看经的活活被杀!
老天爷你不会做天,
你塌了吧!
老天爷你不会做天,
你塌了吧!
你塌了吧,该死的老天;我等敬你有何用;有何用!”
…………
悲愤中,远远看到一骑着白马的将领正领着一千多士兵向小凌河这边奔来,虽然看起来是在逃跑,但仔细看去,却是很有章程,逃跑的士兵并不是漫山遍野那种逃奔,而是分做了几股,前后有别,每股隔着百十步距离,那最后一股明军当中还有军官不时朝后看,看情形,似是准备随时停下为前面的人垫后的。
逃都逃得这么有组织性,难得,看来那白马将领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在心中对那白马将产生了些许好感,施大勇不禁想知道那人是谁,可是问过左右,左右却谁也不知那白马将是何人。
摇了摇头,见中军大旗尚在,施大勇担心张春不能逃出来,便准备前去接应,这仗就算败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叫大军统帅被金军擒了去。
念及于此,施大勇急令曹变蛟和蒋万里率部随自己接应张春,要黄安率部速与邵武会合,命令刚下,却听那不要银子的年轻昌平子弟很是兴奋的指着那白马将叫道:“是左良玉将军,是左良玉将军!”
左良玉?!
听了这个名字,施大勇的眼睛顿时扩大数倍,一个箭步抓住那昌平子弟,焦急的问他:“你说那骑白马的是左良玉?”
那年轻人见施大勇这么大的反应,吓了一跳,“回将军,是左良玉,他曾在我昌平招过兵马,我哥哥便是在他麾下。”说完朝那溃兵有些期待的看去,不用说,肯定是在人群中寻找他兄长的身影。
左良玉!左良玉!没想到,你竟然也在这战场上。
施大勇的嘴角一咧,弃了那年轻子弟,扬手冷冷的示意郭义:“吹号,请左良玉将军速与我军会合。”
。。。。。。。。。。。。。。
皇太极北逃时遇到了前往大凌河调兵的阿山,随后代善领着正红旗五千骑兵和蒙古兵四千赶到,这才勉强定下心神,在正红旗的保护下往大凌河撤去。
一路上,皇太极的脸始终沉着,十分的难看,这也难怪,吃了败仗,金龙大旗也没了,只以身免,这叫他堂堂大金国的天聪汗颜面何存。
代善却是一点也没有因战败而不敬皇太极,一路上好言好语宽慰这个四弟,并要戈什哈去请济尔哈郎速带兵来,围攻大凌河的各旗把能调的兵全调来,说什么也要把明军挡在这大凌河南岸。
二哥的宽慰让皇太极心情稍好些,又见各旗援军相继到来,脸色渐渐的缓和了些,这时才想起慌乱逃命之时,竟把十五弟多驿给忘记了,不仅如此,范文程、宁完我那帮汉官也不知去向,不禁急得直跳,连忙要阿山赶紧带人去把多驿和汉官们救回来。
吃了败仗不要紧,可要把亲弟弟和谋士们的性命给丢了,皇太极这脸可就真没处搁了。
阿山急忙领兵去救多驿他们,可是放眼看去,几里外大火滔天,各旗败兵多如牛毛,这乱军中到哪找多驿和汉官们。只怕找不到人,自己也要被乱军裹挟。
阿山有些为难,求助似的朝代善看去,代善见状,只好劝道:“十五弟是有本事的,自保不会有问题,范先生他们,足智多谋,想必这会也到了安全地方,我这就去叫人到北岸找找,说不得他们已经先一步回来了。现在前面都乱着,阿山到哪去找人。”
“二哥说得是。”皇太极叹息一声,无奈的点了点头,尔后咬牙切齿下来,恨恨的问道:“二哥可见到莽古尔泰了!本汗非杀了他不可!”
“莽古尔泰怎么了?!”
见老四说要杀了莽古尔泰,代善一惊,他还不知道莽古尔泰干的好事,下意识便要替他说情,却听身后戈什哈们突然全兴奋的叫了起来:“风向变了,风向变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墨尔根代青
风向变了?!
皇太极一惊,抬首朝正红旗的旗帜看去,果然,那杆杆大旗正在狂风的吹拂下“呼呼”的向着南方飘扬,风中,甚至还带有几滴雨珠。
“天助我也!”
皇太极大喜过望,把莽古尔泰的事暂时扔到九宵云外去,兴奋的扬马朝前奔了十数步,尔后扬臂朝满蒙骑兵呼道:“我大金有天命在,连老天爷都在帮我大金,风向已变,再不杀敌更待何时!”
话音一落,便见硕托和萨哈廉双双扬马跃出,二人在马上齐叫了一声:“愿为汗王荡平明蛮!”
言毕,兄弟二人各自领着名下的三个牛录直奔小凌河!
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确是勇猛。
“好,好侄儿!”
硕托和萨哈廉如此英勇,令皇太极汗心大悦,激动的握着代善的手,赞道:“二哥生得好儿子!本汗当真是为两个侄儿欢喜,有硕托他们在,我大金岂能真败给了明军!”
“为汗王尽忠,是大金子民的本份,硕托和萨哈廉不但是汗王的侄儿,也是汗王的臣子,为臣子者,自然当奉君令。再者,前方之败不过是明军放火,现在老天变了风向,明军无法借巧,失了天时地理,兵马又弱,人和更无,焉能真胜了我八旗!便是叫他们到了这大凌河,我也料他们渡不过河来!”
代善说着,挥手命令自己的亲信觉罗色勒,甲喇达尔哈、冷格里率正红旗其余兵马随硕托和萨哈廉前往杀敌。虽说风向变了,明军借不了火攻,可是今日这仗打得实在是多变,也惨,万一明军还有什么后手,代善还真怕硕托和萨哈廉这两个初生牛犊太冒失,把自己给搭进去。有色勒和达尔哈他们跟着,便不致会出什么差错。
对岳托,代善倒没这么紧张,一众儿子中,他最是喜欢这个长子,也就是这个长子各方面都像极了自己,本领也继承了自己多半,做事都有分寸,知道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不会像硕托和萨哈廉一样冒失。
觉罗色勒和冷格里他们领兵督着蒙古人的四千骑兵浩浩荡荡杀向明军后,皇太极又怕不保险,他实在是被刚才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