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星际基地 >

第94部分

抗战之星际基地-第94部分

小说: 抗战之星际基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这是个口袋阵啊,但是敌人有两个营,咱们三个小队加起来还不到一个连,打起来有点儿吃力啊。”队长笑了笑,却有些担忧的说道。
“我们可以呼叫战斗直升机支援,这个距离,以直升机的速度,要不了三分钟。”蚂蚁说道。
“咱们手里有夜视装备,黑夜等同白昼,敌人和咱们比起来,就是一个瞎子,而且咱们有利的条件很多,只要利用充分,这伙敌人只能被咱们绕着打,根本没有还手之力。”队长淡淡的说道。
天空上的侦查卫星五秒一次的数据更新,一旦软件捕捉到图片中有激光闪现,监控软件就能捕获这个目标,并为目标制定数据库,然后把数据传送给执勤的预警机。
一万多米高空的预警机持续盘旋,它自带的高清晰图像捕捉系统能对卫星传送过来的低分辩率目标进行高清拍摄,完成数据更新,并持续自动跟踪该目标,记录目标的行动轨迹,即使目标进入房间,或者目标在夜间,也逃不过红外线探测的捕捉。
完成目标人物的标定,再经过人工辨别,每个目标的身份数据就能完成,再加上预警机对无线电通讯,及夜间语音扫描,敌人将无秘密可言。
对于龚亚鹏的话,许敬义在心里再三衡量,有时候他自己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军人,他首先考虑的并不是打胜仗,而是如何坐稳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
“立即向两侧友军求助,就说敌人炮火太猛,我军的中防线已经全部被炸毁,通讯线路已断,前线部队下落不明,恐已战死,此刻大批敌人正向我阵营杀来,我方请求吸引敌军注意,友军可于两侧袭杀,必能歼灭突进之敌人。”
许敬义沉声说道,他决定收缩防线之前,须得告诉左右友军,一旦对方不会出兵援助,这也就为他不战后撤开脱罪名有了理由,而且要是上面怪罪下来,责任大家都得承担。
“军座,怕是你的良苦用心白费了,第四军和第五军那些家伙是什么个德行,大家谁不知道,连你都败了,他们还敢上,怕是你这份电报发过去,他回你个固守待援,到时候你怎么办?”陈天行摇着头,认为此法不妥,大声说道,而且对许敬义未战先退的举动,他心里不以为然,一个军近五万人的队伍,不战自退,作为一名将军,陈天行骨子里有一种好战的天性,虽然他知道兴华军厉害,仅仅从对方炮击和威力的力度上就能看出来,但是没有真刀真枪正面打过,就这么窝囊的退了,他心里的确十分憋屈。
“天行,你别气妥啊,军座这是以退为进之法,你没看兴华军的炮火如此猛烈,咱们正面和他们硬抗,吃亏的肯定是我们,还不如在一道一道的防线上,消耗他们的锐气和火力,刚才你不也赞成把部队从第二道防线上撤下来吗?”龚亚鹏似乎看穿了陈天行的心思,于是说道。
陈天行心里却不领情,他之前的意思,是把部队撤下来,然后集结了再打,他不是傻子,对方话里的意思,他很明白,哪有一道一道防线,总共就两道防线,再往后,没有防线的依靠,岂不是放弃了防守线,使其沦为兴华军的机械化部队的天下,那不是逃跑,那是什么。
当防守港口的两个团接到后撤的命令之时,情况已经非常危机了,两个团的兵力,已经完全被打散,尤其是一团团部被兴华军的特战队给端了老窝,都成了俘虏,这个团的士兵失去了指挥,各自为战。
在见识到兴华军的那种能盘旋在半空中的怪物火力之厉害后,二团团长立即收拢部队,开始跑路。
然而让他惊惧的是,一路上他收拢的部队只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他人几乎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他们一路向东北方向撤退,因为这个方向,距离港口不远,有一个旅的兵力在那里,这个消息当初还是他的一个战友告诉他的,他的那个战友就在这个旅部里。
但是这个旅则不属于第三军,而是第五军的下属部队,就二团团长所知,为了防止兴华军登陆作战,司令部在几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布置了三个军,近十四万军队。
可是现在看来,第三军军长许敬义赌对了,他用两个团的重兵,把守南通港口,不得不说他很有预见性。
但是可悲的是,他的两个团根本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被兴华军给包了饺子,一点儿一点儿的给吃掉了。
他们不会明白,整个警卫军军团的布置和调动,全部都在兴华军指挥部的眼皮子底下,看的一清二楚,甚至是警卫军的每一个命令和电话,所下达的命令,所说的话,都摆在兴华军情报分析员的桌子上。
可以想象的是,国民政府军队的一举一动被兴华军摸得一清二楚,这样的战斗打起来,就像是一个瞎子和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拼命。
二团团长带着好不容易收拢过来的一千二百多士兵,提心吊胆的跑路,那是一点儿也不敢多停,生怕后面的敌人追了上来,他很清楚,一旦被敌人咬上,大批盘旋在天上的那种飞行器很快就会追上他们,在那种变态般的强大火力下,他甚至能想象得到自己的部队溃败之景。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敌人并不在后面,而是在前面布好了口袋阵,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此时走在前面的士兵,就像是斗败的公鸡一般,垂头丧气,而突然一个士兵不知为何倒在一侧的地上,而且后面的人根本就没有发现。
为了隐蔽,害怕天上盘旋的死神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所以一群人都是摸黑跑路,此刻天色太暗,有时候只能通过远处爆炸升起的火焰,才能看到附近的道路走向。
而这时,接连不断的有人倒地不起,引起了后面士兵的注意,此刻他们早成了惊弓之鸟,遇到这样的事情,却不敢上去看。
但是队伍里不乏有见识的人,看着地上倒地不起的士兵,伸手一摸,热乎乎的液体沾了一手,顿时大惊起来,那显然是被子弹打中了,倒地死了。
“有敌人。”有人突然大喊一声,四周的人群顿时炸开了,就像是油掉进了热锅里,士兵们惊慌失措的到处躲避。
然而这个时候,依然有人被集中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显然是被击中,打死了,但是其他人根本就没听见枪声和看到火光。
“团长,很可能是敌人的狙击手发现了我们,这下麻烦大了。”二团团长身边的警卫趴在他耳边说道。
“狙击手,他既然开枪,怎么没有声音,而且天色这么暗,他是怎么看到咱们的?”团长疑惑的问道,心里的恐慌越来越大,他自然知道狙击手的厉害,但是能做到无声无息杀人的狙击手,他还真没听说过。
“团长,咱们必须把狙击手找出来,不然的话,咱们所有人都在狙击手的枪口瞄准下,接连不断的死人,对士兵的影响很大,怕是会出大事的。”警卫他也不知道敌人是怎么在漆黑的夜色之中瞄准目标的,但是他却知道,士兵面对无声的杀戮,面对未知的恐惧,若是没有有效手段消除这种恐慌,他们的战斗力几乎为零。
然而随着两人的话说完,又有十几个士兵无声无息的倒了下去,再也没能爬起来,这个时候,终于有人忍不住了,疯狂的开枪。
而这种对内心恐惧的发泄似乎在传染,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失控的胡乱开枪,当团长他们站出来制止的时候,才发现,局势已经不受他们控制。
但是就算是如此,还是不断的有人被打死,显然兴华军的狙击手在敌人阵脚大乱的时候,更加肆无忌惮了,而此刻,所有的士兵大有准备立即逃离此地的势头。
可是就在这时,枪声大作,密集的子弹雨,铺天盖地的朝他们扑去。面对突如而来的袭击,整个二团顿时乱成了一锅粥,队伍的两侧一瞬间倒下了一大批士兵,刺鼻的血腥之气,弥漫在空气中,随着山风,疯狂的朝着远处飘荡。
不过警卫军二团的人数毕竟非常多,在军官的吆喝下,士兵们开始朝着暗处的敌人还击,密集的枪声几乎响彻了整个夜空。
这是一场遭遇战,而且是兴华军三个突击小队精心为撤退的警卫军设立的口袋阵,埋伏在两侧的兴华军突击小队,人数不多,移动速度非常快,紧跟着敌人,开始疯狂的杀戮。
此刻二团团长已经无能为力,不过他好歹是个军官,意志力和求胜欲望驱使着他想办法,而突生急智的他,决定带着警卫和团部的人,一共不到四百人,独自跑路。
于是他们很快脱离了那些情绪失控的士兵,沿着道路飞快的离开了,然而他们没看到的是,在他们离开几分钟之后,兴华军突击士兵一路冲杀了出来,留在原地的警卫军士兵,大多数选择了投降,只有少数,在负隅顽抗的时候,被狙击手击毙。




 第一百四十四章  灾民(一) 
“在亚洲,我们唯一需要重视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国,根据不完全统计,1930年,美国工业产值是16000多亿美元,美国年产钢13300多万吨,汽车一年的产量是621502辆,而且他的工业潜力并没有激活,只要美国愿意,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可以达到年产飞机8万架,坦克4万辆的水平;他的人口在五亿以上,可以轻松的武装三千万人左右的军队。”
“日本和美国相比,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3倍,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而且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
“和美国、日本比起来,中G的现状是什么情况,大家在这里都了解,中G没有重工业基础,年产钢不过40万吨,年产弹药几万吨,武器主要靠进口。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年产钢26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200万吨,就军队装备而言,日本海军吨位为490万吨,是中G0倍~60倍。日本作战飞机有5700多架,而中G仅有505架。拥有近五百万之众的中G陆军只是数量上的优势。日本1个师的武力装备,在东北战争之初相当于中G1个师武力装备的3倍;而在战争的中后期,已经相当于中G的8倍~9倍。”
“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让欧美列强也不敢轻视,而中G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谁都知道,一个软弱乏力的国度与一支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开战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场非正式的会议,几乎每一个星期里,总有那么一天,吕龙会抽出时间,和兴华党内部的高层,以及各党派人士,社会贤达,及其大商人,大家一起交谈上海的发展,国家大事,甚至是国际上发生的事情。
今天参会的人比以往都要多,有兴华党的党魁兼上海市市长赵强,二号人物警察部长陈一新,工业部长宋世达,财政部长钱向东,民政部长李书臣,交通部长张宁,以及中央党元老,兼上海市副市长的张静江,中央党原财政大员,蒋J石的小舅子宋子文。
原中央党第十九路军的蒋光鼐和蔡廷锴,如今二人任职兴华军预备兵团机械化军团第十一军和第十二军的军长,授少将军衔,这也是迄今为止,投靠兴华军和兴华党,得到的最高军衔,之前凡是投靠兴华军的士兵和军官,就算是中将,最高也不过是给一个大校的挂衔,没有实权,除非你愿意加入兴华军重新改造,但是给的军衔十分底。
红党的代表是林长发,此人和很多兴华党、兴华军里的人熟悉,因此是这里的常客,再有就是黄石、李书云他们这些大商人们了。
而能说出此番话的,并不是赵强,也不是吕龙,而是一个大家十分陌生的人,大家看其面貌,感觉他十分年轻,但是对他之前话中谈及的美国和日本,却十分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数据,大家还是第一次如此直观的感觉到中G和日美之间的差距。
此时吕龙见大部分人还对王云峰的身份感到惊讶和疑惑,但是之前他并没有做任何解释,而是力挺王云峰把话说完。
而王云峰手里的那份报告,则是星龙集团秘密收集的,尤其是美国各方面的经济、军事和工业情况,那可是玉兰花费了许多心血搞来的,当然了,这些只不过是浮于美国表面的东西,美国真正的身家,不是这些人能够接触得到的。
“大家可能还不认识王云峰,王先生吧,这位是搞外交的,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把他挖过来,他手里的这份报告,里面传达给我们的信息,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严重性,我们何不听听王先生的高见呢?”
吕龙看着众人,这些人之中,很多都是熟悉面孔了,也有一些是陌生人,但是对他来说,这些人有时候则代表着很多东西,让他通过眼前这些人,就能把握他们身后所代表的势力,对兴华军和兴华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王先生的话是不是有些耸人听闻啊,美国年产钢铁量大还说的过去,为何日本的钢铁产量也如此之巨,要知道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度,他们拿什么来搞巨量钢铁生产?”
吕龙看向说话的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之色,他认识说话那人,是唐颖的二哥,叫唐毅,前些日子他经常去唐颖家,最为热情的莫过于此人,和他的老婆杨玲了。
“就我所知,美国是日本原料的主要进口大国,而且美国十分乐于见到日本购买国内的大批废铁。”
黄石作为中美之间的运输大商,他在美国有很多朋友,而且在美国政界,还有可靠的盟友,因此他知道的比再坐之人多一些。
王云峰脸色很平静,一直保持着微笑,他闻言之后,则向黄石投去赞赏的目光,说道:“黄老板不愧是闻名上海的大商人,看的可谓一针见血,日本确实十分依赖美国,美国是工业潜力巨大的国度,他们在一战之中大发国难财,积攒了雄厚的资本,英法这些昔日的老牌帝国,因为一战,而元气大伤,又经历了经融风暴,可谓是雪上加霜,尤其是他们和德国的那份一纸合约,那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如今德国的野心家希特勒快要上台了,不难预见,只要希特勒上台,肯定不会再遵守《凡尔赛合约》,到那个时候,英法就会自顾不暇,也就是说,如今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已经是名副其实。”
“中美历来友好,美国强大起来,中G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