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将复仇录 >

第23部分

战将复仇录-第23部分

小说: 战将复仇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杰,你输了。”在一旁的阿尔多拉说到。
  “我不会认输的,总有一天,我会打败李叔叔的。”阿尔英杰爽快的回答到。
  “嗯,这才是我所认识的英杰嘛!”李奇边说边将刀放了下来。
  “英杰呀!这么久,没有见你用刀了,没有想到,人进步这么快,阿爸我为你感到骄傲呀!”
  “阿爸,你是不是想测我的箭术呢?”
  “答对了。”阿尔多拉高兴的回答到,他想做的事给阿尔英杰给猜到了。
  “好,那就请李叔叔和阿爸看好了。”阿尔英杰说着便取来了一张弓和三支箭,在他前面百米处,摆了三个靶,只见阿尔英杰,左手拿弓,右手把三支箭同时放在了弓上,用尽了自己的全力,把弓拉到了最大限度,并将三支箭分别瞄准了三个靶,然后身后跨了一步,大喊一声:“中”。
  接下来,只见到三箭飞速向那三个靶射去,只听到一所“碰”,三支箭分别扎在了那三个靶心上,一点也不歪,都直挺挺的扎了上去。
  李奇登时傻了眼,没想到前几天阿尔英杰才将二支箭练得几乎才射中靶心,这才隔了几天,阿尔英杰的箭术竟然达到了突飞猛进的境界。此时的阿尔多拉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眼睛,又看了看,这才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阿尔英杰的箭术竟然超过了自已,怎么不能令他震惊呢?
  “阿爸,我的箭术怎么样?”阿尔英杰一脸得意的说到。
  阿尔多拉被阿尔英杰这么一问,这才回过神说:“棒,真是太棒了,没想到你进步这么快,令阿爸都感到震惊了,想必你的摔跤、骑术、兵法也进步了不少吧!”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嘛!我可从来没有偷懒呦!”阿尔英杰兴奋的说到。
  “英杰呀,虽然你进步很大,但古人云……”李奇还未说完,阿尔英杰便插话到:“古人云,骄则必败,对吧,李叔叔?”
  李奇肯定的点了点头,对阿尔英杰的回答感到十分满意。
  “英杰呀,阿爸想问你一个问题如何?”
  “阿爸,尽管问便是,只要是我能答的出来的,我一定回答的。”
  “那我问你,想不想当大汗?”
  李奇听到阿尔多拉问阿尔英杰这个问题,顿时也来了兴趣,便凝神听了起来。
  阿尔英杰想了一会儿,便说到:“我并不在乎什么大汗,我只在乎我们内蒙的繁荣昌盛就行了,天下兴旺,匹夫有则,如果一个人心中就没有天下,那么他便不是一个好的君王,更何况,君王都是百姓说了算,更何况,君王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好,有你这句话,阿爸我就满意多了。”阿尔多拉欣慰的说到。
  李奇也对阿尔英杰的回答赞许的点了点头。然后对阿尔英杰说和阿尔多拉说到:“英杰,阿尔多拉将军,我们去草原赛马如何?”
  “好呀,我赞成。”李奇刚说完,阿尔英杰便快速的回答到。
  “既然李将军都已经提出了,我还能说什么呢?反正我这几天在府内也闷的慌,就和你们出去赛马吧!”
  “哦,哦,又要赛马了。”阿尔英杰再一次欢呼到,然后便跑到了马棚内,牵出了自己那匹心爱的红棕色的战马。
  “长这么大了,怎么还跟孩子一样?”阿尔多拉一脸无奈的笑到。
  “阿尔多拉将军,他还未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呢?就让他高兴吧!我们也赶快走吧,要不然这英杰就等不及了。”李奇说着便迈开了步子向马棚走去,随后阿尔多拉也跟着李奇来到了马棚。###第三十九章 中原取琴
  余武、余雪等人此时也离开京城有几十余日了,一路上观光赏景,就像那刚出笼的小鸟一样,实在自在。
  “杨将军,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内蒙啊!”余雪焦急的说到、
  “公主,我们还要一天半的时间。”
  “一天,怎么走这么快啊,我可不想早点到内蒙去,我想回中原。”
  “回中原?”杨将军和余武异口同声的喊到。
  “对,回中原,我想回中原把家里的那把琴拿过来,离开余府的时候,我忘了带它了,内蒙古又没有卖的,反正离家这么久了,我也好想再尝尝中原的风味,好好吃一顿。”
  “可是公主,我们就快到内蒙了呀!”
  “我不管,什么内蒙不内蒙的,反正我就是要回中原,拿我那把琴。”
  “可是,妹妹在马车上不是有父王给你买的琴吗?”
  “是啊,父王的确给我了一把琴,但是,我对它一点感情都没有,我就要我那把琴,你们要不愿意陪我回中原,我一个人回去好了。”余雪说着便牵了一匹大白马来。
  “公主,你就不要为难本将了。”
  “杨将军,你要是胆小就不要回去了,反正我也是会武之人,谁要敢挡我的道,就是跟我父王过不去,杨将军,你到底回不回中原?”
  “这……”杨将军也不知所措,只好保持沉默,在马车的四周来回走动。
  “妹妹,你就不要再为难杨将军了。”余武说到。
  “哥,我哪有为难他嘛!明明是他胆小嘛!”余雪有点生气的说到。
  杨将军想了一会儿,便开口说到:“拿琴可以,不过,本将会派一名士兵回中原将公主的琴拿过来,顺便带上公主喜欢吃的食物如何?”
  余雪听到这里,顿时是火冒三丈,大声对着杨将军说到:“杨将军,你说了等于没说,你这意思不是明摆着要与我为敌嘛!”
  “末将不敢,请公主赎罪!”杨将军说着便跪在了公主的面前。
  余雪一看自己这么一吼,竟把杨将军吓成了这样,差点笑出声来,但又忍住了说:“这想要赎罪的话,不过这可以,只要杨将军能和我一起回趟中原就足够了。”
  杨将军一听这话,顿时不知是该让她回中原,还是不让她回中原,心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一直跳个不停,真不知该怎么办才是?只好再一次保持沉默。
  余雪一见杨将军还在沉默就大声又一次喊到:“杨将军,你是不是真想跟我过不去,还是跟我父王过不去?”
  杨将军一听余雪又一次训斥自己,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呀,只好吞吞吐吐地说:“这……本将军答应公主就是了。”
  “好,这才是我父王的好将军嘛!”余雪一脸喜悦的说到。
  杨将军一看余雪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才赶快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冷汗,又说到:“不过,我们一定要在一个月之内赶回内蒙。”
  “好了,本公主知道了,你快备马准备回中原。”
  “是,公主。”杨将军说着便开始调转马头,准备回中原。
  这时,余雪又对余武说:“哥,你要不要回中原,你要是不愿回的话,就自己一个人上内蒙吧!我和杨将军要启程了。”
  “妹妹别急嘛!我又没说不回中原,你总得让我把马车调个头吧!“
  “好,我等着。“余雪高兴的说着,然后便和余武,杨将军等人踏上了回乡的路。
  经过了几十天的行程,余雪等人已经回到了中原,刚跨入了余府,一阵熟悉的声音便传入了余雪的耳中,原来是刘管家在喊自己呢?
  只听刘管家说:“公主,您不是和老爷上京城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京城被老爷攻下了吗?”
  “刘管家,你怎么那么多问题呢?本公主是回家拿琴的,我一进府,你就问这问那的,烦不烦呐!也不说让我好好休息一下,顺便让厨子做几道家乡菜,让我尝尝,本公主早就饿了。”
  “是,是……”刘管家说着便让人赶快做了几道家乡菜给呈了上来。
  “刘管家,我的那把琴呢?”
  “回公主,我早已派人将它收了起来。”
  “好,果然是一个明智的管家,还知道本公主还会回来取呢?”
  “公主说的是,公主要不要先看一看您的那把琴呢?”
  “好,我正有弹琴的雅致呢?快让人把琴给呈上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下人便把余雪的那把用楠木做成的马尾琴给拿了上来,放在了余雪面前的一个桌子上,把盖在琴上的那块布给掀开了。
  余雪一看自己的这把琴跟走的时候一模一样,颜色比以前更加亮一些。于是便问到:“刘管家,没想到我离家的这些日子,你把我的琴保管的这么好,本公主真不知该如何谢你才是?”
  “公主说的是哪的话,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做下人应该做的事情呢?”
  “你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保管这琴的?”
  “我每天都派人遥抹布去擦,隔一个礼拜就上点保养之类的植物油,因此颜色比以前更加亮泽了。”
  “哦,原来如此,那你在本公主走的时候一定要给本公主准备一些保养琴之类的东西呀!”
  “请公主放心就是,我一定会差人准备的。”
  “好,我这就放心多了。”余雪说着便拨动了琴弦。
  接下来,一阵阵如高山流水一样的曲子便传入了众人的耳中,似行云又似流水,一次次把人的心灵带入了一个仙境一样的世界,让人的心中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为,又给人以李白那种“俱怀益兴壮似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超脱世俗,现实与梦境结合,真是让人赞不绝口呀!
  一曲终,余武还沉浸在梦境之中,口中还在说着:“好好好……没有想到妹妹的琴艺是大有长进呀!”
  刘管家听后说到:“公主的琴弹的实在是太好了,真是绝了!”
  余雪一听余武和刘管家都在夸奖自己,脸上一红,却说到:“好了,你们就不要取笑我了。”
  “好好好,妹妹,咱们就先不说这个了,再说一会儿我这肚子就该唱空城计了。”
  “对对对,瞧我这记性,只顾着弹琴,怎么把一桌子好菜给忘了呢?来,哥哥,咱们开餐。”余雪说着便坐到了餐桌旁,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余武看妹妹那个样子,只是笑而不语,便也来到了餐桌边也吃了起来,反正这十几天来,自己也没有好好吃过饭了,趁这个机会,也不顾什么礼节了,也像余雪一样吃了起来。
  吃过饭之后,二人便来到了街市上,只见街上的人们的生活并没有以前那样的繁华,偶尔还能看见一些乞丐在路边乞讨。余雪说:“哥,你说这世道都怎么了?人们为什么这么贫苦呢?”
  “这还不都是因为那个狗皇帝害的,对自己的子民毫不同情,增加税负,才使百姓的生活痛苦不堪,要是让父王早点推翻那个皇帝就好了,人们的生活就不会这个样子了。”
  “是啊,父王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才带领着众将军去讨伐皇帝。父王太辛苦了,可可惜我的武艺不精,不能帮父王分忧,如果有一天,我上了战场,我一定会冲入皇宫,亲手把那个皇帝的头给割下来。”
  “嗯,妹妹说的是,总有一天,父王会让大清的百姓幸福的。”余武说着便准备离去。
  就在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手里拿着个破碗,身上穿着破烂的衣服,脸上和手上都脏兮兮的,站在了他们两人的面前。
  余雪先是一愣,然后说到:“哥,你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然后余雪便从自己的口袋中取出了一些碎银放在了那个破碗里面,接着问到:“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贫贫,今年9岁了。”那个小孩无精打采的说到,显然已经饿了好久。
  余雪一看小孩子的样子,便赶快跑到了一个包子铺前买了几个包子,给了那个小孩。
  “姐姐,这是给我的嘛!”贫贫一脸吃惊的问到。
  “当然了,快吃吧!别饿坏了身子。”
  贫贫一看满脸笑容的余雪,这才相信余雪不是坏人,便说到:“谢谢姐姐。”说完后,便狼吞虎咽的吃的起来,比余雪刚在余府吃饭的那个样子更加让人苦笑不得。
  余雪一看贫贫这个样子就说到:“贫贫慢慢吃,姐姐有的是钱,姐姐问你,你为什么叫贫贫,谁给你取的名字呢?”
  贫贫一听余雪问自己,然后大咽了一口,这才说到:“是父亲给我起的名字,父亲告诉我,因为我们家很贫穷,所以给我取名贫贫。”说完后便又继续大吃了起来。
  “那你的父母呢?”
  “死了,就在上个礼拜饿死了。”
  余雪听到这里,心中有种苦涩的感觉,只能在心中骂着当朝的皇帝,不体察民情,败坏国风,希望父王早日统一大清的江山,为百姓带来一份平安。”
  “姐姐,你在想什么呢?”贫贫问到。
  “没什么,你刚才说你父母死了,那你不就成孤儿了吗?”
  “是啊,我现在每天都流浪街头。
  “你好可怜呀,这样好了,姐姐把我所有的钱都给你。”余雪说着便解下钱囊,放在了贫贫的手中。
  “姐姐,你真是个好人,祝福你,永远美丽。”
  “好了,不要说了,时候不早了,姐姐要走了,你也早些找到一处居住之地吧!”
  “谢谢姐姐。”贫贫说完后,便带着满脸的喜悦跑进了一个胡同里面。
  余雪看着贫贫走向了远方,心中升起了一丝喜悦,她终于可以为父王分忧了。
  “妹妹,你还愣在那里干吗?这太阳都要落山了。”
  余雪这才知道,哥哥还在不远处等着自己呢?于是赶快跑到了余武面前说到:“哥,你刚才看见那个小乞丐,为什么不去帮帮他呢?”
  “你帮的了他一时,可你帮的了他一世吗?最根本的问题,是让父王赶快赶快攻入皇城,诛杀皇帝,这才是解决这世道灾难的唯一办法呀!”
  “哥哥说的很的道理,走吧!我们回家吧!”
  然后,余武和余雪二人便回到了府内。
  在余府呆了不到两天,余武等人便又向内蒙赶去了。###第四十章 二次策划
  余雪等人再次来到了内蒙的路上,又是一路游玩,自然又花费了一些日子,到现在已经离开余府一个多月了,已经踏入了内蒙白边境。
  “杨将军,我们这就到了内蒙吗?”
  “不,我们只是处于内蒙和山西白交界处,离内蒙还有一些距离呢?”
  “那我们大概还要多久?”
  “大概还需要十天。”
  “十天,还有这么长时间,我可等不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