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虎步天下 >

第31部分

三国之虎步天下-第31部分

小说: 三国之虎步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当世豪杰,只要有合适的机遇,这兄弟三人的成就必然不俗。
不过,刘备现在依旧是一个县令,而他在却已经成为了东郡太守,坐拥一郡之地,精兵数万,文有戏志才、陈宫,武有曹仁、曹洪、夏侯兄弟,势力可谓蒸蒸日上。
荥阳之败的阴影已经渐渐散去,现在的他自信满满,再有十几年的时间,即使自己不能笃定四海,也必能扫清中原,让这个纷乱的天下得到几分安宁。
“主公!有冀州快马送来袁车骑的书信!”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后,门外忽然响起一个声音。
“传上来。”曹操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躯,对门外唤道。
“喏。”一个小吏应声走了进来,将一卷竹简递到曹操的手中。
曹操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随后打开竹简仔细看了起来,脸上的渐渐有了一丝凝重。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袁术派孙坚攻打刘表,而袁绍此时正和公孙瓒争夺冀州的主导权,自顾不暇,所以希望他出兵牵制袁术。
袁术攻打刘表,他并不感到意外。之前袁绍想要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他便认为此事不妥,进行了劝阻,不过他这位早年的好友却没能听进去,还因此和袁术闹得兄弟相争。如今袁术联合公孙瓒、陶谦对抗袁绍和刘表的联盟,此次攻打荆州应该只是前奏,再往后,袁氏兄弟的这场争斗一定会让中原乱成一锅粥!
“来人!去请荀司马来见我!”曹操对外面大声喊道。
他口中的荀司马名唤荀彧,原本是袁绍的幕僚,但在那边并不得志,不久前刚刚前来投奔他,现在他帐下担任别部司马。和这个人交谈之后,曹操才知道自己捡了个天大的便宜,如果说将来自己能荡平四海,此人便无疑会成为张良一样的王佐之才!
现在东郡大局初定,戏志才和陈宫都在外县理政安民,只有荀彧被他留在身边,大小事务都常常征询他的意见。
不多时,荀彧在一个小吏的引导下来到了曹操的书房。他三十多岁,相貌清朗,典型的文士打扮,给人一种沉稳持重的感觉。
曹操让荀彧落座,将袁绍的书信交给他看了看。
“文若,以你之见,该如何处之?”
“主公不应出兵!”荀彧看罢,将竹简递还给曹操,言简意赅的应道。
“愿闻其详。”曹操神色一肃。
“如今袁氏兄弟相争,各结盟友,已然成群雄逐鹿之势。如今袁绍与公孙瓒争锋于河北,公孙瓒虽强,但却残暴不仁,又无远虑,非袁绍敌手,不出数年,必然为袁绍所破。袁术虽然坐拥南阳,将广兵多,但勇而无断,非治乱之主。荆州刘表进取不足,但自保有余,主公不必担心袁术坐大。眼下青州黄巾复起,南下寇略兖州,刺史刘岱不过是中人之资,难以讨平,主公可趁此时机招抚黄巾、扩展实力,一面取兖州全境以为基业,待到羽翼已成,东可伐陶谦进取徐州,西可讨袁术攻占南阳,数年之内,便可坐拥河南数州之地,与袁绍成分庭抗礼之势!”
荀彧的话算是说到了曹操的心坎上,他现在虽然有一郡之地,带甲数万,但和袁术比起来实力的差距还是不小的,现在西进和他争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对他来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扩充自己的实力,否则等到袁氏兄弟坐大,自己想要与之争锋就比登天还难了。
“文若所言,正合我意。”曹操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不过袁本初于我乃是至交,如今修书于我,我若按兵不动,却也不太说得过去。”
“主公若是觉得按兵不动不妥,可派一偏师入颍川,造势威胁鲁阳,也算是尽了盟友之义!”
然而,曹操却笑着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眼下黄巾贼数十万肆虐兖州,刘岱无能,能收拾乱局之人,非我莫属!我手中这两万多人也就勉强够用而已,哪里还能再抽调偏师去声援刘表?”
荀彧疑惑道:“主公的意思是?”
曹操嘿嘿一笑,有些神秘的道:“我去不了,有个人却定是愿意去的!”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五十三章  算计
时值夏初,清晨一场大雨刚过,湿润的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由北而南静静流淌的淯水此时显得分外浑浊,像一条黄色的丝带绵延向远方。
淯水畔,一座扎得极为严整的军营里,此时响起了悠扬的号角声。早饭时间刚过,士兵们精神饱满,正整装准备开拔。
这里便是孙坚所部的营地,距离宛城只有五里,但孙坚为避免大军扰民,下令在城外扎营,让满以为风餐露宿几天后可以在城内过夜的孙翊空欢喜了一场。
不过抱怨归抱怨,孙翊却知道父亲的做法是对的,乱世之中,平民百姓生活本来就已经是水深火热,整日担惊受怕了,尤其是宛城这种四战之地。
他曾经听父亲讲过很多次,当年在这里讨伐黄巾贼时的见闻,战火肆虐,尸骸如山,想想当时百姓的惨状,任谁也不会忍心去打破此时眼前这份难得的安宁。
“传我将令!全军开拔!”
孙坚一身戎装,精神抖擞的跨上了战马,挥了挥手下令道。
“喏!”
众将铿然应命,不多时,一队队士兵跟随着他们,从大营里鱼贯而出,排成整齐的队伍,沿着淯水岸边朝南方缓缓开进。
“孙豫州,我们这几天每日只行军四十里,兵贵神速,我们这样是不是有点太慢了?”
队伍的最前方,一名全身甲胄、长相威严的将领在马上对孙坚拱了拱手问道。
“对啊,照这个速度走下去,恐怕刘表那边已经早有防备,于战不利啊。”
另一名将领也连忙附和道,此人装束打扮和前者无二,只是略微胖些。
孙翊听得这话,有些不满的瞟了一眼他们,这二人便是袁术的部将乐就、陈纪,这次出征,他二人各领本部五千人马跟随孙坚,名为助战,但孙翊心里清楚,这两个家伙只不过是袁术安插在父亲身边的耳目罢了。毕竟那三万豫州兵可是他袁术的家当,这次让父亲带来南征,没有自己的人盯着,想来他定然会坐立不安。由此也可见此人胸襟气度不过如此,怪不得在历史上也没能成多大气候。
一路下来,这二人一会儿说伙食不好了,一会儿又说扎营的地方太过潮湿了,诸如此类,总之没少与孙坚为难。孙坚对此大都一笑置之,随后尽量照他们的意思吩咐,不过孙翊对此却是颇为不忿——我父亲可是堂堂乌程侯、豫州刺史,而你们不过是袁术帐下两个校尉而已,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来指手画脚了?
“乐将军、陈将军,鲁阳和襄阳相距不过数百里,此次数万大军南征,光是调集诸部人马和军械粮草就耗时月余,这么大的动静,刘表会毫不知情吗?刘表如若知情,就算我们行军再快,他会没有防备吗?孙翊虽然年幼无知,却也明白‘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的道理,若我们我们进军速度过快,无法保证士卒有充足的体力,万一遇到敌兵伏击怎么办?五万大军的性命,两位将军该不会以为是儿戏吧?还是说两位将军觉得刘表的荆州军不足为惧,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
孙翊肚子里几天来的不满此时都爆发了出来,不等孙坚说话,一连串的反问便已经脱口而出。
“这……这个……”
乐就和陈纪此时已然是瞠目结舌,两人面面相觑,顿时都语塞起来,虽然他们早先都听说过孙坚有两个儿子聪明过人,却也都没太往心里去。直到今天被孙翊一顿连珠炮似的反问,二人才真正意识到眼前这个孩子确实是非同一般。其实说起来,这次他们也并不是有意为难孙坚,而是在出发前袁术就吩咐过他们,要催促孙坚速战速决,否则战事迁延日久,只怕西凉董卓大军犯境。早知道如此,自己也就不来触这个霉头了。
众人也都不满他二人一路为难孙坚,此时见他们被孙翊问得面红耳赤,一个个都在心中暗笑。孙策更是悄悄朝孙翊眨了眨眼,竖起了大拇指,用嘴型说了句“好样的”。
孙翊心里也不由得乐了,这个手势是他昨天教孙策的,没想到自己这个大哥倒是挺会现学现卖。
“犬子童言无忌,两位将军休要见怪。”孙坚见乐就和陈纪如此窘迫,忙笑着打了个圆场,一面用又用责备的眼神瞪了瞪孙翊。其实看到孙翊小小年纪就为自己抱不平,他的心里也是暖暖的,不过眼下大战在即,将帅不和乃是大忌,所以虽然他本人也对袁术这两个部将没什么好感,但必要的应承还是要有的。
“不敢不敢,令郎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我等实在惭愧……”
“是啊是啊,虎父无犬子,当真不假,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呵呵……”
二人闻言,也虚与委蛇的客气了两句,脸上的尴尬也略少了几分。
大军一刻不停的向南开进,不远出的一座山丘上,三人三骑伫立在那里,静静的望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渐渐远去。
“走!去鲁阳!”
为首的那人眼中碧光一闪,沉喝一声,调转马头,三人三骑朝北疾驰而去。

。。。。。。。。。。。。。。。。。。。。。。。。。
夜幕渐渐降临,襄阳城北,江夏军大营灯火通明。
主帐内,黄射正兴致勃勃的把玩着白天宴会上刘表送给他的一块晶莹剔透的玉如意,口中啧啧赞叹,显得有些爱不释手。
“射儿,今日在宴会上,咱们答应了刘表驻守江北阻击孙坚,你有几成的把握?”黄祖见他此时满心都放在了玩物上,不由得皱了皱眉道。
“不到一成。”黄射淡淡的答道,目光依旧没有从玉如意上移开。
“啊?”黄祖一愣,立刻急了,忙从儿子手里夺过了玉如意,骂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着这种玩物!既然没有把握,那你为什么还让我答应下来?这一万多人可是咱们黄家的命根子啊!”
黄射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道:“父亲先别着急,阻击孙坚的把握确实不到一成,但却没说我们真的要那么做啊。”
说着,他从一脸不解的黄祖的手里拿回玉如意,在手上轻轻掂了掂,继续说道:“新野、邓县城池矮小破旧,根本不堪坚守,在那里跟孙坚拼消耗的话,我们就算有三万人也输不起!刘表想让我们帮他挡住孙坚,同时也利用孙坚来消耗我们江夏的实力,他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我们答应他驻守江北,不过是将计就计罢了。孙坚此次南征,目标可不是我们江夏军,而是襄阳,是他刘表。所以我们明日到了江北,便不守城池,游而不击,让孙坚大军直取襄阳,到时候便是他和刘表鹬蚌相争,我们来当这个渔翁了!”
黄射得意的一笑,在他的计划中,最好的结果是孙坚猛攻襄阳不克,而刘表也因此元气大伤,到时候他们父子倚仗江夏强兵,这荆州境内是谁说了算就未可知了。
黄祖听他这么一说,眼中顿时闪起了一丝灼热,不过但很快便又被迟疑的目光所代替。
“话虽这么说,但刘表手中可是有五万人马,而我们不过万余人,如果到时候他的消耗不大,等到孙坚退走,他岂能放过我们?”
他知道,对于刘表来说,像他这一类的地头蛇迟早都是要下手的目标,只不过少一个名头罢了,如果江夏军领了阻击的任务却游而不击,无疑是给了刘表一个和他们撕破脸的最好理由!
“南郡一境,不过十余万户,三四十万人,刘表初到荆州,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五万人马,否则也就犯不着让我江夏出兵了。如果我所料不差,他手头的兵力也就两万多一点,绝不满三万!”
“可是,如果真如你所说,刘表手中只有两万人,万一他挡不住孙坚怎么办?那样的话岂不是连江夏也危险了。”
“无妨,如果没有我们江夏军,刘表能不能扛下来还真不好说,但是有我们作为游兵在后方牵制,孙坚就不敢全力攻打襄阳。真的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候,大不了我们拉刘表一把,只要把消耗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行了。”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五十四章  密谋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襄阳城中的一处军营内,一座军帐上倒映出三个模糊的影子,另一场谋划也在悄悄进行。
“文长此计恐怕不妥。”说话的是霍峻,语气沉稳而平静。
“有何不妥?”魏延斜睨了他一眼,“江夏军不下万人,扼守新野、邓县一带,必然和南阳军有一场恶战!我等所部人马皆是荆州骁锐,若是趁两方激战正酣,突袭孙坚本阵,定能一击必杀!”
“孙坚当世名将,黄祖绝对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就算两军陷入激战,恐怕他的防备也不会松懈,想要突袭斩首,很难!”
“仲邈未免太过谨慎了,我倒觉得文长这个计划不错。”一个身材略显瘦小的将领盯着霍峻笑道,眼中闪动着一阵精光,“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即使是孙坚也会有大意的时候,如果能抓住战机,突袭斩首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人叫吕公,和魏延、霍峻一样,是文聘帐下的军侯,三人交情很好,所以这次魏延特意找他和霍峻前来商议。他们三人中,霍峻性格谨慎持重,而他和魏延则喜欢险谋奇计,所以在这场商议中,他更偏向于支持魏延。
如果真能如魏延所说,一战斩杀孙坚,那么敌军虽有五万之众也必然不战而溃!而他二人则会一战成名,成为保住荆州的头号功臣!到时候即使当不上将军,至少也应该混到中郎将的位置了吧?
“可是,如果孙坚并没有和黄祖交战呢?”霍峻瞟了他们一眼,轻声道:“黄祖不是傻子,主公这次让他据守江北,摆明了是要消耗他江夏的实力,他不会那么容易上当的。只怕到时候孙坚还没遇到抵抗就已经到了襄阳城下了。”
“这个……应该不会吧?”吕公一时有些愣神,这个问题他们倒是都没有考虑过,于是慌忙看向魏延。
魏延神色自若的一笑,眼中满是自信的说道:“如果黄祖放孙坚过江,那我们就轻兵潜行,埋伏在城外伺机而动。等到孙坚攻城战事胶着之时,再发动突袭,打他个措手不及!”
霍峻见魏延踌躇满志的样子,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以自己对他的了解,这个时候不管是谁也没法让他改变主意了。他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对吕公道:“子兴,你也打算和文长一起吗?”
吕公点了点头,他也在荆州做了很多年的军侯了,自然不满足于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好不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