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惊雷入汉 >

第126部分

惊雷入汉-第126部分

小说: 惊雷入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辈们差。

“告诉大都督,朕会斟酌行事,请大都督也切勿勉强。”刘禅看罢书信,心中有了定数道。

吴将伍延拱手深施一礼后转身上马而去,标准的军人作风。

“施公绪确是将才,这一战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刘禅带着蜀军撤离了大营,在离吴营十里外的山丘上注视远方即将血流成河的战场。

“陛下,魏军快到了,是否再退一些?”文虎近身劝道。

“哈哈,施公绪信中也是劝我先退,以防万一,朕既然敢来此地,难道没有自保的能力么?”刘禅胸中豪情万丈,饶有兴致的想看看这十万吴军在近乎平原的地势上如何抗击二十几万魏军。

见刘禅如此,文虎也不再多言,身为蜀汉将领更是陛下身前的头等护卫将领,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尽力保护陛下。十里的距离不算远,若是谨慎些,也并走不掉。

黑压压的大片魏军开始映入眼帘,当中负责指挥的正是晋公司马昭,身侧是脸色极差的晋公世子司马炎。不只是因为打败仗的原因,更多的是司马昭的训斥和责骂。

蜀军突然出现的责任不能怨司马炎,这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况且从曹操到司马昭,谁不是依靠身旁群策群力才能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司马炎身边的谋臣智士都是司马昭亲自甄选安排的,这些用智略吃饭的人都没想到,司马炎年纪轻轻如何能有所防范?

“败了就是败了,安世若认不清现实,就不配做我司马昭的接班人!”司马昭头也不回就知道司马炎的状态,冷冰冰的一句话抛过去,让司马炎心中又酸又凉很不是滋味。

“我……”司马炎很想告诉父亲这不是自己的错,却又说不出口。纵然司马炎不如司马昭,但身上仍是流淌着司马氏的血液,心中有不满的情绪,却又知道父亲说的没错。

做为一名指挥全军的统帅,为任何突发的状况负责是理所应当,在所难辞的事情。无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就是那句话,败了就是败了。

“请父亲给儿臣一次机会,儿臣定一雪此辱!”司马炎压下心中的不快,大声说道。

晋公的战马依旧奔驰,司马昭置若罔闻般毫无动静。司马炎愣了一下,旋即又是加大了音量,近乎于嘶喊的叫道:“请父亲原谅儿臣,儿臣愿将功补过!”

在二人四周的谋臣将领和卫士们都是听得清楚,可晋公不动作,谁也不敢多嘴。这么大的声音自己离着这么远都听得真真切切,甚至震的耳朵很是不舒服,只比司马炎快半匹马身位的晋公会听不见?

司马昭无动于衷,放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就那么着继续向前。司马炎脸色数变,紧咬双唇,奋力抽打马匹加速越过了父亲。

“炎儿请命领战,誓破吴人!”司马炎翻身跃下战马,就跪在司马昭马前。

司马昭的战马本就是前进的状态,司马炎猛的跪在当路拦住道路是非常危险的举动。耳中听着马蹄声没有任何减缓,司马炎后背冷汗直流,莫非父亲真的不要这个儿子了?

就在战马撞在司马炎身上的那一刻,司马炎心中有了动摇,要躲却硬是没有躲!一声嘶鸣,司马昭的战马前蹄高高扬起,当双蹄落下地时已然在司马炎的身侧。这不过是毫厘之差却是惊险万分!

“带着你的人马半个时辰内破营,否则就不用来见我了!”司马昭高坐马上,看着自己的爱子总算有了些样子,冷冷的道。

“儿臣定不辱命!”父亲终于开了口,司马炎如逢大赦起身上马而走。走出老远司马炎才觉得后背发凉,披着重甲的自己竟然早已汗流浃背。想想都是后怕,若是父亲真的不理睬自己,自己的命运又当何去何从?

这是赌上司马炎未来命运的一战,此战必胜!

“晋公,世子他……”钟会在身侧提醒司马昭道。

“一场败仗算得了什么,本公的子嗣怎会连这点胸襟都没有。”司马昭语调乖乖的道。

钟会闻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世子他初临战阵,若非蜀人出现这一战已经赢了。”

“好一个兵家常事,到了这般田地,还能禁得起几次兵家常事?!”司马昭语调转冷,转头注视着钟会。

那目光只停留了一个呼吸,对钟会而言却好似一个时辰那么漫长。晋公的目光透着说不出的寒意,没有任何感情,毫无掩饰的杀机!自从仕官以来钟会也是跟随司马昭南征北战的重要智囊了,但从未见过晋公如此冷漠,而且是对自己这首席智囊。

等钟会反应过来时,司马昭一行人早已走远。看着身边不断经过的兵将们,钟会吐了口气,脸上挂起一丝笑意好似自言自语道:“怪不得呢,这个时候说这种话还真是影响士气,哼。”

可惜这句嘟囔只有钟会自己才听得见,那么小的声音在二十万人海中好似没说过一般。

吴国荆州大都督施绩站在营楼上慷慨陈词,激励众军士气:“这里是魏人最后的巢穴,他们已经输不起了!我们都是江东的好男儿,顶住两个时辰,魏人必然混乱,那就是我们反击之时!”

“必胜!”留平在一旁大喝道。

“必胜!必胜!必胜……”吴军被施绩和留平鼓舞多时,此时的士气正是旺盛的时候,数万人齐声呐喊的声音远远传了出去。

“杀敌!”留平继续鼓舞士气。

“杀敌!杀敌!杀敌……”

“誓死不退!”施绩的吼声几乎破音。

“誓死不退!誓死不退!誓死……”

吴人的呐喊好似一封战书,负责前沿攻势的司马炎脸色阴沉,心中有了几分顾虑,想不到吴军竟然如此坚决的要和魏军作战。按照常理来讲这一战吴人的胜算可以说只有三成,甚至更少。

魏人出击的声势猛烈,但实际速度并不快。二十多万人要保持良好的阵型,才能随机应变游刃有余的作战,这当然不能走得太快。

毕竟行军不是冲锋陷阵。

眼前又是一场硬仗,但父亲准备如何对付蜀军呢?大战在即,司马炎心中泛起奇怪的念头,自己明明为了眼前的战事殚精竭虑,却还有心思想着如何对付蜀军,这是心不在焉?或是……

“杀!”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喊杀之声,魏将冯紞,石鉴的前锋军冲向吴军大营,正式拉开了这场大战的帷幕!




第九十二章 帝都之战(六)
喊杀声遮天蔽地,无数魏军高举兵刃冲向吴营。大概半天之前他们刚刚把这一片的营帐拆的稀烂,结果转眼间营帐已然恢复了七七八八的样子矗立在众人面前。这一战,恍若重现半天前的那一场战斗。
对面的箭矢好似暴雨一般不停的落下,每一击都夹带着吴人不屈的斗志。魏军的弓弩手把活力集中在营盘两侧,全力压制吴营两翼的火力。吴人同样还以颜色,并且密切注视魏军的动向。
魏人的弓弩手多布置在两翼的军队中,而盾牌军则是主要集中在中路。用强大的火力集中压制吴营左右,跟随冲锋的都是身形矫健健步如飞的敏捷之士,吴人的弓箭少了,这些魏兵便可以最小的损失靠近吴营。
而中路的盾牌军一层层厚厚遮挡着魏军,脚步明显要比两翼放慢了许多,而中路的魏军几乎是没有远程还击的,就算有也因为火力的不足被吴人压制。行动缓慢,又没有反击力量的敌军是最佳的靶子,可吴人却不敢投入过多的远程攻击来应付魏军的中路兵马。
原因很是简单,两翼的魏军冲的实在是太快了!
“都督,该如何应付?”吴将孙异抱拳请施绩发号施令。
“司马昭老贼按兵不动,让儿子来打头阵,想的到是舒服。”施绩脑中不断计算着什么,口中冷笑不断。
“传令丁封,盛曼,胡冲依我计策行事!”施绩心中做了决定,吩咐道。
有了施绩的应允,吴军开始将火力也集中在两翼和魏军形成对射。在火力大致相等的状况下,双方彼此压制不了对方,遭殃的便是双方的军士了。冲锋的魏军少有盾牌遮护,挨着箭矢是非死即伤。前面的中箭身形一慢,就被后面的撞倒在地,后果可想而知,战场上就是如此的残酷。
这是冲锋,跑慢了大家都没命。
吴军方面在放松了对正面魏军的攻击后,正面的魏军渐渐的起了变化。司马炎紧张万分的望着前方战场上,这战术的第一步算是成功了,紧接着便是看前方将士们的执行程度。
魏军大将冯紞带着一万铁骑藏身于魏军的中军阵后,缓步跟随前进。吴军被两翼的魏军纠缠的焦头烂额,等到发现这一支伏兵时为时已晚。
“上马!”冯紞大吼一声,提到翻身上马。万余魏骑徒步牵马走了这么久,闻言精神一振,明白到了自己冲锋陷阵的时刻了!
“杀!”充盈着满耳的喊杀声中,高亢的吼叫划过吴军的心头。盾牌军好像水浪般分向两翼,中间是万余魏国铁骑冲出,这么近的距离,让人没办法做任何抵抗!
司马炎见状欣喜万分,吩咐后军开始挺进。趁着骑兵冲开的口子,魏军正是大举压上的好时候。二十万大军挟恨而来,情绪是最佳的催化剂,尤其是窝里窝囊战败的司马炎。要知道当时被施绩打得有多惨,如果不是张华等人提醒,恐怕连命都搭上了。
恨由心生,更会蒙蔽理智。可司马炎是晋公世子,是曹魏士族默认的权利接班人,这不是普通的身份,更不是普通的人。就算司马炎在当权者中排不上名次,但也比大多数都要聪明能干。
魏国铁骑瞬间便靠近了吴营,吴军兵将的脸上不是恐惧也没有惊慌,出奇的镇定,出奇的坚定。这一切看在眼里,冯紞只觉得口中发干,喉咙发痒,难道老子中计了!?
“给老子冲!”后退无路,前进有门,此时此地,唯有向前舍命冲锋!
“杀!”魏骑齐声嘶吼,身经百战的老兵们都知道眼前的吴人绝对不简单,可不论吴人有什么手段,这个时候也只有硬着头皮上前,比比谁的拳头更硬一些。
“碰!”连续的闷响声此起彼伏,这是魏骑撞入吴军阵列中的声音。就在魏骑冲入的前一刻,吴军纷纷让开了道路,摆在魏国铁骑面前的是无数的车仗。外面好似密密麻麻的吴军用了和魏军相同的手段,都是迷惑对方的障眼兵。不同的是魏军遮掩的是自家铁骑的行迹,而吴军遮拦的是无数车身钉满木锥尖刺的车仗。
在平地上应付铁骑,车仗是最好的手段。如何使用各有各的心得,可故布疑阵吸引魏骑冲击带刺的车仗,这还是从来没有见过的。魏骑的速度提了起来,短短的距离想慢下来谈何容易?
“碰!碰!碰……”许多魏骑结结实实的撞在车仗上,车身上的利刃木刺没入骑士和战马的体内,顿时满地是血。
魏骑接连不断的撞在车仗上,后续的骑兵纷纷减速或是绕行,可吴人的手段并非只有这一种。就在魏军中计的同时,在两侧各有吴将带着兵士推着车仗冲入魏骑之中……
万马奔腾中出现了活人,其结果是什么?
死!
这是不要命的打法,更是自杀式的攻击。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杀一千铁骑,损失八百步兵,这有多划算?光是那战马,就足以抵得上人命了。整个江东才有多少骑兵?
人死了,车却是留在了骑兵队中,一辆两辆的倒是无伤大雅,一两百辆又如何呢?
原本退却的吴军好似幽灵一样再次出现在魏骑四周,被车仗冲的七零八落的魏骑开始被吴兵屠杀。眼前是吴兵,身侧是吴兵,身后是吴兵,甚至还没等着做出判断如何冲出困境,身上就中了四五箭。
两万吴军骤然加入战场之中,魏骑顿时陷入困境。
司马炎兴高采烈的心态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的坠入谷底,怎么会这样?如何向父亲交代?拼了!
“杀!后退者斩!”司马炎没有了退路,这一战打不开局面,父亲司马昭不杀了自己,想继续做晋公世子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七八万魏军开始和吴军短兵相接,吴人凭借着营帐和魏人对峙周旋着。本来由魏骑突破的缺口被车仗连成了车阵重新封锁住,一万魏骑也被分割为两半,营中的三四千骑被吴军围攻着,营外的五六千骑兵在车阵面前,四周都是自家的步卒,硬是没有冲锋提速的空间,完全施展不开。
远方的司马昭摇了摇头,不是自己的儿子做的不好,而是这施绩难缠到如此地步,远远超乎了自己的意料。

(欢迎各位读者大大留评,收藏,红票)



第九十二章 帝都之战(七)
被动挨揍是第一步,被揍的时间久了也是很消耗力气的。魏军投入的只是司马炎的十万魏军,这还不到魏军总兵力的一半。施绩冷笑连连,把手中令旗一招,吴军开始有了变化。
盛曼,丁封,胡冲三名吴将各引五千精锐发动了反攻!反攻的兵力不多,但时机和位置却是恰到好处,这显示出施绩炉火纯青的指挥功力。两军一攻一守这再平常不过,魏军可不是只有这一步棋,对于司马炎而言骑兵突袭也不过是第一步罢了。
问题在于司马炎出第一招的时候,就被施绩将计就计打乱了整个安排,间接的封住了魏军的后续变化,从而使战场的主导权落入吴人手中。司马炎全军猛攻不下,吴军采取的守势没有落于下风,反而因为魏军焦急的心态占了些许心里优势。此时吴人采取反攻,便是打破平衡的关键了。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被吴军困在阵内的魏将冯紞。冯紞带着魏骑左右冲突,好像无头苍蝇似的在吴阵中乱撞,始终不得突围的方法,反而自身的损伤越来越多。前后左右尽是数不清的吴军,眼睛明明看得到车阵外的同袍,偏偏是闯不过这百步的距离。
冯紞急的满头大汗,嘴唇开始发抖。自己可不是什么勇将,只是得到司马炎的喜爱才有了这般显赫的位置罢了。可这个时候吴军败亡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外面有世子的大军,更有晋公的大军,自己怎么能投降?身边的魏骑锐减到一千余骑,又能撑得住多久?
一阵骚乱从侧翼传来,负责侧翼守御的数百骑兵如同浪花般分开,破浪而来是一名吴将!
迅疾无匹的速度,电光火石的一刀,让人防不胜防,也无法可防,唯有——死!
“鹰扬将军盛曼在此,谁敢与我一战!?”吴军大将盛曼纵马横刀带着五千精锐反复截杀魏骑,手下没有一合之将,当斩杀了冯紞之后魏骑更是迅速败亡。
便在此时,丁封和胡冲两支人马杀出了营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