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意大利不面 >

第15部分

意大利不面-第15部分

小说: 意大利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月25日,第一批10辆BT…5M型坦克抵达意大利。当意大利的装甲兵军官和菲亚特公司的设计人员第一次看到BT…5M时,他们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那就是“震惊”:倾斜装甲使得在保持车重的前提下防护力大大提升;“克里斯蒂”悬挂装置提高了机动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后置有效降低车高;焊接技术的大量应用提高了车体的强度,同时避免了被击中后飞溅的铆钉;长身管火炮可以有效击毁任意一种意大利坦克。与它相比;菲亚特正在研制中的M11/39坦克不过是个大玩具。
唯一让意大利人对这型坦克有一小小的不满意,那就苏联坦克采用了易燃的汽油机而不是意大利坦克普遍采用的柴油发动机。
很快在会议上,陆军有人提出了仿制苏联BT…5M型坦克的建议。菲亚特公司也表示在苏联工程师的帮助下仿制BT…5M没有什么技术障碍。很快在芒果授意下意大利陆军一脚踹飞了垃圾的M11/39坦克计划,下达了200辆BT…5M的仿制订单。
另外,早有准备的芒果童鞋又在会议抛出了一份X小组获取的法国S…35和B…1坦克情报(S…35概况详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SOMUA_S35;B…1概况详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_B1)再次震惊了意大利的装甲精英们。经过讨论,大家发现要有效对付S…35和B…1就必须拥有75mm的长身管火炮和60MM以上的装甲。而这样的坦克,根据估算至少要25吨。为了在机动性不劣于S…35,就需要300马力以上的新发动机。会议上,芒果拍板决定菲亚特公司马上开展新型25吨级坦克的研制。
菲亚特公司提出发动机是个难题。芒果指出可以考虑从德国的博世(Bosch)公司引进柴油机技术。新坦克将尽量吸收BT…5的成熟经验;少走弯路;力争在39年投产;40年装备首批200辆。
就在墨索里尼和他的将军与工程师们讨论新坦克之时,远在阿比西尼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海尔。塞拉西皇帝正为阿杜瓦攻势的主将人选而头痛。除了还年幼不懂事的三阿哥(为了娱乐大众,请允许我使用这个称谓)萨尔。塞拉西外,大阿哥沃森和二阿哥马康南都提出了要担任这次战役的主帅。
皇帝本人是偏向于二阿哥马康南,这个孩子一向很讨人喜欢,作为总督在哈拉尔干得也不错,而且陆军大臣穆卢吉塔已经把整个计划安排地妥妥当当,应该可以放心地交给二阿哥去执行。
很快,善解人意的大学士塔克尔揣测出皇帝有意让二阿哥挂帅,连夜进宫面圣。他告诉皇帝本来这次御前会议讨论出兵阿杜瓦,并没有通知大阿哥。但是现在大阿哥自己跑出来要当主帅,无疑是向皇帝示威。暗示皇帝朝中的大臣们是心向他这边的。
被塔克尔这么一说,皇帝发现大阿哥平日里一贯的储君做派,对国事屡有干预。这次战争爆发后更是主动要求领兵去驻守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屏障德赛。在想想这历史上弑父自立的也不是少数,更是犹豫起来。
“这次若让二阿哥领兵,胜则相安无事,二阿哥也好凭着战功压一压大阿哥。若是二阿哥兵败,就怕是天下大乱啊”塔克尔说出了自己更进一步的担忧。
“此话怎讲?”皇帝问道
“陛下,你说这次兵端为何而开?”塔克尔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皇帝,但不等皇帝回答,他自己先说了出来:“意大利离我国千里迢迢,他们不会灭了我国。不过是想我们割地赔款罢了。”
“这事我晓得,本来我也打算割点地赔点款,把事情了结了。不过现在又有机会重现当年孟尼利克皇帝的伟业,自然是与意军一较高低”皇帝说
〃所以,此战胜了我不担心,可万一败了呢?二阿哥被意大利人杀得人仰马翻,自顾不暇。就怕大阿哥引兵逼宫,废了陛下,息了意人之怒,割点地赔点款,接着当他的逍遥皇帝啊”塔克尔走上一步,接着说:“现在他的人马就在德赛,从那里到皇宫可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这可如何是好?”皇帝被塔克尔的话进出一身冷汗。
“随大阿哥意,让他领兵攻打阿杜瓦。这样无论胜负,主动权都在陛下手里。”塔克尔接着分析道:“胜,大阿哥自然是感激陛下给他这个立功的机会。败了,可令二阿哥从德赛发兵救援,大阿哥也会感激陛下施以援手。”
 1935年11月5日,阿比西尼亚皇帝命令大阿哥沃森统领驻瓦凯尔的部队,待瑟科塔的援军一道,向阿杜瓦发起攻击,若攻击顺利。相机行事攻入厄立特里亚。
他还命令二阿哥马康南驻守德赛待命。
最后他命令古格萨部在阿克苏姆以东阻挡意军从维克罗回援。
有关阿杜瓦攻势的态势图在这个帖子的最后位置http://。sbanzu/topicdisplay。asp?TopicID=2692447&BoardID=63
 
    











 
 第30节、出场 '本章字数:2281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26 11:23:25。0'
 
  迪亚拉是阿比西尼亚皇家禁卫军连长。他的爷爷本来只是个普通的农奴,但是在1896年他老人家跟随孟尼利克皇帝参加了阿杜瓦战役中,战斗中他砍下了十个意大利士兵的头颅,战后被封为爵士。从此,他们一家跻身贵族之列,迪亚拉才有机会加入只有贵族才能加入的禁卫军。
禁卫军无疑是阿比西尼亚最强大的部队,也是唯一一支接受现代化的军事训练的部队。他们装备从瑞典、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法国和西班牙的军工厂订购了大批火炮、机枪、步枪、手枪、弹药、探照灯、炸药和军装。而且瑞典爱立信公司为这支部队提供了通讯器材,极大地有利于部队的指挥和调动。
    与其他世袭贵族不同,出生军事世家的他对严酷的军事训练并不反感,认真操练,对长官的命令不折不扣的执行,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30岁时当上了禁卫军的一名连长。而后,他被送往“海尔。塞拉西一世军校”(看来独裁者都喜欢当校长)进修,通过这所瑞典军事顾问执掌的军校,迪亚拉具备了作为一名现代军官所基本军事素养。
本来迪亚拉所在的禁卫军部队驻扎在德赛,但5天前他们接到命令赶往瓦凯尔。他们为了躲避意大利人的航空侦察,采用昼潜夜行的方式向瓦凯尔进发。士兵步行,军官骑马,火炮被拆解后用骡马背负,沿途的地方官员会为他们准备好食宿。每天部队行进12小时,每天行进50km(行军速度参考HOI2中的36型山地师)。
让人失望的是,禁卫军在开进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不是意大利的飞机而是其他的土著武装部队,为了争抢食物、宿营地、道路甚至是做饭的女人, 装备优良、待遇良好、身穿整洁制服的皇家禁卫军与土著武装部队发生争吵,双方甚至爆发了斗殴,多人受伤。(史实:禁卫军与土著武装在战争中一贯不和谐)。
当禁卫军赶到德卜勒泽比特,准备沿特克泽河前往瓦凯尔时,却发现由于旱季的影响,下游已经断流。他们不得不沿着干枯的河床行军,当然平坦的河床要比崎岖的山路好走不少。
11月10日,他们终于到达了瓦凯尔。两天后,大阿哥沃森才率领八万人马从比德赛近的多的瑟科塔赶到。。现在,整个瓦凯尔就是一个大兵营,大阿哥沃森一共集结了11万人的部队,其中有精锐的禁卫、也有中央政府的正规军,但占一半以上还是部落勇士组成的土著武装。
按照大阿哥沃森的计划,这次对阿杜瓦的攻势目的是切断侵阿意军与厄立特里亚后方的联系。阿厄边境的东段是达纳基勒洼地,在旱季气候极端干燥,地表水缺乏。大部为荒漠,多干谷和碱滩,不便于与大部队的运动。所以侵阿意军主要依靠西部边境的公路进行补给。如果顺利打下阿杜瓦,大阿哥还准备派出由游牧部落的土著武装组成的骑兵部队对厄立特里亚进行一次掠袭,造成阿军大举反攻态势,吸引意军主力回援,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古格萨打下了阿克苏姆,那些没见多世面的家伙都把他捧上天了”大阿哥感慨道
“那这次我们打下阿杜瓦,大阿哥还不是成为举国所望的大英雄啊”一个内侍阿谀到。
“大阿哥可是文能提笔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真是个百年一遇的明君啊。”另一个内侍也不落后
“你们这两个马屁精”大阿哥故作讨厌地说“去把陆军大臣穆卢吉塔找来,我们要商量一下这个仗怎么打。”
 没过多久,陆军大臣穆卢吉塔来到了中帐商议。
“不知道,穆卢吉塔对这次阿杜瓦之战有什么建议啊?”
“阿杜瓦这个地方是个谷地,谁先占领了附近的高地 谁就可以获得胜利,所以我们要尽快占领那些高地。我建议晚上我那就出发。”穆卢吉塔回答道
听了穆卢吉塔的建议,大阿哥表示同意,然后他可以询问那支部队去执行这个任务。
“微臣以为当然是禁卫军,他们已经到了两天,充分休息过了。”
“为什么不是派伊鲁姆麾下原来驻瓦凯尔的部队,他们基本是本地人,对这种山地比较熟悉”大帅哥反问
“殿下,知道这次我们手头集结了十万之众,为什么我还要陛下派来禁卫军吗?”
“我也一直对这事不太明白。”大阿哥坦白的说
“一来,禁卫军兵精械良,我们这次和古格萨打阿克苏姆可不一样,我们是和意大利人硬拼硬啊。多点兵马总放心一点。”穆卢吉塔缓缓道来:“另外,我也希望殿下能和禁卫军得人多接触一下,殿下眼光要放的长远些。皇帝现在对二阿哥是比较看好,不过在我们这些大臣眼里,殿下才有能治国的明君啊。”
分割线
意大利东非参谋部,新任侵阿意军总司令巴多格里奥将军,拿着一份阿比西尼**报与政治局刚刚送来的情报,抽着烟,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在看,仿佛要把电报纸看透一样。
“没想到德。博诺临走了送我这么一个大礼”巴多格里奥自言自语说道,“他这个人打仗不行,搞政治还是有一套啊。”
“只可惜现在手头的兵力都撒出去大扫荡了,要集结起来在投入战斗至少要三、四天时间。”一个参谋插嘴道
“武装黑衫军的一个旅已经运抵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港了,现在正在往提格雷赶,要不派他们去,应该来得及”另一个参谋提醒道。
“现在也只有这样办了”巴多格里奥无奈的回答,作为一名老军人,他对这群法西斯狂徒组成的部队还是不放心。毕竟在他脑子里灵活的指挥、严明的纪律、认真的训练才是胜利的保障,单单依靠狂热的勇气只会白白增添伤亡。
在芒果本来的计划里武装黑衫军第一师将在1935年的年底完成训练,然后投入阿比西尼亚战场“刷怪练级”的。但是,就在芒果接到德。博诺的电报后,他觉得阿比西尼亚的战事可能提前结束,所以决定将已经完成整训的武装黑衫军第一师教导旅前行投入战场。
          1935年11月16日,武装黑衫军第一师教导旅到达阿杜瓦,全旅3000人将在这里等待他们的结业考试。考官是阿比西尼亚最精锐的皇家禁卫军一万人和武装土著十万人。
          〃准备战斗”阿比西尼亚皇家禁卫军连长迪亚拉的喊声在山谷间跌宕,久久不能散去。 
 第31节、出来遛遛 '本章字数:2762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28 08:47:05。0'
 
  1935年11月16日14时57分,随着阿比西尼亚皇家禁卫军连长迪亚拉的〃准备战斗”喊声,武装黑衫军教导旅与阿比西尼亚皇家禁卫军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早在2天前,皇家禁卫军就接到命令占领阿杜瓦以东的高地。他们在嘹亮的军号声中,轻松地占领了这些至关重要的高地。但是这些裸露的高地上缺乏植被,而且山体为岩石;无法构筑坚固工事。这意味着他们在后面的防御战中将吃不小亏的。
16日下午,黑衫军教导旅的先头部队达到了阿杜瓦。这时的他们接到了侵阿意军总司令巴多格里奥将军的电报,要求他们占领阿杜瓦并阻挡其后阿军的攻击,为维克罗的意军回援争取时间。
此时教导旅的指挥官是已经升任武装黑衫军第一师师长的加尔比亚蒂将军。现在他的手头兵力只有3个轻步兵营,旅属炮营还在赶往阿杜瓦路上,而坦克营更是还在红海里的货船上。他认为阿杜瓦作为一个谷地,无险可守,防御的关键是依靠阿杜瓦以东的高地而此时这些高地已经被阿比西尼亚军队占领。他果断的下达了占领阿杜瓦以东的高地的命令。
虽然是轻步兵营,但是作为意大利精锐武装,他们还是装备了不少火炮,每个营有18门45mm迫击炮和4门65mm步兵炮。加尔比亚蒂将军将3个步兵营步兵炮击中起来编组成一个炮群统一指挥。 
2个小时后,炮群布置完毕,步兵达到前沿阵地,攻击准备工作完成。此时,居高临下的皇家禁卫军也发现了意军进攻的苗头,开始使用携带的迫击炮轰击意大利步兵阵地,干扰意军步兵的冲击准备工作。
15时整,三颗信号弹直冲云霄。意大利炮兵开始实施炮火准备。意大利炮兵所使用的65mmM13步兵炮是一战时的老古董了。只是因为重量轻,运输方便所以一直没有撤装。该炮能以345米/秒的初速可以把一枚4。3公斤的炮弹送到6800米的地方。因为装备和人员素质的限制,使得这次意大利炮兵没有能找到禁卫军迫击炮的位置。因此禁卫军的一线阵地承受了所有的炮弹。只见在禁卫军驻守的高地上,无数个炸点闪烁着,无数个声音轰鸣着!火光、硝烟顿时覆盖了机枪巢、散兵坑、防炮洞、指挥所。偶尔有一处弹药储存点被击中迸发出一声巨响,然后是腾起一条的灰黑色烟柱。
因为后勤单位还在路上,所以各炮组只能使用随车携带的弹药,炮弹数量很紧张,炮火准备的持续时间只有短短十五分钟。
这十五分钟内,炮兵们光着膀子顶着东非旱季毒辣辣的烈日,不断地重复着装弹、拉栓、退弹的动作;伴随他们的是一个个弹壳,冒着青烟“咣啷啷”地落地声。
    而在这十五分钟内,最紧张的人莫过于加尔比亚蒂将军。本来按照意军的步炮协同进攻条例,在炮火准备期间,要组织工兵开辟通路,但是加尔比亚蒂一看阿军的表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