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望族 >

第280部分

大明望族-第280部分

小说: 大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沧的身体状况;委实令人不敢多想。就看素来淡定的徐氏都忧心难掩、求神拜佛;就知晓沈沧的情况不容乐观。以沈沧的状况;本当立时告假养病;如今却是连正经养病都不能。

    一边是三年一次的乡试;一边是沈沧的身体;沈沧并没有为难沈瑞;自己就做出了选择。

    沈瑞不知道还罢;即是知晓;如何能心安理得地看着。

    胡思乱想了好一会儿;眼见外头传来入更的梆子声;柳芽进来催来:“二哥是不是当安置了?明早可要早起……”

    沈瑞道:“先去准备水吧;我再看会儿书。”

    柳芽应声下去;正好与急匆匆进来的春燕碰了个正着。

    眼见春燕面带焦急;柳芽不由担心;道:“可是家里有了什么事?”

    柳芽不是外人;这一开口;春燕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柳芽吓了一跳;忙拉春燕往西厢去;却是没拉动。

    春燕擦了一把眼泪;摇头道:“家里没事。柳芽姐姐;我先与二哥回话…

    柳芽不放心;就随着春燕一起去了东厢书房。

    眼见春燕面色惨白、天塌地陷的模样;沈瑞心里就明白。

    “二哥……”春燕刚开口;沈瑞便摆摆手道:“我都知晓了;不用说了……既是老爷、太太吩咐瞒着;你们也先权做不知……”

    “诺。”春燕带了哭腔应了;柳芽还是云山雾罩。

    沈瑞撂下书本;道:“我要安置了。”

    热水早就预备好了;沈瑞洗漱后;就打发柳芽与春燕下去。

    虽说在炕上躺了;可沈瑞神台清明;毫无睡意。

    东厢房里;柳芽已经面带急色;追问道:“到底是怎么了?既是你家没什么事;你作甚这么难过?二哥方才说的又是什么话;什么瞒着不瞒着的?”

    在沈家世仆眼中;大老爷就是天;天都要塌了;如何能不惶恐难过?

    春燕知晓这消息也就瞒着现下这几日;等少爷考完出来;合府上下都会晓得;便哽咽道:“柳芽姐姐;老爷病了;身子不大好……”

    正院;上房。

    不知是不是下午吃的药劲过了;沈沧又开始咳起来。

    一阵连着一阵;咳个不止;听得都叫人心惊。徐氏亲自端了一碗冰tang荸荠;服侍沈沧用了。

    “比雪梨好;不过还是太甜……”沈沧用吃完甜汤;用清水漱了口;对妻子道:“好夫人;打个商量;虽说白色儿吃食润肺;可为夫实不爱吃甜的;换了咸口的行不行?”

    徐氏道:“大夫可是专门吩咐;老爷如今咳症犯了;忌油忌盐的好……”

    “哎”沈沧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徐氏不忍心;道:“要不明日再炖汤;叫人将冰tang减半……”

第四百一十章 秋来风疾(六)200加更

    (全文阅读)

    四更的梆子声刚传来;九如居里就已经张灯。

    今日是沈瑞乡试下场大日子;柳芽、春燕两个大婢都起来;连带着芍药、木棉两个小婢;还有其他在九如院当值的粗使婆子也都上来献殷勤。

    柳芽按捺住心下不安;喜色盈腮;道:“二哥;雨住了……”

    春燕也欢喜道:“虽还阴着;不过西边都能看到星星了……”

    沈瑞一夜未合眼;只觉得屋子里憋闷;听说外头雨住;就从屋子里出来。

    外头依旧是乌黑一片;沈瑞仰起头;望向寂静悠远的夜空;就见西边零星散落几颗星星;天色确实有放晴的趋势。

    他闭上眼睛;重重地吸了一口气;随即又吐出来;只觉得胸口浊气散了不

    远处传来脚步声;随即越来越近;是周妈妈带了几个仆妇过来。

    见沈瑞只穿着中衣在门口站着;周妈妈忙道:“二哥怎这里站着;夜里风硬;仔细吃了冷”

    沈瑞看着仆妇手中的食盒;道:“有劳妈妈……”

    自己一人应试;合家上下不安;即便没人敢抱怨什么;沈瑞还是示意柳芽给了赏。

    众仆妇起身谢了;满口吉祥话。

    柳芽与春燕服侍沈瑞梳洗;周妈妈净了手;亲自摆桌。

    除了几碟耐饥味道清淡的面点;还有两罐粥;一份是沈瑞平素里爱吃的鸡米紫菜粥;一份却是看着有些眼熟的猪肉粥。

    眼见沈瑞看这个;周妈妈盛了一碗送上前道:“这是京城这两年流行的‘状元及第粥;;二哥尝尝看;讨个好口彩”

    沈瑞上辈子常在港城那边住;对于眼前这碗粥自然是吃过;不过在大明朝;还是头一回。

    对于这“状元及第粥”的来历;沈瑞依稀记得些;正与弘治十二年状元公伦文叙有关。

    根据野史轶闻;这伦文叙是寒门子弟;少年时食不果腹;曾得到一个粥铺老板的接济;每日都能得到一碗粥。等到高中状元;回乡省亲时;伦文叙就去粥铺做答谢;并且将老店主煮的加了猪肉、猪肝、猪肠粉的粥提为“状元及第粥”。

    这“状元及第粥”口彩好;不仅在广东一地流传开来;随着南北官员与商人的往来;也传到大江南北;这两年连京城都流行起来。

    沈瑞虽不喜猪肉荤腥气;可还是接了粥碗;将这碗“状元及第粥”吃了个于净。

    周妈妈知晓沈瑞口味儿;本还想着劝两句;眼见他不挑不拣;用了这碗粥;如斯懂事乖巧;想到老爷的病;忍不住红了眼圈;强笑道:“好好二哥吃了这粥;定是秋闱高中;独占鳌头……”

    沈瑞又吃了一碗南瓜粥;半碟白菜素蒸饺、半碟金银馒头;才撂下了筷子

    周妈妈带了仆妇们下去;柳芽与春燕将衣服鞋袜捧上来。

    按照规定;下场考试只能穿单衣单裤单鞋;不许穿棉衣、夹衣;为的是防夹带。不过对于穿几层;却是没有规定。

    鞋子是专门制的;用的是厚实棉布;鞋底直接用的是半寸厚的牛筋底儿;袜子则是三双;一层套一层;省的寒气从鞋底上来。

    裤子是四层;衣服是四层;都是厚实的棉布料子。

    沈瑞将一层层的衣服都套上;身形略显臃肿;额头也出现细细的汗。

    饶是中秋时节;早晚阴冷;这样的穿戴也太多了。幸好不用一直穿着;等检查完;进了考场;就可以脱下两层;留作夜里铺盖与加衣。

    待沈瑞穿戴齐整;已经是寅初(凌晨三点)。

    沈瑞去了上房。

    上房里灯火通明;徐氏与沈沧都已经起了;夫妻两人坐在罗汉榻上说话。玉姐儿也在;就在徐氏下首的锦凳上。

    沈沧并没有咳;脸色儿依旧带了红润;不过眼下乌青却是遮不住。

    红云见沈瑞来了;放了锦垫在地上;玉姐儿早已起身避开;沈瑞对沈沧夫妇行了跪拜大礼:“父亲;母亲;儿子下场去了……”

    沈沧摸着胡子道:“瑞哥儿辛苦了这几年;如今也当到了金桂飘香时……

    徐氏则是下了罗汉榻;亲自来扶沈瑞:“不求我儿显达;只求平安去、平安回;勿要让老爷与我牵挂。”

    “谨遵父亲、母亲教诲”沈瑞再次叩首;才扶了徐氏的胳膊起身。

    外头“嗒嗒”的脚步声起;三老爷与三太太来了。

    “虽不能亲眼见瑞哥儿下场;府里这几步还是要送”三老爷带了喜气道:“数日淫雨霏霏;今日终于雨歇;真乃吉兆”

    三太太也道:“彻底住了就好了;天气转暖;也省的瑞哥儿在考场遭罪…

    该交代的话昨儿已经都交代;眼见时辰不早;沈沧摆摆手;道:“去吧;贡院外入场人多;早去早下场;也省的排在后头苦等……”

    “诺。”沈瑞应了;从上房出来。

    除了沈沧留在房间里没出来;其他四人都送了出来。

    大门口;马车早已经预备好了。

    除了二管家与几个健仆之外;长寿与长福也都在。考篮都是早预备好的;一模一样的两份;以备不时之需。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沈瑞上了马车。众仆从骑马相随;一行人出了胡同口。

    直到看不见人;车马声也渐消;三老爷与三太太才扶了徐氏转身。

    众人的脸色都很沉重;三老爷道:“大嫂;瑞哥这已经下场;让大哥告假休养吧。就算每场之间瑞哥儿要家来;也是暮归朝出;吩咐下人瞒着就是……

    徐氏摇头道:“你大哥的告病折子已经拟好;要等十五才肯递上去……”

    就算瞒着沈瑞又如何?旁人才不会理会那么多。这边嗣父告病;那边嗣子继续乡试;过后可是说不清。

    三老爷握了握拳头;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道:“只盼瑞哥儿成绩好些;让大哥心里也欢喜……”

    离天亮还有些功夫;三老爷与三太太回东院去;玉姐儿扶着徐氏回了正房

    将到上房时;玉姐儿低声道:“母亲;因三哥之事;二哥心里多有愧疚;如今父亲的病瞒着二哥;二哥知晓后定是难安……”

    “这是老爷的决定;我不愿逆了他的心思。”徐氏拍了拍玉姐儿的手;道:“你二哥那里过后我会宽慰;只是苦了你了……”

    虽说长幼有序;可在婚嫁上也不是定要序齿而来。

    做弟弟的少有先与兄长迎娶的;可做妹妹的却并不一定要等兄长成亲才能出嫁。加上沈家情形特殊;兄妹两个相差不过一岁;可沈瑞却定了一个年幼未婚妻;要是等到沈瑞迎娶完玉姐儿再出嫁;就要等到三年后。女儿芳华有限;那样就太晚了。

    毛迟是长子;今年已经十九岁;实不算小;毛家盼着长媳早日进门。前年冬毛迟回南边应童子试前;两家就已经议好;不管毛迟能不能参加乡试;婚期都定在今年;等玉姐及笄后就出嫁。

    玉姐生辰在八月底;还有大半月就及笄。

    毛迟现下还在南边;今年秋闱也要下场;等到回京;早说也要十月底十一月初。

    不管沈沧是卧病;还是……现下都不是谈婚论嫁的时候。

    玉姐儿眼泪已经出来;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心疼徐氏。她紧握着徐氏胳膊;哽咽道:“女儿不嫁;以后女儿陪着母亲……”

    “傻孩子”徐氏叹了口气;道:“快回去歇吧;这些日子玉姐儿也辛苦……”说罢;替玉姐儿擦了眼泪;吩咐红云亲自送玉姐儿回去。

    等徐氏进屋;沈沧已经倚在罗汉榻上;昏昏沉沉睡去。

    昨晚沈沧咳了半晚;一直没有合眼。

    徐氏心疼丈夫;没有开口叫他起来;只去内间抱了被子;给沈沧盖上。

    她蹑手蹑脚地熄了灯;没有回内间;而是就坐在丈夫身边。

    听着丈夫略显沉重的呼吸声;徐氏躁动的心情也渐平复下来。

    少年夫妻;相知相守;此生无悔。结缡四十载;已是得老天垂怜;还有甚么可怨?

    日日在佛前祈祷;徐氏也不会妄想什么“愿舍我命;延君长生”之类自欺欺人的夙愿;一是愿沈瑞榜上有名;举业有成;让丈夫得以安心;二是不管丈夫还剩下多少日子;都希望他少遭些罪;平平和和地走……

    黄华坊外;二管家策马走到沈瑞的马车外:“二哥;您唤老奴?可是有话吩咐?”

    虽说贡院在黄华坊东南角;离坊北街这里还有不短的距离;不过四面八方的考生与家属都往贡院赶来;街道里都是各色灯笼与人群。

    “不用先进坊;马车先避到旁边停一停。”沈瑞挑开车帘;吩咐道。

    二管家闻言;不由一愣;不解道:“二哥;卯初(凌晨五点)开始进场;现下不去排队么?”

    “不排;且暂避一旁;给后边来人让出道来。”沈瑞道。

    二管家虽疑惑;却知晓沈瑞是个有主意的;不敢违逆了他的心思;忙吩咐车夫将马车赶到一旁;将街道让开。

    天空依旧幽暗;不过西边方向云层渐薄;星光越来越多;放晴了。

    远处传来梆子声;已经是五更将了。

    眼见沈瑞还不吩咐行路;二管家急了;上前道:“二哥;就要入场了;是不是该赶过去?”

    沈瑞隔着马车帘道:“上车说话”

    二管家隐隐地觉得不对头;提了小心上了马车。

    马车上;挂着一盏琉璃灯。沈瑞坐在灯下;小脸绷得紧紧的;面沉如水。

    见沈瑞如此神态;二管家心下一颤;忙道:“二哥;这是怎了?”

    沈瑞望向二管家;好一会儿方道:“今科;我不考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来风疾(七)

    “不、不考了?”二管家只觉得晴天霹雳;震得脑袋“嗡嗡”直响;半响缓不过劲来。

    “在这里等着;到了辰初;去刑部衙门接老爷回家休养”沈瑞移开视线;望向琉璃灯。

    这是他的选择;就算不能因此延长沈沧的寿命;他也不会后悔。

    二管家神色大变;却是支吾着说不出话来。虽前头还有个大管家在;可因大管家年迈;如今尚书府庶务都是二管家打理;对于沈沧的身体;他自然也得了消息;且早得了沈沧与徐氏吩咐;将此事瞒得死死的。

    眼见沈瑞要弃考;二管家想要规劝一二;劝自家少爷“大局为重”;可想到自己老爷的身体状况;委实张不开口。他耷拉了脑袋;好一会儿方低声道:“二哥;老爷怕是会不高兴……”

    沈瑞道:“有些事能做;有些事却做不得……”

    就算沈沧“瞒”的好好的;外头并不会因此对沈瑞的下场有所非议;可沈瑞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两世为人;心里不乏晦暗之处;可是他依旧是做不到自欺欺人;在知晓此事后还当自己不知道。

    沈沧的顾忌与打算;他也能猜出一二;可是现下到十五日最后一场下场还有六日。沈沧既病着;就该好生在家休养;而不是一日一日拖着患病之躯;在衙门里熬日子。

    沈瑞平素读书又多用功刻苦;都在众人眼中。

    二管家实没想到;沈瑞眼下这般决绝;在知晓老爷病重后;毫不犹豫地选择弃考。

    主仆相处了四年;对于沈瑞的性子二管家也都看在眼中;也知晓他既有了决断;就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二管家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沈瑞的孝心欣慰;还是为尚书府的未来担忧

    主仆两个并未刻意压着音量;马车外长寿、长福两个早已大惊失色。

    府里长辈既要瞒着沈瑞;那自然也将他身边几个人都瞒得死死的。长寿与长福两个;直到现下;才知晓沈沧之病。

    若是小病;沈瑞不会做出弃考的决定;要是大病;那老爷已经有了春秋;万一……

    想到这里;长寿与长福两个都带了忧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