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第34部分

抗战之红色军神-第34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为如此,武爱华唱的这首歌,客观上引爆了中国人的国家观念,特别是那些“身穿洋装”的人,他们的感悟可能更深。后来,当这首歌流传到海外时,甚至有华侨一边唱着这首歌一边向国内抗战捐款的。    晚会还在继续。最后一个节目,是独立支队司令部首长男声小合唱后世南斯拉夫著名电影《桥》的主题插曲《游击队之歌》:    那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    侵略者闯进我的家    啊游击队啊快带我走吧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游击队啊快带我走吧    我实在不能再忍受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    你一定把我来埋葬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啊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都说啊多么美丽的花    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都说啊多么美丽的花    优美的曲调,感人的歌词,在武爱华等人的演绎下,游击队员那种义无反顾、不怕牺牲、英勇豪迈的形象在歌声中呼之欲出,将晚会的气氛推向了gao潮!    前世的武爱华,对军旅歌曲本就很喜欢,而他最喜欢的一首,莫过于这首来自遥远欧洲的《游击队之歌》,作为成长在21世纪的青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另类。    这首来自异族的歌谣,与独立支队此时此刻的处境是多么的相似,所以同样受到了战士们的喜爱。在以后的战争岁月里,这首《游击队之歌》与《精忠报国》、《我的中国心》一起,成了独立支队的保留节目。而随着独立支队的名声日隆,这些带有强烈爱国色彩和战斗精神的歌曲也迅速地传向大江南北,传向世界各地。    (PS1:可能有些读者大大并不喜欢这两首歌词,但架不住国王喜欢啊,所以抄录上来了。放心,一旦本书进入VIP,绝对不会拿这些现在的资料来凑字数的。一本描写战争的小说,这类轻闲一点的情节属于过渡,也是必不可少的。放心,再过一章,主角又要进入下一轮征战了,下一轮,主角会干嘛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PS2:因某种不可抗力因素;本书从今天起每天改为一更;何时恢复两更或更多;要等形势明朗。总之,兄弟们明白,改为一更并不是因为国王不想更的关系就行。当然,国王也在努力码字,存稿,等到雨过天晴,连爆几天,让大家好好地爽一下恭请继续支持国王,支持抗战之红色军神!)###不受影响
    昨天,因为有一个针对架空历史方面不好的消息,国王情绪有些变动,所以想慢一点更新,多想一想。从下午开始5点18分开始,到此时深夜1点55分,国王坐在电脑边,即无心情码字,也无心情看书,一直怔怔地呆呆地坐着。    最终,国王想通了,050章最后那个每天一更的约定作废,还是坚持每天两更,每更3000字以上的更新标准。    国王这本书上传以来,得到了很多大大的支持,国王也不想寒了支持我的朋友的心。就像国王在评论区说的一样,写书就图一个爽字,大大们看书也图一个爽字。    国王在此承诺:除非网站不准上传本书了,否则,国王不会再受到任何情绪的影响,即便网站因为某种原因,不便于给架空历史类新书推荐,国王也会一如既往的坚持正常写作,正常更新。    其实,这本抗战之红色军神上传以来,走势一直相当好,就目前的数据看,第一,每天的点击均在新书3…6名之间摇摆,周点击在新书4名上,月点击总名次在21名,这些名次,都是随时可以提前的。第二,本书的收藏在新书里的增长幅度也是很快的,虽然不敢和仙侠、玄幻、都市类的新书比,但与其也相差无几。第三,本书到今天为止,鲜花数量也在全部新书中排名第3,在历史网游类中也排名第3。这些数据都说明,读者大大们对国王的书是比较认同的。因此,国王在此也希望,各位大大继续支持国王,支持抗战之红色军神,让我们共同打造一个“无敌军神”时代。    啰嗦至此,为此书插曲吧。###051章 再次扩张
    (本故事纯属虚构,喜对号入座者勿入,不喜虚构者勿入,心理脆弱者勿入!)    ……#……    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战士们还沉浸在春节的节目气氛之中,独立支队的首长们已经开始为新的一年谋划。    1935年2月4日,大年初一上午,独立支队战士们除了战备值勤的人员以外,一律放假半天。但是,首长们却在司令部会议室里,热火朝天地议论开了。    扩军,势所必然。根据独立支队现有人员及装备,武爱华提出的扩军方案迅速获得了通过:    独立支队司令部——    司令员:武爱华;副司令员:(空缺)    政委:钟守富;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程亮。    参谋长:夏中青;副参谋长:傅林。    副官处:处长申仁;各类副官10人(参谋助手),女红军王茜、何秀被编入副官处。    情报处:处长张光陆(不在机关上班);副处长:胡文(周府长工,有文化,对电讯有天赋)。电讯员10人。    独立支队直属部队——    独立支队警卫排扩编为警卫连。警卫连编制4个排,12个班,每班12人,每班配1挺班用机枪,此外连直属1个炊事班(顺带负责支队首长的生活),1个医疗小组,1个通讯小组,总人数166人。连长劳凯声,副连长孙龙存。申仁不再在警卫部门任职。    独立支队侦察排扩编为侦察连,编制、装备同警卫连,全连共166人。连长周长兵,副连长吴康宁。    独立支队特战排扩编为特战连,编制同警卫连,全连共166人。连长李雁冰,副连长兼1排(狙击排)排长邢伟荣。也就是说,特战连现在有了4个排,其中1排是狙击排(战斗时分散到各部队),2、3、4排是三个特战排。    独立支队机枪排扩、改编为重机枪连。编制同警卫连,166人,全连辖36挺重机枪。连长冯建军,副连长申超。目前,基地的重机枪总数还不够,先用班用机枪顶着。重机枪连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防空连。    新编独立支队迫击炮连,编制同警卫连,166人,装备60MM迫击炮24门。连长靳希斌,副连长王保星。后者亦是碗子谷俘虏的敌迫击炮连的副连长。    新编独立支队工兵连,编制同陆战连,定编221人,装备同警卫连12挺班用机枪。连长金志远,副连长肖飞。金志远和肖飞两人都毕业于中央军校8期工兵科,武爱华用他们是“人尽其才”。    新编独立支队新兵连。连长林清华,副连长胡斌。主要作用是训练新兵。需要的训练干部从各部队临时借用。新兵连的发展方向是教导连。    独立支队女兵排扩编为女兵连,编制、装备同警卫连。连长林秀姑,副连长刘昌秀。女后连的任务亦有所变化,原来主要是防守基地,但以后她们也要跟着出战,主要是随着辎重部队、医疗机构行动,并对上述两个单位进行保护。    独立支队辎重排扩编为辎重连,编制同陆战连,定编221人,装备同警卫连,配班用机枪12挺,连长曲中林,副连长刘胡权。    生产部扩编至500人,主任于建福,副主任张芬。    野战医院扩编至60人,院长杨鸿,副院长乔丽娟、杨光海。后者是抓获的国民党军医,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这家伙,不想参加红军,但武爱华软硬兼施,硬是把他说动了。这样的人才,武爱华可不想丢掉。杨光海还兼任着治疗部主任,而乔丽娟也兼任护理部主任。    独立支队野战部队——    陆战班:定编12人。班长1人,副班长2人,战士6人,机枪小组3人,辖轻机枪1挺,作战时,班长带2人成1个三人战斗小组,副班长各带2人成三人战斗小组,一个陆战班最终的战力为1个机枪组和3个三人战斗小组。    陆战排:定编51人。由1个60迫炮班(10人,2门60迫)、1个机枪班(12人,火力班,4挺班用机枪)、3个陆战班,再加上排长1人、副排长2人,计51人。重火力装备为:60迫2门,班用机枪4挺,轻机枪3挺。这样的排级规模及火力配置,应该略为强于日军战斗力。    陆战连:定编221人。首先是连直部队:1个炊事班12人,1个侦察班12人(轻机枪1挺),1个狙击小组3人,1个通讯小组3人,1个医疗小组3人,连长1人,副连长1人,指导员1人,这样就占据了33个名额。连作战部队:1个60迫击炮排(33人,6门60迫)、3个陆战排153人。定编221人。其突击火力为60MM迫击炮12门,班用机枪12挺,轻机枪10挺。    上述陆战班、陆战排和陆战连,将作为独立支队的基本编制固定下来,即便以后有了新武器,可减少普通士兵的数量,而增加特种士兵数量。    编制问题的重点是,设不设营级规模部队?    武爱华的看法是,在独立支队只拥有60迫这一顶级武器的前提下,暂不设营级作战单位。武爱华理想的营级作战单位,那是应该有75MM山炮或直射炮一类的攻坚武器的,可目前这些东西独立支队却没有。    但是,政委、参谋长等人都认为应该设营级作战单位,其理由是现在部队新编,人数太多,如果仅仅设到连一级,估计番号要排到10以上了,番号达到这个程度,事实上独立支队也难以管理,至少是难以面面俱到地管理。    最后,武爱华决定遵照政委等人的意见,这不是武爱华主动投降,而是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武爱华的宗旨是要强化部队的攻击力、战斗力,多少带有后世的经验。但目前装备还不到位,也只得放弃。不过,关于营的具体单位的设置,政委、参谋长等人却也尊重了武爱华的意见。    陆战营。营直属部队:1个警卫排38人(轻机枪3),1个侦察排38人(轻机枪3);1个工兵排编制同陆战排51人(轻机枪3),1个辎重排51人(轻机枪3),装备同警卫排;1个通讯班6人;1个医疗队6人。营长1人、副营长1人、教导员1人。小计191人。    营作战部队:4个陆战连共884人。全营暂定编1078人。全营重火力:60迫击炮48门,班用机枪48挺,轻机枪52挺。    独立支队暂时设设置三个营,各营主官任命如下:    1营营长杨桂青,副营长戚业国;2营营长庄西镇,副营长张力;3营营长钱明辉,副营长高自龙。    各连主官任命如下:    1营1连,连长邓猛;1营2连,连长华建;1营3连,连长董柏林;1营4连,贺国庆(碗子谷投降国军连长);2营1连,连长刘向辉;2营2连,连长伍德勤;2营3连,连长邵文化;2营4连,陈桂生;3营1连,连长胡文;3营2连,连长廖其发;3营3连,连长盛西贵;3营4连,连长张全。    这样,整个部队编制下来(不含生产部)计有人员4859人。    “家大业大啊!”讨论完毕,武爱华顿感重任在肩!在前世,他也就协助管理100多人,可是,穿越才几个月,就管了一个超级团的人马了。放在国军里里,这差不多就是一个小旅啊,岂不是要当“少将旅长”了吗?    班、排、连之所以为“定编”,是因为作为基层作战单位,他们的装备已经可以管几十年了,而营级火力,武爱华总觉得不够,作为1000人编制的大营,应该有75MM山炮这样的厉器的。否则,攻坚力量不足,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叮!恭喜宿主,建立2级势力,奖励功勋值1000分!”就在司令部讨论完毕,大家鼓掌通过扩编方案时,系统再次发出悦耳的声音。    “谢谢。”武爱华默念了一声。此时,他对于系统已经非常熟悉了。而现在的总功勋值已经高达16399分,新增加的功勋值,是在碗子谷大捷之后的一周内,内线部队和外线部队歼敌所得,当然包括这个奖励的1000分。不过,购买60迫击炮和毛瑟98K,却花了武爱华很多功勋值,现在,武爱华拥有的可兑换功勋值,只有14931分了,如果再加上后速补充的迫击炮弹,这些功勋值还将急剧下降。    不过,武爱华虽然对花掉的功勋值点数有些心痛,但看到部队的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得到提升,武爱华还是涌起了一股自豪咸。    除了重炮之外,这个世界上,谁敢说他的部队比独立支队的装备更好?据说,当那天申仁带着政委等人去基地附近的一处密林领取这些装备时,政委、参谋长,包括一些老红军战士,都激动得哭了!有红军战士感叹道,要是当初红军有这么多火炮,就是再多一倍两倍的国军,红军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至于这高达200门的60迫击炮,2000支毛瑟98K,以及堆积如山的弹药是怎么来的,申仁则直接说了,这是司令原来在海外的一个朋友从德国运回来的,那个朋友,名叫郝勇,目前已经与张光陆一起到厦门组建独立支队的情报机构去了。###052章 鼓浪屿杀人之夜
    (本故事纯属虚构,喜对号入座者勿入,不喜虚构者勿入,心理脆弱者勿入)    ……#……    至于是怎么运进山的,申仁则解释请的是附近连城县的一支胡子队伍运过来的,而且申仁还煞有介事地说,为了将这批武器弹药运到基地附近,那个叫郝勇的人还支付了额外的500支中正式步枪。    这次整编,其中有一个可喜的进步,那就是独立支队电讯部队的成立,虽然只是电讯班和几个电讯小组,人员和设备大多数是俘虏的国军电讯兵,但是,并不妨碍武爱华使用他们。    不过,这支崭新的电讯部队目前还没有特别的事干,他们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是监听国军来往电报,二就是等待“风”的来电。    郝勇临走之前,给武爱华写了几大篇电报密码,这些电报密码,按郝勇的说法,是后世“冷战”时期苏联克格勃的顶级密码之一,安全性在这个时代绝对第一。    这几大篇密码,是否有这样厉害,武爱华不得而知。但郝勇作为系统赠送的情报型生物机器人,想来不会忽悠自己这个主人吧。    目前,这组名字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密码,还由武爱华一个人掌握着。郝勇特别交待,这组密码不能交给现有的任何报务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