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卫鞅大帝 >

第27部分

重生之卫鞅大帝-第27部分

小说: 重生之卫鞅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跑项目也是一样,草地上的一应独木桥、高墙、障碍以及所有人叫不出名字的设施完工之后。卫鞅动口不动手,士兵们一个个攀高翻墙,动作赏心悦目,帅的不得了。
一个月之后,经过铁匠们没日没夜的研究,生铁耗费了两千多斤,终于产出让卫鞅满意的兵器来。然后,按照卫鞅画出来的图案,没日没夜的打造古代特种兵的全套装备。
三个月之后,山中已开始飘雪。
今年最后一次储粮行动中,从山外河口,搬运粮食回到山里军营,连续三个来回,七个女孩子竟然能全程跟上,不落下半步。当然,士兵们每人扛着百余斤粮食,女孩子们则是七个人分担百余斤而已。




第四十二章 大梁消息
卫鞅敲响采薇的房门,采薇与和风住一间。
“哎呦,我的妈啊,是谁,下手这么狠。我是六哥啊。”卫鞅倒在地上,他推门而进时,一只手突然被紧紧的抓住,紧接着眼中看到的事物飞快旋转,“呯”的一声,一把老骨头散掉了一般。
“六哥,是她。”
“六哥,是她。”
两个女孩子很不讲义气的互相指着对方。
卫鞅怒道:“一个人摔了我一跤,另一个人踢了我屁股一脚,你们两个都有份,当我被摔傻了,不知道啊。”
采薇这才不好意思的扶起卫鞅,说道:“六哥,我们以为是雪儿她们。”
卫鞅继续骂道:“哎呦,看来不是第一次了。你们真是丧尽天良啊,雪儿她们还是个小孩子,也下得了这么重的手。”想想雪儿她们也是练过的,好像在整个军营里,就剩下自己一个人没有战斗力了。就连那些木匠、铁匠,好歹也有一身力气,当真打起来,卫鞅也远远不是对手。合着,从今往后,卫鞅只有被虐待的份。
“外面的情形怎么样?冰儿一个人撑得住吗?”卫鞅龇着牙问道。
山中军营的粮食,当然来自相濡以沫掌管的几千亩田地,要是直接从大梁城或者村庄购买,难保不会被细心的人发现。相濡以沫姐妹同时也将大梁城的一应相关的情况传过来。
和风忍着笑,说道:“冰儿可能干了,再有相濡从竹林回到大梁城帮忙,两个人把各门生意打理得很好。以沫说,她造完这批纸张,就要降大雪了,她也回大梁。六家商家筹集的三万囚徒、奴隶,五万农民全数到位,鸿沟分成三十六段,每一段都开始挖掘,白门女公子说,一切很顺利。”
卫鞅点头,问道:“嗯,白门女公子还说什么?”
采薇笑道:“白门女公子说,她想六哥了。”
卫鞅技不如人,只能继续忍,说道:“白门女公子,是否还说了要进山来找我?”
采薇说道:“六哥真厉害,这也能猜到。”
卫鞅忍,就连采薇也肆无忌惮的开起自己的玩笑,自己的地位不出所料将每况日下,永世不得翻身。沉声说道:“我决定了,从明日起,我也跟着你们练。”
和风笑道:“六哥,不必了,有我们在,你这一辈子都不必担惊受怕。”
卫鞅忍着腰痛,骂道:“就是有你们在,我这一辈子每天都要担惊受怕。”
采薇掩嘴而笑,继续说道:“楚国大商猗桐召集六家商家管事议了三次,商议挖鸿沟的诸多事情,决定今冬连续挖掘不停工。因为赵国卓氏与魏国朝廷约定,以三年为限,鸿沟提前一个月完工,便加赏五十万金报酬。冰儿兼管的大树庄工坊,又陆续造出五千件挖渠铁器,一千辆独轮车,还有几批其他的挖渠工器具,交给猗桐。猗桐很是开心,言道六家能挣钱,全靠常氏商社。”
卫鞅说道:“只要这帮奸商,不把我们踢下船就好。”
采薇笑道:“白门女公子绝不会做卸磨杀驴的事。”
卫鞅满头黑线,又来了。
采薇低声说道:“六哥,你放心,你让南山将生铁带入军营的事,白门女公子也不曾察觉。冰儿又送出了这么多工器具,那笔帐,再也不会有人查得出。”
卫鞅从白羽手中支出资金,让南山和雪儿去安邑购买生铁等物资,这批物资,直接贪污下来,拉到军营。然后又与大梁令魏曜官商勾结,弄来一批生铁,填上这个窟窿。冰儿采薇从卫鞅那里学来入出记账法,又掌管鸿沟工程的账目,实战经验丰富,要将卫鞅这笔贪污从账目上弄掉,轻而易举,天衣无缝。
“魏国朝廷开始付钱了没有?”这时卫鞅最关心的事情。
“上月支付首次了六十万金,原来六家筹集的钱,还足够应付支出,所以每家分了十万金到手。”和风答道。两个女孩子,说到十万金的时候,双眼泛出无数黄色的圆圆的金饼。
卫鞅又一阵头痛,道:“看来魏国朝廷还是信得过的。”
和风道:“八万人在那挖沟渠,魏国朝廷终究放心不下,派了三千兵马沿河游弋,监察河工。嘿嘿,他们来的正好。猗桐出面,买通领兵的将军,让他将三千兵马分派到鸿沟各段,帮忙监工。”
卫鞅大笑,道:“这个奸商,为了一个月五十万金,不管不顾,能指使上的都指使上了。魏国朝廷贪腐成性,大梁也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要早作准备。”
采薇试探的问道:“我们去那里?”
卫鞅答道:“各国。”
采薇与和风的脸色都变了变,欲言又止。各国,意味着分离。她们是个女孩子,跟着卫鞅和管乙,说实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然而,经历过同生共死,感情上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的一家人。彼此之间,胜似一家人。陡然说到要分离,的确难以承受。
一人待在一个国家,甚至相隔千里之远,想要见上一面,也办不到。
卫鞅笑了,而采薇与和风都忽然流出了眼泪。
“为什么哭了?”卫鞅满头黑线。
采薇哽咽着说道:“六哥,我不想离开你。”如今看来,卫鞅带她们来军营,就是为各自分开做打算,让她们都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卫鞅失笑,道:“别忙着掉眼泪,我最见不得女孩子哭了,听我说完。过一阵子,我和八哥将去某个国家,而你们或留在大梁,或到别的国家去,发展我们的常氏商社。等我和八哥站稳脚步,你们再来,明白吗?小采薇,你记得那个大梁商人董方么?”
采薇道:“六哥为何提起董方?”
卫鞅说道:“我们找董方那样的商人,做常氏商社在各国的代理人,让他们出面出力帮我们打理生意。我们只需管好账目,控制好代理人即可。等你们做完这些事,我和八哥也站稳了脚,你说,你们需要分散在各国吗?”
两个女孩子眼睛一亮,明白了所谓“代理人”的概念,旋即采薇提出关键的技术问题,“我们怎么控制好代理人?”
卫鞅指指外面,那是士兵居处的方向。
两个女孩子醒悟,手上有这么一批人马,不愁那些商家不听话。
雪渐渐的越下越大,卫鞅检验了士兵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很是满意。召集士兵,做两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事,让每名士兵,为自己取名。
第二件事,向所有人宣布,这支部队命名为无名军。无名军的荣誉至高无上,每一士兵,将为无名军的荣誉战斗。
然后,建立无名军的组织。一百名士兵,分成二十个小队,每个小队五个人。而七个女孩子则独立作为一个小队,开展下一步训练计划。小型队伍的协同作战训练,对抗训练,长剑、短剑、匕首、弩箭、飞刀等装备的使用训练。
卫鞅还引进后世的各种拓展训练,比如背摔,让士兵站在台上,台下是他其他士兵,他背向他们摔下来,台下的士兵接住他。这样,建立相互的信任。跳高台项目,卫鞅让木匠搭建两个距离四尺,三丈高的高台,每名士兵,必须轻松的在高台之间跳来跳去,克服高空带来的恐惧。还有共同扛木头等等。
雪越来越大,直至封山。
卫鞅看着漫天大雪,是时候开展最危险的一项训练了,雪地生存训练。只有完成这个项目,无名军能够在极度恶劣的环境里生存、作战,才能真正的成为特种兵。七个女孩子也将分散到各个小队中,全程参与这项训练。按照卫鞅的计划,最终指挥无名军作战的,将是这些女孩子,只有在最危险的环境中共同作战过,才能建立士兵对女孩子们的信任。将来,女孩子们才能够发挥出无名军的战斗力。
七天之后,管乙领着队伍回来,卫鞅一数人数,七个,一个没少,放下一半心来。又从管乙口中得知,一百名士兵一个不少。这个消息,让卫鞅吊了七天的心,一下子放松了下来。于是,立即宣布,全体修整半个月。
半个月之后,卫鞅下了第一道真正的作战命令。这次,管乙不参与,由七个女孩子各领两到三个无名军小队,无名军全体出动,滑雪橇出山。任务为:分批行动,渡过黄河,长途行军,赶赴赵国中牟,每个小组猎杀守军不少于五十名,然后集结,以嘉木为帅,诱杀一支不少于两百名士兵的中牟军队。任务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任务要求:不得泄露无名军的任何消息,以及零伤亡。
对于用赵国的几百名士兵来练兵,卫鞅一点心里压力都没有。
管乙却很为难,道:“她们都还是小孩子,嘉木才过十五六。”
卫鞅却道:“不试过,怎么知道她们不行?”
“也罢,没人能伤害得了他们。”管乙对于无名军的战斗力,还是相当的有信心。
卫鞅淡淡的说道:“她们学过的东西,比天下绝大多数人都要多,她们受到过的训练,更是别人闻所未闻的。”




第四十三章 竹林来敌
周显王八年,公元前三百六十一年。
这是卫鞅收获最大的一年。赚取了第一桶金,被老白圭带入了天下顶级巨富的圈子,并且拥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欠债百万。建立了第一支强大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无名军。
公元前三百六十年,未开春,卫鞅、管乙以及五个女孩子,离开深山里的军营,昼伏夜行,秘密回到大梁城外二十里的竹林。卫鞅要用竹林作为中转站,切断军营泄露的一切可能。
嘉木和秋实留在军营,嘉木自从零伤亡的将无名军从中牟带回来之后,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无名军的女将军。而秋实,训练之余,也参与无名军装备的打造,很多关键的技术秘密,卫鞅应有尽有教会她,她留在军营,则是带着章锤子等铁匠木匠,继续制作装备。早在大树庄工坊的时候,卫鞅就发现这个女孩子,对于制作新鲜玩意很是有悟性。
众人不点火把,摸黑进入竹林时,已是深夜。
初春的竹林,生长得正茂,依稀中一应风景,宛如昨夜。卫鞅很是喜欢这片竹林,此处风景应是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遇。何况,他和白羽第一次见面,就在这里。
此时,造纸工作虽然还没到时候开始。可一年之计在于春,窝了一冬,几千亩田地的耕作,须得早作打算。相濡以沫姐妹应当已经从大梁来到竹林,只是不知道来的是相濡还是以沫,或者姐妹两人都来了。总之,一群人的突然出现,一定能够把她或她们吓一大跳。
至于造纸工坊,与相濡以沫的住处隔了两三里路,卫鞅不打算过去看。那边住着二十余名造纸奴工,虽然丰衣足食和较为有地位的待遇,已经获得他们很大的忠心,甚至向军营运粮的任务也由他们承担。可人心隔肚皮,卫鞅认为,小心一些总没有错。相濡以沫姐妹带领他们运粮的时候,也是令他们驱使马车,昼伏夜行,不使记得道路。而且,把粮食运到军营河口外十余里的另外一条岔路尽头,卸下粮食后即可返回,不与无名军士兵碰面。
卫鞅原先定下来的规矩,造纸工坊的奴工,非是另有任务,不得离开工坊。只要他们七个人不主动露面,那些奴工不会发现他们曾经来过。
走在最前方的管乙忽然停止脚步,蹲下,举起右手,拳头紧握。这是卫鞅教给他们,后世特种部队常用的手势,意思是停止前进,戒备。
众女子顿时一齐蹲下,警惕的顾盼四方,随时应对危险。
唯独军用手语的祖师爷,卫六爷,没有觉悟,还傻乎乎的站在那里。然后,嘴巴被管乙捂住,膝盖后曲不知道被谁扫了一脚,乖乖的爬在木板铺成的小路上。
“有血腥味。”南山低声说道,“那个方向。”
卫鞅心里一沉,南山指的方向是造纸工坊的方向,隔了这么远,还能闻到血腥味,这说明什么。工坊死了很多人,相濡以沫她们能幸免吗?卫鞅满头冷汗,希望她们姐妹俩还没有来到竹林。
“六哥,地形。”管乙低声说道。
卫鞅十分信任别人的警觉性,毕竟他们都是按照他的方法训练出来的人。低声说道:“沿着木板铺的路前行二十丈,有岔路,往左两百丈,转过小山坳,三间木屋,是相濡以沫和剑士的住处;往右下坡,近两百丈,到河边,是造纸工坊,住有二十二名造纸奴工。”
管乙一招手,六颗脑袋凑到一处,很自然的将卫鞅排除在外。“兵分三路,采薇留下保护六哥,藏身起来;我一个人在前,你们离我三丈之外。”
在采薇带着卫鞅,躲进草丛中之后,管乙猫着身子,悄然无息的前行。过了卫鞅所说的岔路口,依旧没有发现动静。从岔路口,往左边路走,那是通向相濡以沫居处的路。
突然,管乙再次停住,打了个手势,意思是发现敌人。然后,手指往一个方向指了指。
南山和雪儿双双悄然无息的,从小路的左边,钻入竹林中。过了半晌,竹林中传来两声低沉的声音,显然已经得手。然后两个人又从黑暗中出现,各自背了一张弓,手中提着一个箭囊。
“两个人,寻常人打扮,看不出来历。”南山低声向管乙汇报。
“力气蛮大,可能来自军中。”雪儿说出她的意见。她们两人摸到两个暗哨的背后,用短剑隔开暗哨的喉咙。她下手比南山慢了一点点,敌人有个挣扎的动作,她依据挣扎动作的力道,做出推测。
管乙点头,对她们俩用了个压的手势,又朝后面的和风与细雨招手。
如此,五个人分成三组,管乙最前,和风、细雨次之,南山和雪儿将箭囊绑在腰上,夸着弓,落在最后。他们从军营中出来,为了不泄露军营的秘密,每人只带一柄特制的短剑,无名军配备的一应装备,一概不带。
弓箭是远程攻击武器,南山和雪儿手中有了弓箭,作为最后一个梯队最为合适。
几个人心急,竹林被来历不明的敌人偷袭,血腥味已经闻到,相濡以沫姐妹生死不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