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卫鞅大帝 >

第86部分

重生之卫鞅大帝-第8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卫鞅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徙木立信
尸佼抽空跑了一趟常氏商社,见了采薇。
恰好采薇今日心情甚好,第二队铁矿搜索队回来了,在泾水往上四百余里,找到了一处富铁矿,看起来可挖掘总量还不少,跟比马山、雁山的铁矿还要大一些。她重赏了搜索队成员,下令保守秘密。正盘算着,怎么忽悠秦国人高粱,把那一片藏着宝的荒山野岭用白菜价买下来。
想到,当铁矿开发出来,司商高粱高大人醒悟上当后气急败坏的样子,就忍不住的偷笑。恰好尸佼这时候来到,见到采薇在笑,便放下心来,大踏步上前打招呼。
采薇眯起眼睛,笑问道:“尸先生,上次的事,你还满意吧?结果怎样,当了多大的官?”
尸佼心里一凉,看那意思,自己当上左庶长府的属官,中大夫,当真是她的功劳?她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中大夫,左庶长府属官。”尸佼忐忑的说道。
采薇皱了一下眉头,旋即放开,笑道:“中大夫,不错,在秦国也算排的上名次了。”
尸佼察言观色,心里又是一凉,似乎自己得了个中大夫,她还不怎么满意。于是,有七八分肯定真的是他的功劳。心中那震惊和尴尬,说不出口来。一种挫败的感觉,油然而生,滋味到底如何,说不清楚。
采薇笑道:“恭喜了,尸先生。”
尸佼尴尬的一笑,按理本该隆重道谢的,可说什么也讲不出口来。
采薇似乎在察言观色,忽然哈哈大笑,道:“哈哈哈,笑死我了。”
尸佼奇道:“采薇姑娘,何故发笑?”
采薇好不容易忍住笑,道:“你当真以为,是我出力帮你的啊?逗你玩的,我压根一句话都没帮你说,再说我要是有那等面子,不如自己去当中大夫了。当日,听你说唯独你和另外一个叫做卫什么的家伙没有得到官位。我猜想啊,素闻秦公是有大志向的国君,其行不可以常理揣度,你好歹也是士子,你有多少斤两,我也知晓,总之比别人要强多了,怎会舍弃不用?还有那个倒霉鬼,为何辛苦入秦来,却不敢陈策?我料他多半也是法家。秦公志向远大,一心强秦,秦国贫弱至斯,儒家?道家?王道?都是胡说八道,除却法家,别无强秦之途。因而,我断定,秦公是在将你二人雪藏。怎样?我果然没猜错吧,那个草包卫什么的,他得了什么官?”
尸佼咯噔一下,这下子一来,信足了十成,这中大夫还真是这小姑娘帮弄来的。采薇显然在顾全他的面子,糊弄一番乱七八糟的话来。心里又是尴尬,又是感激。
却没有发现,采薇的嘴角,一下一下的在颤抖,憋住笑的那口气,已经闷的她够呛了。
“草包,啊不,卫鞅卫大人,任左庶长。”尸佼道。
“草包?左庶长?什么官?比你高还是比你低?”采薇假装因草包二字有趣,哈哈大笑。
尸佼满头雾水,一时口误,有那么好笑么,道:“左庶长,开府总领国政,比我高两级。”
“开府总领国政?”采薇两眼泛光,“帮帮忙,介绍我认识,请他过来喝酒,不,我去拜访他,以后和秦国做生意,要靠他了。说说,左庶长多大年纪,喜好些什么,我早作准备。”
尸佼哭笑不得,道:“你不是和上大夫景监、司商高粱平起平坐,拍案子等眼睛,骂十八代祖宗的么,何必急着去巴结左庶长。”
采薇道:“这你就不懂了,拍案子归拍案子,交情归交情,我和景监高粱熟了,什么话都好说。这个新人左庶长,不熟,等以后熟了,才好骂娘。”
尸佼忍俊不禁,道:“我刚从他家出来,就来你这里,我看了,好像左庶长就只在常氏商社的后面。”
采薇跳起来,叫道:“自便啊,我爬墙头过去看看邻居。”
说完入内去,留下目瞪口呆的尸佼。
忽然,采薇又跑回来,问道:“对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尸佼愕然,还真没事,想了想,说道:“我在栎阳没亲人朋友,当了官,就想来告诉你。”
采薇哈哈大笑,道:“看来,你是把我当成朋友了。”
尸佼道:“就你一个。”说完,觉得这事不对头,为何当了官,就跑来报喜。来的时候,鬼使神差,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时才有点尴尬。
采薇暮地脸上有点发热,微微低了一下头,迅速抬起,想起卫鞅曾经说的一句话,更加鬼使神差的脱口而出,道:“过两年吧。”
“过两年?”尸佼奇道。
屋内传来一个奇怪的声音,似乎有人摔了一跤。
尸佼奇了,道:“怎么了?”便要去看情况。
采薇忙把他拦住,笑道:“家里养了只猫,没事到处乱跑,碰倒东西。猫,听话,安分点,不许闹。”
“猫能听懂人话吗?”尸佼失笑。
“能。”采薇很认真的点头,“没事了,你走吧,我去爬墙头。”
南市,栎阳城最热闹的集市,站着一群衣冠楚楚的官员,官员面前,摆着一根两丈长的木头。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议论纷纷。
“官府在捣什么鬼?一帮子人整整齐齐站着,前面摆跟木头作甚?”
“官府的人中邪了。”一位老者下定论,以他数十年的见识判断,官府的人一定是中邪了。
“哈,哈,老丈说得好,官府啥时候不中邪啊。”旁边一个年轻人,看来是个叛逆分子。
“小声,小声,小伙子,花不可乱说,不要命了你。”老者吓了一大跳。
“你们看,那个大官我见过,叫做王轼,听说是招贤馆里边最厉害的一个,现在人咱们的栎阳令。”
“那个是景监大人,是咱们老秦人,别看他斯斯文文的,打仗很勇猛,我曾经跟他一起打过魏国人,那时候他还是个百将,现在是上大夫了。”
“站在王轼和景监大人前面的那个小伙子是谁?”
“不认识,山东来的士子那么多,好几十个呢,我哪里认得完。”
“哦,我想起来了,听说前几天君上任命了以为左庶长,想必就是那小伙子。”
“左庶长不是上将军么,啥时候变成其他人了,对了,左庶长是啥官?”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左庶长,原来由上将军兼任的,肯定不会是小官,你没看到么,这小子站在上大夫和栎阳令前面。”
“上大夫大,还是栎阳令大?”
“回家问你娘去。”
“你们看,那个站最前面的小伙子,和景监大人吵起来了。”
“你怎么知道他们吵起来了。”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当官的好面子,喜欢装模作样,不会像咱们粗人一般当真大吵大闹。你们注意了,看到当官的交头接耳,实际上就是吵起来了。”
卫鞅和景监的确吵起来了。
卫鞅支出徙木立信的招,提议,谁能将木头搬到北门去,就赏一万金。官府立信,一万金,值。
景监杀了他的心都有,一万金,你当秦国的府库,跟你一样富裕啊。
卫鞅想想,道:“常言道,春宵一刻值千金,官府立信,好歹也要比那一刻贵点,五千金吧。”
景监卷起袖子,道:“这上大夫不敢了,我扛木头去。”
卫鞅很无奈,道:“那便一千金,如何?”
“不行。”景监断然否则。
卫鞅怒了,道:“那一哆嗦的钱都不愿意出,谁信你啊。”
景监也怒了,道:“你那一哆嗦才值千金。”
卫鞅若有所思,得出结论,道:“的确值。”
景监欲哭无泪,道:“秦国已经欠你好多好多钱了,好歹省省,也是用来还你的。”
卫鞅怒道:“我不管了,你定价吧。”
连忙又道:“我这条主意,注定名留史册,你好歹给点面子,把价抬一抬。价格太低了,后人会骂我跟你一样抠门的。”
景监咬咬牙,道:“十金。”
卫鞅杀人的心都有。
景监忙说道:“你说了,我定价的。”丢下卫鞅,对王轼说道:“定了,十金。”
王轼不知他们二人嘀咕些什么,上前几步,高声喝道:“诸位乡亲父老,我是栎阳令王轼。秦国变法,首务立信。百姓中,任谁能把这根木头,从此处搬到北门,官府赏十金。”
“哄崽子喝药。”
引来一阵哄笑。
“国君都朝令夕改,一个栎阳令说话能算。我看官府不是中邪了,而是疯了。吃饱了没事做,出来闹着玩。”
王轼尴尬不已。
卫鞅大踏步上前,喝道:“我是秦国开府左庶长卫鞅,总领国政。秦国贫弱,当奋发图强,强秦之道,除却变法,别无二途。要想让所有老秦人相信变法,官府首务立信。从今日起,秦国官府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谁能把这个木头抗到北门,官府当即奉上五十金,绝不反悔。这时左庶长府,开府第一道政令。”
“疯了。”
“官府想反悔,我们也咬他不得。”
卫鞅哈哈大笑,道:“你们认为,般木头到北门,不值五十金?的确不值。然而,官府信誉,可值万金。你们穷怕了没有?你们想不想吃肉?”
“想——”一大帮人跟着起哄。
“想不想喝酒?”卫鞅喝道。
“想——”
卫鞅道:“秦国变法图强,便是要让所有人能吃饱,吃肉,有酒喝。你们想不想变法?想不想让秦国强大?”
“想——”
“如今,我把赏金提到一百金,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官府赠送一百金。谁愿意为变法强秦立下首功?”
“我来。”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跳出来。
“好。”卫鞅大喜,“官兵开路,所有乡亲父老一同随我同去,作为见证。”
北门,卫鞅郑重的将一百金捧到那小伙子手中,说道:“你为秦国编发图强立下首功。”
这道轰动的新闻,迅速传遍真个秦国,秦国人震惊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推行变法
徙木立信取得轰动的效应,一行人均欢天喜地,开门红啊。一开始有些人还觉得左庶长这个主意胡闹,可见到效果之后,大为感慨。如果没有立信的步骤,变法恐怕当真成为他们这帮长胡子短胡子关起门来玩过家家了。对这位年轻的左庶长,不禁生出几分佩服,这人与人一比,人家把事情看得如此透彻,谁也不敢在心中生出半句胡闹。
卫鞅这一路在美滋滋的想,吃饱、吃肉、喝酒这招,杀遍天下,男女老少,一律通杀,从未落空。说不定那天老子划出一片地盘来,自己打天下,使出杀手锏,也是刀刀见血。
唯独景监闷闷不乐,直到回到左庶长府,还在那里嘀咕。
“不讲信用,不讲信用,说好了我定价,不讲信用。”
卫鞅终于听清楚了,隐忍不发,直到回到左庶长府,大家散去,立即开骂:“抠门。”
景监怒道:“说好了十金,你偏变成一百金,有你这么做生意的么。”
卫鞅拍案怒道:“做生意,你比得上我么。”
两位上官在那胡闹,尸佼哭笑不得,笑着说道:“两位大人,怎么说话像那商贾之人。”
景监道:“我本是商贾之人。”
卫鞅道:“我——对了,我想起一件事来,尸佼,西边的事情怎样了?”环视四周,别人都散了,车英也安顿手下兵马,唯独这个不知趣的家伙还在。
尸佼道:“左庶长,高粱高大人报了消息,白门商社、常氏商社、猗氏商社三家联合购买草原奴隶,派了常氏商社一个女孩子做总事,第一批两百名奴隶,已经在东来的路上。北边还没开始,兵员不足,有些难。”
卫鞅道:“女孩子总事?叫什么名字?”
尸佼摇头道:“不知。”
卫鞅点头,伸出四根手指,说道:“第一,我们你西边,你延伸到北边,思虑周全,做得好。第二,以后直呼高粱,不要高粱高大人,重复累赘,你喊他景监或者景大人,叫我左庶长也可,卫鞅也可,咱们办事情,讲究效率。第三,办事要仔细,细节决定成败,我告诉你,常氏商社的那个女孩子总事,叫做南山。第四,你去一趟对面的上将军府,求见上将军,请求两件事,设法增派一千兵马,增强北边的警戒,并且配合北边购买奴隶;督促西边的防御,戎狄与北边胡林不同,当心戎狄犯边。”
尸佼拱手,肃然道:“属下领命。”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家堂堂左庶长,居然知晓常氏商社派去西边女管事的名字。
待尸佼出门去了,景监哈哈大笑,典型的卫氏坑蒙拐骗风格。
卫鞅也哈哈笑,道:“景监兄,记得我跟尸佼说的第二点么?”
景监咯噔一下,心感不妙,喃喃道:“讲究效率?你又想怎样?”
卫鞅确认四周无人,低声道:“讲究效率,是我经商的秘诀。”
“没听你说过。”景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没好事。
卫鞅道:“秘诀,知道什么叫秘诀吗,怎能告诉你。来,给你看一样好东西。”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
景监翻看,封面写着“秦律”。
“咦——这次怎么一般大小,谁写得这么好,咦——不像是写的,一模一样。好,好。”
卫鞅凑在旁边,问道:“你看这么一本,价值多少?”
“百金。”景监两眼放光,放佛看见了绝世宝贝,“这是怎么做到的?”
卫鞅笑道:“这是我捣弄出来的印刷术,就像印玺那样,啵,一拍就是一页,啵,啵,啵,一本书就成了。一千本,三天就搞定。”
景监大喜,叫道:“左庶长,你真是秦国的大恩人呐。你把这项技艺送给秦国,咱们拿它去赚魏国人的钱,一本一百金,一万本就是一百万金。何愁秦国不强,咱们打不过魏国人。”
卫鞅当场急了,叫道:“打住,打住,谁说送给你。我告诉你,这是我这辈子,第二次做次亏本买卖,印刷了一千本秦律,私人免费赠送给秦国左庶长府。亏得我让人连夜赶工,才将这项技艺给完成。否则,大家伙有得辛苦动手抄录了。”
左手赠送右手。
景监哈哈大笑,道:“抠门。”
卫鞅摆摆手,笑道:“这魏国人的钱呢,还是常氏商社来赚好了,我这个人,自来公私分明。”
景监笑道:“你也会做亏本买卖,这是第二次,第一次呢?”
他将话题死死扯开,正以为得计,却不知恰落入卫鞅的彀中。
卫鞅笑道:“我刚来秦国的时候,命人造了造纸工坊,可惜我只有采薇来到,无人打理。无奈之下,只好把造纸工坊卖给白门商社,反过来跟他们买纸张,你说我亏不亏?”
其实他就是请人挖水坑,抢时令,浸泡竹子。后来想想,九个姐妹,即便全来齐了,也人手不足,派出一个去守造纸工坊,怎么算都是亏的。于是和白门商社的商议,有白门商社出人建造工坊,造纸,保障常氏商社印刷所需纸张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