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梦还楚留香 >

第13部分

梦还楚留香-第13部分

小说: 梦还楚留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先生的上联是……”
“我这个上联是??千里为重(chóng);重山重水重庆府。”朱元璋以重庆的地理特点;用叠词的形式组成了一条上联。此联又是拆字联;前半句“千里为重”;“千”和“里”上下摞到一块;正好是一个“重”字;后半句说重庆府号称“山城”;被长江和嘉陵江环绕;正是“重山重水”。
书生听完朱元璋出的上联;心里不禁暗暗佩服:这联出得巧啊!他眼瞅着朱元璋;觉得对面这位客人虽说穿着一身百姓的衣服;可看他言谈举止却很不一般; 显出一种大气和高贵。他听人说过;当今皇上常派人到民间明察暗访;变着法子整治人。我与这位先生素不相识;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他是干什么的;我还是拣一些好听的说给他听吧!于是;他立即对出了下联:“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开头半句把“一”和“人”字摞到一块;正好是个“大”字;下半句是夸国家和皇上的;说国家地盘大;明朝实力强;能领导这样国家的“一国之主”也一定很英明伟大。
朱元璋一听;心中大喜;可表面还得装很平静。他又稍坐了一会儿;见目的已经达到;便喜滋滋地喝了两口酒;道声“先生慢用;我告辞了”;就走出了酒店。
朱元璋离开不久;酒店门外就闯进一伙差役;大模大样地来到书生面前;说道:“你;别喝了;跟我们走一趟!”
“我怎么啦?为啥要跟你们走一趟?”书生大惑不解。
“去了你就明白了。走吧!”几个全副武装的差役根本不和他多说;只是不断催促。
满屋的顾客一看这阵势;全溜了。书生心里也“怦怦”乱跳??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呀。书生无可奈何;只得跟着差役走出酒店。
这书生被一帮差役带着;糊里糊涂地来到一个地方;后来才知道是到了皇宫。
原来;这伙人是朱元璋派来的;他要在皇宫里见见这位书生。书生惊魂未定;却见刚才坐在对面的客官一下子变成了皇帝;还笑呵呵地夸奖了他半天;又让人拿出好些金银宝物赏赐给他。书生晕晕乎乎地出了宫;脊梁骨还一个劲儿地冒冷气;心想:“我的天!要是刚才在酒店里稍不留神;说走了嘴;这会儿;说不定脑袋已不在我脖子上了!”

另择一个民间故事,此时道来与各位读者同享一番。
举案齐眉是指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恩爱非常,这是中国人最向往的一种和睦家庭关系。如果说这种事情发生在一般人家庭并不奇怪,因为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里,妇女总是受到压迫,她们想不举案齐眉都不行.但如果说这种事情发生在公主与驸马间,可能就很难以置信了。因为公主多半是在宫里娇生惯养的主儿,出嫁以后更是倚仗着自己娘家的权势欺凌压迫驸马。一出“打金枝”,唱出了那个时代,受委屈压迫驸马的悲凉和愤怒。
可好象明朝的公主基本上都是十足的贤妻良母,很少有欺压驸马的。其中明英宗的大女儿重庆公主就是举案齐眉的典范。
这位重庆公主也是相当显赫,她是英宗和周太后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做皇帝的亲弟弟宪宗。也许是基因突变,这位公主与她骄横的父亲,能干富有心计的母亲,还有极度诡异的弟弟,性格迥异。她几乎体现了中国传统意义上贤妻良母的一切特征,孝顺,勤劳,守礼。
当然上天也自然不会亏待这位好公主的,上天赐给公主一个才子驸马。重庆公主的驸马名叫周景,字德彰,安阳人。明史上说他“好学能书”,也就是说很有学问且又擅长书法。据说英宗也非常喜欢周景,出去游幸的时候身边时常带着这个小才子。试想一下,英宗带着公主和周景到处游幸,两人可以说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后来,在天顺五年,英宗索性将重庆公主下嫁周景。
不久,岳父英宗去世,宪宗即位,他对姐姐和姐夫十分尊敬,下令由周景掌管宗人府。周景也不负圣望,处事精明能干,还居官清廉谨慎,除了作诗和书法别无所好。
重庆公主也不输自己的丈夫,她十分孝敬公婆,每逢年过节还去拜谒他们。作为出生宫廷的公主,她竟然还亲自为驸马做衣服,每次周景上早朝还早起为他做早饭.在仆役成群的公主府,公主亲自下厨做饭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所以明史上说“主之贤,近世未有也。”
这段缠绵的爱情终结在弘治八年,周景谢世,四年后,重庆公主也辞世了。在当时公主做寡妇很普遍的情况下,两人相继升遐,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的。后来,两人的儿子周贤作官也有十分好的名声,可见重庆公主不但相夫能干,教子也很有一套。称其为举案齐眉的典范当之无愧!

【鉴于“凑字数”一说,引得笔者近来心情十分的不畅。为了避免因此而创作出“衍生”的作品,笔者于此特暂停小说的VIP章节更新,并于此期间增加《正说明朝十六帝》一文,借花献佛地留予各位读者免费畅读,顺便也能令读者朋友们详尽地了解到小说故事后面的真正背景。余特此感谢“Tour村长”编文予以的贡献,同时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和各位读者朋友们一道,去感受那真正故事背后的故事。】
 
   学而远行之明朝十六帝(一) '本章字数:3031 最新更新时间:2010…05…12 10:00:00。0'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似乎没有谁比朱元璋出身更加低微、身世更加凄惨的。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东乡(今安徽嘉山明祖陵县治明光镇北赵府村)一座破旧的二郎庙中。他的父母没有土地,是靠租种别人田地为生的佃农。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取名重八,后来改名元璋,字国瑞。朱元璋小时候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没钱交学费,只好退学给人家放牛。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淮河流域灾害频发,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朱元璋的家里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他的父亲、母亲、大哥、大哥的儿子在这场灾难中相继去世,大嫂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家里只剩下他和二哥。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日子却实在没有办法过下去了,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二哥只好出外逃荒。朱元璋因为年纪小,到村子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因为寺中也没有余粮,朱元璋只做了几十天的和尚,便被打发出门,云游四方。直到至正八年(1348),朱元璋才又回到了皇觉寺。云游的几年间,居无定所,风餐露宿,靠化缘度日,其实和讨饭也差不多。然而经过这几年云游的磨砺,朱元璋的视野大为开阔,人生阅历大为丰富。
走向巅峰。朱元璋的悲苦经历在当时社会中有相当的典型性,元朝残暴的统治和地主阶级的无情压榨,使得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官逼民反,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元末红巾军起义。之所以称为红巾军,是因为起义者头裹红巾。当时红巾军主要有刘福通、芝麻李、徐寿辉等数支队伍,各自为战。
朱元璋虽然身在寺庙中,但他显然是六根未净,不久就投身到了蓬勃兴起的农民起义浪潮中。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由于皇觉寺被毁,又有友人来信相邀,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投奔了红巾军的郭子兴部,成了郭子兴的亲兵。他胆大机敏,作战勇敢,在红巾军中很快就崭露头角,逐渐升迁。郭子兴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使他在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后来,朱元璋自己拉起人马,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加入了群雄争霸的战团。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听从谋士的意见,攻下金陵(元代称集庆),作为稳固的根据地。他踌躇满志地对徐达等人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当天就改集庆为应天府。
当时的形势依然严峻。张士诚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中心,发展势力。在以〃布袋和尚〃著称的彭莹玉战死后,起义军推举徐寿辉为首领。徐寿辉被推举只是因为相貌好,并没有才干,不久陈友谅控制了这支队伍。刘福通于前一年迎韩林儿在安徽亳州建立龙凤政权,尊韩林儿为小明王,朱元璋接受他的册封,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方国珍割据温州、台州等处。元朝的势力仍然强大,在起义军的四周都布有重兵。
朱元璋将陈友谅视为最大的威胁,因此制定了先击陈友谅的作战方针。陈友谅本来是个渔家子弟,身高体壮,练就一身好武艺,又略通文墨,曾在县衙作贴书。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投奔到了徐寿辉的天完政权下,后来取代了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陈友谅自恃兵多将广,直扑金陵而来。大敌当前,有人建议出降,有人提议奔踞钟山,朱元璋怒斥〃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军心始安。同时,他派胡大海骚扰陈友谅的后方,利用康茂才与陈友谅是旧识的关系诈降,诱敌深入。陈友谅果然上当,中了朱元璋的埋伏,大败而归,朱元璋乘势夺得了江西的一些地方。至正二十三年(1363),双方于鄱阳湖展开生死大战。战斗十分激烈,长达36 天,陈友谅中流矢而亡。朱元璋虽然损失惨重,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自称吴王,设百官司署,李善长、徐达为左右相国。
徐达像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张士诚控制着南达绍兴、北抵徐州、西距濠州、颍州等地,这也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只是他庸碌无为,安逸自居,没有更大的野心。当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鄱阳湖,他竟然无动于衷,坐视朱元璋不断壮大,由此又可见朱元璋当年以陈友谅为劲敌而后攻张士诚的决策是正确的。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将,攻取淮河流域。次年八月,朱元璋再命徐达为大将军,统兵20万,直捣张士诚老巢,朱文忠攻杭州以为策应。至正二十七年(1367)六月,朱元璋攻破平江,张士诚束手被擒,后于金陵自缢身亡。

上权力顶峰的农民领袖  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朱元璋部将朱亮祖攻取台州、温州。十一月,部将汤和下庆元(今浙江宁波),方国珍逃入海中,不久为廖永忠所败。方国珍走投无路,只好投降朱元璋。次年正月,汤和与廖永忠擒获陈友定,平定福建。同年,廖永忠、朱亮祖、杨?等人攻取广东、广西。在平定东南之时,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命将北征蒙古,山东、河南随即而下,冯胜也攻克了潼关。
在轰轰烈烈的北伐中,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在金陵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常遇春像个当初的放牛娃、小沙弥终于跃上了权力的巅峰。这里顺带提一下,朱元璋为何选定国号为大明呢?熟读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倚天屠龙记》,在这部武侠小说中,明教与元朝势不两立。而且,小说中有几位人物也与历史人物重合,比如颇有心计的朱元璋、勇猛忠信的常遇春,还有布袋和尚彭莹玉等人。那么朱元璋定国号是否真的与明教有关系?
按照吴晗的观点,〃大明〃的意义的确出于明教。明教,原称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唐延载元年(694)传入中国,因其崇拜光明,所以又称明教。明教的教义是二宗三际,即他们认为统治世界的明暗两种力量,为明暗二宗;明暗两种力量相互斗争,经过初际、中际、后际三个阶南京徐达墓段,为三际。明是光明,代表善和理;暗是黑暗,代表恶和欲。在初际阶段,还没有天地,明暗相互对立;中际阶段,暗占据优势地位,这时明王出世,经过斗争将黑暗赶走;后际阶段,明暗各归本位。明教对于那些受到压迫和剥削的人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因为明教主张迎接明王出世,改变现状,相信不久以后人们会过上好日子。
元朝末年,明教正是利用这一点在广大穷困农民间进行传教,准备武装起义。当时明教的彭莹玉,在淮西传教,宣扬明王就要降世了,要信徒做好准备。至元四年(1338),彭莹玉和他的徒弟周子旺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县)率众五千余人起事,虽遭镇压失败,但此后各地起义不断,而彭莹玉也在坚持斗争。河**山童也是重要的秘密宗教领袖,广招信徒,酝酿起事。至正十一年(1351),元朝征发农民15万修黄河。韩山童派人预先在河道中埋下一个一只眼的石人,上面刻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字样。石人挖出后,人心不稳。韩山童认为时机成熟,联系刘福通等人准备起事,推举韩山童为明王。事情泄露,韩山童被杀,其妻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逃脱。刘福通力战突围,后攻取颍州等地。各地闻风而动,接连起义,掀起了元末农民起义的高潮。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建立龙凤政权。朱元璋所在的郭子兴部,在郭子兴死后其子郭天叙受刘福通节制,所以朱元璋其实是小明王的部将。后来朱元璋势力强大,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到自己的军中,途中小明王在坐船时落水,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掉了。有史家认为,这可能是朱元璋安排的。
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是承继小明王而来,〃国号大明,承林儿小明号也〃,据说这是刘基的主意。朱元璋手下的将领,不是出于淮西彭莹玉的教化,就是小明王的属下,大都是明教的教徒,因此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自然顺理成章,而且这样还意味着朱元璋就是明王降世,其他人都不具有合法性,社会上再也不应出现其他的明王了,这也有助于稳定人心。 
   学而远行之明朝十六帝(二) '本章字数:3014 最新更新时间:2010…05…13 10:00:00。0'
 
 另外,明字代表着光明,分开是日、月二字,是十分吉祥的词汇,代表了大明王朝的神圣。值得注意的是,在朱元璋登基之后不久,为防止秘密教会危害自己的统治,他下旨禁止一切邪教,包括白莲教、弥勒教、明教等。
《太祖实录》所载北伐灭元战略确立国号后,朱元璋加速了统一的进程。洪武元年五月,他视察开封,部署北伐的进一步军事行动。七月,元顺帝北遁。徐达势如破竹,八月占领元朝国都大都(今北京),元朝的统治结束,历史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