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大帝修仙 >

第80部分

大帝修仙-第80部分

小说: 大帝修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来。这姚大也想不到,当年发现那脑海中这本天书竟不是什么修炼功法,自是十分恼悔,因此后来是一直留在了心底,想不到现在竟然还有如此大的神奇用处,竟和那天下王朝兴盛交替有关。但是这姚大天生对这些都产生不了兴趣,只得老老实实把这天书中的内容手抄下来,将来交予那郭璞好生研究。

    林易曾和郭璞论道,从他口中得知,这华夏龙脉的始祖源自昆仑山。这昆仑山龙脉夹在上述南北山脉中间,不断向东施展辉煌灿烂的舞姿。龙的主脉落在关中地区,然后东出中原(河南),同时展开北向、南向、东向、西向分支,形成井体的昆仑山脉体系。

    秦岭处于中国版图的正中央,也是华夏境内惟一一座呈东西走向的山脉,正是因为有了这隔绝了中国南北的秦岭,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最后兴起了周、秦、汉等朝代。

    秦岭龙脉源自昆仑山,被称为昆仑三大龙脉中的中龙,意义非凡。 而且秦岭龙脉更特别的是,它竟然拥有两条最强的龙脉血液,就是长江和黄河。龙脉之说中,龙脉讲究的是山水合一,江河是龙的脉络,水是龙的血液。因为秦岭不仅仅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更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秦岭北麓的水注入黄河, 秦岭南麓的水则注入长江。因此在秦岭上,长江和黄河都会汇聚到一起,形成一股无可匹敌的龙脉霸气来。它不仅仅是中国诸多龙脉中的一股,而且是一股无可匹敌,君临天下的皇者龙脉,就因为秦岭的这股王道霸气,后来才衍生了这周、秦、汉等王朝,以及长安这古都,成为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这大周龙脉所在的岐山至梁山一带,皆是这秦岭的余脉,有渭水从身旁渡过,难怪这大周能享国800余年之久。

    大晋的龙脉在河内温县,也就是这司马懿的祖籍所在地,他背依太行、王屋,南邻黄河。按照郭璞的风水学说,这果真是山水合一的难得宝地,难怪这司马家能君临天下,建立大晋。若是按照郭璞所算,这温县龙脉,应该至少和那沛县的刘汉龙脉一样,可以保大晋至少能享国三四百年之久。

    可是林易记忆中,这晋朝只是紧紧存活了短短四五十年的时间,虽然后来衣冠南迁,这东晋得以在金陵苟延残喘。但是也不过一百年的时间。

    “难道这河内龙脉之地被人暗中破坏。或者说这无极诛仙阵运转紊乱而至?”联想到从那姚大那里得到的消息。林易心中是真是越想越害怕。

    按照那天生记载,这无极诛仙阵一百零八处阵眼就是位于这九州一百零八处龙脉之地,这每处阵眼自是按照顺序轮流启动,维持这大阵的正常运转下去。每当这一处阵眼醒来之时。那阵眼中封印的鸿蒙之气就有少许的泄露而去。

    这鸿蒙之气是何等的神奇,落入那凡间之中,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阵眼所在的之地也就是成了所谓的龙脉圣地。那阵眼附近的凡人若是有机遇吸收到这鸿蒙之气,这人必有异象缠身,天机护体,即使是此人未能成就一番开朝建国的事业,其子孙后代三代以内,也必是有帝王将相诞生。

    若是按照此中道理。这阵眼启动换转之时,也就是那天下大乱,枭雄并起,王朝更替之时。而此时经过这百年的三国战乱之后,天下一统不过数十年的时间。河内温县那处阵眼正是稳定运转之日,看来要么就是那温县之地的龙脉之地受到了破坏,要么就是这无极诛仙阵受到某种威胁刺激,而不得不数个阵眼同时启动。

    若是第一种原因造成,还好解决,若是第二种原因,林易真是担心,这无极诛仙阵这样的上古神阵,根本不是他们这样的修真者可以揣摩一二。

    “不管怎样总要是亲自走一趟看看方能做出结论!”林易心道,他已经打定了注意,必须要先去这司马家祖籍河内,也就是这大晋龙脉之地看看。还好的是东宫那些银甲骑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是根本不可能赶到洛阳,这段时间是足够他往返河内温县一趟。

    “殿下,你们总算是出来了!若是我没猜错的话,这山腹中下方深渊的地火竟是那传说中的三幽地火!”葛洪看到林易终于出来,连忙兴奋道。林易看到他手中不知何时竟多了个石榴罐鼎,其中一道细细的湛蓝色火焰燃烧着,不用说,这应该就是葛洪从那深渊出口处所采。

    林易看到这葛洪兴奋的表情,已经是明白其意。葛洪已经找到了一处极佳的炼丹之处。这炼丹之术,除了那丹炉、各式原材料,还有这炼丹的技巧经验,最重要的就是这地火了!

    白骨夫人役使那些劳工挖断了这大周龙脉龙尾之处,自然是破了这处风水,地下无处地气外泄而出,和这残留下来的龙魂之气互相燃烧形成了这一处三幽地火。虽然比不上那传说中的九幽地火等上等地火,但此处地火已经是时间罕见,葛洪和其师父郑隐云游天下也未曾遇到,最好的也不过二幽地火。葛洪此时,怎能不兴奋。

    “你和叔宝就留在这梁山吧!好好学习这炼丹之道,叔宝那引气术也不能落下!”林易自然是成人之美,对着葛洪道。以他现在的神通,赶走那贾后一党,也不过是动动一根手指头的事情!这贾后现在在其眼中不过是蝼蚁一般,他以前或许把贾后当成是最大的敌人,但是现在经过这如此多事情后,这贾后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他来说太过渺小,现在根本不配做他的对手。即使这司马遹真的是如同朝廷所认定那般已经薨殁,这天下司马家大大小小的王爷早已是跃跃欲试,这贾后一党气数已尽,如同秋后的蚂蚱一般,蹦跶不了多长时间。

    “殿下,叔宝一定谨听教诲,向稚川兄好好学习,争取早日练成这导气之术!”卫玠也是急忙回道,他明白林易为何不带上他去洛阳。一来是怕葛洪一人在这梁山之中太过无聊单调,二来他此去洛阳必要引起一番惊风血雨,而他却帮不上什么忙,反而是拖了他的后腿。

    “殿下放心,我马上就要师父前来,他若是知道这好消息,只怕是一刻也不会耽误就会赶到这梁山来!”葛洪也回道。

    葛洪是何等聪敏,自然是明白了林易所担忧。他和卫玠两人都是十多岁的半大孩子,一旦无人督促后,只怕是玩心甚重,耽误了这学道炼丹的时间。况且有了他师父郑隐的指点,再加上林易给的无数药材和那药饵,何愁炼不出神丹妙药。

    “如此这般,本王就算是放心你们俩人,希望能早点听到你们的好消息!若是有任何需要,尽管联系长安城的王敦,他自会全力帮助你们!”林易回道,话音刚落人已经消失在这梁山之中,只剩下卫玠和葛洪俩人。

 第一百三十二章 司马故里

    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战国时河内为魏国领地,秦末司马卯被项羽封为殷王,都城在河内。汉高祖即位时设置殷国,次年改名为河内郡(今河南焦作地区),位于太行山东南与黄河以北。领县十六,温县为其一。汉武帝时,河内郡是天下闻名的养马之地。

    西晋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级制。河内郡共辖15县,郡治为野王县(今河南沁阳)。泰始二年(266年),河内郡分汲县、朝歌县、共县、林虑县、获嘉县、修武县6县为汲郡。

    河内地区是华夏古民最早的活动地区之一,更是当今皇族司马氏的郡望所在。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司马懿为河内郡的上计掾。

    温县由于居中原腹地,且据黄河津渡,战国至秦汉之际,温县已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后世由于历代战乱皆遭劫难,以及黄河泛滥等原因,人口迁徏频繁,逐步衰落,渐为僻邑小县。不过此时这温县却是大晋国中鼎鼎有名的大县。作为这司马氏皇族的祖籍之地,自然是常年有无数宿卫兵把守。

    温县古称“温”,缘于境内有两个温泉。一个在今孟州市西北的治墙村(古时属温),夏凉冬温,流入于溴水;一个在今温县城西南。也有一说, “温”源于西周初期苏岔生的封国名。

    司马姓是中国的一个上古至中古时期的大姓。司马姓氏溯源为官名。“司马”是古代官名,指调遣武装部队的武官,掌管天下军事,相传古帝少昊时期就设置有司马一职。司马氏就是担任过司马一职的人的后代。

    商朝、周朝均设有司马这一武官,后代也有沿用。但此后的一些司马却可以是文官(说明商、周之后也有文官称“司马”的)。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追源溯流,司马氏的得姓始祖是周宣王执政时期官拜司马(管辖军政和征战的官职)的程伯休父,因他屡次征战有功。而被赐姓为司马,其后世子孙即“以官为氏”而姓了司马。程伯休父是殷、周朝时期一个诸侯,是上古颛顼帝之后祝融氏重黎的子孙所传。程伯休父的子孙,一部分“以官为氏”而姓了司马;一部分依照惯例“以国为氏”而姓了程。因此司马氏系出程氏,和程氏一族是一家人。司马氏的得姓,大约在两千七百余年前。司马氏后人奉程伯休父为司马氏的得姓始祖。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齐国等国,亦有(除程伯休父外亦有其他)公族子弟以此官职命名的。虽然这些后代没有程伯休父之后的声望大,但这说明司马姓氏也并非出自一家,皆是程伯休父之后。

    楚汉间,司马卬为赵将。与诸侯伐秦。巨鹿之战后随项羽入关。灭秦后,项羽分魏国地为西魏、殷、河南三国,封司马卬为殷王,建都朝歌。因此这时司马卬,为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汉王刘邦自临晋渡黄河,攻下河内地,俘虏殷王司马卬,置其地为河内郡。四月。彭城之战,项羽率三万精兵大败刘邦及五诸侯联军56万人,司马卬被楚军所杀。

    汉以其地为郡,司马卬子孙遂以河内郡为家。自昂八世孙。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司马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司马隽。字元异。俊生京兆尹司马防,字建公。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懿是司马昂的十三世孙,家中历代为官。

    可见这河内司马家也是这世上一等一的门阀士族。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因此这司马炎对其祖上是甚感自傲。魏晋时期是门阀士族最兴盛时期,这司马氏只所以能得到如此多的上品士族的支持,和其出身也不无关系。

    这司马遹贵为皇储,大晋太子,因此自小就对其祖籍,祖先郡望等事迹熟知。因此林易方能知道得如此清楚。

    司马懿,字仲达,就出生在这河内温县孝敬里(河南温县招贤镇)。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朝廷正史上对这位“高祖” 奇策善谋,辅政平乱,三朝托孤重臣,借吴刀杀关羽,用巧计困诸葛,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除曹爽于须臾,去世辞封等事迹是夸上了天,林易早已是熟记于心。

    不过这司马遹虽是对这祖先的高贵血统和英勇事迹是耳熟能详,但却是第一次来到这祖籍之地。

    这司马故里所在的小村为什么叫孝敬里这么奇怪的名字,自然是也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这村北原是一座破庙。当年司马卬的母亲讨饭到这里,在破庙的舞楼下生了他。生他的时候是冬天,好心人在破庙门前放了半袋面,才没把他母子二人饿死。他母子二就在此地安家,后来参加了赵国的军队,功成名就之后,司马卬自然是不负乡亲们的厚恩,一直十分厚待他们。

    因司马卬对母亲至孝,他在赵国当兵以及被封为殷王后,仍不忘母亲生育养育之恩,特别是母亲去世葬于孝敬后,利用战斗间隙他常回家祭祀母亲,每次回去,便在距孝敬村东5里远的扒庄下马,跪在地上叩三个头,便步行到母亲的陵寝处祭奠。为了张扬司马卬的美德,人们便将生养司马卬的村庄更名为孝敬里。司马卬死于楚军乱兵之下,其后代子孙也迁徙至这孝敬里。

    这段传说在正史中是自然没有记载,林易只是从这温县商贾百姓的谈话中所了解。

    这温县本就是中原交通要道,况且又是当今大晋皇族祖籍所在,因此除了这南来北往的商贾外,城中还有不少慕名前来拜访的儒生,这不大的县城真是挤的好热闹。城中到处都是商贾走贩,大声叫唤着清化姜、芋头、怀山药等本地特产。特别是这铁棍山药。味道特美,号称素食一宝,滋补佳品,真是神仙之食。连林易都忍不住动心。

    出了这温县城,顺着向北去的一条宽大的官道,这目的地就是这孝敬里,也就是这皇族司马氏祖籍所在地。还没有到这孝敬里,一座规模庞大的宫城就映入眼中,比那温县城要气势宏伟的多,只是却是清净了许多。已经是几乎看不到百姓,除了那巡逻士兵的马蹄声和军鼓外,这里仿佛是如同独立于这地方一般,格格不入。

    原来这就是晋城,当年司马昭被封晋王以后,欲图霸业,便在他的家乡温县孝敬里大规模的筑城建都,称“晋城”。这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叫安乐宫。就是司马昭及其族人所住。外城有招贤庄,护驾庄,上花苑,校尉营等地。

    尤其是招贤庄。因当年司马昭在此设立招贤馆广招天下贤士而得名。50多年前,多少天下贤士跋山涉水纷纷来此投奔司马氏,这才导致这司马氏一族权顷朝野,最终代魏建晋。

    这晋城可是繁华一时。直到当年司马炎代替魏称帝后,司马氏子弟及其幕僚大多都搬到洛阳城后,这里才逐渐萧条起来。

    林易还没到这外城。就感觉到这周围环境的紧张,到处都是巡逻的戎装宿卫兵,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把这晋城真是包围的密不透风。平民百姓都是十分在乎自己的祖籍故宅,何况这大晋皇室司马氏,当然是重兵把守,族中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