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106部分

大明官商-第106部分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月入夏时节,台海已进入台风多发时节,沿海渔家这当口都不愿放船出洋,怕的就是遇上疾风恶浪,那可是九死一生。这一日,却有数十艘千料大船从月港启航,往东方驶去。远远望去,领头船桅杆上一面大明水师青龙旗迎风招展,眼尖的,隐隐还可望见船头上挺立一人,一身金色官袍,好不炫目。此人正是冯虞。
    冯虞此番出港,要去的正是台湾。这两个月,冯虞与杨万荣筹集了大批粮辎用度输往台湾,杨风在台经营也已初具规模。这回冯虞正是要往实地看个究竟,单凭文书往来毕竟隔了一层。再有,便是顺道运去数十名火器工匠还有大批工料器具,带队的便是百工使司经历黄道。冯虞本想带着黄道去京师,可这老头子觉着上了年纪,北方水土未必适应得了,干脆自告奋勇赴台。
    此外,杨老爷子又招募了数百民户迁台,一道运走。此番招募民户可是下了大本钱的。每户来台民户,良田按人计数,一人头上便是五亩,现成的砖石大屋一座,五户一头耕牛,另给安家银三两。Wap.16 K.Cn
    冯虞立在船头,微合双目,听凭海风挟着水雾沾湿了衣摆。在他身后,立着两名文士。一个是林炫,这回死活要跟着往台湾开开眼。另一个,一袭青衣,看相貌也就是二十上下,眉目开朗,不苟言笑。此人赫然就是几年前与冯虞有些个交情的金门汶水头人氏,黄伟黄孟伟。
    黄伟也是颇有些经世致用地心得。这两年退归乡里治学,原打算科场搏个功名,哪知这两年眼见得朝纲不振奸臣当道,一时竟起了避世之心。此番却给林炫专程找上门去生拉硬拽出来。不曾想与冯虞谈过两次,倒生出些知己之心。这才倾心投效。此次赴台,冯虞点名带上黄伟,也是起了考校、历练之
    冯虞吹了阵海风,扭头回到二人身边。问道:“你们两位,哪个能猜出方才我在动的什么心思?”
    “冯大人,我们两个又不是你肚里蛔虫,如何能知大人心思?”
    “无妨,随便猜猜。(手机 阅读 1  6 k 。 c n)又不罚你酒。反正离着台湾还远,闲来无事,只当闲聊便是。”
    “大人想来是思索台湾之事。”林炫抢着开口。
    “油滑!”冯虞笑骂一声,转头看向黄伟。
    “我看大人目光多是盯着海面,恐怕想的不是岛,而是海。”
    “哦?仔细说来听听。”
    “中原人看田地如命根子。咱们福建沿海万民也都明白。这片海便是咱们的衣食父母。海上能打渔果腹,能行船通商以丰家资。当年宋元两季,便是靠了海上通番,福州府、泉州府万商齐至,遍地黄金。禁海令一下,断了生计且不说,东洋葺尔小国竟也欺负上门来了。大人想的可是复我大明水师旧观,于四海展天朝气象。”
    “呵呵,倒是差不多了。。16K小说网手机站wap;16K.CN。方才。我只反复琢磨两句话。一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第二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大人宏愿令人感泣。不过,若是专意通商,或能赚个钵溢盆满,可若要效三宝太监故事扬国威于万邦,恐怕也只有永乐一朝勉力支撑。到了宣宗朝,便再无力图之。咱们不过东南一隅,能撑起这大业么?”
    冯虞笑道:“如何才叫扬国威于万邦?便是吹吹打打四海巡游一番展我中华物力么?方才我那两句话,本是一体,拆开来就要变味。这么着,这会子闲来无事。给你们说个西洋故事。”
    听冯虞要说故事。这可是极稀罕地,两人当即凑近了细听。
    “在大洋极西。有一大洲,名欧罗巴。欧罗巴洲偏远一隅,有一岛国名英吉利。此地物产不丰,人口也不多,却成欧罗巴洲一大强国。何故?这英吉利起家靠的便是两种人。一种是海商,再一个便是……”冯虞看了两人一眼,加重语气说道:“海盗!”
    “什么?”听了这话,两人竟失声叫了出来,看那神情,明显是有些不信。
    “不信是吧。你想想,既无物产,又无人口,想要发家,没个旁门左道如何能成?你们想想塞外那些胡族,便知其中道理。当时欧罗巴有一国名西班牙,靠着海上贸易大发横财,又与英吉利素有仇怨。那英吉利女王便怂恿胆大不怕死的百姓出海当强盗,官府不但不追究,反而是私下资助。一时间,英吉利王室重臣,无不热衷此道。这些海盗四处掳掠西班牙人船只属地,收获极丰。那女王当初投资五千两白银,回报竟是二十六万两!”
    听到反差如此巨大的两个数目,林炫、黄伟二人瞠目结舌。
    “不但是私下资助,这女王对那些战绩丰硕地海盗还不吝封赏,其中最善战的一个,竟被封为国公。如此一来,几年下来,英吉利府库充盈,西班牙却是损失惨重。终有一日,西班牙君王忍无可忍,起大军讨伐,战舰数百,雄兵数万。此时英吉利仅数十船数千兵,且多是临时纠集的海盗。哪知双方一接战,英军骁勇之极,又居天时地利,便如赤壁之战一般克尽全功。由此一役,英吉利独霸西洋海权,通商、占地、贩奴……财货滚滚而来,由此以一隅制大陆,成欧罗巴第一大国!”
    说完这番话,冯虞抬眼看向两人,只见黄伟面色凝重,若有所思。林炫却有不忿之色:“此为霸道、邪道,其国必不能久长,终将为万民唾弃。”
    冯虞笑道:“不是我说你,何为王道,何谓霸道?翻开史书看看,哪朝哪代不是王霸皆行?域外施霸道,海内行王道,又何尝不是明君之道。再则,成者王侯败者贼寇,焉知后世史书对这女王如何褒贬。以我看来,至少脱不了一条褒誉…………富国强兵。”
    却听黄伟说道:“炫兄,尽信书不如无书,孔孟之前,焉有王霸?我只在想,大人说这故事,究竟有何深意。恐怕未必便是叫咱们学着落草为寇吧。”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冯氏海权论
     更新时间:2009…6…18 18:22:58 本章字数:2339
    看黄伟盯着茫茫大海出神,冯虞心中暗喜,孺子可教……噢,好像算年岁人家还大些呢,这话说的。
    “呵呵,孟伟,你且说说,我还有什么言外之意。”
    “大人想说的是,这茫茫大海,不单是财货之源,更关乎国运兴衰?”
    冯虞猛一拍大腿:“正是这话!放眼大明四域,经历代苦心经营,天子亲守国门,如今能称我大明腹心之患者已无一人。蒙古诸部四分五裂,女真蒙昧无知,朝鲜一向恭顺,南蛮自保且不足遑论进取。唯有这万里海疆,禁海令出,藩篱自废,焉知他日可有强敌来犯。”
    林炫忍不住插话:“蒙古数十万铁骑皆不能动摇国本,海上即便有敌,却须万里远来,如何补给?又能载运多少兵员?”
    “若是一路攻城略地,以大洋诸岛国为跳板呢?所谓兵少,若是不欲覆国,只为劫掠又如何?我大明海疆万里,敌来一万,我便需用兵百万处处设防,又需靡耗多少粮饷?到了国库打空的那一日,靠什么养官牧民,支撑国体?你也知道,如今那欧罗巴人也就是红毛番的船已进至南洋,这些番子莫看行止彬彬有礼,却是海盗的骨子,若是让他们瞰破虚实,有朝一日大军来犯,只怕是难免之事。。Cn今日我所想的,正是如何未雨绸缪,抢占先机。与其坐待人家打上门来,为何不能先下手为强?”
    黄伟又道:“依大人看。咱们大明迟早要在海上打一仗了?”
    “这可不是一仗便能安天下的,只怕世世代代皆须争雄于海上。即便这百十年无人能犯大明,三五百年后情形又是如何?所谓料敌从宽,非恃敌不来,唯能战而胜之。方能保得万全。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才是恒常之理。”
    “如何方能不战而屈人,享万世太平?”
    “万世太平只怕是难了。自古王朝更易。哪有万年地江山?能保数百年江山,便是善政了。要想控驭万里海疆,引万国财货,我看有几条是必行的。一路看中文网首发16K.CN首要的便是打造一支天下无敌、攻略四方的水师,此为根本所在。其次,须抢占大洋诸岛,尤其是海路要冲,则进可攻退可守,又可引其物产为我所用。其三,又需有庞大商船队。将这碧波万顷化作海上商路,以商养军,以商利民,谋长久之道。”
    “这三条,非数十百年不可尽备。”
    “孟伟一言中的。要想揽海权于我手,需得朝廷长期经营,官民皆图出海通商以利天下,如此方是长久之道。”
    “这个……义利之辨、华夷之防,太难。”
    “呵呵。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若能扭转天下大势,成功不必在我。”
    “大人,好一个成功不必在我,果然是襟怀天下,气象万千。”黄伟闻言激赏。林炫也激动得不行。“炫愿与大人同进退,成千秋伟业,得青史留名!”
    冯虞仰天大笑,“何论千秋功罪。但求无愧我心。WWW.16K.CN”面,映得波光粼粼。台湾岛的轮廓已在地平线上浮现。冯虞一身朝服盛装,挺立船楼之上,手扶凭栏,心潮澎湃。前生念兹在兹的宝岛台湾,我冯虞来了!
    安平港早先的木栈渔码头。经过几个月马不停蹄地扩建。已用条石垒砌出可供大船靠泊的像模像样的深水码头。推算了行程,杨风领着麾下一干军政官员及数千番汉兵丁百姓。天不亮便到此处迎候。从船上向岸上眺望,只见的旗幡招展,人头攒动,远远便可听闻鼓乐之声。船上军民也纷纷向岸上挥手。虽说此番所乘的皆是大船,可是海上颠簸的滋味还是不怎么好受。眼见得便要上岸了,如何能不激动忘形。
    船靠港,放下搭板,冯虞第一个踏上台湾的土地。此时,码头上数千军民欢呼起来,各色番汉乐器一齐吹弹,还有上百名土人少男少女载歌载舞,让船上大陆军民大开眼界。此时,杨风等人抢步上前见礼:“大人,我等恭候多时了。”
    冯虞乐呵呵一拍杨风肩头,说道:“这几个月喜讯连连,干得好。不过你也清减了许多,保重身体要紧。日子长着呢,整个台湾日后可全指着你了。身后武官我都识得,这些个文官想来便是你说的各部头人吧,如何,引荐一番?”
    “噢,大家伙靠劲些来。”
    众位番汉头人如今皆已在上月新立的台湾都督府中挂了民事官的职位,听说有朝廷大官要来,今日一个比一个来得早。远远地,大家伙便看见有一位身着金色袍服的年轻人立在船楼上,威仪万千。待冯虞下船,众人看得仔细,此人服色与以往所见官员大有不同,袍服上绣的张牙舞爪的东西,威风得很。有些与汉民打交道多的,听说汉人皇室着龙袍,想来便是此物。以此推断,此人莫非是个皇亲国戚了。听着杨风这一声招呼,许多头人纳头便拜,倒把冯虞吓了一跳,赶忙上前搀起。
    杨风跟在一旁引荐。“这位大人便是我常与诸位说起的威靖伯、龙虎将军、大明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锦衣卫指挥同知、领福建锦衣千户、提督福建边备、兼巡抚漳州澎湖冯虞冯大人。冯大人在朝廷中可是权势煊赫,当今万岁钦赐蟒袍玉带、金书铁券。”
    一大串的官职听得这些头人云里雾里,不过至少听懂了一件事,人家身上这锦袍绣得是蟒而不是龙,不过……这蟒蛇怎么有脚爪呢?反正是个极大的官就是了。
    杨风又一一点指眼前众位头人,“这位是现下咱们台湾都督府汉民布政使林阿贵,这位是都督府番民布政使那鲁,这位是安平镇长老会长老何晏,这位是平埔族群长老会长老拉慕罗,这位是布农族群长老会长老打颜……这些皆是各族团练营官。这位,安平团练安字营营官莫朝仁,这位是布农团练信字营营官阿达……”
    冯虞逐一与这些番汉土官打着招呼,不时含笑点头。走到阿达面前,冯虞停住脚步,上下打量此人一番,对他说道:“你便是阿达?杨大人信上可是将你好一顿夸奖,说你当得起忠勇二字,力保你带一营团练。现下兵卒练得如何?”
    却见这阿达苦着脸说道:“大人,不成啊。”
    正文 第二百章 新天地
     更新时间:2009…6…18 18:22:58 本章字数:2281
    中原官场上,逢着这迎来送往的场合,大家说的都是场面话,你好我好大家好,如今这阿达突然冒出这么一句,着实令全场汉官大为讶异。
    “这话怎么说?”
    只听阿达说道:“咱们布农团练拉起来这一个月工夫,整日集训练队列,弟兄们实在是学不会,走起来一团糟,我是没法子可想了。唉,还是练刀法痛快。”
    “原来如此。”冯虞想了想,回头问杨风,“现下团练都练的什么?”
    “汉番团练俱是上月方才搭起架子。成军后,先是合练军法、队列,便如当日大人练兵时一般。一个月下来,汉民进益最快,其次是平埔人,布农团丁却是一塌糊涂。排横列、齐步走还马马虎虎,稍复杂些的分列什么的,总是到不了一个点上。”
    “那……若是论起身体壮健来,又如何?”
    “自然是布农人最为壮健悍勇,汉人、平埔人都要差着些。至于后两者,相较而言,汉人韧性足、机智,学得是最快;平埔人气力大些,性直,一板一眼。。Www;16K.cn。”
    “行,此事回头再说。现下如何安排?”
    “先往大营吧。我这台湾都督,现下行辕也设在营中。”
    到了明军大营,都督府文武官吏在外候命,冯虞单与杨风入账叙谈。
    “阿风,眼下台湾情形如何?”
    “自从收服布农人之后。我便全力搭建都督府,到上个月算是有了一番模样。现下都督府分作军民两块。军务这头,除直辖水陆两师,又设了汉民、平埔、布农三个团练,七千丁壮。现下正加紧操练。民政,分设汉、番两个布政使司,以下为各族群长老会。再下,则编列保甲。咱们手上文官太少。故而多起用本地土人。”
    “嗯,如此行事妥帖。不过,这团练也要因材施教。布农人精悍,队列倒不必太下工夫,可多用为奇兵、决死,平埔人憨实敢战,可用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