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55部分

大明官商-第55部分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虞听了一楞,问道“还有何事?”
  杨风一笑,“打你的主意呀。”
  冯虞更是一头雾水了。“我的主意?什么主意?”
  “这么回事。”杨风喝了口水,说道。“我家原本做的是南洋生意,出的是瓷器、丝绸、茶叶、军器等等,哦,如今加上磨漆、折扇。运回的除了金银便是珍珠、玳瑁、象牙、香料之类,回来变现。东瀛那边跑得少,路子不广。如今妹夫你上位,我爹的意思是正好大展拳脚。”
  “哦?怎个大展拳脚法?”
  “简单。上回出了篓子,越前国朝仓家着实是过意不去,邀咱们过去,日后越前国所需中土财货便包给咱们了,周边几个与他亲近的大名也帮着咱们拉生意。东瀛这一片可以大做文章的。我爹还有个主意,之前运进来的货,都是低价转给那些有门路的店家。如今干脆咱们自行开个店,行销外洋特产,有钱何苦给他人赚去。你看,妹夫你是锦衣卫,那镇海卫毛邦化是我家世交,又承你的情,海上路上全厘清了。就是有一条,开店行销,这货得有福州市舶司的关文。”
  “市舶司?那不就是梁裕直辖衙门吗?”
  “正是。这也得靠妹夫你来疏通了。”
  “成。这事不难。只是每年的打点是少不了的。”
  “这个自然。”
  “那你便在这儿多住两日。下午我便去梁裕那边走一遭,将这事说定。你也好回去报喜。”
  说定这事,杨风方才起身,将那三个干将唤来,一一引荐给冯虞。“这个名叫周天赐,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林泉院俗家弟子。身世清白,善使单刀、飞镖。”冯虞仔细打量此人,神光内敛,举止稳重,看着象个实在人。
  “这是范长安,汀州府人氏。原本是宣府马军把总,犯事流落回籍,辗转为我杨家收留,出资为他销了案子。此人弓马娴熟,行兵布阵很有一套,是个带兵的好手。”冯虞看此人,铁塔般的汉子,不禁赞一声“好”。
  这第三位却是一副书生模样,三十来岁年纪,面向清癯,三绺短髯,文质彬彬,上来便是翩翩一礼。“这位可是国姓,朱潜朱自明。朱先生熟稔官场行事套路,办事井井有条,是个可托付的。”
  冯虞大喜,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啊。别的不行,学学刘备礼贤下士还是不难的。于是即刻向这三位抱拳拱手,说道:“三位都是大才,能为我冯虞所用,三生有幸啊!只怕我这边庙小,让三位受委屈呢。”
  三人见冯虞如此客气,赶忙说道:“大人过谦了,我等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这么着,”冯虞略一思忖,便说道:“范兄,既然你是带过兵见过仗的,先弄个锦衣百户的出身,屈尊任我亲兵副统领,上百人马加上阖府护院家丁,一并交范兄统带调教,想来是小菜一碟。现任我亲兵队长的岳海,曾为救我性命失了一条臂膀,上阵还行,却不会带兵,只着他领当班亲兵随扈身边。整个队伍还是你做主。”
  “多谢大人信得过,某家必肝脑涂地以报大恩!”范长安真的是感激涕零。毕竟是做过正经武官的,对这出身职分总是耿耿于怀,今日眼见着便要重新穿上官服,哪能不心生感激。
  冯虞又对周天赐说道:“周兄,你可愿为官?”
  周天赐一笑:“江湖人,自在惯了,只怕受不得官场那些规矩,反给大人添麻烦。”
  “要不这样,周兄便任我贴身家将,每月例钱与百户薪俸相当。只是委屈周兄了。”
  周天赐洒脱地一笑:“哪敢称委屈二字,蒙大人信赖,性命相托,天赐敢不尽心尽力?”
  “如此便拜托了。”冯虞又转向那朱潜。“朱兄,我初任锦衣千户,手头又有几单生意,官不大,事务却是千头万绪,日后便尽交予先生筹谋。只请先生多费心,不吝教我。”
  “在下定当竭忠尽智。”
  安顿好这三位,冯虞又召齐那七十人,分为两拨,身家清白的四十人补个锦衣校尉出身,充作冯虞亲兵。剩下三十个补为家将、护卫,每月例钱与锦衣校尉等同。冯虞又让忠叔每人当场发放十两银子,安家置装。这些个不是没见过钱的,只是一回便是十两纹银,如此的大手笔之前还真未遇过,一时间群情感奋,只觉着跟对了这新东家。
  至于周天赐等三人,每个私下另给五十两,一个个自然更是喜出望外了。
  安顿好这些事,冯虞招呼周天赐带上十个亲兵,直奔镇守府而去。听说冯虞过来,梁裕喜得是降阶相迎。今年梁裕可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朝阳坊出产的东西在库房里就没放过隔夜的,每回产多少当日便出多少,全国的达官显贵如今要是哪个不知道朝阳坊这名头的,出门都能丢死人。每月末结算分红,梁裕便只管搂银子了。
  看见冯虞,梁裕笑嘻嘻将他拉进花厅。“恭喜恭喜,又升官了。说句实在话,咱家往日里看你小小年纪,打死也想不着你还有这等身手。别的先不说,京师上下该打点的份子我已扣去,余下的算了算,这半年你的分红有个十好几万了吧,可都在咱家这边替你收着呢。这会子一并拿去。”
  说着,梁裕寻出个锦盒,塞给冯虞。冯虞打开一看,厚厚一沓会票,也没数,盖上锦盒转手便交给周天赐保管,转头对梁裕笑道:“梁公公,这一个来月没见,公公这精神头越发的足了。”
  梁裕大笑:“能不足吗?这工坊还真是个摇钱树啊。这里头,你冯虞可是首功!就有一件事,这工坊,还能扩产吗?”
  冯虞笑着摇摇头:“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这东西啊,物以稀为贵。产得多了,得着容易,哪个还肯花这大价钱?”
  梁裕低头想了想,点头说道:“嘿嘿,是这道理。行,依你。只是这心里头啊,还是有些痒痒的。冯虞啊,如今这一省锦衣卫全听你招呼,位高权重啊。原本我与那杨雄倒也常在一块吃吃喝喝地说笑一番,只是这人太谨慎,总隔了一层。如今你占了这位置。正好的,咱们便铆在一块,这福建可就是咱们的了。你也别再升官啦,咱们瞅准了,好好再做他几单赚钱生意。这几辈子的钱都有了,才叫痛快。哈哈哈哈……”
  冯虞笑道:“今日来寻公公,本就为个来钱的事呢。”
  梁裕一听还真有进项了,眼睛一亮,抻长了耳朵根仔细听着。
  “我岳父大人如今想着开个铺子,弄些外洋货色来卖。想让梁公公给市舶司那边交待一声,长年放行关文。这个年节的孝敬自然少不了的。听说当今圣上就喜欢新鲜物事,我岳父自会着人到南洋寻些稀罕的,年年给公公弄些来。到时候往上一贡,又是一桩功劳呢。”
  梁裕嘴一撇,“还当多大个事呢,不就是一句话么。你我之间还说什么孝敬不孝敬的。说句实话,都不用我开口,你自己的面子就尽够了。”
  “我?”
    正文 第九十六章 以德服人
     更新时间:2009…6…18 18:22:29 本章字数:2312
  梁裕看冯虞那神色,大笑道:“你呀,你呀!你可是堂堂锦衣千户,福建地面上也算是跺一脚颤三颤的人物了。不信你自己个让人捎个口信过去试试。”
  冯虞“嘿嘿”一笑,推辞道:“毕竟是公公直管,我这么越了一层总归是有些失礼。还是公公吩咐吧。”
  梁裕微笑着应允下来,看样子,对冯虞的恭谨还是颇满意的。“这事就这么定了,明日我让市舶司提举尚真去你那边拜拜山头认清门子。这猴子出身内官监,刚从京师下来,说是在刘公公那儿使了不少银子,可别把歪主意打到你老丈人头上。”
  “如此,多谢公公成全。”
  回到府中,杨风已等得心焦。冯虞将之前情形一说,杨风一拍大腿,“如此可好!我就说,妹夫出马一个顶两。”
  “什么乱七八糟的。”冯虞笑骂了一句。
  杨风盘算着没什么事了,便要告辞回月港,却给冯虞拦下。“家中若没要紧事,何必如此火急火燎?依我看,下午你只与我同去千户所,与那尚真见个面。脸熟了,日后好办事。”
  两人正说着话,却见忠叔在门外探头探脑。冯虞忙招呼着:“忠叔,可是有事么?只管进来说罢,我这里没什么紧要。”
  忠叔答应一声,进屋回禀:“寿山那边消息过来,路已修成,湖也早挖得了。庄院便可开工了。”
  冯虞大喜,说道:“好!这些时日事务繁多,倒把这事冷落一旁。忠叔,烦你安排下此事,过几日便召齐工匠进山开工。”
  “少爷,只管交给我好了。”
  冯虞想了想,摇摇头。忠叔一看急了,“怎的,少爷你还信不过我?督造工程,我也不是没做过的。”
  “不是,忠叔误会了。”冯虞看忠叔胡子都撅起来了,赶忙解释。“可不是信不过您老。一来,城里事务多,府上的、大食堂,都要烦忠叔照应,你可会分身术不成?二来么,寿山路远,这监工得来回两头忙,有时候还得住到工地上,忠叔你也是一把子年纪了,吃不消呢。”
  杨风在一旁插话:“要不便让朱潜管着,这事对他可是小菜一碟。”
  冯虞还是摇头。“也不成。倒不是朱潜没这能耐。实在是我想将锦衣卫杂务与工坊等外头事务一筐子倒了给他料理,这几日正要上手,寿山那边他也顾不上的。”
  这会儿,忠叔身后的冯有理开腔了:“叔,要不这事交给我?”
  这两日,冯有理几乎成了忠叔的尾巴,走哪儿跟哪儿,除了厕所,还真有些不耻下问的劲头,只是所问之事有时太过匪夷所思。如在大食堂见跑堂往菜单上盖戳,食后付讫,冯有理便问忠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既然不求取食之时便了账,便是存了不疑之心。孟子曰,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何不干脆报个数与他便是,食毕自会往柜上会钞,又何必多此一举盖个戳?反为人笑话,污了声名。”一番话说得忠叔瞪大双眼,上下打量冯有理半晌,终是摇了摇头,转身忙自己的去了。
  冯虞见这大侄子开口,笑着回道:“嗯,若是有理监工,我是信得过的。你且说说,若分派你去,你当如何行事?”
  冯有理见冯虞有松口的意思,大喜,想了一阵,回道:“上不敬则下慢,下慢则疑,事不立矣。若侄管事,必敬事而信。”
  冯虞频频点头:“说得好。如何敬事而信呢?”
  冯有理听冯虞夸赞,大为得意,说道:“敬事么,侄便日夜守候,工匠起则侄起,工匠至则侄至。嗯,信么,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冯虞看有理不说了,点头称许:“很好。还有呢?”
  “啊?没了。”
  冯虞听了目瞪口呆,这算什么?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我且问你,如此大的宅院,耗材极多,用量多寡各不同,你待如何监管?百十工匠同时上工,如何的奖勤罚懒?”
  冯有理瞪着眼睛楞了半晌,喃喃说道:“我以礼义相待,想来不至惫懒滑脱吧。”
  冯虞连连摇头:“好,这且不论,建个宅院,须得用到土工、木工、泥瓦工等等,人多手杂,活计交错,你又如何调度?万一误了工期,抑或是出事死伤了人,你如何料理?”
  冯有理给问得哑口无言,耷拉个脑袋,看来是大受打击。冯虞看了于心不忍,说道:“读圣贤书是好事,只是不论是中举中进士,还是入幕,总归是要出来做事的,经济学问若是一窍不通,只读死了书,如何能做出实事来?怎能为我任事分忧?”
  看冯有理哑口无言,冯虞缓了缓语气,又说道:“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咱们好歹是叔侄,你若是能实实做些事来,凡事我如何不先想着你?这些日子,你莫急着揽事,忠叔、朱潜几个,都是极通人情世故的,多与他们学着些。先从小事来做,几时历练出来,必有大用。”
  看着冯有理唯唯诺诺除了厅堂,杨风笑着摇了摇头,对冯虞说道:“书呆子一个,端不上台面。对了,他如何管你叫叔,我看倒个个刚好。”
  “哦,他是我远房亲戚,论辈分呢,我确是比他要长一辈的。嘿嘿,这么叫着我都别扭。不说这个了,寿山那边,还真缺个能干的坐镇呢。这可如何是好呢?”
  话音未落,便听着外边有人应声说道:“冯大人缺什么哪?下官或许还能分担一二。”随着这一声,进来一人,却是叶如荫。冯虞如今职分是四品指挥佥事,与知府平级,实职锦衣千户还低上一级,可还挂了个从三品定远将军衔,官场按例是就高不就低,叶如荫这一声“下官”从这儿论起,倒也没叫错。只是听在冯虞耳中总有些别扭。去年这会儿,他还管叶如荫叫大人呢。
    正文 第九十七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
     更新时间:2009…6…18 18:22:29 本章字数:2095
  见叶如荫进来,冯虞赶忙起身相迎,想来这位是报功来了。“叶大人,怎么过来了,听说路已修成,我还想着过府当面道谢呢。”一眼看见跟在后头苦着脸的当值小厮冯忠,冯虞喝问道:“叶大人来了,怎的不通报一声,也好出外相迎。”
  叶如荫赶忙说道:“不关这位小哥之事,是下官拦着,想给大人的惊喜,不想大人却已知晓此事。”
  冯虞笑道:“我本想着,这路总得修到入秋吧,不想动作如此之快,已是大大的惊喜了。叶大人着实是费心了,冯虞感激不尽。对了,明日午时我在聚福楼设宴为杨大人践行,叶大人务必赏光哦。”
  “一定一定。”叶如荫连声答应下来,又问道:“方才在门外囫囵听了一句,大人还缺些什么,下官或能尽些绵薄之力。”
  冯虞想了想,与他说也无妨。“路这一通,庄院那边准备即刻开工,只是监工之人一时半会尚无着落。”
  “原来如此。只不知大人打算寻个什么样的监工?”
  “什么样的?嗯,寻个尽心尽力,懂营造的,有些个眼光的。噢,自然还要能居中协调,会办事的。”
  叶如荫想了一阵,眼睛一亮,说道:“大人所说条条皆是紧要的。下官这里倒是有个人选,不知能否合大人意?”
  “说说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