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63部分

大明官商-第63部分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立时有人附和:“大人,确是这情形。永乐年间,咱们一个百户所实打实百来号人。到了正统年间,在册的便有两百来人,下头眼线数百。如今又过五十年,我这一个所,缇骑旗兵三百多,眼线耳目以千计。可除俸银粮饷按在册人头实拨,其余一应用度还是初时那个数,不捞偏门怎的也不够用啊。”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冯虞却皱着眉头一言不发,指头不停地叩着座椅扶手。半日工夫,冯虞突然发问:“陈百户,养耳目等一干用度,每年耗银多少?”
  “少说也得两三千两银子吧。”
  “还有何等用度?”
  “这个便不好说了。事多则用多,事少用度也少。若是地方上有些不靖的苗头,收买打赏,那就更是用银子砸了。”
  “好!”冯虞一拍扶手,立起身来。“想来你们是知道的。当初杨大人在时,与本官在兴化、泉州、漳州三府开了冯锦记分店,一面是打探消息,一面也收些银子。方才你们所说情形,千户所这边也都是有的。这笔银子就用在这上头了。如今这几家分店每年进项约在七八千两。原本是二一添作五,千户所收一半。如今你们其余的四府一州,回去也将这分店办起来,本官自派人协理。明年起,每年收益千户所拿四成,你们地方六成,专为补贴公事用度。本官那份就不要了。如此算来,你们每处一年可多个四五千两。如有大案,千户所还会酌情拨付。”
  “啊!”听冯虞这么说,在座的全都大吃一惊。所谓千里求官只为财,这年头,使劲搂银子的官吏遍地都是,还从没见着自掏腰包补贴公用的。手下办案还要上官掏钱补贴,这还了得!众人赶忙推辞,冯虞笑着摆摆手:“你们不用推,也不用心下不安。本官做事只求心安,再说了,这些个银子也还承受得起。你们呢,也不用随份子。一个家境不如我,不好让众位为难。二来也不好做得太惹眼,免得别个衙门的心生忌恨,反生出麻烦来。只有一条,回去之后务必给我约束部属,平日里吃拿卡要什么的也就算了。祸害百姓之事决不许再做。否则,一旦惹出祸端,军法从事!”
  众人凛然起身,齐声应道:“得令!”
  “再一条,还是方才说的。你们回去之后,立时着手用心操练缇骑战兵。这上头没心得的,便将兵马分批送上省城轮训。地方上各负其责,盯牢了。不但是盗匪奸猾,若是有搜刮太过火的官员吏绅,也给我报上来。肃贪本就是锦衣卫职权所在,总得动一两个张张民气才好。大家伙莫叉着了,都落座吧。下午自行安排,想访友的访友,想去哪一处耍的便自去玩耍,晚间本官在聚福楼设宴,好吃好喝。若是无事,先散了吧。”
  二赖子赖时亨今日正在辕门值守,众人告辞后不久,他便兴冲冲地来找冯虞。
  “赖子,你不在门口站班,找我做什么?”
  “嘿嘿,大人。方才几位百户出门,我听着他们一路议论您呐。”
  “嗯?议论些什么?”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忠叔算账
     更新时间:2009…6…18 18:22:33 本章字数:2619
  看冯虞提起精神,赖时亨更是来劲。“都夸您呢。公忠体国,体恤下情,不惜财,说您可是难得一见的官长呢。还说是一年三四万两银子,听得我一激灵。”
  冯虞“噗嗤”一笑,摆摆手说道:“你也不是外人,跟我之后也做了不少事了。实话与你说,我为官立身只求个安心,还有就是好名声。再说了,坐稳这个位置,一年赚的可远不止这个数。这个听听就算了,不得私下乱嚼舌根。没得让人笑话。记住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噢。”赖时亨答应一声,转身便出去了,边走边咂舌,“三四万呐!”
  晚上酒足饭饱之后,冯虞与麾下众百户挥手作别,乐呵呵地回到自家府上,迎面正遇着忠叔,后头还跟着冯有理。“少爷,你可回来了,听亲兵说,上午你一挥手就将咱们分店全年收益都送人了?”
  准是二赖子那大喇叭。冯虞笑了笑:“三四万一年,数目不小。可只要能将这位子做安生了。收益可比这大多了。哪还赚不到这三四万哪。”
  忠叔急得直搓手。“少爷,这话是不错。可如今咱们府上也不宽裕,这三四万可是能派大用场,少爷你倒好,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这就打水漂了。”
  冯虞听着一楞,“忠叔,这话从何说起?咱们有朝阳坊的大头,还有大食堂补着,家里头就那么些人,钱能不够花销?进屋说去”
  进了屋子坐定,丫鬟沏了茶水,忠叔迫不及待地扳着手指头开始算账:“少爷,是,工坊那边生意越发红火,今年眼瞅着能落袋二十万,加上咱们大食堂近万两,还有大人俸禄、各处孝敬之类杂七杂八拢起来,一年进项也就是四五万。之外呢,咱们库房里现存金银统共折合纹银,约略是十六万两。”
  冯虞点点头,看了一眼边上的冯有理,面色波澜不惊,想来对这数目是心中有数的。看来这位多少还出息些了。
  再听忠叔说道:“可如今咱们是家大业大。这园子一年人头、用度便是两千两。大人麾下人马开销虽然不少是挂在锦衣卫公账上,可家兵人数更多,七七八八的也得是两千两上下。加上寿山村工地上开销,工钱、运费,还有一部分料钱,今年是近万。这些合到一块,约莫是一万五。大人官场上开销,京师那边没个定数,算得着的也得万把两银子。听说少爷还要扩军,不知道这笔钱,咱们自个儿要垫多少进去。再有,听说杨家要开店,不知道少爷有没有合股的意思,这笔钱也得先备下。夫人那边还说要再买地,这也是钱呢。后头这几项都是大头,一撒手可就没边了。就说合股开店,咱们冯家怎么也得占个三四成吧,要不面上不好看,这一项弄不好二十万都打不住。我说咱们府上钱袋吃紧就这个意思。少爷那三四万,至少能把买地的钱给顶了去。”
  冯虞一听松了口气,最近还真没留心财务,听忠叔一说吃紧,方才真吓了一跳,再怎么说家里少说还有二十来万家底呢,怎么就吃紧了呢?原来他是这么算账的。
  “忠叔,别急。这事我也给你细算算。养兵这一项,我粗粗估算过,这一千五百人一年粮饷约两万两,加上上好兵器甲仗等辎重,共约五万两。这其中,想着法子让官账核销一部分,杨家担去一部分,咱们自掏个两万顶天了。明年工地上估计是近两万两银子。官场开销三五万倒是少不得的。杨家开店,至今没什么动静,想来是十月这会子出货急,年前当能定下。咱们就算十万入股,二十万是用不了的。买地么,暂且不急着,看好了再说。这么一拢……明年开销在二十万上下,对吧?”
  “嗯。”
  “好,明年我估算,单单工坊一项,便在二十万以上。收支便抵了。大食堂近万的数差不离。杨家外洋货铺开起来,也是个赚钱买卖,估计咱们收益一年绝不少于十万,能顶半个工坊呢。这么算,冯锦记分店那三四万还不算是大头,对不?”
  忠叔、冯有理齐齐点头。冯虞却叹了一声:“不过忠叔说的也没错。银钱不嫌少,万一明年生出什么大项开销来……可也难说的紧。这事我再琢磨琢磨,看还有什么开源的方子没有。家底总要攒个五六十万方才万全。噗嗤……”冯虞说到一半突然便笑出声来。“忠叔,你说我这算不算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嘿嘿,老奴我也是跟少爷一般的心思。”
  冯虞与忠叔相视大笑。停歇之后,冯虞问起冯有理:“有理,近日跟着忠叔做些什么?”
  “小侄这些日子学着打理些日常营生。跟着忠叔,小侄方知这经济学问大有文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今小侄方知圣人所言‘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实是大有深意。无财货则无生民,君子之财、取之有道,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以义求利,便合圣人之意了。”
  忠叔也笑着说道:“有理如今着实是长进了。毕竟是读书人,见事自有一套,加上肯看肯问,倒是真有些主意呢。只是这掉书袋的习惯是一点没变的,说的人一楞一楞的。”
  冯虞大笑:“掉书袋就掉书袋好了,也未必便是坏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黍,老祖宗那么多年积攒的见地,其实也是大有道理的。只是需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方能点石成金。有理,如今府中事务日重,你帮着忠叔打理好来。日常无事,圣人书倒也不必抛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你也治家看看。经济学问的书也看着,甚至农书、医术、历书、前人笔记,都有益处。”
  “是。”
  待忠叔、冯有理离去,冯虞往床上一靠,便琢磨起生财之道了。大明朝可不必汉唐,百业皆兴,后世有的营生,如今许多都已成形。技术方面,又非冯虞之长。一般的手工艺,到了明代都已相当发达。再要往前进一步,像是造车床、吹玻璃、高炉炼钢什么的,据说能赚大钱,只是冯虞一个文科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干瞪眼还真没咒念。早知道有今日这一出,当初怎么也得改念理科去了。如今自己能做什么?也就是初中劳动课上学过使用缝纫机、照相机,组装航模,拆装收音机、脚踏车……
  脚踏车!那东西部件就那么些个,做起来应该是不难吧?就是滚珠和链条坐起来精细一些,还有坐垫弹簧,那个比较粗,现下应该能弄出来吧。细想想,纯手工打造一辆脚踏车未必便是难事,难的却是如何量产,还得发展大工业,要不一年能产多少辆?冯虞干脆起身,在屋中转来转去,用他极其有限的理科学识,思索着如何一手缔造出一场工业革命。想着想着,冯虞头脑中隐隐觉着有什么不对路,猛拍脑袋还是抓不住那一绺思绪。到底错在哪儿了?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说干就干
     更新时间:2009…6…18 18:22:33 本章字数:2714
  这时,冯谨端了个托盘进来。“爷,夫人特给您备的夜宵。”
  冯虞看看一时半会也悟不了道,干脆先满足口腹得了。“今晚做得什么?”
  “小半只的清蒸童子鸡。就加了丁点姜、料酒,还有些盐,略调调味。”四个小厮里头,冯谨别的长处没有,就是对饮食之道有些个无师自通,这点是最让冯虞中意的。接过碗来喝了口汤,冯虞不禁叫了声好,“要的便是这般原味。依妍如今手艺越发精致了。”
  “嘿嘿,夫人日日用心炮制,爷又是最讲究口味的,手艺哪能不进益。小的便只能弄些大路货了。”冯谨正待往下说,抬眼一看,冯虞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他,吓了一跳,当时自己哪句失言了,赶忙跪下讨饶。
  冯虞摆摆手,“起来吧。不干你事,我自想心事呢。”冯谨赶忙退得远远的,大气都不敢出。只见冯虞仰头望着房顶,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一拍大腿,“对呀!何必非做出大路货来!”原来冯虞刚才听了冯谨说的“用心炮制”、“大路货”这一句,陡然开窍。产量少又如何,正是物以稀为贵。脚踏车一旦是打造出来,物以稀为贵,只怕获利比量产还要丰厚许多。再推而广之,许多东西何必非要自己会造呢?只要把形制和大致所知与那些能工巧匠说来,让他们自行试去,能成是最好,不能成拉倒,说不定还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桥段呢。
  想通这一节,冯虞一时间只觉满天云彩尽散,喜笑颜开,瞥见缩在一边的冯谨,笑道:“好小子,今日立功了,回头到账房领一吊赏钱。”直将冯谨听得是莫名其妙,什么就立功了?算了,反正有赏,管他那么多呢。
  冯虞这会儿已陷入亢奋状态,取来纸笔立时开工。方才琢磨的收音机、照相机难度太大,现世只怕是拿不下的。航模嘛,估计是卖不出什么好价钱。缝纫机结构貌似简单,也合用,只可惜课上只学了操作,没分解过。凭着记忆画个外形,也不知道那个皮带轮能不能弄出来,看工匠的本事了。
  脚踏车是亲手拆装过多回了,后来自家的脚踏车除了破胎,一般的小毛病都是自己拾掇,这也是冯虞少年时颇为自豪之处。结构图、各工件详图,那是一挥而就,唯一让冯虞担心的,还是滚珠、链条、弹簧这三件,还有就是轮胎了。这个是工匠的事,这会儿还犯不着为这个伤脑筋。画完之后,冯虞将图纸举在面前左看右看,没寻出不妥之处。
  正待收拾东西歇息了,突然灵机一动。既然能弄出两轮脚踏车,为什么不搞个三轮车,加个后斗运货最是合用。再有,弄两个小边轮,不就是童车了么?
  将这些想法一一作图之后,冯虞方才上床歇息,可是一时间如何能入睡,只觉得奇思妙想如泉涌。这脚踏车就如马匹一般,既能做军马,也能为豪门坐骑。脚踏车又何尝不能如此?装饰华贵、造型灵动的,卖与豪奢,简朴结实的装备步军,骑脚踏车冲锋陷阵是难了点,至少比步行机动强上百倍。记得后世的瑞士便有脚踏车部队。如此一来,若是全国数十万步军人手一辆,那得是多少银子。于是……冯虞便在这满眼金山银海的幻影中酣然入睡,全然忘了之前不量产的那番计较。
  第二天一大早,冯虞便翻身下床,匆匆吃过早饭,使人叫上朱潜,收拾停当,打马直奔寿山工坊。
  到地方,急急召来黄工首与铁匠匠头,将两轮脚踏车工图交与两人观看。“这东西做得出来么?”
  两人头挨着头看了一阵,异口同声答道:“能!”
  冯虞听二人答得如此斩钉截铁,大感诧异。这指着工图说道:“这滚珠可得是一般大小!,还有这弹簧,哦,这铁圈,可是全身份量压在上头,得不变形还得能缓冲才成。”
  那黄工首笑道:“大人只管放宽心。这珠子想来是省力之用,就如搬运巨石需在石下垫圆木一般。可是这个道理?”
  冯虞奇道:“老黄头,好眼力啊,一语中的。”
  “嘿嘿,大人过奖啦,这可不是小人的能耐。大人想来是不知道,前朝太史局同知郭守敬发明的。郭守敬制天文仪时便在轴间安放圆滚棒,与大人这滚珠是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