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71部分

大明官商-第71部分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冯母、采妍、忠叔,都在院内操持。采妍今日更是重任在肩——新娘伴,这会儿正陪着慧梅梳妆呢。至于惠娘生身父母,早已是不知所措,只在厅里候着。
  进得院内,只见三十六杠妆奁什物早已扎束妥帖。箱、橱、桌、椅、凳、服饰、衣料、鞋袜、被帐、盆桶等日用之物齐备,且俱是上好用料。其中有几样是比不可少的——马桶、澡盆、灯、镜箱。马桶俗称“子孙桶”、“花盆”,澡盆俗称“祖先盆”、“脚桶”,福州话“灯”与“丁”谐音,皆取意早生贵子、人丁兴旺。至于镜箱,福州有句俗语:“有办无办,镜箱便桶铁铁硬”。此外冯家还备下几样特别的嫁妆:两名陪嫁使女,加上一叠田产契书、两盒金银细软,还有二百两纹银的“压箱钱”。
  按着时下规矩,妆奁多于嫁娶吉期前一日发出。不过那些达官显贵嫁女,则多选在婚礼当日陪嫁挑送,要的便是那阵势、喜气。
  到了巳时,一般宾客已来了个七七八八。一些低阶官员更是天刚放亮便赶到冯府,自告奋勇打下手,显然是要在上官面前露个脸面。冯家更是阖府齐动员,别个不说,单单太平面便已下了二十几锅,眼见得还不够上的。算算人头,这会子只有梁裕与三司主官未到了。这些个都是要到喜宴开场时才会冒头的。
  这时候,候在街口的家丁匆匆跑来禀报:“爷,催妆的来了!”所谓“催妆”,便是男方于迎亲之前,专派一支队伍备礼送来女家,专为催促新娘出阁。冯虞抬头张望,领队的是岳海长兄,后头还有十来个锦衣卫校尉旗兵,扛着催妆的盘担,什么猪肉、活鸡、海味、线面、白粿、大米、酒水、香烛喜炮等等。两人一见面,岳海那长兄赶忙递上礼单,“烦着小舅子通传一声,家父、小弟可是等得心焦呢。”
  冯虞笑道:“这事我却做不得主了。我这就进去催问着。您先请进来少坐。”催妆礼按着规矩应是家长收纳,早有人进院通报,冯母此时已打扮一新迎了出来。与岳海长兄见过寒暄几句,冯母引人将催妆礼送到家祠,祭拜祖宗、神灵,之后收下盘担,又将每种礼品挑出部分送还。冯母笑道:“亲家人稍安勿躁,慧梅已更衣开脸,只待新郎倌了。”
  正说着话,只听得院外鼓乐齐鸣,接亲队伍掐着点过来了。古代迎亲必在黄昏以后,甚至深夜。不过元明以来,更讲究吉时迎娶,午时便要迎回男家方好。
  冯虞连忙赶到府门处,这时迎亲队伍已到门前。只见当先的是十二人的鼓乐队伍,各个身着大红曳撒,喜气洋洋。后头是八名锦衣校尉,打着六只火把、两盏大红灯笼,灯笼上写明男家姓氏,称作“高照”。原本灯笼火把之前还要打出执事牌,上书族内最高功名。只是岳家几代也没出过一个吃官俸的,岳海这百户衔职又低了些,只得省去。
  跟在人群之后的便是岳海了。岳海今日头戴簪花乌纱,身着大红团领束带公服,胯下一匹枣红马,马头上还扎着一朵大红花。人靠衣裳马靠鞍,这么一身打扮起来,还真有些个顾盼神飞了。岳海身后便是一具四人抬的花轿。这花轿披红结彩,鎏金饰银,金碧辉煌。一见冯虞,岳海笑吟吟跳下马,上前行了个军礼。一只手,实在没法抱拳了。“大人,如何劳您亲迎,折煞小的了。”
  冯虞哈哈一笑,握着岳海的手说道:“姐夫,今日大好日子,不兴什么官场尊卑,只叙亲伦。你当叫我一声小舅子才是。来来来,赶紧的红包拿来,要不我可不放你进去哦!”
  岳海憨憨一笑,赶忙从兜里掏出个红封塞入冯虞手中,颠一颠,当有一两银子。忠叔带着几个家人,迎了上去,迎亲队伍每人一个红封。放过炮仗,冯虞拉着岳海进了府门直入正厅。往日里岳海可没少在冯府呆着,本是熟门熟路,可今日却连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搁了,只由着冯虞摆布。慧梅父母与冯母已在厅内端坐。冯虞看岳海发愣,在背后踹了他一脚。“还不快见过岳父岳母。”
  “啊?噢。”岳海赶忙跪倒在地,规规矩矩行过大礼。慧梅生父起身搀起岳海,上下打量这岳海,连连点头,却不知说什么好。还是冯母起身招呼岳海入住。下人端水、递茶之后,呈上一碗太平面。碗中几筷子线面,两块鸡肉,一朵香菇,两个水煮蛋。这水煮蛋有个名头,叫“太平蛋”,要吃一个、留一个。
  吃过太平面,几人叙谈几句。这时,采妍等一干女伴便将新娘扶出。慧梅今日是凤冠霞帔,身着大紅纻絲麒麟通袖袍,精心装扮之下,真真是花容月貌。来到厅堂,慧梅祭拜了祖宗牌位,这便要拜别父母了。只见慧梅跪在母亲面前,拉着母亲的手,眼眶一红,便哭出声来。各地皆有哭嫁之风。不过新娘子自小到大一直依恋于慈母膝下,同家人朝夕相处,一旦分离难免心酸,倒也未必是逢场作戏。慧梅这一哭,她的生母也红了双眼,弯腰搂着女儿抽泣起来。一旁女眷触景生情,也不住的掉泪。
  这一闹腾,看得岳海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冯虞又好气又好笑,这新郎整个一呆瓜,也不知道上去说几句场面话,只好自己上前安慰。好半天工夫,待众人止住悲声,慧梅生母搀起女儿,轻声嘱咐为人妻后当如何尊老敬夫,谨守妇道,这才亲手将一方大红锦袱罩在女儿头上,依依惜别。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喜宴
     更新时间:2009…6…18 18:22:39 本章字数:2190
  按规矩,新娘出门,父母是不送的,只由冯虞将新郎、新娘送出门去。这会儿已有人在轿中放了桂元、蜜枣、花生、莲子、红蛋,均取“早生贵子”之意。
  待新娘上轿,迎亲队伍鼓炮齐鸣,这便回程了。不过与来时相比,回返的队伍加上女方的送亲人马,却又壮观许多。冯家这边是冯虞这小舅子亲自新娘送嫁,身后是扛着三十六杠妆奁什物的冯府家丁,以及数十名身着盛装的亲军随扈。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往男方家中行去。一路上驻足道旁围观的行人无数,还有些孩童蹦蹦跳跳,紧随着队伍看热闹。
  之前冯虞在杨桥老宅边上特为岳海买下一座小院,今日男家便选在此处娶亲。花轿到了男家门口,一个小男孩跑上前来,揖请新娘出轿,伴娘采妍上前掀起轿帘,搀扶新娘下轿,由新郎用红缎带导引入了院门。
  此时,岳家已在中庭正厅摆设香案,新郎新娘入厅便向着香案新郎并立,听唱礼官发号施令,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之后夫妻交拜,礼成。拜堂完毕,岳海与慧梅便算有了正式的夫妻名份,之后便由媒婆送入洞房合卺。
  洞房中的情形冯虞是看不着了,这会儿他立马便要转战聚福楼。中午两家在此合办喜宴,大会宾朋。今日聚福楼上下三层皆为冯家包下。双方宾客这时多已在此等候了一阵子了。待得两家人齐聚,又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只听门口司仪高声颂道:“福建镇守梁公公到——”只见梁裕带着福建三司六位主官缓步进了厅堂。全场宾客不禁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今日这喜宴,福建阖省各方大员竟是到齐了!
  见梁裕进来,冯虞赶忙上前相迎。不待冯虞开口,梁裕便抱拳拱手:“冯虞啊,今日可是风光大办啦。咱家特来恭喜。”身后左右布政使、左右按察使、都指挥使纷纷致贺。冯虞赶忙躬身还礼,“梁公公,几位大人,今日能拨冗赏光,令鄙府喜宴满室生辉,虞感激不尽,先行谢过。诸位大人,楼上请。”
  今日主桌设在顶楼厅堂,冯虞引着这帮人上到三楼,一并请到主桌就坐,又将双方家长一一引荐。冯母到还神色如常,岳家与关家之前何曾与如此高官打过照面,战战兢兢地不知如何搭话,只好是冯虞来唱独角戏了。
  这一顿,聚福楼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一道道珍馐美味,都是店中大厨的看家菜色。吃得众人是眉目生花。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冯虞放下筷子,敬了梁裕等人一圈,说道:“几位大人先用着,下官到楼下照应会子。都是亲戚朋友,不好慢待。”
  “呵呵,咱家自与几位大人乐呵,你且去吧。”
  二楼坐的多是军中同僚,冯虞一现身,满堂登时轰动,官佐校尉纷纷起身涌来敬酒。今日这帮军中弟兄多在男方家中帮手看热闹,冯虞待岳海如此亲厚,众人看在眼里,不住的惊羡感慨。这会儿冯虞看着周遭围拢的下属,尤其是那些个一般军士,看向自己的眼神无不钦服,显然这标杆作用开始发酵了。只见一人分开旁人挤到近前,冯虞一看原来是赖时亨。这家伙在冬季练兵中身先士卒,又爱动脑子,凡事学得快,提了个试百户。
  “大人,大人!自从去年冬狩跟了大人,不说升赏,那都是大人恩典。漳州打倭寇,大人是身先士卒带队冲杀,斩获最多。弟兄们阵上流血,伤的好医好药,殉国的弟兄更是现银的抚恤,专程送到家中。平日里,大人跟咱们大头兵吃一锅饭,晚了还夜夜巡营,看弟兄们可睡得踏实。小的也吃了几年军粮,如此爱兵的长官,别说没见过,之前听都没听过。今日借着岳海兄弟的酒,小的说什么也得跟大人单喝一杯。”
  说着,赖时亨单膝点地,将酒碗捧过头顶。冯虞觉着鼻子也有些泛酸,右手接过酒碗,左手搀起赖时亨,一仰脖,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边上军士见长官喝得畅快,更是来劲,纷纷上前说个缘由敬酒,连腊八那天吃过冯府送来的腊八粥也算上了。
  喝了一圈,冯虞兴致上来,拉了把椅子一跃而上,高声说道:“各位弟兄,今日是咱们岳海兄弟大喜的日子,咱们这也算是一道沾沾喜气。说来往日我所做的,不过是顾着军中手足之情,稍加照顾,却让弟兄们如此感念,冯虞惭愧。与我处久了的都有数,我冯虞没什么本事,唯报定一条,大家伙都是吃粮当兵,哪日真要有什么大事,全靠弟兄们帮衬着。平日里,待大家好些也是理所应当。至于什么同吃同住,冲锋在前,那也是职责所在,理所当然。我冯虞与大家伙一样,起自寒微,如今拿着高一筹的俸禄,穿了这一身锦袍,自然是要一心报效。为国家,性命不惜,吃点苦又算得什么?”
  冯虞目光炯炯,扫视四周,迎着他的,是一双双狂热的目光。
  “往日里,我冯虞任百户、副千户,手下直辖的便是这几十号亲兵,自然对他们偏爱些个,对其他弟兄难免有照顾不周之处,诸位见谅。自出任千户一职起,全省这几千同僚,便都是我冯虞的统属、手足兄弟。自今日起,咱们有饭大家吃,心往一处使。现下再定一条规矩,但凡我福建千户所属下,因公伤残的,朝廷贴补之外,千户所另加一倍赏钱。殉职的,除朝廷抚恤之外,千户所每人贴补十两纹银,重伤致残的,也按这个数抚恤家人。一两年里头,咱们千户所还要办些产业起来,所得大项,专用周济阵亡、残疾弟兄家小。银钱之外,本官还打算办个学堂,阵亡、残疾将士家中骨血,皆可免费入读。”
  这几条一出来,官兵们是欢声雷动,跟了这样的长官还有什么说的,玩命就是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宦官中的异类
     更新时间:2009…6…18 18:22:39 本章字数:2396
  岳海的婚事可谓是风光一时,冯家为此可没少砸银子。不过,在冯虞看来,单是婚宴上收获将士拥戴这一条,便可算是得大于失了。此事一了,冯虞长出一口气,这一年该忙的总算是都有了结果。盘点这一年,忙忙碌碌,幸好还都有所得,没有白费这一番心力。
  歇了两天,冯虞找来朱潜一商议,盘算一番,发觉明年事务数的着的,便比今年还要繁重许多。漳州送来的新兵三四月间到位,组训、装备,便是一大摊子事;明年与杨家合开洋货铺,也初定在春季操持起来;再有那军火工坊,明年还需扩产;寿山别院那边,明年大模样也得出来;加上冯虞新整出个文社,明年至少架子得搭起来;还有一桩最最紧要的,便是冯虞的婚事。就这么粗粗一点算,冯虞差点没当场昏死过去,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两人一商量,当务之急,明年一开春便去趟京师,先将桩脚布下,顺便拜谒正德、刘瑾,看看能不能再捞些个好处来。之后恐怕也没大段空闲时间来做这事了。
  转眼间便是春节,今年冯府比起去年又热闹了许多。关家二老嫁女之后,暂不回乡,便在冯虞府中过的年。正月里,上门拜年的竟是去年十倍不只,谁让冯虞如今位高权重,为官为商,哪个不是巴巴的来拜山头。只是那恒善堂的钱万才此番不曾亲至,只打发伙计送来一张一千两的会票充作年礼。据冯虞安排的眼线密报,此人年前便已去了江西,至今未归。
  此外,还有份年礼来得蹊跷,送礼之人到门房放下手札、礼盒便走人了。冯虞接了手札打开一看,无抬头无落款,居中只有“珍重”二字。再开了礼盒,里头装的却是一方素白绢布,上头用红线绣了个云朵图案,之外再无一物。这是何意?冯虞琢磨了半晌,大致能猜着这礼物来处,至于这绢布的用处,却依然是大惑不解。得了,先收着吧。
  热热闹闹过了个年,冯虞将军中事务交托给范长安,又到梁裕处自告奋勇押运贡物上京,否则地方官员无令擅离职守还真是个麻烦事。此番上京,随行队伍可谓是浩浩荡荡。去年来,中原数省地面越发的不安宁了。冯虞这回发运的有贡与正德的一副华胄,给刘瑾的《锦上添花》,还有二十多辆精工盛装的脚踏车,另有不少财货,可算是不折不扣的肥羊了。人少了,贡物万一出了岔子可是前功尽弃。冯虞思量再三,终不想让全装火器的新军过早亮相,还是从府中抽调装备冷兵器的五十名亲兵,加上一百缇骑,又调福州中卫罗永祥千户麾下五百精兵押运。
  这队伍里另有几个特殊人物。一个是林炫。说来可怜,这位今年好歹也十六了,与冯虞几乎是一般大小,却未曾出过福州府辖地一步,这回听说冯虞进京,特意禀明祖父、父亲,跟着出来见见世面。再有四人,却是来自月港杨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