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109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109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李中堂有令。我等自然应当遵守。不过还望聂军门能再多要来一些火炮补给。rì军炮兵联队之火炮远超我驻朝炮兵啊,前番月峰山血战中的107加农炮就让我军伤亡巨大。现在有情报现实,rì军为攻破我平壤防线,专门配属了炮兵联队。有120加农炮这个再戚老的甲午战争史中见到的,在攻击鸭绿江防线时用过。和大口径臼炮,前者shè程远,后者威力巨大。对我军威胁极大。”马玉昆一看是老司的命令便不再纠结撤军问题。而是把jīng力放在了如何坚守的问题。
    “末将还有一事不明,为何我大军不撤退到鸭绿江一代而是撤往旅顺?莫非中堂大人打算放任rì军长驱直入吗?”左宝贵不满的问道。
    几位北洋的大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说话,其实原因谁心中都明白。在绵长的鸭绿江防线,清军根本就不可能挡得住近10万rì军。
    而且北洋各路大军的总后方在旅顺,从鸭绿江到旅顺的补给问题也是十分难保证的。毕竟现在的北洋军队中可没那么多征夫,而东北更是地广人稀。想找人也不好找啊。
    “既然各位北洋老人都不想说。那我这个外人说说。”看到聂士成的示意,邵宇拱拱手说道:“左军门认为,无论是奉军,还是盛军和镇边军加在一起能有多少人?”
    “依克唐阿将军的镇边军大约有5000人,加剩余的奉军和盛军。总数到3万还是可以。”左宝贵算了算说道。
    “而北洋新军加现在已经北的两广练军和台湾练军,最多也只有4万5千人,而且你要注意,这还包括在朝鲜的部队。照此算来,我大清可以调往鸭绿江的所有部队不会超过rì军。这单没错?”邵宇继续说道。
    “应该是这样。”左宝贵撇撇嘴。
    “如果论战力的话。差距更加明显,说句不好听的话。东北练军的战斗力和rì本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而排出了部署在旅顺的重炮部队,新军除了轻武器占优势外,在炮兵方面也是被rì军压制。至于补给,虽然我军是在内线作战。但是可以动用的人力资源还是太少了,旧军和东北练军根本连一个后勤补给体系都没有。那左大人。您看这仗应该怎么打?”邵宇有些沉重的说道。
    宝贵也一时语塞了,入朝之前,左宝贵也算百战宿将,和太平军、捻军和土匪都打过。不过刚来到朝鲜后,虽然打仗没怎么打,但是小仗还是打过几场的。rì军的训练素质和火力完全出乎左宝贵的预料。相对于rì本大队级别的进攻就可以获得4门山炮的支援,左宝贵的奉军整整3500多人,却只有2门速shè炮和6门小型山炮。
    虽然老李十分大方的提供了24门行营炮,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根本找不到足够多的炮手和相关人员,炮队迟迟没有建成,不过好在随军带过来12门克虏伯行营炮,然后从北洋军中调拨了一批炮手才完成了炮队的组建。
    “既然在鸭绿江打不过,那倒不如以退为进,依托要塞进行防守,不但可以获得重炮的支援和掩体的保护,更能拉长rì军补给线,为我军的突袭对方后勤提供可能。与其在鸭绿江白白消耗兵力,倒不如在关键位置以守为攻与rì军决战。”聂士成看了看满脸涨红的左宝贵耐心的说道。
    “既然聂军门都这样说了,那我等自当遵命。”虽然心中还是有些不满,但是形势比人强。左宝贵只能接受这个命令。
    晚加更大家支持一下,毕竟写查资料很不容易的。感谢有微风拂过,小叶黄杨2的月票,bnkd的评价票,以及新来的旧人的打赏。多谢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战前准备
    rì军在朝鲜的军队主要分成两支,一支是野贯道津集团,另外一支就是山地元治的元山集团泡!书从兵力上和补给上看,元山集团都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不但有原来的第一师团和第十二混成旅团,还获得了第二师团第四旅团以及第二师团的野战炮兵第二联队的支援
    这还不算完,在经过前几次试探进攻后,rì军发现已经在平壤驻防多rì的清军工事修建的十分坚固,寻常75MM炮难以摧毁,于是rì军大本营咬了咬牙,专门从大本营直属重炮部队中抽调了一批107MM炮和120MM炮组成临时的炮厂支援元山集团
    而在补给方面,海陆补给自然要比陆路要近上不少,虽然rì本海军也按照协议在群山湾开辟了登陆场。但是这个距离里仁川过近rì本海军主力还在大修,而且也不清楚北洋水师主力的情况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陆军只在群山湾锚地运输一些并不太重要的物资,大量的装备和物资还要从釜山起运这样一来野贯道津部的补给状况就要差一些,而且前一段时间与聂士成部在月峰山大战,各部都有一定的损失,所以实力远不及元山集团
    在综合兵力补给等多方面考虑后,rì本大本营决定以野津道贯的部队为偏师,牵制清军,以山地元治的元山集团为主力从北面和东面围攻平壤一旦攻击得手,将顺势南下,将驻朝清军全部消灭
    同时考虑到清军的陆路交通虽然已经切断,但是海陆路运输还依然通畅泡书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第二百零五章 后院起火
    直隶总督府李鸿章书房。看着手头的两份电报,李鸿章只觉得一股无明业火直往头上顶!一份电报是丁汝昌等人的战报。里面详细记载了群山湾海战的战况。而另一份电报则是朝廷下来的斥责。以某些御史和翰林的道听途说和莫须有的所谓的“实情”为依据,给北洋舰队扣上了作战不利消极避战的大帽子。并且暗示要拿下丁汝昌等人。面对这份颠倒黑白的电报,刚刚还未北洋舰队损失伤心不已的李鸿章更是悲愤交加!自己的部队在前面打死打活的。
    中枢那帮小人们不大力支持也就算了。现在还落井下石给自己下绊子!真是天理难容啊。甚至李鸿章还想起来前不久彭毅对李鸿章所说的朝廷对北洋的态度:打死rì军除外患,打死北洋除内患!这真是把前线小打后方大打啊!北洋上下的努力得不到朝廷的认可也就算了,居然还下了这么一封诏书!
    “中堂大人,这件事如果忍了,只怕是朝廷更是会变本加厉啊。”一旁的张佩纶忧心忡忡的说道,其实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张佩纶心中都很明白,中枢很是想借用这次战争削弱北洋的势力。天下第一总督,手握数万雄兵的和北洋水师的李鸿章在朝廷眼里已经不是国之干城了而是一种威胁。
    而且一段北洋水师大出风头,陆上打得也还可以,朝廷实在找不到借口,但是群山湾海战后朝廷可是有理了。怎么打完了清国海军一共战损7艘战舰?而rì本只沉了5艘?你这仗是怎么打得?有定远镇远那么厉害的战舰还能打成那样?是不是有些人消极避战?是不是有些人作战不利?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和海战过程,中枢的哪些大佬和清流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们需要的是打击北洋,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
    “忍?”李鸿章冷哼道。“当我北洋淮系好欺负吗?”李鸿章心里很明白,如果这件事情不敲一敲中枢的话,不要说中枢会变本加厉,淮系内部也不会买他的帐,遇上大事,需要你这个当头的为属下说句公道话,你缩起来不吭声,那还会有人跟着你干吗?
    “那中堂大人的意思是?”张佩纶问道。
    “既然我北洋作战不利,那就让作战得力的人来吧。东北是爱新觉罗的老家,我淮系插手多有不便啊。再说我北洋陆军在朝鲜已有3万!海军也遭到重创,有些力不从心了。我想朝廷会理解的。”说到这里,李鸿章不由得笑了出来。“我倒是想看看那个荣禄到底有多大本事。”
    “还有这银子,也该让盛怀宣把账单报上去了。你不让我北洋活。那你的大寿也别想过好!”李鸿章言语中的大寿是什么,张佩纶自然知道。他实在没想到,李鸿章居然打算和慈禧太后摊牌了!
    “属下听说朝廷中已经有些人打算议和了。”张佩纶说着把另一份文件递了上来。
    “议和?那可不行,要是议和了。我北洋打仗的这些开销找谁去要?”李鸿章好像自言自语的说道。要是现在议和,肯定朝廷又要赔不少银子。到那时候财政困窘的中枢肯定不会给北洋买单。到那时候光赊账的银子北洋就还不起。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议和谁去啊?九成九还要他这个直隶总督去。到时候背上一个卖国贼的帽子。他李鸿章可就彻底翻不了身了!现在北洋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打!狠狠的打。让朝廷感到龙兴之地不保,才会全力支持北洋的作战行动,北洋也才能从被击败的rì本人那里获得赔款!
    这个从rì本获得赔款的计划在某些人眼里可能是天方夜谭。但是经过仔细的论证后,还是可行的。如果rì本几十万大军和征夫都滞留在朝鲜和东北的话,一旦北洋舰队可以击败rì本舰队获得朝鲜海峡的控制权。先不要说rì本的海上交通线将被掐断。这明治维新后辛辛苦苦二十年培养出来的陆军在缺少给养的情况下怕是要彻底断送到东北。
    再加上不亚于军队人数的征夫,一下损失几十万青壮年劳动力和几乎全部的陆军,这绝对是rì本所不能承受的。与巨额赔款相比,这几十万青壮年无疑是更重要的。rì本zhèngfǔ没有选择,rì本绝对不可能在丧失海军后再把陆军都几乎搭上!所以,眼下北洋最重要的是如何把rì本的陆军主力吸引过来,然后在海上摧毁rì本舰队主力。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战争必须打下去!!
    “那中堂大人打算如何写着折子?”张佩纶问道。
    “这可不是一个折子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李鸿章冷笑道。“我们至少要做好3件事才行。”
    “第一件,告诉丁汝昌,让他们把整个海战的情况整理一下然后发给济世,再让济世和那些洋人们把群山湾大战的情况登到报纸上。同时让下人们也把这些东西传播出去。让世人知道我北洋水师的情况!朝廷可以不管事实,但是不能不管大局!”李鸿章伸出一个手指说道。
    “第二件,也如第一件那样去运作,不过内容吗换成我北洋将为大清战至最后一兵!我李鸿章宁死也不会去rì本谈判!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北洋绝对不会去签什么外国条约!”李鸿章冷哼一声。“让我当替罪羊?休想!”
    “妙啊,这样一来,朝廷也不敢轻言和谈了。谁提出来谁就是卖国贼啊。”张佩纶不禁抚掌说道。
    “第三件,就是这个折子,既然皇上说老臣消极避战,北洋军无能。那我倒要看看,朝廷是否有可战之兵!!他荣禄不是练了5年的军了吗?东北不是还有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吗?让他们来!”李鸿章说完长出一口气道。
    “那中堂大人打算何时上折子?”张佩纶又问道。
    “不急,先让下面人把声势造起来再说。”李鸿章靠到椅子上悠闲的说道。
    “那我北洋军下一步如何作战?”张佩纶说道。
    “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先把rì本舰队打掉,然后把在朝鲜的部队撤回来再说。”李鸿章可不急。冬季双方都不会有大的动作,朝鲜驻军那边粮食够用,那就没啥好担心的。
    “济世发来电报说,电报上说俄国人也将派一支舰队过来。”说着张佩纶把徐杰的电报递了上来。
    “莫非俄国人也想趟这摊浑水?”李鸿章颇为疑惑,如果俄国人的舰队真是对着北洋过来的,那情况可就严重了。
    “济世什么看法?”李鸿章问道。
    “济世的看法是不管俄国人的目的如何,一定要在来年的3月份之前打败rì本舰队,只有这样,北洋舰队才能腾出手来应付俄国人可能的举动。”张佩纶说道。
    “济世可有胜算?”随着俄国人逐渐介入,李鸿章也有些动摇了。
    “济世说如果能在3月前击败rì本舰队,我北洋对付远道而来的俄国舰队有7成胜算。”张佩纶说着,一滴冷汗掉了下来。战争打到今天这个局面是张佩纶等人没想到的,战况之惨烈,消耗之巨大让张佩纶这些高层触目惊心。
    但是正如李鸿章所设想的那样,绝对不能停,只能继续打下去。原本徐杰没有提到与俄国舰队交战的胜算问题,为了坚定老李的信心,张佩纶只能先编一个瞎话应付过去!
    “那就好,告诉济世,我北洋兴亡在此一战!”李鸿章长叹一声说道。
    “是,中堂大人,属下现在就去发报。”张佩纶也不多说,转身离开。今天晚上还有一更。大家支持一下。多谢了。貌似今天可能上架,如果可以,还希望书友支持一下。

第二百零九章 这算摊牌吗?
    běijīng紫禁城储秀宫。慈禧把手中的奏折随手扔到了一边,然后看了看光绪以及跪着的那帮大臣们冷哼一声说道:“诸位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这李鸿章实属大逆不道啊。北洋水师战败他不追究丁汝昌等人的过错,反而还威胁朝廷,不臣之心尽人皆知啊!望太后,皇上明鉴!”翁同龢首先发言。
    “这李鸿章要撂挑子,如果在朝鲜的北洋陆师被击溃,那能抵抗rì军的只有东北的练军和荣大人的武卫军了。”一旁的庆王说道。
    “翁师傅,这群山湾海战到底是败了还是胜了?御史们说北洋沉的船多,但是算吨位的话,北洋好像还占点便宜。”一旁的光绪突然问道。
    “这老臣不知。不过即使错了,御史也有闻风奏事的权利。”翁同龢生怕自己和门生们担责任,所以就把闻风奏事搬了出来。
    “好个闻风奏事啊。翁大人,你这一闻风奏事可不要紧,可给朝廷惹来了天大的麻烦啊。”慈禧狠狠瞪了翁同龢一眼说道。一旁的翁同龢立即吓得低下了头。
    “我早跟你们说过,这李鸿章现在不能动,无论是战是和都还用得着他,打仗要靠他的淮军,和谈也要他去。这可倒好,御史们的折子可把李鸿章惹恼了。战场上打算撂挑子,和谈上也放出风声说坚决不去。你们有本事。可曾想去战场上与rì本人打打试试啊?”慈禧冷冷的说道。
    “亲爸爸,那现在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