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134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134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怕遇的荣禄练军和依克唐阿的部队也如此善于防守,所以桂太郎专门想出了这么一个围点打援的战术。
    虎山作为整个鸭绿江防线的中枢。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既然第三师团已经占了先手,出其不意的完成了对虎山阵地的包围,那就要充分利用这个诱饵。吸引清军脱离阵地来解虎山之围,这样一来攻守之势就变了,rì军将占据防守方的便利条件,而这将极大的消耗清军的有生力量,如果清军在鸭绿江边大量失血的话,那剩下的仗无疑就好打多了。而且顺便。还可以从两支清军的进攻中对其战斗力进行一下评估。一举两得啊。
    就这样,甲午战争中第一次围点打援之战展开了!当得知虎山被rì军主力包围后。荣禄和依克唐阿同时意识到了战斗的危机,所以双方开始从两翼进行增援,但是无奈在开片之前双方并没有统一指挥权,荣禄是西北练军的头头,但是人家依克唐阿还是黑龙江将军呢?谁怕谁啊?而且就算分出个高下,人家不配合你也没办法。本来荣禄打算好好喝依克唐阿说说,但是还没等他去找依克唐阿。双方就打起来了。
    要说荣禄对新式战争没有了解,那确实有点过。人家还是看过几本,也观摩过几次北洋新军演戏的。不过实际水平也仅限于皮毛。在他看来。就是集中大炮对某个点一轰,然后兄弟们一冲,最后在突破口两边已扩散就完了!在这种战术思维的指导下,面对已经被北洋新军防线教育过N次的rì军的话,那结果将是相当悲剧的。而这场悲剧已经拉开序幕!
    在12门克虏伯行营炮的怒吼中,荣禄的进攻开始了,炮手们脱光衣,在还有些寒冷的初chūn中甩开膀子把一发发炮弹装进炮膛随后shè向rì军阵地,很快,密集的炮弹在rì军阵地打出一个个漆黑的烟柱。荣禄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满意的点点头:“小子们干的不错,这么猛烈的炮击下,rì军那些战壕里的士兵该差不多了?”随后向旁边的传令兵示意,该让步兵冲锋了!
    在炮击结束前步兵进入出发阵地,尽量削减炮击和步兵发起冲锋的间隙,这一点荣禄还是懂的,随后在炮声还没有完全停下的时候,大量的练军官兵从战壕中冲出,向着rì军阵地发起了冲锋,2000多人的冲锋委实壮观!一对对清军在伙长的带领下想着rì军阵地靠近,在身后,75行营炮还在不时的开炮,不知道是为了摧毁敌军工事还是给冲锋的军壮胆!
    突然,一种高速物体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刺耳尖叫声引起了荣禄的jǐng觉,他立即向远处望去,只见刚才还大发神威的75行营炮阵地在短短的几分钟没就陷入了一片火海,炮弹爆炸产生的硝烟直接将整个炮兵阵地覆盖,从外面看根本看不见里面发生的情况,只能听到一阵阵沉闷的爆炸声。这每一声都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了荣禄的心头,这可都是他荣禄话费数年训练出来的部队啊。都是他的本钱啊!
    伴随着一声冲天的巨响,整个野炮阵地被彻底送了西天,而与此同时炮弹也开始落在了进攻的队列中,密集的炮弹直接把进攻队列炸成两端,无数的碎肉和鲜血洒落在战场,硝烟和血腥的味道让人想呕吐。而冲到前面的练军官兵虽然没有被漫天的炮火炸掉,但是一件件更加让人胆寒的武器。
    眼看就要接近第一道战壕了,从外面看前面没有敌人,但是战场的安静不代表这安全,可能有什么更可怕的东西在等着你。已经没有退路的进攻部队没有选择,只有继续冲刺。而就在这时,在距离第一道堑壕不远处的另一道堑壕中突然shè出一道道炙热的火舌,而一发发黑乎乎的炮弹也被什么东西从堑壕中扔了出来,落到了进攻的散兵线中。
    每分钟shè速达到300到400发的加特林机枪高速旋转的枪管仿佛收割生命的死神一般将眼前的清军像割麦子一样扫倒。而一发发臼炮炮弹更是让冲到眼前的进攻部队连个躲藏的地方都没有。正面的暗堡,侧面的侧打倒打阵地。以及臼炮交织成一张细密的火网,将一切生命化为一团血腥。在后面督战的荣禄两眼一黑,就有一种眩晕的感觉。“扯下来。”再次睁开眼睛的荣禄挥挥手说道。仅仅20多分钟的时间,荣禄的西北练军损失火炮12门士卒死伤1000余人。而对面的rì军损失在100以内。
    就在荣禄的练军攻击受挫的时候,从另一侧发起进攻的东北地方军队,也败下阵来,与硬打硬冲的西北练军不同的是,东北的八旗部队和临时征召起来的士兵实在是过于不堪,几次排枪和几发迫击炮弹就把对面的清军打退了,火炮和加特林机枪根本就没有发挥的机会!密集的阵型,粗疏的指挥和战术素养,就是rì军对东北各路清军的评价,而作为主帅的依克唐阿对此也没啥办法,这些部队本来就是花架子,打土匪都要看情况,更别说和rì军这种jīng锐打了!
    很快,荣禄和依克唐阿就意识到以目前这种情况打下去,怕是人没救出来,两支部队就要搭进去了,现在荣禄才体会到北洋的陆军多么的不容易。不过不救是不行的,自己的爱将董福祥还在虎山,和他在一起的还有近5000西北练军jīng锐。这支部队要是丢掉的话,足够让西北练军元气大伤。就在这时候,荣禄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从德国人哪里购买的12门105远程榴弹炮呢,这东西荣禄一直当宝贝供着,现在该拿出来用用了,就算攻不破rì军防线,为董福祥减轻点压力也是好的。
    至于董福祥是否可以冲出重围,那就看他的造化了。毕竟现在在前线的西北练军就这么点,而满洲各路兵马又实在指望不,看现在的情况,即使把荣禄的家底全搭进去,对战局也不会产生什么根本xìng的影响。与其这样,还不如转入防守以获取战术优势,反正rì军的海路快断了,在荣禄看来。rì军的攻势不会持久。
    首先感谢装甲集团军和爱的贵公子的月票支持,和liei的打赏支持,不少不喜欢看陆战,哪好,我争取尽量快点把这段写过去!2章后将有舰队登场,大家支持一下,昨天的订阅惨不忍睹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围
    说实话,曾经当过土匪,然后又跟在左宗棠身边做过事的董福祥还是很有些战争才能的。虽然没有系统的接受过现代化的军事教育,但是结合自己从军多年的经验和私下里自己看的几本现代军事著作,董福祥明锐的感觉到自己必须突围了,晚一步就可能全军覆没!
    眼看着荣禄和依克唐阿的部队在数次进攻中无功而返,在堑壕体系和机枪臼炮和重炮的打击下,大规模集团冲锋就是送死。虽然荣禄已经把12门105重炮投入了战场,隆隆的炮声即使在虎山的董福祥也能听见,但是董福祥知道,即使有了重炮支援,想突破阵地也是相当困难的。毕竟如果可以的话,新一波突击早就展开了。
    现在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了。董福祥仔细分析了一下战场形势,rì军围点打援的意思相当明确,所以在虎山方向,rì军的部队多是一些jǐng戒部队,重武器也没有多少。真正的战斗力都布置在外围的阻击阵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容易突破。rì军通过设置多道防线的方式来增加纵深,进而为防御赢得时间,所以,如果自己一味的采用突破一条防线占领一条防线然后再进攻下一条防线的办法的话,恐怕最后还是会被rì军的援兵堵。
    “这可如何是好?”董福祥自语道。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董福祥对参谋体系不是很了解。但是集思广益他还是懂的。自己想不出办法,不代表大家想不出办法。经过讨论后大家对战局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首先,想要带全部装备冲出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足够的马匹。这24门行营炮根本就不管用。其次,必须形成连续突击。不给rì军调集部队的时间,否则你要是慢了,根据目前rì军的火力。rì军依托堑壕体系只要2500人就足够锁死全军的退路了。
    针对这两点认识。董福祥和部将对突围进行了如下战术安排,首先炮队的任务就是在撤退过程中打光所有炮弹掩护部队突围。然后将火炮炸掉。为了保证炮兵的jīng度和打击的突然xìng,董福祥专门在几个备选突围方向派出数支斥候小队进行试探。而且炮兵也要隐蔽推进,在尽可能近的距离开火。
    其次,突围作战一定要迅速。在突破一道封锁线后,稍加整顿就要向下一道防线进攻,但是同时对对方可能尽心的反扑要做好应对准备,所以董福祥专门抽调部分兵力编成dúlì的侧翼掩护部队。而为了保证切入部队的火力,董福祥把从北洋得到的大部分轻机枪和掷弹筒都加强给了切入部队。
    一切准备妥当后。董福祥的突围战正式拉开序幕。虽说rì军对董福祥的行动已经有所察觉。但是这支部队的战术素养明显比外面的那些解围部队强多了!而且炮兵的炮击无论是在jīng度还是突然xìng,这支炮兵所带来的威胁远远高于那些远远的对着阵地乱轰的105重炮!
    而且在选择的突围方向,董福祥还是做了一番谋划的。他并没有选择荣禄炮击的方向突围,虽然看起来有火力掩护可能更容易一些,但是实际哪里的防御力量也是最强的。董福祥选择的是rì军的结合部进行突围。在炮兵的急袭下。董福祥的突击队比较顺利的占领了第一道防线,但是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其实第一道防线仅仅是一条jǐng戒线,真正的防线是第二条,在董福祥再度发起进攻的时候,rì军的阻击部队已经进入了阵地。这时候就是北洋造轻重机枪与加特林机枪的对shè,迫击炮和掷弹筒和臼炮的对shè。除了数量因素外,官兵的素质,地形将占很大的因素。
    从战术和单兵技巧来看,rì军明显占有优势,而清军的优势则是在轻武器比较jīng良轻便,而且人数更多,双方的子弹犹如一条条的火舌一般向者对方扫去,而迫击炮和臼炮则在寻找对方的机枪火力点进行压制。一时间双方打了个半斤八两,谁都没有太大优势,双方就是不断的对换,清军刚用迫击炮敲掉对方的一个马克辛机枪阵地,还没来得及转移,这门迫击炮就被臼炮所摧毁。
    胶着的战场局势不是董福祥所愿意看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rì军会越来越强,自己的生还可能xìng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所变的更加渺茫。在这个危机关头,曾经的战场经验终于又帮了董福祥一把,既然步兵正面冲不过去,那为何不侧面迂回?对面的rì军虽然火力凶猛,但是人数并不是特别多,防御面比较窄。所以董福祥将一部分步兵分出去从两侧进攻,并将几门位置靠前,够得着的火炮全部用于压制rì军两侧的防线。
    不得不说董福祥的直觉还是很敏锐的。从侧翼迂回的战术很快奏效,在侧翼受到威胁的情况下,rì军必须分兵护住两翼,而这样一来战局迅速失衡。本来只有一个交战面的战斗变成了3个交战面,对方有更多的兵力去保持火力密度。但是rì军的防守部队却并没有这个条件。而这最终导致了防线的崩溃。
    面对这最后一道防线,董福祥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只要再努把力就最终摆脱了被围歼的命运。但是胜利在望的情况下,最大的危机发生了!从侧翼冲过来的rì军增援部队将还没来得及撤离的清军后卫给堵住了!本来董福祥是留下侧翼掩护部队的,但是这毕竟是第一次作战,在主力部队运动时,侧翼的掩护部队并没有迅速占领要点布置防线,而是和主力部队一起撤退,这就使得rì军的突防难度骤减。
    就这样,侧翼防线在rì军的猪突加机枪臼炮的掩护下所突破。而几乎全部的后卫和炮队都被重新堵死在包围圈中。“冲回去救出同僚?”
    这个念头也就是在董福祥脑海中闪了一下而已。“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董福祥的理智告诉自己。现在已经失去了炮队的支援,而rì军的重炮已经瞄了过来,封堵缺口的部队更是数量庞大。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有迫击炮和机枪的2000多人是没有任何机会冲回去的。所以董福祥理智的选择了冲击最后一道防线然后在突破后迅速撤离与荣禄的主力汇合。
    整个鸭绿江战役的总攻也就持续了一天多的时间。在董福祥带领残部与荣禄汇合后,鸭绿江防线的缺口就彻底的无法封堵了。荣禄的西北练军和依克唐阿的东北各路大军被彻底分成了两股,依克唐阿的部队退守九连城,而荣禄的大军则向安东退却。纵然兵力依然有优势,但是在这两支部队一支被重创,一支被打怕的情况下。想要夹击鬼太郎的第三师团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rì军在获得虎山这个桥头堡之后也没有立即进一步展开攻击,虽说部队伤亡数量很小,但是相当一部分部队和辎重还没有运过鸭绿江。而且在作战中各部队弹药消耗也颇大,不过在清军撤离时,rì军军队发动了数场小规模的短促突击,并且收获颇丰,一批弹药粮食和武器被rì军缴获。这从某种程度缓解了rì军的弹药危机。并且更加坚定了鬼太郎的“以战养战”的军事思想。从这一刻开始,rì军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蝗军”。甚至专们组建了用来抢掠物资的部队。其行径和作战目的与土匪无异!
    而对于清军的战力,桂太郎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北洋陆师别的不说,单纯从防御来讲绝对是超一流的。没有2倍以的兵力优势和足够多的火炮,想攻下北洋新军经过长时间经营的工事是没有太大可能的。而除此之外,荣禄的西北练军战力相对于北洋来说就相当差了,荣禄的部队虽然装备还算可以,但是从低级军官到高级军官都缺乏必要的现代军事常识,所以空有先进的武器也无法发挥作用。
    按照桂太郎的评语是:“荣禄是拿着现代化的武器打一场30年前的战争。”至于八旗绿营什么的,桂太郎直接选择无视。
    而与此同时,被打的灰头土脸的荣禄也终于认清了现实,来之前的慷慨激昂被战败这盆冷水兜头泼了一遍后终于冷静下来。近4万西北练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