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172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172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早的5000吨级轻型巡洋舰到后来的9000吨级装甲巡洋舰。意大利在每一级战舰上都捞的足够多,而现在正在建造的但丁级战列舰更是在没有明确买家的情况下直接开工4艘,而这4艘战舰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被西班牙人和清国抢购一空,如此的大好形势如何不让意大利人高兴?在意大利的船业巨头眼里,伟大的维托里奥和来自东方的神奇设计师徐杰是堪比上帝的般的存在。而现在,随着徐杰的再次到来,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一款新的战舰即将面世。而更多的英镑和银元也会流入到他们的腰包中。
    至于德国人,他们不缺钱。随着威廉二世对海军的兴趣越来越大。德国造船业将有大量的订单。德国也有足够强大的工业。德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基础工业,并且在电器内燃机等尖端领域抢的先机。但是他们却缺少大型战舰的设计经验和海战理论。对于德国海军来说,如果有一个合适的战术战略体系的话,那么加上德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德国海军完全可以冲击到世界前三。而就在德国人在舰队建设中彷徨不定的时候,有丰富实战经验和先进理念的徐杰,无疑可以为德国提供最需要的理论指导。
    “徐杰先生。德意志帝国将用最先进的战舰来满足北洋舰队的需要,而北洋仅仅需要提出足够先进和实用的作战理论就可以了。”离开前,德国公使小声对徐杰说道。
    感谢友山青盈、海峡老头、dreamposter、techie81的打赏。以及友软五牛的月票支持。今天晚上还有一更。

第三百零二章 新式鱼雷
    在到达旅顺等待出发的rì子里,徐杰除了忙这处理一些相关事务外,还专门抽空完善了一下自己的鱼雷改进计划和新式雷击舰的xìng能指标,当然了还有相配套的累计战术。
    要说的鱼雷这种东西,自从70年代投入服役以来,一支是一个悲剧般的存在。虽然鱼雷巨大的威力让最坚固的铁甲舰都不寒而栗。但是实际上因为过短的shè程和不稳定的航向,让这种武器始终拜托不了鸡肋般的存在,以至于徐杰在为北洋设计新式战舰的时候统统不带鱼雷。而rì本舰队主力舰在交战时也是把舰面的鱼雷统统扔到海里,为啥呢?怕被引爆啊!炸不到敌人没关系,把自己带上了可就太悲催了。
    但是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作为熟知海军武备发展史的徐杰,认为自己完全有必要再一次“剽窃”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品。而这次徐杰选择的就是热动力鱼雷。要说原先的鱼雷为何坑爹,那就必须先从鱼雷的动力系统说起!
    在甲午战争以前,所有鱼雷都是冷动力!什么叫冷动力?其实原理和后世的气枪差不多,所有鱼雷都是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你想想,一发几百公斤的鱼雷就靠存在雷体内的压缩空气驱动螺旋桨前进,那将会是多么坑爹的事情啊,但是当时的鱼雷都这样,所以shè程一般也不过300米左右,而且这还是动力shè程!
    其次,当时的鱼雷基本上没有类似于陀螺仪这样的可以控制鱼雷航向的设备,所以连航向都无法保证。在海流或者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如果一发鱼雷能走200米的直线的话,那就绝对堪称奇迹了。
    动力shè程过近,航向也无法保证,在这两大坑爹因素的影响下,在甲午战争之前的时代里。鱼雷武器只能用坑爹中的坑爹来形容!所以如果想让鱼雷真正发挥作用,那就必须改进动力和航向控制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热动力鱼雷便踏上了历史的舞台。
    热动力鱼雷,顾名思义,那就是用热机驱动螺旋桨前进,在历史上,这种新式鱼雷是在1905年左右才出现的。而且这种热动力鱼雷还分成两种,一种叫干式热动力鱼雷。另一种叫湿式热动力鱼雷。其区别就是,前者是直接将燃料(一般是煤油)和压缩空气送进燃烧室燃烧,然后驱动螺旋桨工作,而后者则是除了燃料室和压缩空气室之外还有一个淡水罐。这个淡水管在燃料和空气进入燃烧室的同时喷洒水雾,这些淡水在燃烧室内部汽化后急剧膨胀,用于增大动力。而且雷体中有专门的回路,里面充满了淡水用于冷却燃烧室。而热动力鱼雷的发动机则是星型四汽缸活塞发动机。
    这东西原理也就那样。但是对工业的要求却是很高的,首先,压缩空气的钢瓶和燃烧室的制造就十分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而如何将4汽缸发动机放进直径也就半米左右的雷体中同样十分困难,要知道,这东西可是在1905年才出现的!而对于这些,徐杰的了解可是十分有限的,甚至连星形四活塞发动机都没太多的了解!至于动力室如何布局,更是搞不太清楚。
    热动力鱼雷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徐杰可无法保证能在下一场战争开始前搞出来。所以退而求其次,徐杰决定两条腿走路。在搞先进的热动力鱼雷的情况下,立足现有技术,搞另一款改进版冷动力鱼雷。
    就在这一年,历史的其它部分依然按着正常的情况进行,怀特黑德在这一年将陀螺仪安装到鱼雷的方向舵上,用来保持鱼雷的航向稳定,这样一来鱼雷的有效攻击距离得到了保证。但是这还不够,当时的鱼雷还缺少诸如水压计和流线形的雷体。同时因为当时的鱼雷螺旋桨使用的是双叶螺旋桨所以导致了动力利用率过低。换装3叶或4叶高强度钢制成的螺旋桨成为了势在必行的工作。当然,如果可以,徐杰还想试试能不能把后世的双重反转螺旋桨搞出来。(这个说白了就是两个螺旋桨。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这样一来航行更直而且动力更大。)
    除去单纯的鱼雷设计。新式雷击舰的设计也被提上了议事rì程。可惜的是,在他那个位面,徐杰对于这些消耗品xìng质的炮灰产品没有什么兴趣,等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上,徐杰才发现,处于劣势地位的北洋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战斗力,而被称为弱者的武器的鱼雷和雷击艇也必须jīng心设计。
    当时的鱼雷艇完全可以百鬼夜行来形容,从最小的30吨左右的鱼雷艇到到200吨左右的鱼雷艇都有,而载雷量从最小的2发14寸鱼雷到3发14到18寸鱼雷为主。基本上都是一波打完就没事了,(rì本的小鹰号是个特例)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受到鱼雷xìng能和过少的鱼雷数量的限制,雷击船的作用非常小。
    所以徐杰决定将鱼雷艇大型化,参照后世的设计,新式鱼雷艇的武备为2座3联装14寸鱼雷发shè器,布置在战舰的中轴线上,可以旋转向侧弦发shè,在有效距离内,同时可以打出6发鱼雷。在炮械方面,则使用37炮就行,首尾各一门,如果吨位允许,左右也各安置一门,不求别的,也就是对付一下对方可能上来的鱼雷艇而已,整个重量控制在300吨左右,航速在25节左右。
    因为徐杰对鱼雷艇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他只能提出一个大概的设计思路。至于到最后如何落实那就要落到维托里奥和严博勋的身上了,而现在,徐杰更要考虑的是如何对付这种鱼雷艇狼群般的攻击,毕竟,这种思路和对造船业的要求并不高,你可以搞出这种船,别的国家照样也可以,尤其是模仿能力出众的俄国人。徐杰可不想第一次用鱼雷艇把俄国人yīn了,结果第二次就让俄国人赚回来!
    历史上随着鱼雷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装有鱼雷武器的战舰的服役,让各国海军十分jǐng惕,那些身怀利刃,航速超快的家伙们成本十分低廉,数量也十分庞大,面对落单的主力舰时,很容易一击得手,即使损失几艘,只要能命中一发,那也赚回来了。所以除了增加战舰上的各种口径的速shè炮以外,建造专门的战舰来对付鱼雷艇就成了必然选择。
    而驱逐舰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这些装备了鱼雷和一定量火炮的高速战舰,既可以对抗对方的鱼雷艇同时又可以用鱼雷攻击对手,这些战舰的排量一般在1000顿左右,但是徐杰显然还是不打算装备这样的战舰,因为作为弱势一方的舰队,任何一艘战舰能拥有最大的适用范围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北洋的驱逐舰无法压制对方的驱逐舰,那么他就是一款不适合的装备,在这种情况下,徐杰决定继续走jīng兵路线。
    要有足够的火力压制对方的雷击部队,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火力去对付对方的驱逐舰,必要的时候还要伙同其它战舰对对方的穹甲巡洋舰。在如此多的条件限制下,徐杰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三等巡洋舰。
    这东西就是比二等巡洋舰还要差一些的战舰,当年严博勋为两广和澎湖水师设计的战舰已经算三等巡洋舰了。不过徐杰需要进行一些改进,将吨位进一步扩大,扩大到2000吨左右,这些装备着大量4。7寸炮和12磅炮的战舰将作为舰队的防雷屏障而存在。而在必要的时候,这些战舰还将带领雷击队展开对对手的鱼雷攻击。从作用上来说,十分接近一战是轻巡洋舰。同时如果能装备上蒸汽轮机的话,徐杰不介意将其改装成高速侦查舰。
    “随着辅助战舰的到位,恐怕这战术训练的难度将更上一层楼了。”看着自己的几页计划,徐杰不由的苦笑道。随着战舰数量越来越多和完整的海军体系的建立,在要想指挥好北洋舰队这个庞然大物可就不容易了。引进电报系统和建立新的信息传递体系将变得十分重要。从今以后,舰队的对抗将是体系对抗,而非是单纯的战舰交手了。
    “济世,准备的如何了?”就在徐杰还在为新的舰队规划冥思苦想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了徐杰的耳朵中。
    “张幼樵?你怎么来了?莫非也是想去欧洲看看?”徐杰心中一阵惊喜,对于这个一直给予自己莫大帮助的人,徐杰是十分尊敬的。
    “呃。”当看到张佩纶身后的两位女子的时候,徐杰顿时吃了一惊。
    “不知济世船上能否再多上3人?”张佩纶笑着问道。
    “自然可以,张兄为何突然有了去欧洲的兴趣了?要知道,那可是朝中君子口中的蛮夷之地啊。”徐杰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就算是蛮夷,也要知道蛮夷在何处?”张佩纶说道。
    “既然张兄要去,小弟自然会安排,就在我的旗舰上如何?“对于这位一直以来像大哥一般关照自己的人,徐杰自然不能拒绝,而且张佩纶的到来,身后肯定有李鸿章的影子,虽然不知道为何李鸿章突然想让他的两个女儿到欧洲去。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徐杰是肯定不能拒绝的。
    “那就多谢徐大人了。”张佩纶拱拱手笑着说道。
    今天双更,嗯,说到做到。

第三百零三章 启程
    1895年10月2rì。旅顺海军基地,伴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北洋3舰在礼炮和欢呼声中逐渐驶离泊位。看着岸边送别的北洋官兵和家属,徐杰不由得心cháo澎湃,终于起航了。在徐杰看来,此次出航的意义不亚于甲午战争期间任何一场海战。这次舰队外交将为北洋赢得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且获得北洋急需的各种帮助。对于北洋未来的发展有着决定xìng的作用。所以徐杰必须打起十二分的jīng神去应对。
    为了表示对英德意三国的友好,徐杰特意允许三国海军人员可以乘座北洋舰队的旗舰回国。第谷自然不用说,作为徐杰学生和意大利皇家海军的军官,他是第一个登上天津号的。而杰里科作为英国海军方面的观察员,在战争结束后也没有离开。至于莱因哈特舍尔,则是拿着德国公使从李鸿章哪里要来的特殊许可证登上战舰的。
    当看到杰里科和舍尔同时出现在天津号上时,徐杰那可是相当的兴奋啊。要知道,这对宿敌可是在20年后指挥着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支舰队在北海展开厮杀。那rì德兰的落幕让后世无数战列舰党所敬仰啊。巨舰大炮的浪漫让无数的人为之心动。但是让徐杰想不到的是,因为自己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上,一个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也在20年后的大战中大放异彩。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船上的娱乐活动非常少,而军舰上的娱乐活动更少,在漫长的航行过程中,利用下午茶的时间聊天自然成了那些百无聊赖的乘客们最好的选择,毕竟,他们不像海军官兵那样需要工作。于是一个小小的海军沙龙终于形成了,开始只是闲着的北洋军官和三名外国人。而随后张佩纶不知为何也突然有了兴趣,可能是马江之战的失败留给他太多的yīn影。
    “张先生,这位美丽的小姐是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第谷高声说道。就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张佩纶又一次来到了军官餐厅的哪个角落,而这次除了他自己,李经溥也在姐姐的撺掇下来到这个沙龙。张佩纶夫妇大家自然都知道,但是李经溥认识的人可几乎没有。
    “小子。这位是李中堂的二女儿。”一旁的杨用霖轻轻碰了碰第谷。
    “呃,您请坐。”第谷有些难堪的说道。“大家继续。我只是过来喝喝茶。”李经溥脸sè有些微红,笑着说道。
    “那好,我们继续,刚才说道哪了?”第谷这个活宝问道。
    “好像是海军发展与国家战略问题。”杰里科笑着说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啊,海军不就是保卫国家领海的吗?”张佩纶刚刚坐下,张口说道。
    “不,不是这样的。海军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保卫领海的作用。他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长剑,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海洋占到了地球的七成面积,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海军投送到各地,那他永远只是一个二流甚至三流国家。我想这一点,您可以去请教徐大人,他对海军的理解已经不亚于马汉先生了。”杰里科说道。
    “其实作为传统的大陆国家,我华夏历朝历代都没有仔细研究过海洋,一直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而从来没有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去开眼看世界。从而导致现在的落后。”杨用霖的话语中充满了一丝悲哀。
    “其实更关键的是几百年来的思想禁锢导致了我国最终的落后,其它的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就在这时,徐杰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这番话要落到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