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359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359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70mm,同时为了防止炮座被击中变形后卡死炮塔这种事情的发生,炮座和炮塔系统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即使外层炮座发生变形,依然不会影响火炮的转动。至于说炮弹打中炮座后产生的崩落,美国人也考虑到了,专门在炮座内层安装了防崩落层。
    新的佛罗里达级战列舰在动力系统方面也进行了一番改进,纯燃煤锅炉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6座煤油混烧锅炉和8座燃油锅炉。其中6座煤油混烧锅炉用来维持战舰的正常巡航,燃油锅炉用来急速航行。动力系统采用了英国人的蒸汽轮机。而在燃料构成的上,燃油的比例第一次超过重油,这预示着海军燃料的一次质的飞跃,燃油在海上更易补给,燃烧值更大。所以佛罗里达级战列舰的续航力也大了不少。
    最后就是火力安排了,在火炮的布局方面,美国人可是着实挣扎了一番,是使用3联装主炮呢还是使用双联装主炮?美国人一直想模仿龙兴级战列舰的4座3联装主炮,但是对于三联主炮的散步问题还是让美国人感到不安,同时如果采用三联装主炮的话为了保证足够的水下防御的纵深,就必须扩大船体宽度,而一个过于宽大的船体在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时候显然并不是十分安全。此时的巴拿马运河虽然比历史上提前,但是毕竟才刚刚开始,所以美国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保守一些好。
    但是同时8门主炮的火力在美国人看来又实在说不过去,结果一个设计师一拍脑袋,说我们在船体舯部再加上1座双联炮塔不就行了?10门火炮而且都是双联,散步会很不错。未必就比华夏海军的龙兴级火力差。然后新的佛罗里达级战列舰就变成了5座双联12寸火炮中轴布局。其中中间的一座炮塔还是向后,炮塔后部仅靠锅炉舱,其原因在于,如果炮塔靠近蒸汽轮机舱的话,机械的震动会对火炮散步构成致命的影响。
    而且在安置炮位的时候,美国人也留了个心眼,为了更好的用好每一分的预算,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让这艘战列舰有更大的升级潜力,美国人故意将炮座和炮圈弄的很大。美国人甚至准备在未来为这级战列舰换装更大口径的火炮,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主炮从上到下都留有余量。这个想法可不是美国人发明的。早在美西战争时,西班牙的国王级战列舰上的3联10寸炮炮塔其实就可以换装成双联12寸主炮,只不过当时双联12寸炮塔炮还不算很成熟,所以作罢。不过在华俄战争中,华夏的战列舰却完成了这个换装。
    除了武备上的强化和预留之外,美国人第一次将火控放到了和火炮同样的高度上去看待。为此美国人第一次从德国进口了全新的5米基线测距仪,并且一下就进口了8台。每一艘佛罗里达级战列舰上装备两台,同时在每门主炮上还有独立的测距仪和炮镜。可以说即使在主测距仪被摧毁的情况下,佛罗里达级战列舰依然有足够观瞄能力不至于睁眼瞎。而在结算方面,美国人第一次在结算系统上加入了绘图功能,可以清晰的标出敌我两舰的航迹,再加上比较科学的结算方法,可以说美国人的火控能力已经是一流的水平。
    就这样,这艘凝聚了美国海军心血的超级战舰在各种加码后,吨位已经达到了2万5千多吨!船体长度189米,宽度29。5米,吃水8。5米的庞然大物!不过因为采用了蒸汽轮机和大量的燃油锅炉,动力系统的重量还是节省了不少。而总输出功率可以达到32000马力,配合上4轴驱动的蒸汽轮机,其航速可以达到21节左右。燃油储量是3000吨重油,航程为10节航速下4000海里。
    “在未来如果我们可以验证出更大口径的火炮的话,只要我们换上新式的炮塔,那么佛罗里达级战列舰将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战列舰,超越了无畏舰的存在。”海军设计局的局长这样骄傲的对马吉芬说道。
    “但愿我们在它服役后,他能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新骄傲。”马吉芬默默的说道。此时,兴奋的不仅仅是马吉芬,在获得新战舰后,美国国内的激进势力同样也十分兴奋,一雪前耻搞定古巴已经是肯定的了,面对这些巍峨的巨舰,西班牙没有能力抵御,而欧洲各国也绝对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帮助一个注定失败的国家。
    “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远东的局势了?”当西奥多罗斯福看到报纸封面上的巍峨战舰后,心中不由的一动。现在远东的大战已经开打,华夏海军和俄国海军正打的不可开交。罗斯福希望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只有这样远东的力量出现了真空之后,美国才能趁虚而入。但是从眼前的情况来看,俄荷海军好像很不给力的样子,这个局面可真让人有些犯难啊。罗斯福不由的摇了摇头说道。

第六百四十章 装甲长龙
    在漠河的一处临时军用车站里,一列奇形怪状的机车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这列包含这2台机车和19节车厢的家伙与旁边的同类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些列车总感觉是各种功能的车厢堆叠在一起的产物,而且绝大部分车厢都包裹着厚厚的装甲,尤其是机车,除了烟囱之外更是在全身上下加装了装甲,连轮子都被盖住了。
    “怎么样了?我的陆地巡洋舰可以出发了吧?”一个大胡子上尉笑着从外面走了过来对一名正在负责维护工作的技术人员说道。
    “没问题,改加的东西都加上了,除非对方有中口径速射炮和穿甲弹,否则的话,再多的骑兵也不能把你这个钢铁长虫怎么样。”这名技术人员信心满满的说道。
    这辆绰号为陆地巡洋舰的大家伙真实名称是游龙型装甲列车。这是华夏共和国为了应对俄国骑兵可能绕过防线对后方的铁屋发动袭扰作战而准备的秘密武器,在整个战场上,华夏陆军一次就投入了8列这样的列车,为了更好的应对对手的攻击和偷袭,华夏共和国的技术人员可谓是煞费脑筋!
    在游龙型装甲列车的最前面是一台平板货车,这节平板车上没有什么武备,在最前面放置了一个可以沿铁轨运行的滚筒,用来派出地雷或者其它危险物品,在平板车上放满了备用的枕木和铁轨,以便在道路被毁的情况下可以及时修补,而在平板货车后面是一节装备有吊车的维修车厢可以在前方道路被毁的情况下对铁路进行维修。而且上面还有一个瞭望哨,安排有专人对道路情况进行侦查。
    后面的两截就是机车和拉煤车。机车所有部分都处在钢板的保护之中,就连窗户都有可以随时开合的铁板保护。为了增加机车的防雷性。机车的车底都加装了10mm厚的钢板,即使前面的扫雷车厢不幸失败,一般低威力的地雷面对这台皮糙肉厚的机车也没有一点办法。后面是拉煤车。不过在拉煤车的顶部,还有专人焊了一个平台,上面安置有机枪,以便可以为前面的三节车厢提供火力掩护。
    游龙型装甲列车真正强悍的地方在于它后面的武装列车,如果说游龙型装甲列车是一支在铁路线上纵横无敌的巨龙。那么这些武装车厢则是这支巨龙的利爪和尖牙!超大的载荷和多样化的武器配置足够游龙型装甲列车应对各种目标和袭击。这些武装车厢根据所配属的武器不同分成以下几种。
    最常见的就是机枪车厢,这种车厢外部包裹着15mm厚的钢板,在钢板后面又用砖块垒了一层砖墙。这样布置不仅利于防御同时还有利于晚上保温。在这节车厢上左右一共布置了4个机枪射击孔,装备有4挺马克辛机枪或者轻机枪。同时还有一些步枪射击孔作为辅助火力。同时在机枪车厢上部还安装有可开闭的天窗,这个天窗下面布置有可拆卸的掷弹筒,这个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能攻击近距离隐藏的敌方目标。不留打击死角。
    另外一种是在车厢顶部装备了炮塔的炮塔车厢。这种车厢根据武器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装备有75mm短身管榴弹炮的榴弹炮车厢,而另一种则是装备有37mm机关炮的速射炮车厢。前者主要是为了对付对方可能有的炮兵单位,虽然说进行游击作战的骑兵没有能力携带超过9磅的野战火炮,但是还是极有可能携带迫击炮的。所以游龙型装甲列车必须在射程方面超过对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优势。
    而速射炮车厢上的37mm速射炮则是出于两种考虑设置的,一种情况是对方发动大规模集团冲锋,在某一个角度投入大量的骑兵,在机枪火力不够的情况下。投射量恐怖的37mm速射炮无疑将成为对方骑兵的噩梦和战场救火队。而另一种情况是在对方构筑了简易阵地的情况下,用37mm炮平射或者抛射来消灭简易掩体和后面的敌人。面对那些简易的掩体使用榴弹炮显然有些浪费。机枪效果又不好,那就只能使用速射炮了。
    因为是火炮车厢,所以其中必定放满了弹药,为了保证安全,除了在车厢外放置了厚度达20mm的钢板之外,整个车厢的炮弹基数也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且弹药库放置在车厢底部,上面盖有一层厚厚的钢板,而且车厢底部的装甲厚度也增加到40mm。在钢板和炮弹之间还有一个个隔舱灌满了水。即使不幸被打穿,也不至于殉爆。
    火炮车厢虽然火力凶猛,但是却算不上是游龙型装甲列车最致命的武器。游龙型最为核心的武器则是专门为装甲列车设计的重型迫击炮车厢!前两种武装车厢其实非常简单,第一种机枪车厢无非是加了点装甲和安置了机枪射口,最多3天时间就可以布置完成,火炮车厢虽然耗时多了一些,但是也是在原有的普通车厢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车厢的底子还是一般车厢。但是重迫击炮车厢则不一样了,无论是从车厢设计还是从武备上来说,这些东西和它们的同类都有极大的不同!
    首先专门为重迫击炮列车设计的迫击炮是鞍山炮厂新设计的1903年式120mm后装线膛式迫击炮。与普通的滑膛前装迫击炮不同,这种火炮的身管更长,射程更远,而且因为有膛线,所以在精度上比一般迫击炮要强上不少。同时为了保证射速,改型迫击炮还专门装备有特制的供弹设备,毕竟近20kg的炮弹如果用人力装填的话速度会大受影响。
    其次为了容纳这种迫击炮和相关伺服以及弹药,长春机车厂特意根据要求制造了这种专门的迫击炮车。除了防护之外,还在车体内部加装了一个可以调整迫击炮高度和射角的专门炮架,下方还有一个可以转动的炮座。还为火炮观瞄设备预先留下了位置。可以说,这台长春机车厂生产的机车配合鞍山炮厂的新式120mm后装线膛炮,直接将其变成了一个可以高速喷吐弹雨的巨兽。根据设计人员估计,这样一台列车的火力不会亚于三门75mm速射炮!
    除了三种专有武装车厢之外,游龙型装甲列车还有一种多用途车厢,这种车厢可以安装机枪,也可以安置轻型迫击炮,或者作为运兵车厢和普通货物车厢也都可以。一般情况下,一列游龙装甲列车除了正常的人员之外还会有2个排左右的步兵,以便在必要的时候下车作战或者为作业人员提供保护。
    游龙型装甲列车除了作为一件强大的武器,不能只有强大的火力和防护,各种后勤和辅助功能也必须拥有,毕竟游龙型装甲列车一天可能要跑几百公里,车上人员的吃喝拉撒以及弹药补给还有指挥和供电系统都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游龙型还有一节指挥车,上面配属有无线电台便于联系和指挥整列列车的作战,有两截弹药车,为整个列车上的武器系统提供弹药。有一节是发电车,用来保证整列装甲列车的电力供应。比如说探照灯什么的。当然作为一个完整的作战单位,游龙型装甲列车上还有一间医疗车用来救治伤员,必要的时候可以做简易手术,还有一节烹饪车,用来解决整列列车上150多号人的吃饭问题。
    “叶上尉。急电。”就在大胡子上尉和技术人员打趣的时候,一名下属跑了过来并且将一封电报送到了叶明手中,看了看电报上的内容,叶明脸上不由的显出一丝兴奋!“俄国人终于按耐不住了。”叶明心中暗暗说道。
    就在海上的交战打响之后。陆上的交手也已经展开,但是面对双方的正面防线,谁都有轻举妄动,俄国人缺乏正面的攻坚能力,而华夏陆军则缺乏足够的机动性,装甲部队是关键时刻打出的王牌,不能一开始就用,所以双方主要以试探和炮击为主。说道火炮的数量和威力,远离欧洲的俄国大军连补给都不太充裕,哪有能力将复杂昂贵的重炮运到前线来?更何况随着土耳其在巴尔干的蠢蠢欲动,俄国还必须在欧洲保持相当兵力。
    所以在对射阶段,俄国人的火力很快就被压制住了,而剩下的就是华夏陆军的重炮部队开始一点点的清理俄国人暴露出来的火力点,虽然俄国人修建防线的时候没有偷工减料,但是奈何再坚固的掩体也挡不住重炮的持续轰击。这样下去绝对不是个办法,面对陆军的困境,俄国最高指挥部只能想通过大量的骑兵从两翼渗透过去对华夏陆军的补给线进行打击来减缓压力。而这给叶明等人带来了战机!
    “弟兄们,收拾一下,该我们上场了。”叶明大声对着正在整理军备的部下说道。为了这一刻,叶明等人足足准备了3年多,现在是时候来检验这条钢铁长龙的实力了!
    感谢书友dolittle的月票支持。

第六百四十一章 运动战
    打击交通线的关键还是摧毁上面的节点,比如说车站、兵站和中转站等等。这句话适用于任何时候,因为这些节点是交通线赖以维持的根本所在,再好的交通工具,再精锐的士兵都会被漫长的距离所拖垮,而中间的节点则是他们补给和养精蓄锐的基地,没有了这些所谓的后勤运输不过是空谈而已。
    俄国人也十分了解这条战争规则,所以他们将主要的打击目标放在了漫长补给线上的那些零零总总的车站。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俄国人不去把铁轨拔掉,这不更彻底吗?问这个问题的人只能说对军事交通一点都不了解!大规模扒铁轨的战争从古到近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年八路军百团大战时对各大主要交通线的破袭战。成效非常显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