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393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393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的机动性让卡姆普夫对战场的形式有一个很好的感知。当他的前锋侦查连队进入战场后就敏锐的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妙。在结合从溃兵那得来的消息,他可以确定阵地的完整性已经被破坏,整个俄军阵地已经被打的支离破碎,而华夏陆军也已经进入了收割状态,几乎近2万3千人的大军正在一个宽大的正面展开,他们将向海浪一般席卷整个俄军阵地。
    “当时我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有些惊呆了,我们现在正冲着对方的中心前进,对方最为锐利的装甲矛头正指着我们的脑袋。急需前进无疑是找死,所以我决定改变攻击方向,向华夏陆军的左翼发动进攻,而我的部属不负众望,在华夏陆军反应过来之前就展开了对对方侧翼的进攻。”卡姆普夫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如果论军团的机动性,华夏部队是少量装甲部队带着大量步兵发起进攻,总体机动性和感知显然不如卡姆普夫的骑兵加装甲车的组合,所以在对方突然转向的时候,彭毅并没有发现对方的企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卡姆普夫的做法确实打了彭毅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对于战场上出现各种情况彭毅多少还是有些准备的。为了防止脆弱的步兵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被对方的骑兵加大炮偷袭,在完成分割包围后,彭毅还专门往左右两翼分别安置了以个独立的装甲营,这两个强化装甲营并没有开始参与进攻。他们是为了保证攻击的持续性而加入的生力军,而现在,这个独立装甲营成为了抵御俄国骑兵突击的核心力量!
    多达30个连的骑兵和一个团的各种装甲车战斗群还是相当强大的。在与华夏陆军前锋接触的战斗中,有迫击炮和各种装甲车掩护下的骑兵轻易的就撕碎了华夏陆军前锋的抵抗,这些手中只有轻机枪和轻型迫击炮的部队显然无法抵抗如同潮水一般涌过来的骑兵和装甲车。在用自己的血肉和勇气拖延片刻之后,这条临时布置的警戒线就宣告瓦解,不过他们的牺牲绝对是有价值的,趁着这个机会,华夏第一独立装甲营的孙乾明少校已经做好了准备。将和一个步兵团一起应急俄国人的快速集群!
    华夏装甲部队一般是以旅作为基本单位,一个旅下属有5个营。他们很少独立作战,一般是数个营一起配属给大兵团作战。但是和普通的装甲营不同。还有一些经过加强的装甲营作为独立作战单位他们将配属给团级单位,作为进攻的矛头和防御的盾牌。因为一般不用执行远距离穿插任务。所以他们的补给车辆比较少,而相应的,他们装备了更多数量的作战单位。并且还是一个合成单位。在编制内就有三个坦克连,一个突击炮连和一个迫击炮和轻榴弹炮混成连。这样的编制可以说基本上考虑了所有可能碰上的情况。
    三个装甲连可以提供突击力量。火力支援连可以为部队提供机动火力支援,突击炮则是一种几乎万能的单位,既可以当成支援火炮,也可以用于突击和防御。好吧突击的时候也是站在后面输出。而这一次孙乾明少校碰到了他一生中第一个对手,俄国装甲车团和大量的骑兵。
    俄国人虽然编制比较小,但是毕竟是一个团,其中装备了五花八门的各种车辆不少于80辆。其中有大约有3个连的t1型装甲车。他们装备了2挺马克辛机枪。(俄军每个连有2个排加连部车2台一共10辆。)。然后是3个装备了47mm平射炮的t1s型装甲车连。这些六轮战车在车体后面装有一门47mm炮,全部车体外部有6到8mm厚的钢板提供保护。最后是3个火炮战车连,其中有10辆装备了75mm短炮的t2型战车,这种战车就是号称马后炮,只能把车屁股调过来然后攻击的战车。和20辆装备了57mm平射炮的开放式战斗部的t3型自行火炮。其中除了t3型自行火炮之外,剩下的都是轮式装甲车。防御比较薄。
    “左右两翼各安排一个坦克连,坦克第三连和突击炮连负责正面防御,自行迫击炮和卡车炮提供火力支援,配合两翼步兵收缩战线,就地建立防御体系。”在和步兵团指挥官进行协调后,孙乾明还是决定采用一个比较保守的防守反击打法。对方有较强的反装甲火力,而且数量占优,贸然冲上去实在是不理智。
    “华夏的装甲部队就在前方,规模不是很大,正面也就2公里左右。两翼是步兵群。”很快卡姆普夫受到了前方的情报。一支规模较大的华夏陆军出现在自己的正面,根据战场正面的宽度来看,这支部队规模不会很大。否则的话2公里绝对无法完全展开。而自己手下有一个团,还有大量的轻便火炮和数量多达30个连的骑兵,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的装甲矛头可以分割对方的防线,那么失去组织的步兵面对骑兵就是屠杀。而事实上从任务角度来讲,卡姆普夫也必须组织对方的合围进程,以便为步兵撤离赢得时间。
    “准备战斗吧,小伙子们!”卡姆普夫这样对下面的部署说道。2个连的t1型装甲车被部署到两翼。中间是2个装备有t1s型装甲车的连和1个装备有t3型自行火炮连。而t2型装甲车则负责在远处提供火力掩护。而在装甲部队的两侧则是展开的20个连的骑兵,卡姆普夫在第一次进攻中就几乎将全部主力都投入了战斗!相对而言,他可比库洛帕特金要果断!
    轮式装甲车的属性让俄国人的战车速度要比坦克高了一些,但是问题就是越野性能急剧下降,在发动进攻的过程中就有3辆t型战车因为陷入壕沟或者其它原因二抛锚,而这对于俄军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兆头!在距离华夏陆军阵地还有2km左右的时候,华夏陆军的重迫击炮开始对正在冲锋的俄军部队展开炮击,此时距离对于骑兵来说还有些远,跑两公里后的骑兵会因为马力不足使攻击大打折扣。而因为华夏部队的炮兵火力并不凶悍,所以俄国人前进的速度并没有提升。
    原本对于这种阻拦性设计,华夏陆军和俄国人都没有太过在意,毕竟想要用曲射火力命中正在移动的目标实在是太困难点了,而且有轻装甲防护的车辆也可以降低弹片的杀伤。但是实际上,大口径高爆弹对于轻装甲车辆的杀伤还是很客观的,也许无法直接摧毁吗,但是各种连带损伤影响很大!
    弹片敲击在装甲上的声音一刻也没有停息,叮叮当当的响声不绝于耳。不过我们都不怕,除了造成一些噪音外,我们并不认为可以对战车构成什么致命的伤害,但是突然,一声巨响从战车左侧传来,大地在震颤,我坐在跑位上都能感到车体猛的一震。随后,一声爆炸声从车体侧面传来。战车也猛的一歪。犹如喝醉酒的醉汉一般走的七扭八歪的,驾驶员不得不停车,后来我们发现是战车的一个轮胎被打爆了。“战后一名俄国炮手这样叙述他被俘的经过。
    而这还不是最悲剧的,在炮击中最为悲剧的战车则要属使用敞开式战斗室的t3型自走炮。这种战车上装备有一门威力和射速都不错的57mm长管加农炮,车体比较低矮,正面的防护也有30mm的装甲。如果用于防御作战的话,绝对能算得上华夏装甲部队的大敌,长管57mm炮配上被帽穿甲弹打穿1号坦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是用进攻的话,尤其是在对方有较强炮兵的情况下,这种战场的情况就相当不容乐观了!
    一发发安装了延时弹底引信的榴霰弹在空中炸开,在炸药的作用下,数百枚钢珠形成一个漏斗形的弹幕从空中扫射下来。其中有不少弹片就从毫无保护的t3型自走炮上方射入,无数钢珠在狭窄的战斗舱中四处飞溅,仅仅数秒时间,两名窝在护盾后面试图依靠装甲躲避弹雨的俄军士兵就被四散的钢珠打的血肉模糊。面对这种攻顶打击,正面防护不错的t3型自行火炮还不如薄皮的t1!一个连的t3型战车还未投入战斗就有4辆战车因为战斗人员损失而丧失了战斗力!
    双方很快接近到800米左右的距离,再靠近的话双方的平射反装甲火力就可以用上了,到此,损失了数量战车的俄国装甲部队与华夏装甲部队之间的交手才刚刚展开!
    随着双方距离的接近,华夏陆军的迫击炮和榴弹炮也开始停止了对正面的战车攻击,开始着重照顾正在两侧准备发起冲锋的俄军骑兵。距离800米,骑兵已经可以发起冲锋了,如果在这个距离上不能有效阻击这些骑兵的话,一旦冲起来,在装备有机枪的战车的支持下,可不是单纯靠步兵可以防御的。虽然在两翼华夏陆军分别配属了一个1号坦克连,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华夏陆军还是将炮兵用于对两翼骑兵的阻击。
    今天早晨侧位一觉醒来兴冲冲的准备更文,结果一看订阅,居然连500都不到!这可是推荐期啊,昨天还是第一天……!心中顿时郁闷的要死。昨天一天收藏都涨了80左右啊。这是搞哪样呢……!

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撞
    华夏陆军方面负责正面防御的只有1个连的突击炮,和坦克不一样,突击炮连的编制略小,只有12辆。而在他们正面则是30辆各种俄国战车。虽然处于防守优势,但是因为地势比较平坦,能够隐蔽的地方实在太少,站桩输出无益于找死。就算47mm炮无法摧毁突击炮,57mm炮靠近后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两轮射击后,释放烟雾撤离!”在交战前孙乾明特意交待了一下战术,因为兵力不足,孙乾明必须和步兵装备的57mm反坦克炮连相配合。炮兵阵地绝对不能在第一回合交手中暴露,否则的话即使不被对方装甲车干掉也会被后面的榴弹炮扫掉,坦克不会怕榴弹,但是战防炮可是扛不住!毕竟所谓的防护就是一个正面的钢板而已。
    所以战防炮阵地必须后撤,而且在第一波交手的时候,突击炮部队要前出然后抵御对方第一波攻击。而反坦克炮阵地则要处于对方的的榴弹炮的有效射程之外。处于防守状态的突击炮因为低矮的身形所以隐藏在硝烟和地形之后并没有被俄国人发现,12辆突击炮慢慢的调整着自己的炮口,缓缓的瞄准正在突击的俄军战车。
    “先打两发曳光弹校准一下距离。”任何火炮在进行较远距离射击的时候都需要校射。1号坦克的37mm炮因为射速快而且是弹链供弹所以较射速度也很快。直接用37炮点射一下然后稍微修正就可以了。但是装备了75mm短炮的1号突击炮则没有这么轻松,75mm炮相对较低的射速让突击炮校射速度很慢。所以经过一番研究后,华夏陆军专门在1号突击炮的炮盾旁边安装了一挺机枪,其弹道在有效射程内和75mm短炮十分类似!也就是说完全可以通过机枪的弹着点来较射火炮。这项技术虽然简单,但是很实用。在徐杰那个位面,英国人到了50年代还这样用呢!
    “左调两度穿甲弹准备!”经过校准后,一辆突击炮用瞄准镜死死的锁住了一辆位置靠前的t3自走炮。攻击都要选择威胁最大的目标。而t3型自走炮长长的57mm火炮无疑告诉对手,打我吧,我最强!咣当一声,伴随着炮弹弹壳的弹出。短粗的75mm火炮炮口喷出一道火舌,一发被帽穿甲弹狠狠的砸在了不远处的一辆t3战车的正面。最多500米的距离,这发穿甲弹轻易的撕碎了正面的30mm厚的装甲。随即将后面的驾驶员撕成碎片,在穿入车体正中后发生了爆炸!
    这辆可怜的战场猛的一停随后那门修长的57mm炮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掀翻。随即这辆战场变成一个燃烧的火球。与此同时,其它的1号突击炮不断的开火射击,在短短不到2分钟时间里。就有8辆俄军战车被摧毁。
    炮口跳动的火光很快暴露了华夏装甲部队的位置。俄国人的反击迅速而猛烈,装备有47mm炮和57mm炮的战车开始还击,一门门火炮不断喷吐着致命的弹雨向着偷袭者飞去。“全速倒车,释放烟雾!”伴随着车长的命令,已经打完两轮的1号突击炮开始撤离,并且开启了战车上的发烟罐,一道道灰黑色的烟幕挡在战车前部,彻底隔绝了俄国人的视野。
    “该死的家伙。”卡姆普夫看着退入烟雾中的华夏战车有些郁闷的说道。但是此时他已经无法对前线的战斗进行指挥。没有电台,前面到底打成什么样完全看官兵的素质了。虽然在刚才的一轮齐射中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俄国人依然将一辆突击炮的负重轮摧毁,同时击伤了另一辆突击炮的火炮。前者在又摧毁了2量t1战车后,终于被抵近射击的57mm炮摧毁。而后者虽然侥幸逃走,但是在短时间内也失去了战斗力。
    而一击得手后,俄国战车冲过烟雾继续追击,后面的骑兵也开始展开攻击。战车的轰鸣声,战马的嘶鸣瞬间响彻全场。穿过烟幕后不久,俄国人就发现了停止倒车的1号突击炮,剩余的10辆突击炮集中在一起,用正面厚实的装甲对着俄国人的炮口!这是毫无花俏可言的碰撞,双方距离不过600米左右,使用的又都是速射炮,命中根本就不是问题,现在比拼的就是防护!
    咣当一声,孙乾明感到自己的战车被狠狠的敲了一下,随后一个破碎声传来,看了看完好无损的内壁,孙乾明不由的庆幸。倾斜的40mm装甲和挂在外面的履带救了他一命。随后在炮镜中,孙乾明将对手牢牢锁住,一发75mm穿甲弹将这辆t1型战车打成碎片。这种硬碰硬的交手中采用倾角装甲的1号突击炮所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远超过坦克。47mm炮根本机会目标。而57mm炮也要靠的足够近或者攻击侧面。
    而俄国人的装甲车随后开始想两翼运动,面对猬集在一起的1号突击炮,他们没有太好的选择。将近10门75mm短炮喷吐的火舌让正面进攻的俄军损失惨重。但是当他们向侧翼移动的时候,却正好落入了位于两翼的平射炮阵地,当俄国战车宽大的侧面漏出来的时候,一直隐忍不发的47mm平射炮终于喷出了火舌!
    “对方隐藏的非常好,他们的火炮外形低矮,而且还实现挖好了炮兵掩体,再加上一些伪装物,我们接近到300米的时候都没有发现这些潜藏的刺客。在300米不到的距离上,他们用穿甲弹攻击我们薄弱的侧甲。上帝啊,这真是太可怕了,一辆t3型战车的战斗室被轻易打穿,随后一个浑身是火的身影从车中跳出,而另一个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