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448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448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氖虑椤4诱绞踅嵌壤此狄部俺谱钣拧5强上У氖牵狈焉岫羰孔搅撕>蟪嫉奈恢蒙虾螅捅匦虢约捍雍>奈恢米频揭幻>叩闹贫ㄕ摺6磺傻氖牵狈焉岫狭耸紫>蟪嫉谋ψ虾蟆S⒐艘丫チ说蹦暌桓龃騨个的能力,仅仅一个德国海军就让他感到压力很大!
    作为海军的掌门人。费舍尔必须保证在无论战争什么时候发生,英国人都可以获得至少场面上的优势。也就是说不管实际上如何,必须在舰艇数量和吨位上压倒对手。依靠大舰队的整体力量赢得战争。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英国可能没有类似的话,但是费舍尔肯定明白类似的意思,在英国人眼中,只要德国海军不出北海,不到英国周边活动的话,那么即使无法消灭德国舰队又如何?存在舰队的理念在英国人那里一分不值!就像当年英国人对付拿破仑的庞大舰队一样,一场特拉法尔加海战后,法国人的海军其实就已经被打断了脊梁,即使有规模再庞大的舰队,不敢使用这支力量也没有任何用处!
    此外,在费舍尔看来,如果是单舰或者小规模的舰队交战的话,单舰的素质确实会决定战争的胜负,因为小样本事件中存在着太多的偶然因素,也许一发炮弹就可以决定战斗的胜负。(比如说历史上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大战胡德和乔治五世,其实德国舰队的实力不如对方,如果不是一炮把胡德的弹药库给点了,恐怕完蛋的就是德国人了,而且刚开始胡德号认错了目标,将欧根亲王当成了俾斯麦号导致了对俾斯麦的压制不足,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大规模交战中,这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会被降到最低,比如说小舰队交战,一艘战舰的弹药库被对方秒了,导致战斗失败,但是大规模交战中,总不能期望着对方全部战舰都被秒了吧?因为炮弹把弹药库打穿而沉没的例子有几个?所以费舍尔认为依靠超强的投射量压制对手,进而影响对方的输出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英国海军的炮弹装的炸药比较多,即就算我打不穿你,靠半穿甲弹的高比例装药我也打废了你!这就是强势海军的战略,他们不依靠超强的穿甲能力来取胜,而是通过投射量压制对方,击伤对方,进而依靠航速最终追上掉队者,随后聚而歼之!
    而且在舰队数量上来后,还方便调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法国海军是肯定扛不住意大利人和奥匈帝国的。英国海军必须在地中海留有一直分舰队。而这种情况在印度洋也适用。英国也需要在印度的孟买或者其它地方留下一直快速舰队来攻击土耳其和德国的快速战列舰,如果数量少的话,英国舰队根本不够分啊,所以即使从调动的灵活性程度上来说,先保证数量再兼顾质量才是最好的策略。
    这就是费舍尔的整体思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满足随时开始的情况下,费舍尔认为自己的思路是最符合现在英国情况的!他用尽可能少的资金来建造了规模尽可能大的舰队,同时获取了最高的火力投射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战舰建造周期缩短,所以不会出现过多的烂尾情况,防止了资金被舒服在船台而无法转化成战斗力的情况发生。无论战争何时开始,费舍尔都可以组织一直强大的舰队来迎接德国人的挑战。如果这种做法都无法做到胜利的话,费舍尔不认为还有别的办法可以取得胜利。
    除了战略上的考量之外,费舍尔还必须兼顾国内造船业的生产情况,为了让尽可能多的造船厂从海军的建造计划中获益,所以费舍尔需要把一块大蛋糕尽可能的切成小块来分给造船厂。以防止有的船厂被撑死,而有的才船厂什么都分不到的情况发生,作为海军方面,费舍尔自然希望船厂越多,竞争越激烈越好。所以说费舍尔将一单240万英镑左右,变成了一单200万左右!这样的话,原本4个船厂分的订单就可以变成5个船厂。
    至于说取得数量优势之后,费舍尔不介意在军费允许的情况,建造一些精锐战舰。尤其是不用花自己的钱的时候。杰里科和贝蒂等人合伙搞的行动并不能瞒过这个已经在皇家海军中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老人。他知道杰里科和贝蒂对自己的决断有意见,也知道自己的设想只是建立在推论的基础上,到底是否有用还要看实战的检验。更为重要的是,华夏共和国开工的两艘战舰是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出的钱,既然有人愿意花钱,那么英国皇家海军也不介意增加几艘新式均衡型战舰,所以对杰里科的行动,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其操作了。
    费舍尔知道目前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权宜之计。在他设想中,当英国舰队的数量可以维持一个还算可以的数量优势后,费舍尔也同意建造一些各方面性能都堪称优秀的完美型战列舰。13。5寸的巨炮在他看来还是小了一些,这样技术优势还不算很大。如果舰炮能提高到15寸级别的话,费舍尔认为这将是现代工业的极限,也就是说,不会被对方轻易超越。到那时候,大英帝国新造的完美战舰才可以在尽可能长的时间中保持优势。
    英国人的15寸火炮搭载舰的计划并不是空穴来风,费舍尔早已经开始谋划相关的工作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费舍尔确实称得上深谋远虑。虽然他的逻辑中有很多的漏洞,但是也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费舍尔依然知道即使这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英国海军依然没有优势。自己不够给力,法国人发展陆军,那么现在是彻底让小弟挖潜的时候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死是土木鬼、lnwh的月票支持。昨天订阅不及前天的三分之一,直接降到了本月最低点。。。。。。。。心中那个郁闷啊……!

第七百八十三章 小弟挖潜计划
    如果说当初,英国拉比利时和荷兰入伙主要是为了壮状声势的话,那么现在,在双方开足了马力,双方的军备竞赛正式进入白热化之后,英国和法国认为这些小国也必须为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尽一份力量了!尤其是荷兰,这个曾经的海上马车夫,曾经的欧洲海军强国在第二次华俄战争中的表现还是让英国人比较满意的。所以英国人认为荷兰应该在海军方面多做一些。
    现在的荷兰相对于历史上的荷兰已经削弱了很多,不仅仅是因为在第二次华俄战争中失去了最为宝贵的荷属东印度殖民地,更是因为为了准备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争,荷兰人前后花掉了上千万英镑的资金!而这支用金钱打造的舰队此时已经灰飞烟灭。如果想要继续有所作为的话,那么荷兰人必须从头开始。
    “荷兰海军应该拥有少量的主力舰,以便可以帮助法国海军维持地中海的均势,在未来的海上战略中,大英帝国舰队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北海,同时在开战前迅速清理掉土耳其人和德国远东舰队,保证印度洋的航行安全,随后整个舰队主力云集北海,压制德国海军。而荷兰人则要进入地中海,为了保证足够的震慑力,荷兰舰队至少要有2艘超级无畏舰才可以起到作用。当然就现在荷兰的情况来看,这个任务可能有点艰巨。”英国的外交文件中这样阐述荷兰的作用。
    为了保证荷兰能够按照英国人的设想来弥补协约国海军的不足,英国人和法国人联名保证为荷兰提供陆地安全保证。法国人甚至十分自负的保证:“只要荷兰海军可以为协约国做出应有的贡献的话。那么即使荷兰只有警察,而没有陆军,那么英法两国依然可以保证将德国人挡在荷兰领土之外!”法国人这样做除了为了让荷兰扩充海军之外。同时也是为了尽量减少陆军方面的多头领导的局面,毕竟,现在整个西线有4支部队,法国陆军、英国远征军、比利时陆军和荷兰陆军,这样指挥和调动起来很麻烦,在法国人看来,就荷兰那点陆军。带来的指挥上的麻烦还比不上那点战斗力,倒不如让荷兰人负责一些别的事情。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荷兰人将陆上安全交给法国人负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注意。毕竟如果没有英法的话,荷兰再扩充陆军也绝对无法和德国陆军抗衡。而海军方面,根据英国人的描述,荷兰舰队将被派往地中海参加战斗。相对于战况激烈的北海(至少荷兰人是这样认为的。)地中海的战斗应该比较轻松吧。毕竟奥匈帝国的重点不是在海上。而意大利虽然从规模上来讲算得上一个海军强国,但是毕竟几十年没打过海战了,恐怕水平不会很高,至少荷兰舰队不少官兵可都是经历过实战考验的!所以说荷兰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既然陆军由别人包办了,(虽然不甘心,但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那么海军势必会获得更多的资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6年左右的时间里,荷兰每年可以拿出近70万英镑的资金来订购战舰。满打满算。荷兰人还能够攒出2艘超无畏舰。那么现在,找谁造船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荷兰人所要面对的问题和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是一样的。老牌海军强国们在自顾不暇。英国人产能可能够。但是性能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作为未来要用至少15到20年的战舰,荷兰人自然马虎不得。
    找华夏共和国从理论上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实际上,因为华夏和荷兰之间刚刚结束的战争,以及失去的殖民地的原因,荷兰人自然不会找华夏共和国。那么现在,唯一可以找的国家可能就只有大洋彼岸的美国了,虽说荷兰人对美国为俄国建造的战舰并不感冒。但是本着有总比没有好的方针,荷兰人还是决定将第一艘船的订单交给美国人!
    在荷兰这一边尘埃落定之后,英国人开始帮助希腊重整海军军备,按照希腊的本意,希腊人打算购买一艘华夏共和国的2手无畏舰的。可能是龙旭级战列巡洋舰也可能是龙腾级战列舰。但是正当希腊人纠结的时候,突然发现土耳其人居然在华夏订购超无畏战列舰了!自己还没买的船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过时了,这让希腊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忍受!现在问题来了,是继续订购二手战舰呢,还是购买新式战舰。
    协约国在地中海的环境可比北海差远了,伴随着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主力向本土退却,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舰队成为了地中海的主宰。即使希腊人抢先将无畏舰买回来,希腊也绝对不可能先对土耳其发难。意大利和奥匈表示,自己虽然远不如英德,但是碾碎希腊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所以现在的希腊只能从原来的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所以从时间上来说也不算很紧迫了。
    现在希腊有了新的考虑。为了维持和土耳其的均势,至少也不能让对方甩的太远,其实在这方面,英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隐瞒了一些情况,即,在未来土耳其不会在地中海布置太多的军力,土耳其海军的主力将和斯佩舰队集中在波斯湾,集中力量打击印度洋航道。而希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然认为土耳其购买新式战舰的目的是为了对付希腊。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希腊认为有必要也增加新的军费开支。
    不过作为一个刚刚独立了没多久,而且还打了一次败仗的国家,此时的希腊真可谓是油尽灯枯。土耳其勒紧裤腰带才刚刚把一艘船的钱凑出来,而希腊现在连一艘船的钱还没找落!而这时,作为盟友的英国人显然表示可以拉希腊一把,一方面,英国人表示可以通过外交等多种途径让华夏政府以一个较为低廉的价格将一艘二手无畏舰卖给希腊。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英国可以为希腊提供部分资金在美国建造新式战舰。当然,后者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希望一旦开战,希腊舰队能置于英国的指挥之下。这个要求很苛刻,但是作为一个弱国,希腊显然没有拒绝的可能。周围被强敌环饲,不靠英国靠谁?
    不过说实话,别看英国这么费劲,又是帮忙找门路,又是提供资金支持。但是英国人知道,真正打起来的话靠这些国家意义不大。真正能改变战局的只有那些大国。事实上英国人从来没有放弃那些一直在围观的大国。这些大国有野心,更有实力,只不过他们现在在等一个机会而已!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书友裂缝之翼的打赏,以及书友专看公众版的月票支持。昨天订阅持续悲剧中,两天加起来还不如周一的三分之二的订阅量……!作者伤心啊……!这还是在分类强推期……!

第七百八十四章 美国海军的扩张
    “在美西战争中,我们与世界为敌,从而失去了古巴、菲律宾。此后的十年中,我们的国家一直在发展,我们的力量在增加,但是我们雄心却还不如十年前。我们的力量和我们的地位根本就不相符。美利坚合众国苦苦忍耐了十年。我们被限制在美洲的范围里。而现在,终于有一个机会摆在了我们面前,古老的欧洲即将爆发一场惊天大战,无论谁输谁赢,最后的结果就是欧洲将从世界力量的巅峰跌落下去。有两个国家可以接替他们统治世界,一个是美利坚一个是华夏。是继续窝在美洲还是成为一个堪比大英帝国的强大国家,将在数年之内见分晓。”西奥多罗斯福在给伍德罗威尔逊的信中这样写道。
    因为徐杰的关系,这位在历史上将登上美国总统宝座的罗斯福先生最终不但与总统宝座失之交臂,同时也身败名裂。不过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依然保持着对国际局势的敏感和关注。在欧洲的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刻,罗斯福再一次发现了机会。所以不顾自己的共和党身份,私下里通过各种关系与民主党首领威尔逊联系,以便获得支持。
    按照罗斯福的话说,现在到了两党摒弃分歧一致对外的时刻了,美国能否在此次大国博弈中崛起完全依赖于政治家的果断和胆略。而威尔逊显然十分同意罗斯福的说法,他认为只有当原有的政治格局被打破的时候,新的强国才有崛起的可能。为此。为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美国有必要先进行一番准备。美国有的是产能和人力,但是想要将其转化成军力。却还要过民众和国会这一关。
    倒不是其它的政客看不到这次机会,而是因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顾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