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505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505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火力准备过程中,威力巨大的210mm重型榴弹炮和150mm加农炮的怒吼让俄军至少6成以上的永久火力点以及防御工事化为灰烬,无穷无尽的烈焰和从天而降的火炮犹如高悬在俄国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终于落下,在极短的时间里,俄国陆军部署在一线的部队损失了至少4成以上。而伴随着火力的延伸,德国装甲部队终于发威了!
    战场上一个个头顶柳结炮塔的山猫式坦克终于出现在了俄国人的视野中。他们灵活的从废墟中穿过,并且用炮塔上的50mm火炮和机枪来压制俄国人残存的火力点,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大量的精锐步兵,他们配备了新式的轻便型机枪和迫击炮用来分割俄国人的攻势。
    在失去了大量反坦克炮并且被分割在一个个孤立阵地上的俄国陆军被迅速消灭。虽然俄国人曾经有过在第一道防线被攻破后的应急方案,但是德国人攻击速度太快了,从北面压过来的4个装甲师犹如4柄尖刀一般划开了俄国人的后续防线,唯一能限制他们的只有行程和补给。俄国人的防线修的确实不错,但是纵深太过狭窄。而且没有足够的火力压制对方的炮兵。
    后路被断绝并且连联络都被切断的俄国部队彻底乱了,不少部队在稍微抵抗一下后就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而很快,伴随着部队番号的一个个消失,萨姆索诺夫知道俄属波兰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在疯狂突进了80公里后,德国人装甲部队也终于达到了极限,他们需要等待补给和后续部队的到来,而这也为俄军赢得了喘息的机会,最终在华沙城外组成了一道临时防线。而原本打算换装后前往战场的邓尼金军团现在也不用再动窝了,人家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一出门就能碰上了!
    “我可以满足你所有的补给要求,但是你必须给整个军团争取3天的时间,我们需要从这个包围网中撤出。我们将向西南方向退却和第三以及第八集团军汇合,最后撤出波兰。”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这样对邓尼金说道。
    “那好,给我留下尽可能多的卡车和油料。”邓尼金毫不犹豫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也必须为自己的部队准备好退路。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jhonnyridden的月票支持。昨天订阅又悲剧了。作者心里拔凉拔凉的……!心情不好,今天先少更点,明天恢复……!

第八百七十五章 防御专家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知道俄国有没有这样的俗语。但是俄国人绝对明白这个道理。面对不可挽回的形势,萨姆索诺夫果断的将战斗力最强的邓尼金军团留在了后面用来断后,不过他还算有些良心,除了在其两翼留下足够的步兵配合邓尼金行动的同时,还将所有不能带走的重炮留给邓尼金。再加上储备在华沙的炮弹,面对冲的速度有点快的德军,俄军断后部队的远程火力相对于德国人来说也不是那么吃亏,毕竟所有5吨以上的火炮大部分正在机动中或者准备机动中。而为了围堵俄国重兵集团,由马肯森指挥的装甲部队似乎没有停下来等等后续部队的想法,于是,两个装甲师一头撞在了邓尼金的防线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装甲和反装甲大战正式拉卡了序幕。
    在突破俄军连贯的防线后,马肯森的装甲部队行动更加迅速更加自由,没有了恼人的雷场,也没有了各种隐藏在角落中的反坦克炮,遇上坚固的支持点就绕开,然后将其分割出来,交给后边的攻坚部队处理,遇上大量的俄军部队就直接冲散然后交给后边的步兵来收容俘虏。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马肯森的两个装甲师以及附属的机动兵团兵锋直指华沙。
    “看起来也没什么吗?”在综合了各方面的情报后,马肯森对于俄国在俄属波兰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据点的防御嗤之以鼻,虽然重炮没有跟进。但是同时对方的大量火炮也被摧毁或者缴获。对方没有修建起了连贯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他们只是在关键点建造了一个个彼此挨得很近的环形防线。而且部署的兵力绝对不算多。防线之间也许有雷场相连,不过这个问题不大,只要能承受一定的牺牲。打穿对方的防线后,陷入孤立的俄军只有战死或者投降这两条路可以选择了。
    在经过短暂的火力准备后,伴随着火力延伸,马肯森的山猫们再一次向目标扑去。一辆辆山猫式坦克以楔状队形向俄军阵地发动了进攻,而在部队后面则是伴随的步兵。德国人的配合十分的好,各个部队保持着一定的速度齐头并进,并且在到达阵地800米左右的距离停车。随后自由攻击已经标注为火力点的目标。细长的50mm坦克炮喷出了一道道火舌,一股股白烟在炮口升起,在进行短暂的压制后。坦克部队继续前进,然后停车,重新射击。
    “情况不对啊?俄国人怎么不反击呢?”马肯森犹豫道。按照实现预定的计划,下一步就是步兵展开发起最后的冲锋。不过显然。如果这几轮攻击没能摧毁对方的火力点的话。那么步兵展开后在中近距离上的攻击显然会遭到重大的伤亡,这些可都是精锐的暴风突击营,不是普通步兵可以比的。
    最终在进行最后一轮急停速射后,没发现什么问题的前线指挥官最终决定发起最后的进攻。此时双方的距离不过400米!已经接近了轻装步兵的冲锋距离。而坦克甚至只要几分钟就可以越过这些防线继续深入!不过因为地形的阻碍,如果撞击部队想要继续进攻的话就必须缩短攻击面,将正面排开的修型收缩成一个箭头,然后继续攻击。在短暂犹豫后,德国前线指挥官最终决定变阵。装甲部队开始收缩,而两边的步兵则在迫击炮和轻炮的支援下占领两翼!
    就在装甲部队收缩。露出位于两翼的步兵后不久,潜藏在暗堡中的火力点突然喷出了一条条致命的火舌。一种不算很连贯但是非常沉闷的响声接连不断的响起,一个个如同飞蝗一般的子弹射向了后面的步兵以及山猫式坦克的侧面和后部。“是俄国人的大口径机枪!”曾经经历过南线血战的部分德国士兵在第一时间分辨出了这种可怕的声响。有效射程在1000米以上,即使稍微蹭一下也足够致命的可怕武器再一次出现在了战场上。
    随后是大口径的迫击炮。120mm迫击炮被布置在反斜面阵地上,这些位置无论是榴弹炮还是坦克炮都无法攻击到,单纯论投射量,120mm迫击炮绝对比105mm榴弹炮要高上不少。而在防御状态下,超高的射速无疑让它成为了真正可怕的生命收割机!一发发榴霰弹在一人多高的高度上爆炸,无数的钢珠如同死神的镰刀一般肆意的收割着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卧倒还是站立都无法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保证,继续进攻有机枪和地雷,而撤退同样会遭到炮击,两翼的德军在第一时间陷入了困境。
    而与此同时,就在步兵遭到火力急袭伤亡惨重的时候,德国装甲部队同样也陷入了困境。如果说邓尼金原来过的是富农的生活的话,那么这一次战斗中,他所拥有的火力完全可以用土豪来形容,大量不易带走的火炮都被分给了他,其中包括不少37mm炮和47mm炮,这些火炮本来是无法击穿山猫式坦克正面的,但是奈何邓尼金却给这些威力欠佳的火炮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攻击角度。
    在地形收窄的时候,德国装甲部队必然会集中,并且向两翼露出自己的侧面,而大量威力较小的火炮则被部署在这里,并且还给其中部分素质较高的炮组配备了碳化钨炮弹。使其穿甲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修建环形阵地的目的不仅仅是集中火力,同时也会让对方在攻击某一个环形阵地的时候将自己的侧面暴露给别的阵地,再加上雷场的阻碍,这对于缺乏重炮支援的装甲部队来说绝对算得上噩梦!在一道道暗红色的火焰和白烟之中,一发发炮弹敲击在山猫号的装甲上。
    轰的一声巨响,一发m1987式加农炮打出的75mm穿甲弹轻易的撕开了一辆山猫式的正面装甲,随后坦克内部火光一闪,一股烟柱从炮座上升起,50mm炮塔被掀翻,烈焰和浓烟从车体的每个缝隙中喷出。一战的坦克防御还是太弱了一些,面对协约国大量装备的75mm加农炮,这些坦克和纸糊的无异。而同时,大量的37mm炮和47mm炮也给德国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也许这些火炮无法击穿装甲,但是可以轻易的打坏坦克的悬挂装置,让一辆辆坦克瘫痪。
    虽然德国人尽可能的用50mm炮来反击,但是从四面八方射来的炮弹依然将一辆辆德国战车摧毁。整个战局迅速逆转,面对这种情况,马肯森只是眉头皱了皱,一方面命令伴随的榴弹炮进行覆盖,掩护部队撤离,而另一方面,他则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个战场。
    因为环境和俄国人的刻意而为,阵地被切割,任何一个攻击面都无法展开足够的坦克,而马肯森手中是有两个装甲师的,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坦克的作用,同时也为了多点突破,在选择主攻点的同时,马肯森将另外一部分部队投入到了次要方向的进攻上。一旦主攻方向受挫,次要方向能打开战局的话,那么马肯森依然会获得胜利,因此他并没还有刻意用炮火阻断对方的支援,而是让对方尽可能的把部队集中在一个方向,造成其它方向的空虚!
    从兵力调动上看,邓尼金似乎确实中计了,预备队中至少7成以上的步兵和炮兵被投入到了与对方前线部队的厮杀之中。山猫式坦克的火力急袭绝对不是毫无效果,在多轮射击中还是摧毁了不少火力点,虽然在突然性和位置上取得了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在德军远程炮火的支援下以及不断的增兵中被迅速消耗,逐渐增多的德国重迫击炮部队开始压制俄军前线的火力,而坦克在撤出一定距离后也开始对那些射程远威力大的法制75mm炮阵地挨个点名。
    战争很快向消耗战方向演化。而另一方面德国人在次要方面的进攻轻易的撕碎了兵力不足的俄国防线,并且在工兵的配合下清理了雷场开始继续挺进,伴随着缺口被撕开,大量的德军蜂拥而入,如果不能摧毁对方的装甲矛头的话,那么封堵缺口只能是一句空话。
    万般无奈之下,邓尼金投入了他手中最为宝贵的一支力量,一共两个连24辆来自华夏的td3型坦克歼击车,这些准备了75mml30加农炮的坦克杀手成为了邓尼金最值得信赖的部队,这种身形低矮,重量高达16吨,正面防护一流的蹲坑专用战车在最为危机的关头挡住了对方的进攻,面对30mm倾斜45度的装甲板和低矮的外形,德国的50mm火炮很难命中这些事先藏好的战场,想法,对方的75mm加农炮却可以轻易的撕碎山猫式坦克的任何防御。在战防炮的配合下,德国侧翼突击兵团在损失了14辆坦克后终于决定退却,而剩余的步兵同样也在后方远程火炮的打击下溃败。
    虽然邓尼金成功的防住了对方第一轮的进攻,并且重挫了德国人的装甲矛头,但是巨大的损失同样让邓尼金防御力大减。正面突破失败的马肯森决定一方面拖住对手,而另一方面则绕过华沙继续追击退却的俄团。正如德国总参谋部预料的那样,德国陆军虽然会在某个分战场上出现失败,但是总体而言在俄属波兰的俄军被击溃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歼敌多少的问题。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dsbghost的打赏,以及书友漫卷山河的月票支持。最后一周了,能让侧位进月票榜前300吗?谢谢大家了。

第八百七十六章 波罗的海战云
    就在德奥两国陆军发动对俄属波兰地区的俄军最后一击的时候,出现了一件让德国人始料未及的事情,那就是,自从第二次华俄战争后就几乎销声匿迹的俄国舰队居然出现在了德国波罗的海沿岸!开始只是小型舰艇布雷为主,但是随后就是各种轻巡洋舰,他们最远处深处深入到挪威通往德国的航线上,攻击从挪威向德国运送矿石的船舶。
    对于这件事情,开始的时候无论是提尔皮茨还是舍尔都没有太放在心上,一方面是自从第二次华俄战争后,德国人从来就没有把俄国舰队放在眼中,在他们眼里,俄国舰队就是素质低下,战舰低劣的代名词。搞一些小动作可以,但是如果真要想做出什么大事的话,还是洗洗睡吧。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舍尔正在忙着执行一项非常繁重的计划,日德兰大海战中的损失还没完全弥补,舍尔还必须先把船修好,此外,他还打算把所有无畏舰的三联12寸舰炮换装成双联350mm重炮,这样的话,面对英国超无畏也有一战的资本,但是想法是很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从那搞到多达48门350mm重炮是个问题!
    当参谋将德国海军部要求舍尔采取行动来应对俄国人对波罗的海沿岸攻击的计划放在他的桌子上时,他只是随便扫了一眼,就继续和希佩尔等人探讨战舰改装的相关事宜和工期。按照舍尔的计划,在明年之前必须完成这些战舰的改造工作。以备下一年的大战。到最后。如果不是希佩尔提醒舍尔这里还有一件事情要处理,舍尔恐怕已经把俄国舰队的事情扔到了脑后。
    “俄国人的超无畏据说还没有完工,而且我们在多处布设了水雷。也就是说,对方前来执行袭扰作战的最大的战舰应该是当年那几艘无畏舰吧,他们有3艘战舰,而我记得驻扎在基尔港的布伦瑞克级准无畏有5艘,应该够用了吧。告诉保罗,让他们把俄国人赶得远远的。主力舰队还有别的事情要做。”舍尔有些颇为不耐烦的说道。
    而接到命令的德国公海舰队第五分队司令保罗少将也不含糊,带着5艘布伦瑞克级准无畏舰驶出了基尔港。开始执行战术巡逻任务。布伦瑞克级战列舰是德国最后一级前无畏战舰,实际上装备了6门11寸45l主炮,并且拥有10寸主装甲带的布伦瑞克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华夏海军的宁海级战列舰一样属于前无畏到无畏的过渡型号。而且德国人有5艘战舰。而根据情报分析,对方没有装巡以上战舰出没。而且自从华俄战争后,俄国人就没有造过什么高速战舰,所以保罗认为自己的舰队绝对是打得过而且追的上。但是事实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