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542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542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给不给人活路了?”第谷是真的没准备大行动啊,同盟国地中海舰队还没有完成最后的准备,无论是派遣潜艇还是指挥舰队到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游走更多的只是一种姿态上的行动,或者换句话说是为了应付德国人的要求。但是没想到这次却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美国人二话不说就杀过来了。此时的第谷正在心中暗骂马吉芬,心说美国人怎么就这么实在呢?当年法国人请求英国人派遣舰队来支援,英国人可是磨磨蹭蹭了将近一年才派出了一支分舰队,而这次美国人二话不说就直接挥剑南下,剑指地中海。让第谷感到压力十分的巨大,毕竟美国海军虽然前两年刚被人收拾了。但是败在华夏海军手中也不算太冤。龙武的战斗力在那摆着呢,换成别的国家照样不行。而且第谷也知道,美国海军在此后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战斗力一定会有所提升。这让第谷对未来的战局不是很看好。
    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意大利人正在为倾巢杀出的美国舰队而忧心忡忡的时候,德国海军部却已经一片欢呼,在德国人看来,意大利人简直是太给力了,三好盟友啊(仅限海军)。不仅把美国舰队尽数拉到了地中海,同时还让两艘荷兰战舰也调往了地中海。这样一来英国大舰队的战舰数量就只有24艘了,在舍尔等人看来,自己一战定乾坤的胜算更大了。只要英国大舰队一旦被打崩,美国舰队的11艘超无畏又算得了什么?在当年日德兰海战时期,双方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德国人都能硬拼对手,现在在己方兵强马壮。大舰队空前虚弱的情况下。公海舰队上下实在找不出不出战的理由。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舍尔也意识到了这个窗口期不会很长,当美国舰队扫掉同盟国地中海舰队后或者当德国海军改造战舰的秘密被发现后,协约国一方肯定会加强北海的力量,到那时候,一切都晚了。所以舍尔必须抓紧时间行动,以便通过一场干净利落的主力舰队对决重创英国皇家海军,进而实现通过海上的胜利迫使协约国认输的目的。只要这一次对英国海军的交战能再获得一次类似日德兰时期的大胜利。在德国看来,英国人就该真的考虑如何收场了。
    德国海军上下开始积极准备这场战役。他们将前往英国近海,通过袭击港口和船队逼迫英国大舰队与之交手,同时因为受到了陆地战场上英国皇家空军的刺激,所以德国海军开始把防空问题放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毕竟没人知道如果一发1000磅重的炸弹要是万一扔到战列舰上回如何。虽然德国海军试验过用飞机水平轰炸移动的战舰,其命中精度惨不忍睹。但是谁也不敢保证真的可以无视对方的轰炸,要知道舰队行进或者战斗的时候是要有队形的,即使对方的轰炸无法直接杀伤德国海军战舰,就算造成队形上混乱也会对交战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英国人是很虚弱了,但是德国海军同样也是压上了棺材本!
    为此德国人还专门决定将一些高速商船改成水上飞机母舰,其目的就在于当英国人的轰炸机来的时候可以驱散这些飞的很慢的轰炸机。同时水上飞机也将为舰队提供侦察帮助。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对英国海军行踪的监控,德国海军还专门抽调了一批潜艇前往英国附近海域游弋。所有海军所属的飞艇也开始进行最后的维护和修理,他们将伴随公海舰队一起前往英伦。整个战争一触即发。除此之外,德国人处于防御鱼雷艇和对方可能的轰炸的目的,开始增加大量的88mm反雷击炮和高射炮,虽然这东西的俯仰和转速并不让人满意,但是本着只要上数量,概率再低也能蒙下来的原则,不管实际效果如何,先把这些东西放上去再说!
    因为有多重侦察手段,舍尔等公海舰队一线将领认为将主力舰纳入前卫舰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毕竟空中有飞艇和水上飞机,水面上有轻巡洋舰和鱼雷艇,水下还有潜艇,单纯为了侦察目的而消弱舰队的战力是十分不划算的举动。毕竟你这次是去对方海域作战,对方在情报上的掌控肯定是占有优势的,如果前卫舰队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天气或者判断失误)和对方主力舰队撞一起了,那造成的结果将是毁灭性。与其这样,倒不如大家直接抱团,二十多艘主力舰积聚在一起,碰上了就死磕。
    就在德国人雄心勃勃的准备用舰炮来解决最终的问题的时候,英国人同样也在北海的另一端为德国人准备一份大礼!虽然两艘荷兰主力舰的调离让杰里科等人赶到不满和气愤,但是日子还是要过的,战争还是要继续的!英国皇家海军自从称霸大洋之后从来没有看过别人的脸色过日子,虽然情况空前严峻,虽然种种迹象表明德国人即将展开大的行动,但是正如杰里科所说的那样:“虽然情况万分恶劣,但是我相信皇家海军依然可以赢得这场战争!”杰里科的底气从何而来?他来自于空中!英国人在空军方面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让海战即将发生一场十分重要的变化!
    一战时期飞机能对主力舰构成威胁吗?一般人也许会说不,毕竟事实上航空兵对机动中的战舰攻击的成功范例是在2战时期发生的,比如说大西洋之战中,剑鱼打残俾斯麦号战列舰,再比如说英国皇家海军对法国海军的弩炮行动以及空袭塔兰托。尤其是后者,仅仅不到30架鱼雷机就让意大利海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让利斯特少将成为了从空中攻击军港的第一人。
    但是实际上,英国人早在1战时期就已经生产出了可以投掷航空鱼雷的飞机,比如说在1917年年中服役的索普维斯杜鹃型鱼雷轰炸机,这种长8。68米,翼展达14米,空重2199磅,最大重量3883磅的飞机是世界上最早的单发鱼雷机,它装备了一台200马力发动机,在2000英尺的高度上,最大速度达103。5英里每小时。滞空时间达4个小时,可以搭载一发18英寸的mkix型航空鱼雷。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一战时期各国海军脆弱的防空武力,这样的鱼雷机具有极其强悍的攻击力。历史上这种产量达232架的鱼雷攻击机之所以没有大显神威,一方面是因为德国海军到了1917年彻底沦为了一支存在舰队,英美两个大国堵在北海让德国公海舰队没有一丝想法。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款飞机的有效航程还是太近,只能近距离作战。
    这个位面因为徐杰的缘故,各项技术都比历史上提前了不少,而这种名为杜鹃的鱼雷机也早已经在1916年投入了量产,不过开始这种飞机都被皇家空军用于在法国的轰炸任务,并不是用来装鱼雷的,而现在,随着荷兰人的离去,皇家海军压力大增,在丘吉尔的极力要求甚至是逼迫之下,英国皇家空军终于同意将100架杜鹃型鱼雷轰炸机分批交给皇家海军。
    不过在随后的日子里,英国皇家海军在使用这种飞机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航程太短,4个小时的滞空时间再加上并不高的速度,作战半径也就200km左右,发动机马力太小余量也太小造成的结果就是一旦装了鱼雷就不能搭载副油箱。因此过近的航程,被英国皇家海军内部戏称为看门狗,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杜鹃型轰炸机只有一名乘员,也就是说交战的时候这名乘员要同时操作飞机和投掷鱼雷,考虑到1战飞机悲催的操作性能,再看看当时的瞄准具,这种情况下,实际的打击效果可就相当悲剧了。
    不过没关系,丘吉尔作为一名合格的官僚其最大的能力不在于指挥战斗,而是可以通过自己人脉和交际能力为海军解决各种问题,在杰里科等人将问题反应给丘吉尔,丘吉尔拍着胸脯说道:“告诉我你们想要的就行了,剩下的交给我处理就行!”在杰里科将一系列文件交给丘吉尔后,这位后世的英国首相二话不说立即安排招标,直接跳过了皇家空军与各大飞机生产厂家进行联系,希望由他们为海军提供一款合适的鱼雷攻击机,你还别说,还事最终还真成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第九百三十六章 旗鱼凶猛
    “尊敬的杰里科上将,感谢您对德哈维兰公司的信任与支持。您的关照和帮助一定会获得足够的汇报,经过数月的努力,我们已经为大英帝国大舰队设计生产了一款堪称顶尖的鱼雷攻击机,伴随着他的出现,曾经统治大洋几百年的炮舰将成为历史,而这种空重不到3吨,最大着陆重量不超过4吨的飞机将取代他们的位置。”负责接待海军特别代表团的是德哈维兰先生十分自豪的说道。
    “我们给它的编号是de。h10。这是一款从轰炸机改进过来的鱼雷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航程比前面的飞机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最大内油达到215加仑(有的资料上现实是196加仑,但是考虑到215加仑的出处是简氏杂志,而且其飞机有多种型号,所以暂时采用215加仑的数据。)装备了2台400hp的12缸液冷发动机。最大速度128英里每小时。作战半径可达400km左右。而且这款飞机有3个乘员,一个驾驶员,一个负责释放鱼雷和导航,而另外一个可以作为机枪手,完全可以满足海军的要求。为此我们为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旗鱼。”
    “旗鱼吗?海中速度最快的鱼雷,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长吻。很贴切的名字,128英里的速度绝对称得上高速了,比绝大部分战斗机都要快。而悬挂着腹部的鱼雷同样也十分致命。很不错。”一旁的杰里科看着这架翼展65英尺,长度39英尺多的庞然大物十分满意的说道。
    “你们现在最大产量是多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给提供足够装备4个飞行中队的旗鱼式鱼雷攻击机?”杰里科关切的问道。
    “这种飞机其实就是一款空军轰炸机。在丘吉尔部长的关照下,我们获得了足够的拨款和发动机,所以为了回报海军方面的支持。我们可以优先为海军提供一批此类飞机,我们只用把空军的飞机拿来改改就可以了,他将能完成您想要完成的所有任务,无论是侦察,轰炸亦或者雷击都可以的。”德哈维兰小声说道。原来德哈维兰公司专门将一批准备提供给陆军的旗鱼型轰炸机改进成了鱼雷机,然后将其提供给海军,当然了。做出这样的事情肯定会有一些幕后交易的,丘吉尔怎么做的,给了多少好处。杰里科不关心,也犯不上。现在,他只是需要考虑这些飞机怎样用就行了。
    有了飞机并不代表就能形成战斗力。不要说和后世2战中那些打杀四方的鱼雷机比了,就算离出战也有相当大的距离。别的不说一个编队出去如何导航。如何搜索敌人。如何引导攻击,扔鱼雷的时候如何编队,扔下去的鱼雷如果因为震动失效怎么办?不要小看扔鱼雷,这个可是一个技术活,多高速度,多高高度扔下鱼雷都是有讲究的,速度太高或者高度太高极有可能导致鱼雷损坏,就算鱼雷比较皮实。扛住了这次撞击,入水的深度也是必须考虑的。万一鱼雷扔水里定深太深直接从船底划过或者说定深太浅和主装甲带撞上了都不行。
    如何有效的使用这些飞机绝对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问题。对于这方面杰里科等人也不懂,只能交给专业人士去处理了。不过对于这支专业的航空雷击队,杰里科还是十分重视的。尽最大可能给予他们便利,并且尽可能的保密。这可是一支暗箭,杰里科还想着如果德国海军靠近到英伦本土的话,就配合陆基航空兵阴一次。英国人被阴了好几次了,不找回场子说不过去啊!
    于是乎,英国皇家海军第一支陆基航空雷击大队正式开始服役,4个大队被部署在英国南部的沿海机场,每天的任务就是出去寻找一艘被皇家海军拖到海面上的靶船,然后再模拟用鱼雷攻击这些靶船,不少飞行员都曾在皇家空军服役过,一些人甚至是高薪挖过来的老鸟,这些人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技术在海上一样能胜任各种任务,但是很快他们发现在海上和在陆地上差距真大很大。
    别的不说如何搜索目标和导航就让这些老鸟们犯难。当时可没有成熟的无线电导航,完全是靠地图和地面标示为主。但是在海上一片汪洋什么都没有,地形地貌根本谈不上,所以说完全就只能靠地图和远处若隐若现的海岛来确定方位了。刚开始的时候先不要说搜索敌人了,小编队飞行都有可能找不到回去的路,倒霉点的哥们直接降落在海上,果断把飞机丢了,幸运点的会选择陆地上的一处农田降落,然后等着卡车把飞机拉回去。在现在技术落后的年代,没有什么设备可以依仗,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经验了。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好歹能保证飞回去了,剩下的就是搜索和引导了,平常一大堆飞机过去寻找对手明显不靠谱,既费劲效率又低。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派出侦察机四处侦察,在发现对手后再呼朋唤友大家一起上,无线电这种东西很早就有了,到了一战讲究一下也能扔到飞机上,再加上旗鱼攻击机是三人,如果不带鱼雷的话正好可以空出一个人来负责操控无线电。
    硬件设备上没问题,但是随后同样的问题又来了,如何告诉后面的友军敌舰的确切位置呢?有的时候侦察机连自己的位置都搞不清楚,还怎么告诉别人?看来还需要陆基和海基的帮助啊,英国人最后想出来一个颇为麻烦的问题,那就是在一些固定海域部署一些装有无线电侧向设备的船只,当他们接收到侦察机发出的信号之后,两艘船同时对这个目标点进行侧向,然后将信息发出去,这样一来两条侧向就可以确定一个点,这个点就应该是飞机的点。船上的不行,还有陆地上的无线电引导和侧向装置,总之先不管实际如何,建起来再说吧。
    当鱼雷攻击机队基本上具备了在距离岸边150km左右的距离上搜索敌舰的能力后,剩下的雷击演练就拉上了议事日程上。每天在某个固定海域都能看到一群像贼鸥一般的飞机反复对着靶船发射鱼雷。雷击是要编队的,单发鱼雷对战舰的威胁极小,只有当一群飞机同时编成队形然后一起发射鱼雷形成网状火力网才最终可以威胁到对方的战舰。
    因为飞机载重量有限,2战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