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63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63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杰这是为以后的1万4前吨的战舰做准备,既然这里有一个有扎实技术功底,又对炮塔感兴趣的人在,那徐杰不会介意抓一个“壮丁”去把3联装炮塔搞出来。
    “呃,让我搞?”严博勋一愣道。
    “我在这里提醒你一下,注意3联装火炮的炮口间距,否则因为齐射时的干扰,会严重影响精度的。”徐杰没有理会严博勋的诧异,继续说道。
    “老板,您是总设计师。”严博勋小声说道。
    “我现在正在培养新的总设计师,我的事太多了,你要想赚更多的钱,就要多干事。”徐杰笑着说。
    “OK,老板一切包在我身上了。”严博勋哈哈一笑。随即离开,准备他的赚钱大计去了。
    “2艘原版X级装巡,1艘改进版X装巡,再加上3艘级轻型巡洋舰,这甲午海战主力舰应该差不多了吧。再加上严博勋设计的炮灰船,用于封锁和警戒,必要地时候也可以上战场打打那些受伤濒死的战舰。如果还有钱的话,再搞搞水雷,早几艘专门的布雷舰和扫雷舰,以及再用民船改装几艘补给舰,在重创日本联合舰队后,应该可以对朝鲜海峡进行有效封锁了。”徐杰边想边说。按照徐杰的估计,北洋大肆添购战舰,日本肯定也会购买新船,即使日本不清楚北洋订购X级装巡的事情,但是为了对付3艘5000吨级巡洋舰,也肯定会想法抵消掉北洋的优势,这样一来,海战规模必定扩大。而北洋除定镇以外,其它所有的旧式战舰都会很危险,在战线上如果持续对抗,很难坚持半个小时。(致远就是半个小时就废了)即使是新式的级轻型装巡,面对10寸甚至是320巨炮,防护也绝对不够。虽说320炮射速极低,10寸炮也不快,但是料敌从宽,徐杰也是给级巡洋舰留下了一个战损名额的,这样一来,剩下的战将将很难保证彻底隔断朝鲜与日本的联系。布雷舰是必不可少的。而扫雷舰则是为了对付日本可能要布置的水雷。

第一百二十九章 准备启程(一)
    “济世啊,朝廷对我北洋真是厚爱啊。”看着朝廷下来的批文,张佩纶不由的冷笑道。
    “荣禄节制楚军在陕甘练兵,依克唐阿在东北练兵。我们北洋虽然准了扩军,但是钱粮还要我们自己筹措,而荣禄和依克唐阿则是朝廷给钱。还有这条,让你负责北洋从意大利德意志两国采购军械,给了你一个副将的职位,还要督造舰艇,这没有个三四年怕是回不来啊。”看李鸿章和徐杰没有反应,张佩纶气愤的说道。心想,你们师徒两人难道就认了?
    “济世啊,皇恩浩荡,年纪轻轻就去欧洲负责我北洋水陆二师的军械采购,你可要好好表现,不要丢了朝廷和为师的脸面啊。”半响李鸿章呵呵一笑道。
    “臣定当不辱使命,为朝廷中堂大人争口气。”徐杰戏谑的说道。
    “这师徒两人怎么了?遇上这种事情还能笑的出来?”张佩纶心里说道,脸色也变得铁青。
    “好了,济世,给幼樵说说你的想法。”李鸿章看了张幼樵一眼随后说道。
    “这荣禄和依克唐阿一个在西北练军,一个在东北练军。确实对我北洋形成了牵制,但是呢,先说依克唐阿,这个依克唐阿还是有点本事的,如果他真能有所成就的话,对于我北洋也不是一件坏事,一旦清日开战。依克唐阿的部队和我北洋的部队将从两个方向对日军形成威胁。(历史上,依克唐阿,寿山等人在辽东和辽南确实和本子打了几次,虽说结果不咋地吧。)到那时,日军必须分兵,依克唐阿他们越强,我北洋的压力就越小。”徐杰笑着说道。
    “济世认为依克唐阿经过数年准备可以抵抗日军?”张佩纶问道。
    “当然不行,只能拖住而已。作为一种牵制吧。”徐杰答道。
    “那我北洋陆师该如何运作?”李鸿章问道。
    “前期以旅顺为核心,死守北洋舰队基地。后期依情况而定。”徐杰答道。
    “这种战法未免太过消极了吧?”张佩纶有些不满的说道。
    “我推算了一下日军的兵力,其极限调兵能力将在20万陆军以上,即使我北洋水师在海战中获胜,在短时期内,日本陆军依然会有较强的战斗力,完善的后勤体系和战场缴获足以支撑一段时间,而我北洋各地部队一共才5万不到,加上扩军后的部队也就7万上下,能集中在旅顺的也就最多5万,就算日军分半数来攻我旅顺,也就是10万人。而依克唐阿的东北练军一旦撑不住,日军必将会对旅顺增兵,这样一来,我北洋陆师压力可就大了。不消极防守还能怎样?”徐杰反问道。
    “那朝鲜怎么办?不要了?”张佩纶听了半天一直没听到徐杰提朝鲜,不由的问道。
    “朝鲜是肯定受不住的,我北洋陆师太少了。预计在朝鲜消耗,不如缩回旅顺防守。只要水师能打赢,日军后勤补给被掐断。到时候待日军疲敝之时,我们再反攻就行了,总之一旦开战,我北洋最高目标就是保证海上胜利同时保证海军基地的安全。”徐杰说道。
    “济世,如果打败依克唐阿的日军不向旅顺增援,而是进攻山海关,那京师和津门不就危险了?”李鸿章突然问道。
    “那就看日军的补给能否支撑下去了。如果我北洋能保证制海权,加上从西北返回的荣禄部,至少迟滞日军行动还是可以的。时间在我们这边,只要拖下去,就会胜利。如果实在不行,在旅顺基地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抽调部分军队去直隶。而且中堂大人,不要忘了,我们还有几张王牌没有用呢。”徐杰微微一笑说道。
    “你是说刘大人和两广总督李大人吧?”张佩纶问道。
    “正是,此次南下,两位大人已经同意筹建新军,若我北洋需要,只要朝廷有旨。他们可以通过海路来支援,至于运输问题,也不劳我北洋费心,南洋华商的运输船队足矣。”徐杰说道。
    “如此甚好。但是这关键还在于水师一定要赢。而且要大胜,否则不能切断日军补给,怕是这个计划也很难实施啊。”李鸿章称赞道。
    “所以,我北洋水师还要添购新舰。”徐杰顺势提出来自己的购舰计划。
    “还要买船?我北洋可是刚刚添置了3艘新式5000吨巡洋舰啊!”张佩纶急忙说道。
    “张兄莫急,你看着,一旦我新船开工,最多也就半年,日本人的新船肯定也会开工,而且说不定更大更强。”徐杰自信的说道。
    “哪依你看,又改购买何种战舰?”李鸿章没有理会张佩纶的震惊,而是直接问道。
    “学生在意大利除了级巡洋舰以外,还设计了一款装甲巡洋舰,排水量9000吨左右,装备10寸炮4门,6寸炮10门,4。7寸炮6门,装甲使用新式的硬化装甲,厚达8寸,航速在21节上下。级仅仅是一个前卫和侦查作用,而这款装甲巡洋舰才是真正的主战力量。其性能与欧洲各国的第一流主力舰相比绝不逊色。”徐杰答道。
    “多少钱?”李鸿章问道,对于徐杰的能力,李鸿章是十分信任的,既然徐杰说性能优越,那实际情况即使有所偏差,也绝对相差不多。但是好货肯定不便宜,钱是个问题!!
    “65万英镑左右吧。”徐杰面色有些难堪的说道。
    “斯。”张佩纶不由的倒抽了一口冷气,“这几乎是2艘新式战舰的价格啊。”
    “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徐杰答道。
    “那钱从哪来?即使算上从新建的工厂中收取的税收,我们北洋怕是也难以支持。”李鸿章不动声色的问道。
    “借款。”徐杰答道。“我们可以效仿日本,在英国,意大利等过发行债券。”
    “发行债卷是需要抵押的。”张佩纶满脸涨红的说道。
    “开滦煤矿的股份和新建的上海纱厂的股份都可以用来抵押,实在不行,不还有天津机械局吗?”徐杰答道。
    “这可都是我北洋的命脉之所在,如何能轻易去抵押?”张佩纶问道。
    “后生,如果日本真像你所说的那样也购置新舰,那我北洋就真的和它拼一次,开滦煤矿,上海纱厂,还有天津机械局,你要什么,只要我北洋有的,都可以拿去。”李鸿章略带狰狞的说道。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由我北洋出面,成立西式银行,一则可以融通资金,另外一方面可以支持我北洋各项产业,必要地时候还可以……。”徐杰后半句话没说出来,不过老李和张佩纶还是很容易能猜到,必要地时候直接挪用不就行了?虽说很冒险,但是如果能打赢,这个风险还是值得承担的。

第一百三十章 准备启程(二)
    大体战略定下来,那么剩下的就是关于徐杰此次出行的事了。徐杰走了,但是以前向慈禧许下的承诺还在,天津机械局的事情还要继续下去。这武装1万人的军火可不是说生产就能生产出来的,而徐杰一旦离开,天津机械局的总监肯定就不是他徐某人了,而眼下又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学生倒是有个主意,不如在意大利设一个天津机械局的分厂如何?新式的机枪,迫击炮等新式武器在意大利生产。”徐杰回答道。
    “济世啊,看来你还是对北洋的老人不放心啊。”李鸿章苦笑道。徐杰的主意其实还是想不受北洋现有体制的约束来发展军工,到了国外,人事财务都是他徐杰说了算,就算北洋的老人们想把自己的子弟塞进去也没办法啊。怎么着?那些不学无术的家伙连外语都不会,就想去洋人那边混?不是开玩笑吗?另外一方面就是北洋的反间谍工作实在是太差了,几天后,当张文宣把荣成湾的调查结果提交李鸿章后,李鸿章也开始对日本的那些细作们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也开始明白为啥自己的宝贝徒弟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反间谍工作的重要性。
    “而且将部分工厂设在意大利,可以充分利用欧洲的上游产业提供的零件。节省损耗。技工招募等工作也方便进行,而且设计局和生产厂都在一起,也方便交流。”徐杰没有正面回答李鸿章的话,而是继续陈述在外国设厂的好处,反正老李已经明白了自己所想,解释过多没有意义的。
    “那除了工厂,人员培训是不是也打算在国外?”见徐杰不正面回答,李鸿章有些懊恼的问道。
    “这炮兵,工兵,指挥人员以及水师人员等技术性或者中层军官,还是很有必要在欧洲各国相应学校进行深造的。既然我北洋陆师打算脱胎换骨,向洋人学习,为何就不能彻底一些?旧式的湘淮军有了洋枪洋炮不还是在对外作战中表现不佳吗?与其这样,倒不如大破大立。”徐杰低声道。
    “大破大立?说的容易啊,不过这大破大立之后的北洋还是淮系的北洋吗?”李鸿章厉声道,这徐杰的意思他很清楚,想方设法把老人架空,用新人,老李同意用新人,但是他不同意架空老人。
    “这旧军体系已经形成,不宜变动,而这新军倒是可以按照济世的说法试上一试。”张佩纶说道。在他看来,这旧军想改变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事,而且从内心深处,他也确实认为旧式军队战斗力有限,所以张佩纶决定来个折中,新军采用徐杰的全套西化的办法,而旧军则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
    “那就依幼樵的意见去办吧。”李鸿章点点头说道。李鸿章虽然知道全盘西化练军肯定比这种在旧军的框架上改良要好得多,但是作为北洋的首脑,他必须要考虑老淮系的意见。他不可能像徐杰那样大破大立,但是他同时也很想知道从制度上学习西方会带来何种变化,这种想吃葡萄又怕葡萄酸的思想一直影响着老李,而张佩纶的提议则正好对老李的胃口。
    “既然老师决定了,那学生照办就是了。”徐杰的目的也部分达到了。想彻底改变北洋不现实,所以只能现在北洋内部重新培植一支力量。至于新旧势力的最终归宿,到了甲午就会见分晓。所以徐杰也不急一时。
    “这新船的管带和总教习人选可曾想过?”李鸿章问道。
    “琅威理可担任总教习一职。至于管带吗?学生认为,邓大人,林永升大人还有杨用霖都可堪大用,林颖启林大人可以负责水勇日常的训练工作。”徐杰答道。在他的计划了,琅威理可以总抓舰队训练,邓世昌和林永升都是管带的上上之选,杨用霖在甲午海战中表现出众,完全有潜力当管带,而林颖启作为威远号训练舰上的官员,用来训练水勇和低级军官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此人和琅威理一样也都相当严格,在甲午时,服役很久的威远号训练舰船械,轮机,枪炮都可堪用,这就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眼光很不错。”李鸿章点点头道。“新船的管带和重要职位都安排好了,你又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李鸿章意味深长的问道。
    “请老师指点迷津。”徐杰自然想总管这支舰队,但是这话他不能说,要看李鸿章口风。
    “机会会给你的,到时候能否整合这支力量可就看你的了。”李鸿章严肃的说道。
    “多谢老师提拔。”徐杰心中一喜回答道。
    “为师能给你的都给你了,就看你能否扭转乾坤了。”李鸿章叹了口气说道。
    “学生定当不辱使命。”徐杰说完躬身一拜。
    “那就去准备一下吧。到了欧洲后尽快和薛大人建立联系,咱们师徒虽然相隔万里,但是还要时常联系的。”李鸿章点点头道。
    十天以后,天津塘沽。
    “徐,这次我们又要合作了。”迎着略带腥味的海风,维托里奥说道。
    “嗯,这次可不光战舰,还有枪械火炮。”徐杰若有所思的答道。
    “放心吧,意大利的工业完全可以帮助大清打赢日本的,英国虽强,但是卖给日本的只能算二流甚至三流货色。而为了意大利王国和大清的友谊,布林部长表示完全可以向大清出口X级装巡,并且保证在1894年前能够交付使用。”维托里奥笑道。
    “那我回去还要好好感谢一下布林先生了。”徐杰嘴角一笑,要不是意大利海军对新式X装巡举棋不定,怕是这艘船还不可能卖给大清吧?
    “李中堂一定要从德意志购买陆军火炮吗?”维托里奥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