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686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686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将其递给了旁边的林永升和苏默。“这是看中了我手中的海军航空兵啊。这应该是整个战线上最后的空军预备队了吧?”第谷心中说道。
    “我虽然不是陆军,但是我感觉打不赢了。美国人和法国人不是没有试过,他们的空军被阻拦在空降场之外。即使我们能再投入200架战斗机,恐怕也无法撕开对方的防空网,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对方下一波空降的世界,舰载机都是短腿。滞空时间有限。而没有制空权,大规模集结部队恐怕很困难。而且正面的德军也发动了进攻,缺乏补给的守军很难守住防线。”苏默从空军的角度来分析了一下情况。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fatchi1979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最长的一夜 1
    苏默说的虽然在理,但是作为盟友来说,意大利绝对不能坐视友军陷入重围,第谷一方面开始从南部调集部队准备支援美法联军,而另外一方面在踌躇再三后,还是决定调集8个战斗机中队前往战区。至此,第谷手中除了担任舰队直卫的战斗机中队之外,几乎已经抽光了所有陆基和海基航空力量。
    “要谢幕了。”看着窗外漫天的星辰,第谷长叹一声说道。北线的胜利并不能掩饰意大利和协约国的颓势。此时协约国战力已经接近极限,任何一点失败都有可能演变成全局性的溃败。比如说现在的福利尼奥战役,如果德国人成功的拿下这里,那么防御安科纳一线的数万美法意联军肯定死定了,然后无论是南下抄佩斯卡拉守军的后路还是直接攻击罗马都是致命的。意大利战场东西狭窄的问题在这一刻充分暴露。以至于协约国部队根本无法再建立起一条连贯的防线!
    而中线一崩溃,整个意大利战场将分成南北两部分,北线的华夏和英军战斗力还能保持,但是南部意大利陆军可没有海军那点本事和士气,由此导致的连锁反应很可能造成南部的崩溃。而首都的失陷更有可能导致国内政治风向的改变。意大利人可没有在罗马打一场凡尔登战役的觉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英法两国应该已经准备考虑撤退问题了,毕竟数万大军想在对方陆军和空军的尾追堵截之下撤离意大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与此同时,美法两队也正在考虑如何挽救局势。数万军队变成俘虏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们没有足够的空中支援。意大利人已经在历次交战中损失了几乎所有的航空力量。即使这次凑出了一点部队也没什么太大的作用。现在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我们陆军。利用夜晚的掩护向前线开进。看看能不能重新打通前线的通道。”巴顿想了想接着说道:“如果我们成功了,那么从安科纳退下的部队还有机会撤回意大利西海岸,而佩斯卡拉的部队也必须趁着后路还未被切断的情况下撤离战场。我们在意大利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面对对方的空袭撤回去?这个难度有些大。我可以明确的告诉阁下,法国航空力量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已经不可能再分出足够的飞机来掩护部队撤离了。您知道的,作为距离意大利最近的国家,法国在这次战争中已经付出了很多。我们无法和贵国、华夏甚至英国相比。但是我们的投入却一点都不比另外三个国家少!”戴高乐踌躇再三,决定还是跟对方交个底。
    “该死的!我很想知道,贵国政府是否已经将情况通报给了我们和其它盟友?我们需要快速行动。否则也许一周之内我们就会被彻底歼灭!”巴顿骂道。
    “如果原来的计划没有变化的话,最晚明天,我国政府将照会各国政府。”戴高乐面无表情的说道。
    就在德国空降兵展开行动的当天。法国政府外交部同时向华夏、美、英三国驻法国大使发了照会,表示已经到了该考虑如何从意大利撤出的时候了。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何让四国陆军从意大利安全撤出。
    “太突然了。”徐杰将文件扔到桌子上后无奈的摇了摇头。华夏和协约国考虑过战争如何结束的问题。按照原先的计划。英国陆军和华夏陆军在北部重创奥匈帝国陆军之后,美法两国陆军再好好磨一下德国人,最后提出和谈,从意大利撤军,但是没想到的是,德国人一记右勾拳就让中线的美法两队陷入了绝境。法国人突然单方面表示不玩了。而剩余三国还没有准备好收场。
    “绝对不能这样收场,我们必须震慑住对手,让德国人把他们的计划向后拖延。时间在我们这一边,我们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来让战场的形势不至于过于倾向于德国。至少我们要向德国人证明我们可以让我们的人安全的撤离意大利!”在和罗斯福的电话交谈中。徐杰果断表示不能示弱,和谈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和谈!
    “法国的国力并不能继续支持下去,英国没有经过动员,目前也接近极限了。而我们两国距离欧洲太过遥远。增派陆军是不现实的。法国一方面要抵御德国可能的进攻,还要让西班牙人听话。英国陆军规模一直不算太大,而我们两国更是遥不可及。空军的话意义也不是很大。不仅仅因为前一段的损失,这点飞机损失不算什么,但是随着德国陆军的推进,我们也失去了大量的机场。空军给出的意见是我们可以调拨1000架飞机到欧洲,但是我们的飞机在哪降落?”罗斯福平静的语气中透出了一股无奈。
    “我们还有航空母舰。集中我们四国的舰队进入地中海,用舰载机来保证意大利西部港口的制空权。掩护四国部队从意大利撤离!华夏在欧洲还有3艘航空母舰,英国人那里也有三艘可以随时调用,如果贵国能集中3艘的话,加上意大利我们就有12艘航空母舰,还有法国人的。即使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德国数个航空军的兵力,但是他们在意大利同样无法迅速获得机场,以空优状态搭载的航母舰队完全可以保证西面的制空权,掩护部队撤出。”徐杰提出了自己的计划。
    “您的这个计划……。”徐杰的计划显然吓了对方一跳。这几乎是把华夏和协约国海军一半以上的家当全部压上去了!用海基航空兵和陆基兵硬杠啊!不过从理论上来说确实也有可行性,五国海军如果真可以联手的话,那么舰队航空母舰数量至少一打以上!按每一艘航空母舰装载至少50架战斗机来算。这就600架了!别看德国帝国航空兵团一个军团就有1000架飞机,但是那是开战前,打到现在能出勤的数量不过一半多一点,再考虑到航程和前线机场的情况,能飞过来飞机数量,那么这个数字就要再缩水。要是算战斗机的话,恐怕能凑出200架就烧高香了。再加上德国的数个航空兵团被分散到了巴尔干半岛、北非广袤的地区,那么面对由航母组成的庞大海基航空集群,对方还真没什么优势。
    而且在意大利作战的协约国空军部队绝大部分都是陆基航空兵,协约国海航几乎没有承担什么战斗任务,所以如果拉上去的话,那就是齐装满员。和已经消耗了一段时间的德国陆航对抗的话,肯定会占一定的优势。
    “您这个计划很有想法,但是我们必须要说服英法两国。英国人要在北海对抗强大的德国海军。而法国人已经表示不愿意继续投入兵力了。而我们调集舰队也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后勤压力太大了,估计各国海军加一起有上百艘万吨以上的战舰。”罗斯福擦了擦汗说道。徐杰计划的激烈程度快要超出罗斯福的心脏承受范围了,这几乎就是摊牌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演化成全面对抗。虽然计划存在可行性,但是其中的风险让罗斯福不得不慎重考虑。
    是徐杰疯了吗?自然不是,徐杰这样做可不仅仅是为了意大利,也不单纯是为了在意大利的协约国和华夏陆军。之所以摆出这么大阵仗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震慑德国,防止战后德国在中东石油问题上和华夏秋后算账!现在协约国和华夏一起在意大利对抗德国,大家可以比较方便的采取行动。而要是等战争结束了呢?德国如果拿华夏在中东石油公司开刀的话,华夏的能源状况可是要出事的!现在大庆等一系列油田正在开发,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中东油田对于华夏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到时候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都要比华夏在意大利战争期间的损失都要大一些。既然双方已经撕破脸了,那么唯一可以阻止德国报复的行为就是让他们感到害怕!现在是华夏和协约国一起对德国施压。总好过在未来华夏一家单独和同盟国对着干吧?所以这也是徐杰提出这个意见的根本原因!
    不过徐杰想的不错,但是不代表罗斯福会买账!没有哪个国家会为了别人的利益把自己的海军家当都压上。罗斯福一面表示在听取海军部意见后再来回答徐杰的要求,另外一面隐晦的要求华夏需要说服英国,毕竟按照原有的计划华夏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共同防御北海,但是现在让英国人把海军主力从本土调出,进入地中海作战,这恐怕让对方很难接受。而要是英国人不干,法国人已经表示不玩了,那么光有美国和华夏也不行啊!
    任徐杰好说歹说,罗斯福死活不松口,一方面推脱需要议会讨论后决定,而另外一方面则暗示为了一个意大利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问路人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最长的一夜 2
    “狡猾的老狐狸,这个位面罗斯福怎么也变的小心翼翼的了?历史上老罗不是挺强硬的吗?把安全区都滑到距离欧洲近700多海里的地方了。”徐杰不由的摇了摇头。(历史上1941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将中立区扩展至距离西班牙海岸近740海里的地方,至此,大西洋8成的区域纳入了美国海军的巡逻范围,并且美国战舰也加入到了护航行动中。而德国和美国的对抗在日本攻击珍珠港之前就已经爆发,1941年10月17日,德国潜艇u568用鱼雷击伤了美国驱逐舰卡尔号,造成了11人死亡,而在10月31日,德国潜艇u552击沉了美国驱逐舰鲁本詹姆斯号,159名舰员中仅仅活了44人。虽然双方没有宣战,但是已经正式开片。即使没有珍珠港,最终结果也将是美德之间爆发全面战争!)
    不过罗斯福说的也有道理,英国人要是不同意的话,法国海军可能也不会采取行动,而华夏和美国舰队加上意大利舰队面对对方的岸基飞机可能就不够用。毕竟意大利海基航空兵在上次战斗中已经消耗了一些。“关键还是英国人!历史上张柏林这家伙奉行的是绥靖政策,不知道现在他回怎么办。”想了想有些怂的罗斯福,徐杰对于张伯伦的态度也不抱太大希望,不过为了华夏的利益,徐杰硬着头皮也要试试,就在结束了和罗斯福的通话后1个小时。徐杰又接通了张伯伦的电话。
    “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如果我们的舰队南下的话,那么德国人就可以把他们的舰队开到大英帝国的家门口了。皇家空军也在意大利投入了相当多的力量。本土防御力量吃紧。”张伯伦并没有像徐杰想的那样直接拒绝。从话语中,徐杰能感到这件事情还可以商量。
    “英国人本质就是商人!”徐杰心中骂了一句。因为一战最终双方以平手收场。所以英国对德国一直保持十足的戒备。尤其是在意大利战争爆发后,英国的一些军工潜力已经激活。也就说英国人已经开始局部动员。也许在整体实力上英国不如德国,但是航空方面,英国人还是很强的,要知道,自从英伦空战开始后,英国的飞机产能就直线上升!以至于从此以后英国空军的产能一直比德国强!虽然到了44年英国飞机生产数量不如德国。但是不要忘了,英国飞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兰开斯特4发轰炸机,如果按照美国单发飞机和4发轰炸机的造价来衡量的话。4到6架p51这样的战斗机也就和一架4发轰炸机的造价相当!经过几句交谈,徐杰明白了张伯伦的意思,英国人又能力保证自己本土的安全,但是如果舰队南下的话。将无法把德国舰队锁死在北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华夏和协约国该怎么办?另外,如果英国人帮助了华夏,那么华夏该如何报答英国呢?
    “如果德国舰队离开北海并且采取敌对行动的话,那么我们不介意以优势舰队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麻烦。同盟国舰队被分成了两大块,而我们几乎集中了全部的力量。”徐杰回答道。其实徐杰之所以敢这样说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徐杰断定德国不会在这个时候和华夏以及协约国摊牌,德国的目的是什么?占领意大利。如果协约国能够撤出意大利的话,那么再加上海上优势。德国人选择顺坡下驴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让大家脸面上都不至于那么难看。而不是在拿到意大利后。不顾身上的伤口和对方拼命,几个月的交手德国流的血比华夏和协约国更多,他更需要休息!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希佩尔的身体情况也不行了,甚至不能履行正常的工作。一战中德国海军的宿将到现在已经处于风雨飘零之中了。德皇的不满和沉重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严重损伤了这位将军的身体。而现在德国海军中失去了权威和主心骨,所以说这一次德国海军肯定也不想打!既然对方有九成以上概率不会大打,那么徐杰自然可以开出空头支票!反正几乎不考虑兑现。
    真正麻烦的是第二点!英国人想要什么!徐杰提出了好几个建议都让对方委婉的拒绝了。而这个结果让徐杰非常的纳闷,徐杰心中我这完全是按照历史上租借法案来的啊!我们可以给英国提供各种物资武器,并且给出十分宽松的支付方式,甚至接受一些非硬通货币,比如说印度的棉花什么的!这英国佬怎么还不满意?!搞什么呢?!徐杰非常生气。想要什么直接说啊!
    “开战三个月内,我希望华夏能为英国海军提供三艘标准的舰队航母,并且派遣志愿人员参与到对德作战中。我们会为这些人员保密。尽可能的避免贵国在外交上的麻烦。”张伯伦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三艘航空母舰和上面的作战人员。这个不是不能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