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704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704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浴5蹦昴啥泛耪搅薪⒃灰患躩u88扔的一发1000kg穿甲弹命中。结果本来应该击穿纳尔逊号水平装甲的,结果却被弹开。所以别看历史上2战中一国轰炸机一堆堆的。但是能具备攻舰能力的却是少数。
    单发飞机精度是有了,但是载油量、飞行性能和载弹量直接的矛盾却往往让飞机无法发挥出纸面上的数据。除了到了2战结束后出来的末代活塞螺旋桨攻击机ad系列之外。历史上单发飞机最大的载弹量也就是2吨不到。但是如果真以这样大的载弹量飞行的话,即使有开挂级别的r2800发动机,依然不够看。比如说历史上号称2战最强舰载机的f4u4型飞机,在美国的相关文件中这款飞机最大载弹量可以达到2发小提姆火箭弹(口径11。75英寸。将近300mm,弹重581kg)外加8发5寸高速火箭弹(弹重63。5kg)。仔细算一下的话,这载弹量达到了1670kg这个数量够恐怖吧!
    但是这也就是数据好看,实际上很少有这样带的。因为在这种负载下先别说起飞距离多远。(反正美帝有弹射器,还能将就一下。)但是只有360海里的作战航程这个不能忍啊!而且这种航程还是在300多公里的低速巡航下达到的!除非是支援滩头登陆,否则在正常的海战和海空战之中。这样的装载情况根本不会出现。而且海盗4的载油量还不算少,1400升的内油呢。没法和p51这类飞机比。但是比fw190、bf109以及喷火之流可要强多了。
    另外单发飞机还有一个问题是重载挂架比较少,一般能负载500kg以上的炸弹的挂架只有1个。最多不过2个。而一般能达到800kg级别的重载挂架就只有一个了,当然,你要是玩极限,也是有可能突破的。但是那是特例,基本就不要考虑了。而看看现在几乎全球都是装甲航母的情况下,500kg穿甲弹威力都不一定够用。这次华夏面对的对手可不是历史上埃塞克斯之流,而都是类似英国冤仇或者日本大凤那个防护级别的战舰。
    在伟大的ad1出来之前。一架单发攻击机装上一发800kg的炸弹和两个小型副油箱几乎就到极限了。而且在沉重负载下,其航程和速度都会非常慢,即使你是战斗机的体质也不行!想把炸弹扔到对方头上的前提是你能活着过去,即使强悍如海盗4的战斗机挂上800kg炸弹和副油箱后想从fw190a4这种级别的战斗机攻击下通过,那也是相当困难的。要是护航不到位的话,要么被打下来,要么你扔了炸弹走人。反正别想把炸弹扔对方头顶上。
    于是乎,想要用大炸弹就比用双发甚至四发轰炸机来携带,从历史上来看,像ju88和do217级别的轰炸机,至少可以携带2发重达1570kg的弗里茨x炸弹。(就是炸沉罗马号的那个东东。)而像he177这样的重型轰炸机则可以携带3到4发hs293型反舰导弹。作者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机翼下部一边挂一发。然后机身下部挂两发的挂载方式,但是一般而言还是3发比较实际。)至于说威力吗?弗里茨x炸弹的威力自不用说,其战斗部为一发pc1400半穿甲弹(pc1400)从3000米左右的空中扔下,直接击穿了罗马号数层合计约200mm的水平装甲。这几乎意味着可以摧毁所有的战舰。而hs293的战斗部较小,开始用的是500kg炸弹,但是后来也可以升级成800kg级别的,打战列舰可能会比较费劲,但是炸航空母舰,一发搞残不是梦啊!
    而且使用这种制导武器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在对方的防区外发射,无论是弗里茨x制导炸弹还是hs293导弹,几乎都可以保证载机在40mm博福斯防空炮的有效射程之外攻击,即使投掷距离较近的弗里茨x型炸弹,其投掷距离也在8km左右,再加上斜距离的话,历史上美国5寸高平两用炮想要打中目标也十分困难。毕竟这距离有点远了,目标也有些高!
    想想一堆带着各种制导炸弹和反舰导弹的重型轰炸机去攻击一支舰队,徐杰就有点兴奋,这可是当年在冷战期间俄国人想干而干不成的事情啊。当然,实际上历史上2战中那些制导武器的效率也不是很高,先不说德国人电子技术比较差劲,在第一波收了一些人头后,美帝和英帝迅速搞出电子对抗设备极大的干扰了德国制导武器的精度。就算没干扰,德国人自己的导弹和引导系统也问题多多,使用限制也比较多,比如说那个装备了电视摄像头的hs293型导弹的改进型。想法很不错,也出来了实物,但是最后因为技术不成熟最终被放弃。
    华夏要搞这种武器,德国人肯定会搞,而且做得不会比历史上更次。那么现在一个问题就来了。面对这样的武器,华夏如何防御呢?徐杰不是没想过这种问题,结果最后发现,除了使用电子干扰和战斗机拦截之外,还真没有其它较好的方法。高炮够不着载机,想要打并不大,而且速度很快的导弹也不现实。至于说搞防空导弹弄远程防空?这个还是洗洗睡吧,这个技术难度太大了。虽然德国历史上也弄了一个叫做龙胆草的地空导弹发射装置,但是这东西毕竟没有投入实战,而且体积和重量也太大了,这种导弹发射重量1800kg,翼展4米,长2。4米,弹径0。88米的大家伙实在无法上舰。至于说结合美英的技术之后,能否搞出一款舰载防空导弹,徐杰不抱太大希望,毕竟历史上1952年美国第一种防空导弹黄铜骑士才刚刚试验。这个技术难度太大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以及书友anhei016、奥芬、南粤蛮龙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华夏制导武器
    作为穿越者,徐杰很早就认识到了制导武器的重要性,而作为一名海军穿越者,在熟悉了历史上2战和后世诸多的制导模式之后,徐杰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为总装备部下属的制导武器研究部门提出了一个个的思路。从而开创了华夏制导武器的先河。而华夏第一代空对海(地)制导武器一共分为三种,最简单的是制导炸弹,第二种是滑翔制导炸弹。而第三种就是最为复杂的反舰导弹。而制导方式也从最简单的光学瞄准到无线电引导,到后面的雷达制导以及传说中高大上的电视制导和红外线制导。当然后面击中更多的是作为技术储备,用的还十分有限。
    其实各种制导方式在2战中都已经有了雏形。比如说无线电制导,这个在弗里茨x弹和hs293型导弹上都有应用。而hs293还有一种采用了有线制导的型号,不过最后没有投产罢了。电视制导的hs293导弹改进型也有。至于所谓的高大上的红外制导,美国人搞的蝙蝠式自动寻底滑翔炸弹就是采用红外引导头,但是因为参战较晚,所以没有太多的战绩,效果不太好。
    要说2战德国中最常见的制导方式自然是无线电指令制导,这个原理很简单,就相当于一个人用遥控器操作一个飞行器撞到目标上就可以了,这个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种引导过程涉及到三个物体,一个是目标。一个是座机还有一个就是炸弹或者导弹本身。这些物体都是在不断运动的,飞机的速度在每小时400km左右。战舰的速度也在30到40km左右,甚至更高。而炸弹的移动更加麻烦,有一个初始的速度,还有重力加速度,还有阻力和风向,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鬼知道这炸弹到底怎么飞。就按照弗里茨x炸弹8km的投掷距离来计算,操作人员必须控制炸弹再投掷后,不到2分钟的时间里成功的撞到一个高速移动的目标上。这其中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当年do217投掷制导炸弹能够击沉罗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大利人误认为是盟军飞机。所以没有采取规避措施。
    德国人非常清楚这种攻击的难度,所以他们在执行战斗任务的时候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持精度。你要控制炸弹,那么首先就必须找到找到炸弹本身,所以德国人在弗里茨x炸弹后部加了一个发光管,用来只是炸弹的位置。其次弗里茨炸弹的攻击方式非常特别,是由一架do217投掷,而由另外一架轰炸机负责引导,这种看似麻烦但是实际上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用来引导的轰炸机是固定航向和速度的。也就是说原本的三个动态变量变成了两个!美国的诺顿式投弹瞄准具在使用的时候也是通过自动驾驶仪来辅助瞄准的。这样的话减少误差,同时再使用特殊的光学瞄准具进行瞄准。控制炸弹进行攻击。
    至于信息传输的问题,德国人在弗里茨x型炸弹上装备了fug208/238信号发射和接受装置。对炸弹的飞行轨迹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除了无线电指令引导之外,德国人还搞出过有线制导。这种引导装置需要两条长约30km的信号线才能保证hs293型导弹能够在12到18km的距离上发动进攻。有线制导最大的好处就是信号传递过程中几乎无法被干扰,而且信号比较好。缺点显而易见,30km的导线可不便宜。而且重量也很大。
    使用目视瞄准加无线电指令引导是最方便,但是同时也是误差较大的瞄准方式。瞄准的精度很差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水平。而且处理数据能力很弱。考虑到华夏可以获得美国和英国的技术,那么即使以历史水平来看。华夏也完全可以获得厘米波雷达。可以较为精确的定位对方的位置,同时抗干扰能力也比较强。此外,2战期间,美国人在战舰上也装备了机电式计算机用来处理数据。比如说美国海军用的mk1型机电式计算机,就可以毫无延迟的跟踪目标的距离变化率。从精度上来看,可比单纯的目测瞄准要强多了。而在信号发生和接收器方面美国人同样也有,所以说用雷达发现和跟踪目标,用机电是电子计算机来结算信息,使用雷达加无线电指令引导应该是最现实的引导方式。当然,如果德国人逆天搞出了远超历史的电子干扰机的话,徐杰也不介意使用有线制导,不就是多带点电线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总之,这个导弹系统由雷达,计算机以及信号发射机、导弹三部分组成。其作战距离暂时被定在了15km左右,只要能避开高炮的攻击就可以。雷达必须采用抗干扰和跳频技术。精确火控距离应该在25km以上。对于这个位面是否可以达到这些技术要求,徐杰倒不是很担心,历史上德国的火控雷达就实现了三个频段直接的跳频。而且即使面对箔条或者干扰绳的情况下,加装了抗干扰设备的雷达依然可以从反射强度高出目标近20倍左右的箔条云中找到目标。当然,这需要训练出色的雷达操作人员。
    至于导弹的威力吗。考虑到2战中所要面对的目标都是皮糙肉厚的战列舰和装甲航母,所以其威力至少相当于800kg级别的炸弹。对付驱逐舰或者巡洋舰这种目标可以考虑使用500kg半穿甲战斗部。这个重量看似比冷战时期不少反舰导弹的战斗部重量都大,但是不要忘了后者的射程又多远,而这个时候因为不用考虑远程防空导弹的问题,所以射程可以压缩到很低。
    如果感觉到威力不够,继续上更大的战斗部的话,比如说历史上弗里茨x弹上安装的重达1400kg的炸弹。那么安装在反舰导弹上显然是不行了,重量太大,而当时的火箭发动机推力又太低。所以只能使用指导炸弹或者滑翔炸弹的方式。而这种大威力炸弹在攻击地面目标的时候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华夏总装备部的制导武器研究所中目前正在进行到三种空对海/地制导武器分别是编号为as1,重达900kg装备一个500kg战斗部的,射程在15km左右,速度在每小时600到900km的反舰导弹。和编号为lt…1的制导炸弹以及加装了滑翔弹翼的滑翔炸弹版。这种滑翔炸弹的战斗部是重达1200kg的半穿甲战斗部。从3000米左右高度投掷时几乎可以摧毁目前已知的所有战舰的水平装甲。同时为了攻击地面目标,在后期也可能换装反掩体战斗部或者高爆弹。
    而有了炸弹之后,还必须有载机,按照历史上2战轰炸机的载弹量,一般的中型轰炸机最大载弹量也就是2。5吨左右。当然,你要是降低燃油的话,载弹量会更高一些。而载机这个问题,考虑到这款飞机不要求可以以较大的角度进行俯冲,更加强调航程和载弹量。所以经过仔细斟酌后,徐杰决定采用历史上2战中的美式轰炸机作为华夏反舰导弹搭载机设计的蓝本。
    美国2战中型轰炸机中后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b25j型轰炸机,这种飞机装备有12挺m2大口径机枪,备弹4600发。并且在挂载4000磅炸弹,和4300l燃油的情况下可以拥有685海里的作战半径!在这种负重的情况下,这款飞机的速度比较慢一些,在15000英尺的高度上最大速度也能达到470km以上。
    这个性能已经相当不错了,也许有人会拿ju88…a14等后期型轰炸机的的6000多磅载弹量来说事。但是实际上对方是以轻武备和牺牲载油量为代价换取超大的载弹量的。而且一般情况下,ju88a17鱼雷攻击机的载弹量也不过是2发重达2200磅左右的鱼雷。而要细算起来,b25j的表现要更胜一筹。先说武备,后期ju88型轰炸机的通常自卫武器为2挺7。92mm机枪和2挺13mm机枪,这个和b25j型轰炸机所拥有的如同火刺猬一般的自卫火力根本没法相比。至于内油和炸弹之间的换算。可以参照这样一个标准,当ju88携带2400kg炸弹的时候。其内油是1221千克。而当携带1500kg炸弹时其内油为2105千克。总体而言,ju88的内油和炸弹总携带量为3600kg左右。
    而b25j型轰炸机的满内油就有3200kg左右,而4000磅炸弹也可以换算成1800千克,炸弹和内油的总量为5000kg左右。比ju88a系列高出了一个档次,(注意,以上换算中ju88的数据选用的是较早型号的数据,所以偏低,但是作者认为即使算上后期的型号,b25j在负荷上依然有优势。)ju88a系列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俯冲,而这对于制导武器来说并不是必须的。在速度方面b25j的速度和ju88a相差不多。发动机方面b25j使用的是1700马力的r2600气冷发动机,而ju88a使用的是1400马力左右的jumo211j型液冷发动机,从防护性和可维护性上来说,b25j的气冷发动机更有优势。(即使内油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