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716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716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雷德尔也表示了支持,所以整个德国海军航空母舰编队立即围绕双发飞机上舰问题展开研究和实验。
    整个工作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自然是由航空技术部门负责的飞机研制和改进工作,以便让飞机尽可能的适应苛刻的海上条件,而另一部分则负责双发飞机在战舰上的整备和运转工作。虽然飞机还没研制出来,但是弄一个等比例模型在机库中和甲板上推进退出,模拟整备还是可以的。结果让人想不到的是,德国空军碰上的第一个难题不是飞机做不出来,也不是飞机太重太大机库放不下,而是整备问题!
    双发飞机看样子很大,但是实际上如果可以折翼的话,那么他们的宽度会比历史上的日本海军的零式战斗机更窄,举个例子,英国人搞过一个舰载版的蚊式飞机,其翼展高达16。4米左右,但是折叠之后宽度却只有8。2米!缩短了整整一半,而零式飞机几乎是没法折翼的。其翼展达到了11米!日本人都可以让零式在相对狭小的双层机库中运作,那么德国人自然可以让折翼后连9米都没有的bf110在较为宽大的单层大机库中运作。
    关键问题是,这东西的重量实在是太大了!2战的飞机定位和补给可都是靠人力的,尤其是定位,每架飞机都是靠人推到指定位置的!一架bf110不装弹药和燃油自重就有5。2吨,这么重的东西想要推到指定位置实在是有些费劲!尤其是当一艘航母上有一个中队的双发飞机需要起飞的时候,带给整备人员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什么?你不信?好吧,咱们举个形象点的例子,大家都推过车吧,一辆朗逸的空重不过1200+千克!而即使以轻著称的零式52式战斗机的空重都有1800多千克,等于一辆半朗逸!而一架bf110等于4个半朗逸的空重!加上近1吨的内油和1。5吨左右的弹药、副油箱、润滑油什么的。这个起飞重量直逼7吨多了!要是完全靠人力推动的话确实太费劲了!)
    对于这个情况,德国人的解决办法是打算把小型汽车弄到航母上,大众甲壳虫和桶车都是热门候选车种,这两种汽车本来就很小,马力也够用所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一代航母整备车辆。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德国人发现双发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如果以德国用商船改进的长达270米的大型航母为例的话,从甲板后部释放一个中队的双发飞机并没有什么困难。
    (这点并不奇怪,历史上的海基版实验蚊式飞机在搭载1发鱼雷2个100加仑邮箱的情况下,总重量高达10。8吨。如此的重量在30节的甲板风情况下,滑跑距离也不过227米左右。当然,蚊式飞机的发动机功率比较大,最大出力高达1640马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海面上不可能没风。而bf110虽然发动机功率有限,但是起飞重量却很低。加上油料和1吨的炸弹也不过7吨出头。)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以bf110双发飞机为基础改进的舰载机在德国海军的大力推动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随着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破和一次次的陆上和舰上试飞实验的进行。德国人在经过研究和总结后认为以现有航母搭载一定量的双发飞机是可行的。但是想要完全依靠双发飞机提供战斗力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双发飞机的起降距离毕竟比较大,一般攻击机180米左右就可以重载起飞,而双发飞机的重载起飞距离至少在210米以上!如果全部使用双发飞机的话,那么整个航母战斗群起飞的攻击机数量必然少的可怜!
    “即使是3万吨的大型航空母舰其甲板长度也不过在250米到270米之间。从210米开始布置双发飞机的话,那么最多可以容纳5到7排,而每排最多放置3架,那么实际上可以起飞的飞机数量不过15到21架。加上前面约20多架的战斗机,实际起飞数量不过是35到41架。这对于一艘长达270米的大型航母来说数量是偏低了。更何况这一切都是理论数字,实际上可以动用的双发飞机数量只会更低。所以,我们必须带上单发攻击机。当然,为了保证单发飞机也可以伴随机群以较高的巡航速度前进,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降低载荷,提高速度,另外一种就是换装发动机或者进一步优化机体设计。”在一次海军例行会议上,一名负责技术的官员这样说道。
    这一刻,木桶原理又一次展现了它的强悍,德国人费劲力气也不过是解决了部分攻击机的巡航速度问题,而整个编队的巡航速度依然不算高。除非德国人愿意舍弃为数众多的单发攻击机,否则的话,他们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王白石、小神、旭日中华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快速机群3
    虽然德国人精通液冷发动机,但是作为一个航空工业强国,其在气冷方面也是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发动机,尤其是在1942年以前,德国气冷发动机虽然不像db和jumo系列那样堪称顶尖,但是功率高达1800马力的bmw801型发动机在刚出来那会也算一流的。bmw801发动机的悲剧不在于开始,而在于后面,1941年底的时候功率就有1800马力左右了,结果到了1944年还没有突破2000大关!所谓的万年1800马力就是说的这款发动机!开始nb,但是历时将近3年还不进步,自然会被持续发力的美英甩出去2条街!以至于最后德国人在设计fw190d和ta152的时候宁可选择本来用于轰炸机的jumo发动机也不用bmw801了,不是不想用,而是没法用啊!气冷发动机的功率还不如液冷高,这不是坑爹吗?!
    (对航空有研究的书友可以查一下,德国使用液冷发动机的战斗机比如说bf109一直是在使用db601和db605等型号的发动机。夜间战斗机,he219使用的是db603发动机。而轰炸机比如说ju88和ju87则是使用jumo211这一类发动机。当然,你要是说跟我说he177作为轰炸机为何用db610,那我就没法说了,毕竟这个规律只针对一般例子。不过作者依稀听人说起过,jumo213原来确实是准备给轰炸机装备的,谭克博士原本更喜欢db603发动机。)
    在这个位面中。虽然技术先进,但是还不至于让bmw801发动机提前8年面世。不过德国人也在加紧1600马力级别的气冷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从数据上看也算可以了。不算先进。但是也能凑合着用。于是乎德国海军开始考虑是否弄一款使用气冷发动机的攻击机来补齐原有舰载机速度较低的漏洞。
    华夏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一个人的运气好,正准备打瞌睡呢,结果有人来送枕头了。而就在德国海军费尽心思寻找合适的舰载攻击机的时候,空军的一份招标报告引起了德国海军的注意。原来德国空军认为bf109战斗机好则好已,但是奈何机体过小,承担的任务也过于单一,只能对空,对地攻击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德国空军打算搞一种既可以空战又可以拥有一定对地能力的飞机!而这一点正中德国海军的下怀!
    德国海军并不要求单发飞机携带太重的炸弹。500kg炸弹即可,800kg的炸弹和鱼雷是要交给双发飞机携带的。而如果以战斗机的底子来弄一款攻击机的话,也许载荷要悲催一点,但是速度应该会更高一些。如果直接弄一款挂起炸弹就可以当轰炸机用,卸掉炸弹就可以当战斗机的飞机的话那就更好了!这将直接增加舰载机的任务弹性。其意义可比单发快速轰炸机要大多了!而且如果招标书上的性能都可以达到的话,那么这款战斗机的可操作性和飞行性能甚至要比现在德国空军准备大量列装的bf109还要好!以至于德国空军考虑在必要的时候逐步将舰载机从bf109过渡到这款新式战斗机。
    而这款飞机就是历史上的fw190,和历史相比,以立项开始计算的话这款飞机比历史上提前了约5年时间!(历史上,最早提出研发fw190的时候是1937年秋季。而正式开始是1938年,第一架试验机fw190v1是在1939年年中。)如果说轴心国中综合性能最好的战斗机是哪一款的话,徐杰个人的意见就是fw190a和d。在历史上,fw190a4刚出来的时候可是拥有每小时670km左右的速度。而且爬升率也很高。滚转更是优秀。无论是从性能还是从战绩上来看。fw190a都堪称1942年最为优秀的飞机之一。德国人以并不顶尖的发动机制造出来了同期最为顶尖的飞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款飞机拥有较强的外挂,在加上一些装甲和其它设备后可以很好的执行对地攻击任务。专门用于对地攻击的fw190攻击机最大外挂重量可以达到1。8吨左右!
    虽然到了1944年,fw190d型飞机出现的时候在同期的p51d以及喷火14这些飞机的比较中并不优秀。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燃油方面。fw190d使用的是标号为87的b4型燃油,不但没法和美帝的标号100、115的燃油去比,甚至还不如fw190a用的c3标准的96号汽油!但即使这样,fw190d和p51d在飞行性能上还是各有自己的优势区域,fw190d在中低空性能会更好一些。而野马d托2机2速增压的福,在中高空会好一些,双方也是可以打打的。当然,你要说航程和综合性能的话,野马自然可以碾压fw190d。
    不过看似美好的未来在目前看来仅仅存在于图纸上,先不说飞机还没开始设计,就连给fw190准备的发动机都问题多多。为了增加功率,气冷发动机就需要增加汽缸,而汽缸增加的太多的话散热就很成问题。历史上困扰fw190早期型号的发动机过热问题在这个位面依然存在。考虑到这款飞机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使用,所以散热问题绝对是个相当致命的问题。而随后的结果就是导致这款飞机的研发进度有些缓慢。
    上帝对德国人还算够意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又为德国人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就在fw190型飞机因为发动机问题而研发滞后的时候,一款性能不错的液冷发动机却进展顺利,这就是jumo211及其衍生型号。和德国其他型号的液冷发动机相比,这款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400马力左右!增加功率后自然可以使飞机的起飞距离更短,飞行速度也更快。于是乎,有了新发动机后,德国人发现只要给原有的俯冲轰炸机换一台发动机就可以解决飞行速度过慢的问题。俗话说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虽然fw190飞机的通用性让德国海军很满意,但是奈何这款飞机出来都不知道要到哪个猴年马月。于是乎德国海军决定先给俯冲轰炸机换装新式的液冷发动机,撑过这段时间后再说。
    到了这一步,德国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部队的初期航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即以bf109战斗机提供护航和直卫力量,以bf110双发飞机改进的舰载双发攻击机作为鱼雷机和轰炸机,以换装了新式发动机的ju90型俯冲轰炸机作为补充。这几种飞机的巡航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400千米以上,和美国人攻击机群每小时不到300km的速度相比完全称得上高速了。而且双发舰载机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0千米左右,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美国海军即将服役的f4f的最大速度。也就是说f4f最多只有一次正面拦截的机会,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那么将再也无法弥补!
    不过这个看似完美的作战体系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德国人为了增加攻击机群的速度固执的坚持单发飞机最大载弹量为500kg。也就是说只有双发飞机可以搭载鱼雷。而能够搭载双发飞机的只有大型舰队航母。而且即使是大型舰队航母,一艘航母能容纳20架双发飞机已经很不容易了,结果载机量近100架的德国主力舰队航母之中只有五分之一的鱼雷机。此外还有30架俯冲轰炸机,剩下的50架全部为战斗机,如果舰队中混编上其它中型航母和航空巡洋舰的话,那么鱼雷机的比例就更低了。而想要击沉一艘战舰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释放鱼雷,有的时候一堆炸弹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用2条鱼雷可能就能结束了。而这样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搭载方式让德国人可以轻易的穿透对方的防线,但是同时却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目标进行雷击,于是在未来的战场中曾经出现过德国人用炸弹重创了对方9艘主力舰,结果最终击沉的却只有3艘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打赢容易打死难!
    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人采用的办法是部分中型航空母舰装载一些单发慢速鱼雷机,等到第一波重创对手后,第二波再用慢速鱼雷机补刀。
    即使这样,德国海军航空兵在战争初期依靠高速机群编队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稳稳压住了英美两国海军。当然,这时候后话,暂且不提。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辰溪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布子伊朗
    伊朗高层在经过一番权衡和探讨之后,认为在协约国集团中唯一可以有效制衡德国,同时也会伊朗发展带来机会的国家只有华夏。而华夏也确实需要一个地区强国作为一个桥头堡来加强对中东的控制。双方可谓是各有所求各有所需。在经过几轮接触和试探后。双方开始就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展开合作。就目前的阶段而言,华夏需要的是在伊朗驻军和获得伊朗的石油,而伊朗的需要是加快整军步伐,同盟国不会给伊朗太多的时间的。
    华夏军事代表团在蔡锷的带领下从土库曼斯坦出发,乘飞机跨越里海进入伊朗。从级别上来看,让大军区级别的蔡锷将军作为团长也算很高了。而伊朗方面则有首相福鲁吉和陆军高级将领出面来探讨伊朗未来陆军发展以及与华夏驻军配合的问题。
    华夏对于自己现在的盟友和未来的小弟还是很够意思的,在前期伊朗军方人员前往华夏后,华夏陆军和空军向伊朗展示了自己几乎所有的家当。其中就包括在意大利打出赫赫声威的海东青大队的各种重型战斗机以及29型重型坦克,甚至连正在研发的华夏版p51石茶隼式战斗机的木质模型都让伊朗军队代表参观了一下。至于各种火炮和枪械都是没有什么保留。原则上,只要不涉及到战略武器,只要伊朗的工业和钱包能承受的起,那么所有武器都可以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