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799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799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诤匠躺狭琾51b都不如!于是乎。在徐杰手中最好用的飞机还是狐蝠式飞机,这款从意大利战争开始就投入战斗,并且在未来还将继续战斗下去的老兵!
    “我靠,这架飞机不会是南海之剑联队的吧?我一个舅舅在那服役呢。他们的标志就是一只雄鹰爪子上抓着一柄利剑。我靠。他们怎么过来的?”当一架架从东南方向飞来的狐蝠式战斗机陆续在库姆机场降落后,一名地勤人员看着飞机上的中队徽章吃惊的说道。他实在想不明白一直驻守在爪哇岛的南海之剑联队怎么会派飞机来到这里!这路程有点远吧!
    “外行了吧,据说德黑兰那边都有从芜湖调拨过去的战斗机。从爪哇岛到这算得了什么?这距离更近的。从爪洼岛起飞可以直接飞到锡兰岛,然后转场到卡拉奇。再加一次油就可以到咱们这里了,德国人虽然占领了伊朗东部。但是如果航线规划的好的话可以从阿富汗折向伊朗。这次上面可是下血本了!据说所有一线部队的狐蝠式战斗机部队都被抽调过来了!”旁边一名同伴故作神秘的说道。
    虽然两名地勤人员所说的有失偏颇,华夏不可能为了这次战斗把全国的狐蝠式战斗机都调过来,就算都过来了,也供应不起啊!不过华夏确实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量的精锐航空兵联队进驻前线,狐蝠式战斗机部队更是重中之重!几乎所有获得过华夏年度空战考核金头盔奖的狐蝠式战斗机部队都被抽调过来!飞机过来了,燃料和保障总要跟得上啊。战斗机数量恶性膨胀了,但是相关保障设施却没有跟上!
    “把在前线的所有轰炸机和攻击机部队撤出来吧,估计这次战争我们用不上他们了!”秦岳大笔一挥将前线剩下的近200架对地攻击机和轰炸机撤出战场,这些飞机或者飞回国内或者暂时封存起来,空出来的物资和补给全部用来供应远道而来的狐蝠战斗机中队,按照秦岳的估计机,一个中型轰炸机中队的物资和后勤与人员可以保障两个狐蝠式战斗机中队运作。再加上临时增加的各种补给,总算把新来的数百架狐蝠式战斗机安排好了!
    除了狐蝠式战斗机之外,华夏还从本土运来了大量的石茶隼战斗机,数量之大以至于让秦岳感到机场无法保障这么多飞机的运作,而徐杰给他的答复让这位自认为很土豪的战区空军司令吓了一跳。“给你们的这些飞机中,有不少就是准备提供零件的,知道你们前线比较困难,等到德国空军开片之后就更困难了,所以我直接把飞机扔过去给你们拆了提供零件,够意思了把?千万别输啊!什么?拆不了那么多?那就当成预备飞机用吧。”
    虽然双发轰炸机走的差不多了,但是电子战飞机和望楼预警机的数量不降反增!德国空军在空中花园行动中的表现堪称惊艳,虽然德国电子战技术水平很一般,但是德国空军却创造性的将各种电子战手段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系,打了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有了英国人的前车之鉴,华夏自然不能步其后尘。
    德国空军空前强大,德国人说从最前沿的堑壕直接炸到德黑兰一点也不夸张。同时因为华夏地面部队进入两河流域,导致了华夏需要防御的空域更大,在飞机数量不是很够的情况下,那么提高调度效率就成为了必然。地面固定雷达站密度不够,那么就只能用望楼式雷达载机来弥补。同时考虑到对方可能会采取夜间空袭的方式,对德国无线电导航的干扰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中,所以在轰炸机大规模撤离的情况下,电子战和雷达哨戒机的数量反而上升!
    虽然徐杰已经竭尽全力来提高伊朗前线的战斗机数量,但是因为场地和后勤的限制,华夏空军依然处于劣势,在百忙之中徐杰还给老伙计彭毅发了一个电报,告诉他必要的时候还要靠自己!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秋风落叶2014的打赏,以及书友韦编3绝、水舞天华、回归lm、快风等书友的月票支持。部分投月票的书友名字记不住了,侧位现在这里说一声抱歉……!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决不退缩2
    “我去,这是给我打预防针吗?”看到徐杰发来电报,彭毅脸都白了,说实话,彭毅还没有在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打过仗,或者说自从飞机投入战争以来,华夏陆军都没碰上过这种事情。前几天还在为己方战术空军的精彩表现大声喝彩的彭毅突然意识到也许明天德国人曾经的遭遇就要落到自己头上来了,心中那个郁闷啊。虽然秦岳表示了前线战斗机数量不会比巴比伦行动数量少,但是问题是这次为了保证从前线一直到后方基地广阔的空域安全,华夏空军战斗机密度肯定会下降,而且为了防止对方战略空军在炸机场的时候顺道把飞机也一起灭了,华夏空军的部署更加分散而且更为靠后,在提高空军生存能力的同时,也肯定会影响对陆军的帮助。
    虽然情况不妙,但是该打还要打啊!作为陆军将领,彭毅从骨子里还是对那些飞在空中的家伙有些不满,别的不说,至少现在分预算的从两家变三家了。德国人能想到必要的时候陆军要靠自己,彭毅自然也能想到。所以早在巴比伦行动刚刚结束,彭毅就为增加防空能力做准备,而这一次,他专门制定了软硬两套应对方案来降低同盟国空军的打击效果。
    硬对抗很简单,就是增加各种高炮,尤其是自行高炮的数量,早在开战之初,华夏就在伊朗囤积了大量用26型坦克底盘改装的自行高炮,这种被称为射手座的高炮系统可以伴随机械化部队行动,武器为两门30mm加农炮。本来是打算安装博福斯40mm高炮的。但是前者和空军的30mm炮通用,而且重量和体积比较合适。所以最终放弃了威力更大的40mm炮。这款自行高炮上装备着独立的测距仪以及陀螺仪瞄准镜,只要瞄准镜套住对手。然后调整光圈和对方机翼宽度持平就可以射击,具体的弹道计算可以交给模拟计算机处理,极大的提高了高炮的精度。而且这些高炮都有独立的电机用来旋转,提高了火炮的反应速度。
    同时为了增加对空袭的预警能力,华夏也适当增加了机动部署雷达的数量。考虑到德国人可能采取的电子战手段,华夏技术人员还专门在雷达上加装了部分反干扰设备,尤其是针对箔条和干扰绳更是下了大功夫,根据实验数据,使用新式反干扰设备后。有经验的雷达操作人员可以从强度高达20倍左右的干扰云中发现目标。为了保证重要的物资集散基地,华夏也适当的增加了大口径高炮的数量,大量的90mm自行高炮被从后方运输到前线。而先赶到的工兵部队也开始在基地周围构筑高炮阵地。
    至于所谓的软对抗吗?看似很玄乎,说白了就是各种骗!草船借箭知道不,就是那个意思!只不过做的更真实一些罢了。正当华夏作战部队在休整的时候,工兵们可是没有闲着,在一群刚刚从总参谋部下来的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开始对华夏各处基地以及前线部队进行伪装。
    “把那些废旧车辆集中一下,他们可以帮我们分担炸弹。另外,我们从家里拿出了一些充气玩具,这东西收起来只有实物体积的几十分之一,但是充气后。从空中看去,很难分辨出真假。还有那些木头天线和各种板材是用来模仿机动雷达站的,希望能骗过对手。”一名军官向手下命令道。这种东西在历史上就出现过。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盟军就曾经空投了大量的假人来迷惑对手。同时也在加莱方向部署电子战舰队。从雷达屏幕上看去,这些小船立即变成了高大上的主力舰。这是华夏第一次大规模伪装。徐杰对此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除了普通的“造假“之外,华夏还需要搞一些高大上的“造假”。比如说伪装雷达站或者指挥部什么的,除了表面功夫要做到位之外,还需要模拟前者的无线电信号。否则的话,当对方发现一个疑似雷达站,结果没有探测到半点电磁波那不就全演砸了?于是乎,在德国人的电子战部队的作战记录中,华夏的对空雷达和指挥部的数量在极端的时间内翻了数倍!
    “虽然奥匈军团被重创了,但是德国人似乎依然从基尔库克的守军中抽掉了一部分部队来加强克鲁格军团的战斗力。从兵力对比上看,德国人在陆空两方面都占据较大优势。南线的德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战斗力恢复较为迅速,我们至少需要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旅的兵力才能维持南线的稳定。然后北面我们可以再一线集中3个主力师,然后留下一个整师以及军区直属部队作为总预备队。”彭毅在一次高级军官会议上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根据最新情报,德国人从基尔库克征集了近两个步兵师的兵力,再加上北线2个装甲师和2个机械化步兵师,对方兵力上有2比1的优势。而且他们还有空军优势,考虑到我们后勤运输线不再那么可靠了,三个师是不是少点啊?”周宣说道,作为一线指挥官,他对上次大战打的多么血腥可是有很深的了解的。虽然后方已经尽全力进行补充了,但是到现在,他的部队实际战斗力也不过战前的8成左右!而北面是4个齐装满员的师和2个炮灰师,这让他感到十分不稳妥。
    “我们手中还有一支伞兵部队,他们装备好素质更是没的说,如果能把他们也放到一线的话,那么将极大的改变我方兵力不足的现状。”周宣想了想又补充道。
    “这些伞兵虽然精锐,但是毕竟是轻装部队,他们的长处在于机动性,而不是正面对敌。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将他们放在前沿当成普通步兵的话那可就太浪费了。如果能把伞兵部队集中起来用来干扰对方后方的话,那起到的作用会更大一些。”一旁的徐怀德说道。
    “后面可是有2个步兵师啊!在没有阵地依托的情况下。轻装伞兵部队和步兵师交手也不占优势啊。双发的火力构成就决定了伞兵除了在轻武器上有些许优势外,重火力方面完全劣势。如果是防守的话,还可以获得军直属火力的支援。而要是出去游击的话,连这点火力支援可都没有了!”周宣反驳道。
    “不一样的,德国人找来的两个步兵师只不过是架子货。各位想想,土耳其人的装备相当一部分都给了德国人。奥匈帝国和我们更是连续打了两次,他们的重装备还能剩下多少?人员可以从基尔库克抽调,但是装备呢?德国人的补给优势没有那么大,不可能一方面迅速恢复被打残部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又成建制增加新的部队。毕竟南部的巴士拉港吞吐量有限,北面的中东铁路运输能力也有限”田勇的意见更倾向于周宣。田勇不相信这些仓促组建的步兵师能有多少战斗力!
    “硬拼绝对是不行的,对方总体实力比我们强上一截。尤其是空军优势,在开始的时候会很大。如果我们结硬阵打呆仗的话那么就和我们当初在和南线德国师的交锋情况一样,不过是双方对换了一下而已。优势一方从来都希望和对方硬拼,如果我们将全部精锐集中在一线的话,那么德国人会很高兴的,一旦主防线被洞穿,我们连稳定战线的机会都没有!”彭毅看了一眼有些难堪的周宣后继续说道。
    “当然,周师长说的也有道理,敌我双方兵力差距巨大。如果没有足够兵力的话,肯定挡不住德国人的地空联合攻势。对方占据主动,我们要根据对方的战术来确定我们的计划,所以我们需要时间。不能趁早的和对方撞在一起。如果对方4个主力师全部上阵的话,我们正面的压力会很大,但是他们后方会空虚。他们部署就会像一只藏獒一般,铁头豆腐腰。我们如果能抽出一支机动力量来攻击对方后方的话肯定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如果他们留有余力的话。我们倒是可以依靠防线和他们消耗一番。我们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投入最为强悍的力量!”彭毅算是给双发来了一个折中,把精锐的伞兵部队留在预备队中。同时也不轻易撒出去。
    作为华夏在中东的最高级别指挥官,彭毅所要考虑的事情远比手下的师长们要多得多。在前线的师长们只用考虑当面之敌和手头的本钱,而彭毅则需要考虑南北两线的情况。总体来看,华夏北面的压力相当大,德国空军在开始的时候优势会极大,秦岳的空军需要抽出相当一部分兵力留着对抗德国人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在对方统治天空的情况下,华夏陆军悍然和对方死磕是极不理智的。所以他采取一个拖字诀。通过一道道防线消耗对手,赌德国空军在秦岳的空中防御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当空中形式发生改变的时候,再和德国陆军进行决战!
    所以,为了让德国空军首先发动全面攻势,彭毅必须让进攻的德军感到各种腻歪和不适,通过多道防线和大纵深来消耗对手就成了彭毅必然的选择。为了让德国空军和陆军的总攻能错开,至少是在德国空军总攻的时候,德国陆军不至于和华夏主力碰上,彭毅必须在开始的时候小心的隐藏己方主力。随着距离的增加,德国空军的滞空时间也会缩短。当德国空军拼的筋疲力尽的时候,彭毅才会拿出雪藏的主力和德国陆军交手!
    也许有人会问,德国空军难道不会和陆军协调一致后再动手,怎么说呢?双方之间的战略目标不同导致了双方在作战步骤上难以协调。首先陆军关心的是空军如何保证自己头顶的安全并且如何帮助自己攻陷对方的阵地。至少一线德军指挥官是这样想的。而空军在考虑前线战术支援的同时还要考虑对地方纵深目标的打击!尤其是对对方机场的打击。虽然德国空军优势比较大,但是也远远达不到巴比伦行动末期华夏空军对奥匈空军那么大优势!那场交战中奥匈空军到最后已经几乎被逐出战场,华夏战略轰炸机部队可以肆意攻击。而这一次,华夏好歹还是有几百架战斗机和完善的高炮防御体系。而且还可以从国内源源不断的补充战斗机。为了能较快的削弱华夏空军的战斗力,德国空军在对前线目标实施空袭的同时还要抽出一定的兵力对华夏后方机场进行战略轰炸!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德国空军有两个作战目标,都需要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