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异界帝国全面战争 >

第81部分

异界帝国全面战争-第81部分

小说: 异界帝国全面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三个方向的入城主干道进入希伦斯城这一古老的首都。

    正如政府的宣言一般,没有任何一支武装部队出现在街上抵抗鲁蒙军队的入城,身着青蓝色军装的线列步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城市中心的王宫,最后将国旗高高插在王宫城墙的塔楼之上。

    希伦斯城,终于沦陷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处置战俘

    1754年8月11日,希尔迪王国首都希伦斯城被鲁蒙军队接管,正式陷落。

    当天晚上,留守的希尔迪外交大臣作为国王指定的谈判人员,与入城的鲁蒙军队高层接触,希望能够停止战争,让两国重归和平,为此他们愿意割让已经被占领的南方大部分领土,并赔偿鲁蒙共和国在战争中耗费的军费等等。

    不过,希尔迪人提出的和平请求并没有被接纳,与外交大臣接触的第四军指挥官格雷尼鲍德温中将只是假模假样地应付了这个小老头,随后直接让人把他送往安克顿城让外交部的人去应对他了。

    鲁蒙军队的征途并没有在占领希伦斯城以后就停止,第四军只是在此地停留修整了几日后,便继续开拔北上,征服还未被征服的希尔迪王国的领土,第二军则是留在希伦斯,负责处理那些投降的希军士兵和稳定城市秩序。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在希伦是城陷落之前,在首都地区投降的希军士兵林林总总加起来居然有超过四万名士兵,这些俘虏中大部分都是战争爆发后征募的新兵,并且其中军官和士兵的对比例差距严重悬殊,不用说,全是鲁蒙兵的军官狙杀战术的功劳。

    基层军官大量缺失换来的是士兵战斗力严重下降,连带着战意、士气和纪律都都受到了影响,就算是进了战俘营以后,因为缺少军官的约束,士兵们相互之间斗殴的情况也常有发生。

    如此多的战俘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至少在新占领区内的局势还没稳定下来之前是一个巨大的隐患,鲁蒙军队不能轻易地就将这些溃兵释放归乡,他们在回到家乡以后,很有可能再度被迫应征入伍,成为希尔迪军队的生力军。

    不放回去的话,在战俘营内无所事事的战俘们只会每天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这还只是小事,更要命的是,他们还有可能被煽动起来掀起暴动,带来更大的麻烦。

    放不能放,杀俘自然也是第一个被排除在外的选项,一旦第二军敢下令将这些俘虏全部杀死,相信第二天整个希尔迪王国都会被激怒,不仅是还未被征服的区域,那些被占领区内的平民也会再次暴动起来,让原本被宪兵稳定下来的局势再次动荡。

    这个棘手的问题很快就被特快加急送到了查理面前,让将军们行军打仗他们在行,可让他们搞这种和内政有关的,那可就触及到他们的知识盲区了,因此也只能交给国民议会,让国民议会讨论出一个办法来。

    不过这种小事完全不用让国民议会专门讨论,查理半路截下了这个问题,他只思索了一番,便有了相应的办法。

    还是老办法,给战俘找点事情做。

    查理是准备征服整个希尔迪王国的,再不济也要将希伦斯以南的国土全部吞并,如此广袤的领土自然需要城市治安部队的维护,另外还有为了应对抵抗组织而组建的宪兵大队,这三种单位完全可以从战俘里征募,把他们送到鲁蒙国内的系统兵营接受军事训练,转换为系统部队,就可以为己所用了。

    除此之外,希尔迪南方的许多地区都被战火波及,许多建筑变成废墟,如果俘虏们不愿意参军,他们就会被送往南方各个地方参与战后重建的工程之中,只要保证他们不会闲下来闹事,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战俘们还没有拒绝的理由,因为他们参与战后重建的工程很有可能就是在自己的家乡进行,再加上他们也不是去打白工的,当地的新政府会为他们包吃住还分发工钱,有着如此好的待遇,相信没有战俘会拒绝。

    查理给出的回信很快就送到了希伦斯城,在他的回信送到第二军高层手中以后,信中提及的办法便得到了采纳,各个战俘营内随即进行了划分,愿意参加警察和宪兵部队的人被挑选出来,送往鲁蒙国内接受训练,不愿意的则是分批送往占领区内的各个城市,由当地的新政府接管并监督。

    出乎意料的是,战俘们并没有因为是为敌人而战的原因抵触参军,他们中还是有很多人向往着进入城市警察部门和宪兵部队,因为这两种岗位都是固定的长期工作,像是另外一种去参与战后重建,只要工程结束或是战争结束,他们得到释放,这个工作也就终止了。

    而警察和宪兵就不同了,这两个工作岗位都是长期的,会一直干到他们年老退休位置,那些对未来生活很有“远见”的人就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个。

    不管战俘们的选择是什么,四万多名战俘很快就得到了分配,断断续续被送离希伦斯城外的战俘营,而在同时,希伦斯城的局势和秩序也得到了稳定,在征服者的努力下,大量食物和日常生活用品被送入城内,填补了因为战争而产生的缺口,市民们也在基层官员的走街串巷大声吆喝中壮着胆子走出家门,前往附近的市场采购物品。

    南方占领区的治理政策在希伦斯城也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这座城市就从战争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市民们开始恢复正常生活,除了那些街道上随处能够看见的身着青蓝色军装的鲁蒙士兵和高高悬挂起来的鲁蒙共和国国旗还在提醒着当地居民外,一切似乎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哦,这是对于那些平民来说,对那些没有逃离首都的希尔迪贵族来说可谓是从天堂坠入地狱,希尔迪贵族们不管其身份如何,在城市易主后很快就被鲁蒙士兵闯进家门,全家都被以各种罪名抓捕入狱,他们的家产也都被悉数充公,平日里犯下的罪行也在调查中。

    这些贵族毫无疑问将会成为希伦斯城易主后的第一批牺牲品,他们将用自己的生命减轻当地居民对征服者的抵触情绪没有什么要比亲眼看着欺压在自己头上的贵族被处死更能收买这些居民的人心了。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第一百七十八章 停战

    希伦斯市的陷落不仅对交战中的鲁蒙和希尔迪两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周边各国也同样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尤其是还在与鲁蒙共和国交战的贝基王国和恩克兰共和国。

    哦,还有那个在胜利前夕选择了投降的恩哥特王国,在得知希伦斯城被曾经的盟友攻克后,恩哥特国王当时就气得捶胸顿足,直呼后悔,一怒之下还罢免了当时提出议和的几个大臣官员,表示如果不是他们几个愚蠢的意见,王国不仅不需要给希尔迪人付出战争赔款,还能作为胜利者让对方给自己交付战争赔款。

    不管恩哥特人再怎么懊恼悔恨,木已成舟,他们在胜利即将到来之际签署了屈辱的和平协议,每年还要给敌人交付战争赔款,当然他们也可以拒绝赔款,但代价水他们的国际公信力将会极大的减少。

    恩哥特人倒是没想过他们曾经的盟友可以猛到一仗就把希尔迪王国干碎吞并了,惯性思维让他们以为鲁蒙人会在占领敌国首都后收手,准备签订停战协议,见好就收。

    不仅恩哥特人是这样想的,贝基人和恩克兰人也怀着相同的想法,他们都担心鲁蒙人在结束与希尔迪王国的战争以后,将这个战场的军队调往其他战场,增加己方的前线压力。

    为此,处于内忧外患状态的贝基王国第一个做出了反应,他们当机立断派遣使者向鲁蒙外交部提出停战议和的请求,为了让表达出自己的诚意,他们愿意解除与希尔迪王国的一切外交条约,并提供高达三千万银币的战争赔款。

    面对贝基王国提出的议和条件,查理并不觉得满意,战争从今年四月初爆发,一直持续了四个多月的时间,鲁蒙共和国政府在军费上的支出就已经超过了一个多亿的国民币,贝基王国只想花三千万银币就脱离战争泥潭可真是痴人说梦啊!

    在查理的授意下,外交部没有马上拒绝贝基王国提出的议和,他们对战争赔款的数量提出了质疑,要求对方将赔款至少增加到九千七百万银币,否则战争将会继续进行下去。

    至于为什么提高到九千多万,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贝基王国内部同样有着严重的经济危机,贫富差距严重,财富都集中在顶层那群人和贵族手中,单靠国库支付这笔赔款恐怕有点难度,依照贝基国王的尿性,债务最终还是要转移到平民头上,然后让更多本就被沉重赋税压得喘不过气的平民加入起义军。

    依照中央情报局对贝基国王进行的人物评估,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他是不可能从自己的内帑掏钱的,那位封建君主就好似传说中的恶龙一般,守护着自己领地内的财富,不然别人有着觊觎的机会。

    在鲁蒙外交部提高赔款金额的消息送回贝基国内后,没过多久,留在安克顿的贝基外交官就收到了同意条件的回复,除此之外,还要求在条约上附加一条:鲁蒙共和国不得资助贝基王国内部的叛乱势力。

    这让外交官深感吃惊,不过很快他就知道原因了——在谈判的同时,鲁蒙第三军并没有停战,而是加大了攻势,似乎是在给贝基方面施压一般。

    而在同时,其国内的叛乱也愈演愈烈,那些声势较大的叛军队伍似乎得到了某种势力的背后支持,不仅武器装备快要和官兵齐平了,队伍也开始正规军化——他们逐渐能够组成整齐的线列投入作战,战术也从一开始的一波猪突变成线列互射。

    不用说,这背后的支持者一看就知道是鲁蒙共和国了,除了鲁蒙人以外,还有哪个国家有理由插手?

    贝基外交官不觉得后面加的这一项条件能起到作用,鲁蒙人怎么可能会承认啊,又没有被抓到实质性的证据,这要是换做是他,他也不会承认。

    和这位外交官料想的一样,鲁蒙外交部长亚森毫不犹豫地否认了他们资助贝基叛军的行为,甚至还反客为主,谴责贝基人将这个锅甩到他们头上。面对鲁蒙人装傻的厚颜无耻的行径,贝基外交官表示已经见怪不怪了,他无奈地耸了耸肩,很熟练的将这个话题跳过去,直接讨论起最重要的战争赔款的内容。

    这一环节并没有出现什么差错,双方没有再提出什么新的条件,很快就确定了统一的意见,随后各自在起草完成的合约上落下签名,并盖上具有法律效应的印章。

    合约签订的当天晚上,安克顿市内的顶流报刊就刊登了这一合约的内容:

    《1754年安克顿市合约》

    “贝基王国断绝与希尔迪王国的一切外交协议,并赔偿鲁蒙共和国共计九千七百万银币,拆除两国边境一侧五十里以内的军事据点。鲁蒙共和国将滞留在贝基国境内的军队撤离,归还已占领地区……合约自签订的即日起生效,双方正式停战,任何一方不得擅自重启战端。”

    合约公布的当天晚上,贝基王国的外交官在外使公馆的房间内收拾着自己的物品,准备和随从们一起离开这个国家,返回祖国,就在他收拾的时候,街道上狂欢欢呼的人群发出的喧闹声汇聚起来,穿过单薄的窗户,涌入他的房间内,让这位外交官的动作不由得停滞。

    他下意识看向窗外,刚好看见城市的半空升起数个白色光点,那些白色光点在半空炸开,形成一朵朵美丽耀眼的烟花,一时间也让城市的上空有如白昼一般,炸开时绽放的光亮透过窗户照在这位外交官的脸上,将他眼中的灰败照得一清二楚。

    欢呼和烟火是属于胜利者的,对于他这种失败者来说,就只有灰溜溜地返回祖国,回到那个狼烟四起的祖国——外交官的心里也非常清楚,他亲手签署了这份屈辱的和平协议,就等于背下了这一口大黑锅,等他回到祖国以后,为了平息战败的屈辱感和愤怒,国王很有可能将他作为替罪羊处置。

    一想到这,他的心里满是绝望,虽然在接下这个任务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命运即将到来之际,他却没有了之前的淡定。

    24k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全民抵抗

    安克顿条约的签订无疑带给了还在抵抗的希尔迪王国和恩克兰共和国一记重创,尤其是被贝基军队牵制的第三军得到了解放,除去留下必要的边防部队外,其主力得以浩浩荡荡地向南方战场支援而去。

    在得知第三军直接朝南方赶去以后,逃亡北方的希尔顿政府不由得长舒一口气,他们只面对了敌人的两个军就被从南部杀穿,首都都沦陷了,这要是再加入一个军的兵力,那完全不需要再抵抗下去,干脆点,可以直接投降了!

    不过就算没有第三军的参战,他们的处境也不乐观,在首都地区的军队悉数投降后,还拥有战斗力的希尔迪军队就只剩下了先前北上进攻恩哥特王国的一个军和一些零零散散的残部,这些军队还大多因为首都陷落的因素士气低落,几乎每天都有出现逃兵。

    可以说,希尔迪人完全是苟延残喘,他们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在南方,本就因为痛失主力而举国震动的恩克兰共和国还没从希尔迪首都沦陷的消息中缓过来,很快就又被贝基王国退出战争的消息砸得七荤八素,等他们好不容易把这个震惊的消息消化以后,就马上得到了另外一个重量级的消息。

    鲁蒙第三军南下了!

    和正在与他们交战的第五军不同,正在朝南方战场赶来的第三军可是历经战阵的精锐老兵部队,他们的战斗力比第五军这支新兵部队要更胜一筹——最重要的是,由新兵组成的第五军都能歼灭他们的主力部队,他们很难想象这支老兵组成的军队的战斗力会有多么恐怖。

    第五军的表现的确让恩克兰人感到恐惧。

    在维克多的指挥下,在贝克顿滩头登陆的恩克兰第三军被反包围在贝斯兰城外,经过数日的激战,同样由新兵组成的恩克兰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