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108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108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细节就能见证一个人的做事风格。

    通过这份讲话稿,就能感受到眼前这位年轻导演的专业和细节。

    马小伟是很乐意与眼前这个年轻导演打好关系的,尤其是这位年轻导演目前体现出的创作方向是军事抗战电影,而国内抗战必然涉及到委员长这一个人物,现在打好关系往后就能多多合作了。

    此刻聊天就是一个相互认识的过程,李南池和马小伟两个人聊了有两个多小时。

    两个人聊的就是历史上委员长这个人物。

    能够跟专业饰演者去对话饰演的历史人物,李南池很重视这种机会,日后自己拍摄的许多作品里不会缺少这一人物,多一份了解更有益于镜头的呈现。

    因为导演聊天,三毛剧组今天也就没无缝链接的开拍。

    全剧组干脆小歇了一下,第二天剧组全体在凌晨五点早起,先拍一段“最高长官(委员长)视察抗战前线的场面”热身。

    拍摄的场地是一栋四面环绕的两层木楼,全木质建筑,位列沪都文保建筑名列。

    有着“五个一”的光芒开道,借用这栋文保建筑并没费事儿,说不得建筑管理方还能在建筑物介绍牌子上加上一句:“三毛电影某某片段取景地”的字样。

    进入这栋保护性木楼之后,道具组先是在庭院中央搭建了一个升降台,李南池拿着“大声公”站了上去,开始指挥镜头架设、标语布景。

    “待会儿拍的时候,不要彩色镜头,用黑白镜头”

    原版三毛电影里,用了不少以假乱真的黑白镜头,有些以为是历史镜头的剪辑但实际上就是剧组自己拍的,这种以假乱真的手法李南池决定借鉴下来。

    说完摄影组这边,李南池开始指挥群演的站位:

    “中间站着太稀疏啦,要前胸贴后背啊,讲究一点好不好?聆听领导训诫,怎么能站得这么疏呢?这要是落谁的脸?挤一挤,挤一挤!这二十平至少得站上五十个人,要挤挤囔囔,氛围才热烈嘛”

    最后在李南池的“挤压”要求下,这栋小木楼里塞下了一百一十多个人。

    “马老师,到您上场了。”布景完毕,剧组工作人员通知马小伟上场。

    换上一身委员长标配的墨绿军服、光着脑门的马小伟走到二楼栏杆的台前。

    站在竖起来的青天白日旗下,战术挥手致意

    这开拍之后,除了拉全景的高置镜头,摄像组大半出动,扛着一个摄像机沿着走廊往前走,镜头走过时候,每个人依此扭头看过来,蒋越饰演的三毛混迹其中,淹没在人海。

    这一场只是预热场,不需要讲话,只需要在镜头之前叉腰挥手。

    对于经年演绎委员长这一历史人物的特型演员而言,动作已经十分自然流畅,一把手的气质浑然天成。

    马小伟叉腰挥完手,接着就是跟有功将士(士省略)们来合影留恋——流血是士兵的事儿,拍照上报是将军们的。

    当然,英雄也是可以上镜的。

    所以,人群之中观望的三毛也被叫了进去。

    饰演三毛的蒋越在旁边长官们的介绍下,整顿着装、神情激动的向饰演委员长的马小伟挺腰收腹敬礼。

    李南池手一招,穿着旗袍的女人们手拿鲜花束和刷着“智勇双全”字样锦旗走了上去。

    按照预先的动作设计,马小伟过手了一束鲜花然后转身送给旁边的将军,至于锦旗,则是伸手和蒋越各持一边。

    到拍照之时。

    两人各持锦旗一边变成了蒋越两手端举、马小伟双手交握于腹前。

    锦旗只有一面,自然不能所有人都蹭照片了,原本站立于后的所有将军们分别立于两侧,将镜头几乎全部让给了二人。

    照相机前的摄像师不太满意,伸出右手,往上抬了抬。

    于是饰演三毛的蒋越手臂往上抬了抬,一下子遮住了大半个脸。

    照相的胳膊再往上抬了抬。

    然后白光灯一闪,照片里的三毛只剩下三根毛耷拉在锦旗的杆子上面

    这场“委员长视察前线将士”的戏码从准备到拍摄完成,整整花了一天的功夫。

    接下来的大场面戏,也是平均以一天到一天半一场的速度往下推进着。

    一周后,就剩下最后一场:阅兵讲话场。

    这场戏,李南池也是提前联系了一个重量级群体。

    剧组转场到沙场之上,七百多号人笔挺的站成方针队列。这种阅兵的戏,没有军队群体的助力,根本整不来。

    为了剧组的最后这场戏,李南池是提前协调了半个月各方联络,就为了今天这最后一场。

    “噗啦啦啦!”一辆卡车驶入了沙场之内。

    道具组长从副驾驶车位上下来,擦了额头上的一把大汗,“李导,咱们订做的迫击炮1比1模型全拉过来了。”

    “嗯,不错。”

    李南池走到卡车屁股后,拿起一个模仿当年民国各式样迫击炮的模型,这些迫击炮1比1复原模型,主要以当年金陵武器制造厂生产的八二式迫击炮式样为主,样式原样复原,炮管都是正儿八经的无缝钢管。

    制作这些模型可是花了红星厂一大笔资金的,够姜苗苗去卖两大集装箱的文化衫了。花这么多钱,这些模型也不是一次性的,拍完之后会用到以后的抗战题材剧中。

    骄阳之下。

    一开拍之后,基本就没有服化道这些人什么事儿了。

    看着眼前一个个队伍方阵走过,姜苗苗看了一会儿后回到拍摄场外。

    “都装点好了没?”

    服化道的工作人员点头,“嗯,都装好了,每个手袋里面都有一件三毛新款文化衫、钱包、腰带。”

    姜苗苗为杀青准备了两百多件三毛文化衫以及各式,不仅印刷了三毛图案,而且有三毛电影相关字样,作为杀青的纪念礼物。

    夕阳逐渐西斜。

    “咔!”

    远处拍摄场上,李南池看了一遍监视器的回放,确定没有问题之后,起身喊停。

    呼吸了一口沙场上的空气,朝着站起来的剧组众人道:“咱们——杀青了!”

 第209章回京喵总的勃勃事业心

    短短五个字,李南池的声音里带着颤音。

    继《地雷战》、《地道战》两部电影之后,这是自己完成的第三部电影。

    每喊一次杀青,李南池的心中就会涌现出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是从另一个闪闪发亮的时空长河中,成功摘出了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然后镶嵌进这个时空。

    此刻手放在监视器之上,这种感觉尤甚。

    感谢完助演群体之后,出了沙场。

    李南池给红星厂的陈婷发了一条讯息,让她按照《地道战》的标准,准备一批物资无偿捐给这个提供助力的单位。

    晚上的杀青宴开席前。

    众人拍了一张合照,上传到三毛电影官脖之上,配文“我们杀青了!”五个字。

    照片之上,每个人穿着三毛的文化衫,举起果汁杯,围拢在一起。

    动态更新之后,关注三毛的粉丝以及被漫画、动画积累的观众粉纷纷在评论区留言:

    “恭喜杀青,期待上映!”

    “期待真人版的三毛。”

    “同样的年纪,我还在读书,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完成了第三部电影。”

    “”

    与此同时,因为有行程在身、没参加杀青宴的侯永、伊妮,也在动态更新之后,艾特官脖发表了自己的感谢。

    尤其是二千多万粉的伊妮,其粉丝群体也是涌入官脖来一了一波打卡。

    开席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

    李南池把蒋越叫到跟前,闲问道:“演完三毛后准备做什么?”

    蒋越放下手里的果汁杯,“嗯,妈妈说带我去迪士尼玩一圈吧。”

    李南池点了点头,“嗯,玩一下也好,从三毛这个角色中走出来,重新回到生活中,那什么时候回去?”

    “回去啊,应该是乐园逛一圈就会回去,学校早已开学了。”

    李南池手指嘀嗒着桌面,“还能静得心下来上学?”

    蒋越挠了挠头,小脸上带着一点茫然,想了想然后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的。”

    从瓢城艺术高级中学的一个平凡初中生,到成功应征入选出演一个国民级漫画形象的角色,再到完成演绎,这整个过程一下子就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拉了个大弯绕。

    蒋越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如以前一样,默默的在学校里学习。

    只知道,在没有参演三毛这个角色之前,自己也追星,也渴望着未来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舞台上的明星,可是现在,以往的梦想似乎已经变得触手可及。

    对于这即将到来的动荡未来,蒋越心中有期待、有忐忑、又茫然,这种心态下,他确实已经不知道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

    看着蒋越显得茫然的脸色,李南池说道,“我只是一个建议,你愿意听就听。”

    “李导你说的,我肯定听。”蒋越端端正坐好。

    “戏拍完了,不用这么拘束。”李南池拍了拍蒋越的肩膀,“书还是要读的,现在戏是杀青了,六月份就会上映,到时候你肯定会迎来一波曝光度,活动可以参加,但希望你”

    李南池对蒋越这个孩子的印象很不错,能吃苦很灵性,他不希望这孩子因为三毛的曝光而过早透支了这股子灵劲儿。毕竟蒋越这个孩子是自己从全国那么多应征者中选出来的,他希望这个孩子往后能走得更远,而不要陷入即将到来的六月繁华中无法自拔。

    “嗯,我妈说了,让我做好文化课,就算要拍戏也请家教,这样以后也考燕影。”

    “你妈说的?自己呢?你喜欢表演?想做明星?”

    蒋越挠了挠头,“我啊,我没什么想法,就感觉好像这样下去也不错的。”

    李南池闻言就了然了,蒋越这孩子并没有啥人生目标,他不抗拒以后成为一个演员,这个时候家里帮他确定一个,走着走着,也就成为他未来的一条路了,而此刻看来,蒋越多家庭对他也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路线。

    杀青宴后,各自散伙。

    剧组先行一步回京,李南池在家里停留了一天,然后在四月十五号,在开学后的两周实习周将过之际,踏上了回京之路。

    回京的高速路上。

    不用一睁眼就考虑今日戏份怎么去拍摄后,有了大把时间的李南池玩着手机,浏览着网上关于三毛动画的评价。自打自己开启了从军记电影项目,动画这部分就抛给动画组独立负责了,好长时间都没特意关注过动画的观感。

    改装的长沙发座位对面。

    穿着一件栗色布裙的姜苗苗一个人趴在安置在房车内的小圆桌子上,胳膊压着一个小本子,手里握着一支笔,精致好看的眉头紧簇在一起,下巴抵在笔头上面。

    不知道在沉思着什么。

    李南池抬头看了一眼,然后低下头继续自己的滑屏,翻了一大坨评论过去后,再抬头,姜苗苗还在低头沉思着。

    “再皱眉就成老树皮了,苦大仇深的想什么呢?”

    李南池手机放到桌上,探身上前轻轻弹了一下姜苗苗的额头。

    姜苗苗挠了挠腮帮,叹了口气的说,“网上盗版太猖獗,我好多周边卖不动了。”

    “盗版?我不是从一毛注册到三位数毛了么?怎么可能还有盗版?”

    姜苗苗翻了个白眼,“你是大导演,高高在上高屋建瓴,哪里关注这些事儿?你知道光淘猫网上就有多少三毛的变异周边嘛?你说人家盗版,但人家能挑出无数个不相同出来。”

    即便是这个对版权保护相当严格的时空,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也做不到严格禁止,何况“文化周边”这种东西,仿冒者在原基础之上的些许改变就很扯皮了。

    “那你这空对着一张空白纸,能想出个什么?”

    姜苗苗反驳,“谁说我想不到的?这大论调不是天天在喊:创新力是核心竞争力么,我也要在产品上继续做竞争!”

    “还要拓展?你连不粘锅都卖了!”

    “不,不是拓展,我有点思路了,就是还没想好。”

    姜苗苗歪着头,笔头不断的滴答着下巴,眼神里不断闪烁着思路。

    “说话就说话,歪什么头,小心脖子崴了。”

    李南池双手给她头扶正。

    好像是追了某个肥泡剧开始,姜苗苗染上了说话歪头这个恶习,说话的时候,睁着大眼睛,歪着头,似乎感觉这样子的自己很可爱可萌。

    “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什么想法你就写下来,不然越在脑子里想就越乱成一锅粥!”

    “也对啊,有道理!嗯,那你不要打扰我。”

    说着,脱鞋转身对着沙发靠椅,给了李南池一个后脑勺。本子搭在腿弯上,拿着笔开始头脑风暴起来——

    一股子勃勃事业心的样子。

 第210章 讲座邀请时光凝固

    华夏大地幅员当真辽阔。

    只感觉过了一个高速路边界碑后,窗外的光线陡然变得昏暗,折射进车窗的阳光消失,车窗之上迅速浮上一层水珠。

    这场异地的暴雨来去都很快,房车往前过了两道桥之后,阳光又重新折射进来,在车窗上凝结的圆润水珠上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彩。

    汽车一路往前疾奔,经过雨露折射过的阳光透过车窗,安静的房车空间内,姜苗苗突然拍案而起:

    “我要砍掉一些旁枝末节,做精品,做高端,做文化,做信仰!”

    声音才刚落下,姜苗苗脸色就是一变。

    “咝!”

    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往地上一瘫——腿麻了。

    “你快扶我一下。”

    姜苗苗伸出求助的手,自己想要站起来,可是又用不上力,下半身像是失去了一般,很难受可是又不疼。

    李南池起身,抓住姜苗苗的手腕,给一把提溜了起来。

    “哎,我站不住。”

    李南池手里的力道一松,姜苗苗的身体就犯踉跄,赶忙伸手抓住一旁的座椅靠背边沿,然后一点点的往座椅上挪。

    李南池给她往着座椅上抬了一把。

    “抬腿。”

    姜苗苗乖乖的把腿伸了过来。

    李南池替她揉着脚丫子活络血脉流通,“谁让你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