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121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121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座率低,主要是因为这里不像香岛、妈港那两个地方被三毛在大陆如日中天的名气浩荡冲刷着,名声传过去很快。而湾岛之间的一道海湾,确实隔开了不少来自这部电影的相关新闻。

    苏志杰有些不满那个大陆影视公司的迟钝,片子首次入湾,都不主动过来搞些上映宣传?

    就来了这么一点观众过来?

    这让苏志杰有些失望。

    要不是朋友推荐说这部电影在大陆名声很大,是大陆那个天才少年导演的力作,他是不愿意来看这种“裸奔”电影的。所为“裸奔”电影,就是制片方没有任何宣传,就突兀在影院上架的电影,看这种“裸奔”电影,有点掉他的身份。

    诚如苏志杰想的这样,红星厂这边对于三毛进湾之旅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还是人手不太够的原因,这些天红星厂影视部组建了香岛组,专门负责香岛、妈港的三毛上映事宜,这已经牵扯了大部分的精力,对于湾岛,无力顾及。

    苏志杰坐下来之后,随着播映前的广告结束后,影片正式开始播映了

    “我本以为‘喜剧集大成之作’是内陆人的自卖自夸,原来是我自己井底观天了……年轻让人害怕啊,或许这将在未来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是啊,真是鬼才导演,喜剧才情可以跟星仔一比了。”

    散场之后,播映厅包间里的人走出来,撞见之后,彼此边走边谈自己的看法。

    “这部电影的喜剧手法运用,确实炉火纯青了,很难想象,一个大学生是如何有这种好的镜头设计感的。”

    “是啊!”

    感叹之声,一路相随。

    星美院线的2号播映厅内,助理站了起来。

    为了避免与散场人群相撞,他们是在位置上多坐了五分钟。

    精干的女助理脸上很是复杂,人家的作品就放在眼前,自己看了一遍,不服气也得服气了。

    “走吧。”

    星爷戴上口罩,站了起来。

    两人走出影院,结果就有旁边的狗仔盯了上来。

    在港岛,狗仔的功力,不输内陆。

    狗仔的话筒飞递过来,“星爷,您是来观看《三毛从军记》这部电影的嘛?”

    “请问您对这部电影宣传的‘喜剧集大成之作’怎么看?”

    “有人称,李南池是内陆新一代喜剧之王,您怎么看?”

    “”

    一个个问题飞速袭来。

    虽然这些狗仔也知道,星爷基本不会回答话筒问题。可工作总是要抱有希望的,万一开口了呢?

    一旦开口,随便剪点东西出来,那就是新闻嘛。

    助理护着星爷一路往车走,直到狗仔越围越多,即将无路可走之际,星爷看着话筒说:“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作品,希望有机会可以交流。”

 第235章睁眼看内6吧

    吱嘎——

    星爷突然出声,旁边狗仔有些错愕。

    习惯了星爷对路边采访无感不说话,这突然冒出一句,幸福来得有点突然。

    精干的女助理见缝插针,趁着狗仔错愕,护着星爷登车离去

    只在当天,就有新闻风声传出来——

    “星爷的认可,新一代喜剧之王的诞生?”

    “星爷评三毛:名副其实,希望有机会可以交流。”

    大大小小推送号上,出现了大量重复性的标题,怼着星爷的一句话就是一顿扩散联想。

    一会儿是星爷观影后给出高评价。

    一会儿又是星爷观影后黯然离开,感叹自己江郎才尽,后生可畏。

    反正说法是不停的变幻,纷纷报道中,早已经不是星爷的原意。

    所以面对狗仔,很多明星直接就是抬腿走人,只要开了口,不管说了啥,都会跟你整出五花八门出来。

    当然,这是小格局狗仔去干的事儿,不谈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都看能爆出多少料、编出多少捕风捉影。香岛的影评圈和业内人,自然不会去做这种没啥格调的事情,他们更关注片子本身、

    这些人是有着港片的一种历史责任感的,想到自家日渐落寞的港片,本来他们心中还有些认为,三毛被封为“喜剧集大成之作”是内陆影视自己自卖自夸、为了电影营销而营造噱头,但一遍看下来,已经不言自明。

    “我很服气。

    我相信不少同行,在这个夜晚失眠了。

    心中不禁在问,大陆的喜剧电影已经到达这个地步了么?

    看完《三毛从军记》,角色形象的生动让我记忆深刻,但更深刻的,是完成这部电影的导演——李南池,他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喜剧作品!

    何为伟大的喜剧作品?

    一部电影如果只是简单停留在故意搞笑上,那只能说是一部商业电影,喜剧的搞笑风格依旧难登大雅。

    只有将人文关怀汇入其中,才算是尝试走在伟大的路上。

    而只有将喜剧和人文关怀两个元素同时在一部片子里做大登峰造极,才算是伟大的喜剧!

    李南池、一个今年秋季才上大三的年轻人,竟然能拍出这样的一部作品,十分不可思议!如果说这是一位掌镜三十年的资历导演作品,那么都不会有如此惊讶。

    看看这部电影吧,群构的人物个个生动,种种手法信手拈来。这种把镜头如指臂使的能力,体现在一个尚未上大三的年轻身上

    睁眼看内陆吧!

    我们一直沉迷在港式喜剧风格的昔日荣耀中,殊不知,如今已经被一个内陆即将上大学三年级的年轻导演给超越了!”

    不少看完影片后的影评人,以不同复杂的心绪,表达着自己心中对于这部内陆喜剧片的震撼

    一湾海峡相隔的湾岛。

    从秀威影城回到家的苏志杰给自己冲了一包速溶咖啡,然后坐在电脑之前。

    新建文档,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着:

    “难以想象,大陆竟然孕育出了一部这样的作品。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大陆的影业发展宽容度超过了我的预期。

    为什么这么说,先看看三毛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吧。

    制片方给出答案:是一部‘儿童电影’。

    这样的定义,或许有其道理,影片本身不注重现实主义,但道具、场面和搞笑上,都做到了极致,很轻松的就能勾起人的捧腹大笑,有种看《猫和老鼠》的感觉。是的,我觉得,在搞笑风格上,这部《三毛从军记》可以给小观众们带来和动画《猫和老鼠》一样的效果感受,所以制片方说这是一部‘儿童电影’也没错。

    可是以成年观众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是在用夸大的滑稽去嘲讽畸形的现实每一帧画面,都是在无情的讽刺。

    这不仅拉扯着血淋淋的民国历史,而且透露出的种种官僚作风,现今何尝不是?

    所以我没曾想到,大陆的影视审查环境能通过这样一部高级黑的电影。

    我认为《三毛从军记》注定是一部黑色幽默顶峰的作品,甚至于我不认为作为三毛主创者的李南池还能够拍出类似高度的作品。

    因为,那个时期,也只有一个。

    至于直接来隐射相似状况的现实,嘿,别想了吧”

    黯淡的房间内,明亮的屏幕前,不少个影评人在不断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感受。

    不管愿不愿意,在三毛完成首映的这个夜里,诸多gat的影评人明白了一个事实:《三毛从军记》当得起“喜剧集大成之作”这个名头,至少他们从现阶段自家本土的片库中,很难找到跟其一较高下的喜剧作品。

    若说探讨艺术是文化人的事,那么业内人关注的则是票房了。

    这个深夜凌晨中,在文化人在奋笔疾书的时候,这些业内人等待着首日票房的数据统计。

    当然,他们并没有仅仅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三毛从军记》这一部电影上,暑期档电影已至,众多电影的票房成绩中,他们最多只是在三毛的票房成绩上停留一小会儿。

    “老板,票房数据出来了。”

    “多少?”

    “《天降外星》三千四百万、《三毛从军记》一千两百万、《黑果》八百万”

    “三毛在首日票房排到了第二?”

    听完电话里秘书的报数,华夏星影视的向总语气里有些惊讶,再怎么说,三毛在内陆已经播放近一个月的,滞后一个月登陆香岛,这还能位列首日票房第二位。

    秘书接着说,“但湾岛方面表现勉强,秀威影城统计说是只有三百万台币,那边也没有什么宣传,就是裸奔上架。”

    “行,我知道了。”

    向总也知道湾岛那边是个什么情况,推送三毛过去的时候,就是抱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念头,何况三百万台币,也不能说是蚊子腿了。

    挂掉电话后,向总打通了一个号码。

    “蔡总,三毛在你那边表现如何?”

    “挺好,单日八百万,妈港这边的上映影片中排行老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滞后内陆一个月上映还能有这样的数据,挺不错的。”

    蔡氏影视的蔡总也刚收到数据,这会儿听到向总的反馈,两方一对比,相差还是有些大的。这也没办法,毕竟妈港的人口和消费都不比香岛,观影潜力就摆在这儿。不过驻京办能以一个较低的授权费取得独家播映权,尽管签的是分成合约,但这样算下去,也是划算的。

    第二天一早,各大上映电影票房曝光。

    香岛,伴随着票房曝光的,还有刊登在网媒、纸媒上的影评报道。

    内陆影视媒体在关注暑期档首映电影表现时,蓦然发现,已经下架的《三毛从军记》突兀出现在港媒报道上。

 第236章服气自香岛来

    这些报道的第一波消息渠道,全是来自自家驻港办事处的反馈。

    但凡有些实力的内陆报纸,都多少会在香岛驻扎一个报社办事处,用于搜罗当地新闻用于上报。

    比如,《光大报》就是众多内陆驻港媒体之一。

    在报道反馈到国内媒体案头之前的两个小时前。

    《光大报》驻港办事处的员工梁培吃完两个包子,从人流涌动的湾仔湾,抱着一沓报纸刷卡进入大厦,随着前胸贴后背的电梯一路之上,来到十二层。

    这栋三十多层的高楼里,《光大报》办事处只租了十二层的两间办公室,共六十余平米的空间,而办事处一共有报社的五名员工,每个人平均办公面积是十二平米就这,每年要付出一百多万元港币的租金。

    “梁哥,我来帮你。”

    办事处外接待台前的一个年轻人看到梁培抱着一沓报纸走了过来,起身走了上来。

    梁培一路报上来的这些报纸,都是在报摊买来的,他每天进入大厦前就要开始第一份工作:购买主流港媒的当日报纸。

    进入办公室,早上简会办事处领导传达了一下报社总部发来的新闻要点,然后开始每天的照例的工作。两个人搜罗当地网络新闻、两人整理纸质媒体、一人负责后勤游走,领导则负责统筹。

    这些工作都已经是轻车熟路,很快他们就整理到娱乐版。

    “诶?好像分析三毛这部电影的报道不少,这已经是第三份报纸上出现三毛的报道了。”

    梁培面前展开的一份报纸上。

    星爷的照片被印在一旁,引用不少来自圈内知名影评人的报道,最后加上震惊的总结:“大陆天才导演,三次力作喜剧风格不断成长,最终在三毛中达到顶峰。”

    梁培此前是看过《三毛从军记》这部电影的。

    他们作为总部办事处的人,每个月也都是会轮流回内陆的。对于六月内陆的票房头牌《三毛从军记》,回到内陆的时候,都是有所耳闻或是观看过。

    对面整理网媒新闻的员工亦是出声道,“我这也是,你们听这标题名:后现代解构主义新王登基?”

    “还有我这:内陆喜剧王者的诞生!文章回顾的是从《地雷战》、《地道战》,到现在三毛这部电影里的种种搞笑镜头的拆解分析,洋洋洒洒大半个版面呢。”

    “这份《明报》上以三毛电影里展现的画面,对民国当时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探讨。”

    “不稀奇,早上地铁过来的时候,看到三毛的票房可是在上映电影中排行第二的。这网上暑期档的上映电影里,三毛的评分都破八了,比票房第一的《天降外星》高16分呢!”

    “”

    《光华报》整理报道的这五个人,初始时还在感叹又有涉及三毛的报道出现,但是当处处都是三毛的报道涌现后,看着看着就麻木了。

    麻木之中,还有些错愕的震惊。

    这就像是,老富商对于自家摆在柜台上的古董烟嘴儿无感,可是某一天出去旅游时,发现随身带来的烟嘴儿被当地人报出一个天文数字。

    “赶紧做一个三毛港媒集锦发回国内,香岛人看三毛电影,可以做一个专题!”

    办事处的领导进来,看着摊在桌上的一份份报道,随即吩咐

    不仅仅是《光明报》驻港办事处,类似的感叹和场景,还发生在其他内陆报社驻港办事处。

    这一早上,各办事处汇总起来的一份份报道发回到大陆的报社总部,一篇篇港人影评也被转载回内陆。

    也正是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

    红星厂内,团建回来的游戏部员工正在搬家入住三层轻钢别墅。

    挨着围墙的轻钢别墅的每一层都是公寓设计,平均三间卧室用一个客厅、阳台,年轻轻奢风,屋顶之上全由太阳光能板组成。

    此刻,这些年轻员工拖着行李箱,怀着兴奋的心情,领取了号码牌,将行李搬进自己的公寓房间。

    李南池站在窗户前,看着这些员工们拖着行李箱、抱着外面买来的锅碗瓢盆,入驻公寓。

    “咚咚咚。”

    陈婷敲门后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

    “老板,香岛的三毛第一天首播反馈很不错,幸亏咱们坚持的是分成合约。”

    说话之时,陈婷将两家影视公司的票房成绩反馈表递给李南池。

    “这年头,谁还会去签大包大揽的合约?”李南池说着,接过报表,瞥了一眼数字后,就把报告表往旁边桌子上一放。

    眼神中并没有多少波澜,港人的消费潜力虽然大,但相比内陆市场的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