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162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162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种仪式感却让她们欢喜。她们手上的红包,壳子是红星厂在京找印刷厂印制的特别定制版:

    红包整体大红色,一面绘着农历丁丑年的图案,写着“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影片名。另一面面中央则是红星影视的徽标,四周是红星厂的大门正面视角漫画水印,正面左侧封竖着刷着两行烫金楷体字——来自于红星的新年祝福,祝福语基本每封都是不同的,有摘录自成名诗句,也有一些美好的直白祝福。

    这样的红星厂红包,除非是红星厂员工,否则只有参演者能拿到,还得是一年一度的春节这样的特殊时节。

    一号摄影棚前的热闹动静,也惊动了旁边三、五两个摄影棚。

    三个摄影棚呈现出三角形方位,彼此相距并不远,尤其一、三两个摄影棚,中间就隔着一条小道。平日里稍有闲暇时,两个剧组的导演还会溜达到《电波》剧组,看李南池给演员讲戏、观摩红星摄影组的镜头动作设计,以此来学习。

    此刻又是深夜,影城里整体上一片安静,所以李南池所在的一号摄影棚发出的动静,可以很轻松的就传导过去。

    此刻,驻扎在这两个摄影棚里的两个剧组还在加班加点,敞开的大门里透射出一片光亮,不是有工作人员在走出走进,看样子是这个春节都不打算放假了。

    这会儿,因为一号摄影棚传来的欢呼声音,难免多看了两眼。

    听到远远传来的人声嘈杂声,两个剧组的导演不约而同的走了出来,以为一号摄影棚发生了啥事儿。

    出来站着观望了一会儿,眉头一挑,发现原来是《电波》剧组发福利了。

    两位导演看着此刻气氛欢快的《电波》剧组,想起金晚全影城配合《电波》剧组拍摄熄灯镜头,这种“一语调动一影城”的场面感?  让两位导演心中很有触动。

    李南池并不知隔壁两位同行正在观望,红包分发完毕后?  再次说道?  “好了,我本人再次祝大家一声新年快乐?  那,我们新年后再见!”

    所有影视器材封存进一号仓库后?  《电波》剧组在夜幕灯光下?  陆续散开

    晚上十一点出头时。在经纪人陪同下?  在机场等候回京飞机的张蕴雪,用手机发出了一条围脖动态——“来自剧组的新年红包,金年收到的最早过年红包,很喜欢红包上的祝福语。”

    配图一共三张:一张红包正面照?  一张背后照?  ,还有一张机场自拍照,动态下的定位显示着沪都红桥机场。

    该动态发出后不久,张蕴雪的粉丝旋即冒泡:

    “这是池大发的过年红包?还有这福利的?想去。”

    “剧组这是放假了嘛?”

    “雪宝这拍照的技术不行啊?  这字体反光得都快看不见了,红包壳子倒是挺漂亮的。”

    “光线角度不对?  实锤是本人所拍了”

    同走在回家路上,看到这条动态的纳馨也评论说,“机场灯太反光了,你红包上写的祝福语是什么哈?”

    张蕴雪在底下回复,“愿你走遍万水千山,归来仍是少年。你的呢?”

    纳馨回复,“像花一样,茁壮生长,永远向着太阳。”

    吉研冒泡评论说,“为什么是少年,改成少女不好嘛?”

    “妍妍,你的红包祝福语是什么?”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三位年轻小花,在一条围脖底下的互动,又是引来粉丝在评论区的大量聚集评论,由此,红星厂上面的红包祝福语,开始成为粉丝之间传诵的语句。

    “归零!”

    李南池驱车回家的一路上,姜苗苗罕见的没霸占副驾驶位,一个人坐在后排,开着后灯,手指按着计算器,每算出一个数字,就摁下清除键,计算器就发出清脆的“归零”声。

    不管是发奖金、还是发红包,每次这种零散的钱洒出去,姜苗苗都要摁一遍计算器,算一算这种福利支出是多少。

    这些支出,其实都统计在财务报表上。只是,她一个学艺术的,数学水平和李南池一样拉垮,看到财务报表就头疼。

    所以,想到的法子就是,随机抽取一个项目,将所知的支出给加起来,跟报表上的数据对一对。

    伴随着一路的计算器声音,接近零点时,李南池驱车驶入处于金陵路的家门,两人一路轻手轻脚的上楼。

    冲了个热水澡后,李南池准备往床上一倒,就看见姜苗苗双腿盘在沙发上,抱着计算器飞快的摁着。

    姜苗苗用发梢扫着下巴,叹息道:“咱们金天红包,发出去了九万二千块钱。”

    李南池不觉得多,“他们创造的,比我们付出的多。”

    姜苗苗本子往膝盖上一覆盖,“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金天收到的短信,全是扣钱的消息,这大过年的。哎,你别管我,让我缓缓。”

    “时间不早了,赶紧去休息吧,别忘了,明早要去崇明祭祖的。”

    说到这,姜苗苗将手里计算器往旁边一撇,期待得看向李南池问,“我明天跟我爸的车回去,你要不要跟我去姑苏玩一玩?你应该还从没去我姑苏的家吧。”

    李南池一想也是,这人在京城没回来也就罢了,在家过年不去拜访一下,有些不好,于是说,“除夕过后吧,陪家里过完除夕,初二的时候,我就去拜访拜访。”

    “啪!”

    闻言,姜苗苗在李南池的手心击了一掌,脸上显得很高兴。

 第324章 堂姐李七月眼神智慧的皮皮

    翌日,腊月二十九。时令小年,该地下过年。

    父亲李弘远开车,李南池和姜苗苗坐在后排,后备箱里全是贡品和纸钱,一路走上绕城高速。

    在绕城高速口,偌大的公路标识牌上滚动着限行政策:挺有意思,姑苏牌照可以进入沪都市区,而“沪c”牌照却无法进入市区,啧。

    汽车在通往崇明的长江大桥入桥口时缓缓停下,等待过桥的车辆密密麻麻,前方红蓝灯闪烁,一个个黄绿马甲在车流中进行着引流。入眼之处,太多出城的车了,目的各不相同,既有要通过长江大桥回苏北过年的,也有要回崇明进行祭祖的。

    排了四十多分钟的队后,才驶入过江大桥。

    眼角余光看到桥面两边的壮阔景象,李弘远感叹道,“这栋桥没建成前,以前我们这一辈要往来崇明,要么绕道,要么全得坐船,现在可算是方便喽。”

    嗡!嗡!

    姜苗苗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拿出来一看,就说,“我爸爸到了。”

    上了桥,老家就近了。

    进入高家庄后,汽车在一栋两层斜屋顶、青砖黛瓦,自带梧桐大院的老式民宅前停下。

    门口已经停了不少车,李南池瞥了一眼就知道是二伯、三伯家的车。

    姜苗苗也眼尖,知道庭院里肯定满是李家成员,所以拉开车门,腿就滑到车外准备溜。刚溜了一半,才想起还没跟“李大伯”打招呼来着,于是身体往后一倾,“伯伯,我先溜哈。”

    李南池一把揪住衣服边,“艾,这么急干嘛,我送你过去。”

    姜苗苗手摇了摇,“不用不用,就这几步路,我爸还在等我呢,我自个儿过去就行了。”

    说着,手还指了指院子里,里面人声鼎沸。李南池直接意会了,手就一松,姜苗苗人已经从车旁溜走。

    李弘远看着一对儿女的互动,见姜苗苗溜远后说?  “这丫头,挺活泼。走?  进门吧。上了大学后?  你有两年没回来祭祖了,人还是要有根的。”

    金儿既是祭祖?  也是给子女灌输祖上往昔的日子。

    李南池手捏着自家老子的肩膀,“知道了?  爸。您时常说?  做人呢不可忘本?  浮华不可忘根。我都知道的,可我这一年到头难得回次家,您不能一大早就要开训吧。”

    李弘远手一竖摇头笑道,“你这小子?  怎么?上了两次联播新文?  我还不能训你了?”

    “怎么会呢”,李南池捏着自家老爸肩膀,推着往里面走。

    一进了庭院,率先上来迎接的不是人?  而是堂姐李七月养的一条“人来疯”的二哈犬。

    尽管这条狗时常跟着李七月出没在不少家庭集体场合,可也从没见这货认过人?  见谁都是用“智慧的眼神”怼人。

    见二哈犬“哈哧哈哧”的要凑上来,李南池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抬脚——印象中这条二哈犬从来不记仇,也跟没记性一样。

    “吁~”

    李南池刚要下脚,一道悦耳的口哨声响起,刚要凑近的二哈旋即转头。

    堂姐李七月从堂门里出来就说,“小池,小池,你别踹!我可是才掏钱给她洗了澡来着,你别又给我弄脏了。”

    见铲屎的出来,二哈又欢脱的跑了回去,上蹿下跳着。

    李七月走上前,双臂抱着,眼神上下打量着李南池,“哎呀呀呀,到底成了贵圈大导,我的‘皮皮’都不能靠近了,见了我,也不知道叫一声姐姐?”

    “大哥,嗯?小池,也来啦。”屋子里的人都走了出来。

    李南池招呼,“爷爷,二伯、三伯。”

    “艾。”三个直系长辈点头。

    看着长房长孙,拄着拐杖的爷爷看着说,“到底磨炼了的,身上的气质成熟了不少。”

    三伯也感叹,“小年轻,还是要出去独当一面才能长大的。”

    都是自家直系长辈,无需端着,李南池接受着长辈夸奖,又一把掌箍驻人前欢脱的二哈狗头,使劲的揉毛。无法挣脱魔爪、眼神智慧的“皮皮”在熟悉的手感下,忽然想起自己以前的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个跟自己过意不去的少年薅自己尾巴来着!

    十点半出头,一大家子从汽车后备箱各自拿出祭品。

    先是上蒸笼重新回热,然后在老宅主堂摆上大圆桌、长条椅,一盘盘回热的祭品摆上,一应酒杯、筷子齐全着。

    桌子的正南方向,摆着一瓷实坛子,备着烧纸。

    烧纸钱,爷爷吩咐,“小池,去门口点几个元宝。”

    “好勒。”

    李南池从一大包“元宝”中拿出十来个,顺了一包火柴,在大门口的右边背着风点纸。

    见火点着,又朝着风后喊了一声,“吃饭喽,各位列祖列宗回来过年喽。”

    人一走进大门,一阵风卷过,将地上的灰烬卷走

    屋子里面的坛子里,火焰撩人,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皮皮怕火,远远的趴在梧桐树下夹着尾巴。

    待火坛里面的纸钱逐渐熄灭之际,从李南池开始,一个个开始在火坛前的垫子上跪拜磕头。

    小辈里,虽然李南池头上有堂姐、堂哥的年纪高出一头,可是这种严肃的家庭祭祖场合里,依旧是长房长孙为先。

    祖宅邀请完众先祖吃完饭,这还没完,还需要上几个主要的坟头用纸钱幔帐烘上一烘。

    爷爷上了年纪,腿脚不便,这实地上坟的事儿,就是三个儿子带着小辈代劳。

    等整个祭祖事毕,已经到了下午一点。

    李南池吃了一点东西填了一下肚子之后,空闲下来后,提脚离开里屋,准备往不远处的姜家老宅走。

    走到院子里,就看到堂姐养的“皮皮”,前肢往前走,后肢随着身体搭在地上往前拖,整条废狗绕着院子里的梧桐老树根打圈儿。

    “吁~”

    李南池也吹了个口哨,“嘿,傻狗,走,带你出去浪。”

    二哈抬头一喜,嘴里哈哧着白气屁颠屁颠的跟上。

    一人一狗大摇大摆走在路上,小走了一会儿来到姜苗苗家,入鼻全是熟悉的烧纸钱气儿。

    姜苗苗正坐在一板凳上,拿着牙签戳着什么东西往嘴里送,看到李南池过来,高兴的站了起来,“你来啦,诶,二哈犬,毛色好漂亮,哪来的?”

    这二哈一见眼前有东西吃,屁颠屁颠的就坐过去蹲下,智慧的看着姜苗苗。

 第325章 除夕合金弹头将出征

    “我堂姐养的,诶,姜叔好。”

    李南池上前拍了一把狗头,二哈回之以灿烂的笑。

    姜爸看到李南池,走过来笑着说,“小池来啦,我们也才刚准备吃饭,吃了没?忙晚了,不比你们家人手多。”

    李南池摇头,“刚吃过,姜叔你忙,不用管我。”

    一旁的姜苗苗也摆手,“是啊,爸爸你去忙吧,不用管我们的。”

    姜爸离开后,姜苗苗用牙签从盘子里戳起一个正冒着热气的饼,送到李南池嘴边,“你尝尝这个,很香糯的。”

    李南池瞅着牙签尖的食物问,“白皮红瓤的,包的是啥?”

    姜苗苗直接塞进李南池嘴里,“你吃吃就知道了,很好吃的。”

    李南池嚼了嚼,酸甜香,真挺不错。

    “怎么样?”

    “好吃。”

    姜苗苗展颜一笑,“当然了,这是我们姑苏的名小吃,我这个还是玫瑰馅儿的。”

    “汪!”

    二哈犬许是蹲坐等久了,也没见着眼前人有任何投喂的意向,开始不爽的张口叫。

    姜苗苗捏起一个往其嘴里一扔。

    这小饼才一个硬币大小,二哈大口一张,还没来得及合嘴嚼一下,就直接顺着喉管顺滑到胃里面。

    吃了个寂寞,二哈犬两只眼愈发懵,脑瓜仁儿明明感觉到有食物进口,可是还没来得及感觉一下,就消失不见了!

    “汪!”

    二哈又叫了一声。

    这次姜苗苗摇头,“给你吃一个就行了,这个你不能吃的,嚼也不嚼,小心堵在嗓子眼。”

    从姜苗苗老家出来,两个人在路上遛狗。

    寒风里,一张纸钱随着风在地上卷过来?  傻狗上去一嘴咬住,跟捡到宝一样的摇着尾巴蹲到李南池面前。

    嚯?  好家伙?  纸钱上的“0”一行都印不下。

    李南池吐槽着,“怪不得现在连城市墓地的价格都上涨了?  下面的通货膨胀怕是要吓死人,这纸片子都单张面额都印到不止一兆了吧?  这玩意儿天地银行也不敢收吧。”

    “噗这边收拾完?  我下午就回去了。”

    “嗯。”

    姜苗苗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儿?  “别忘了啊,你说初二去姑苏玩的。”

    “肯定”

    二十九的小年风,吹悠着漫天的白云压清梦。

    傍晚时分,李南池随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