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174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174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想要大放光彩,那这部片子就是不能没有【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这三首歌的,缺了这三首,影片本身的经典性将大打折扣,这是李南池不愿看到的。

    黄飞闻言,汩汩汩给自己酒杯里倒满一大杯。

    眼中感动的看向李南池,“池啊,我干了,今天我是你的人了!”

    说完,黄飞仰脖豪爽一饮而下,眼神之中的色彩,一切不言自明。

    姜苗苗忍不住肩膀一抖,一阵恶寒

    因为免费宴请吃得有点多,李南池和姜苗苗两个人在回去的路上拒绝了搭便车。两个人戴上口罩一边走路,一边作揉肚子的逆时针旋转状,一起消食。

    五月的晚风,吹拂着道路两旁的绿植,嗯,是一股汽车尾气的味道。

    走在路上,李南池突然说,“家乐似乎对陈婷有那么点意思。”

    “嗯?”

    “那家伙,打着跟我沟通【延安颂】这些影片音乐的名义,隔三差五的就往厂里面跑。”

    ——————

    “还有这事儿?”姜苗苗很诧异,“等我明天回红星厂,去找陈婷姐问问。”

    李南池呼出一口气,胳膊往姜苗苗肩膀上一搭,感叹道,“连家乐都主动开始追姑娘了,看样子这天气越来越暖,又到了万物xx的季节。吃的这么饱,好像应该运动运动,对吧。”

    姜苗苗身体灵活往下一蹲,从李南池的肩膀里挣脱了出来,后退一步,“你这个人,老有不着调的时候。哼,你别想占便宜,我要听妈妈的话,没有领证,不睡一张床!”

    “听妈妈的话?”

    姜苗苗眉头一挑,“嗯!怎么?”

    “不怎么,突然想起了一点旋律。嗯,你马上也要毕业了,这毕业的时候,送一个礼物给你吧。”

    “礼物?”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既然你论文ok了,那明天去一趟厂里吧,那兔征稿就快结束了,马上就是评比,我没时间,你去挑个头吧”

    这个五月,在红星影视紧锣密鼓的准备《电波》一应上架事谊的同时,历时半年的“少年那兔创意征集大赛”也进入收官阶段。

    姜苗苗回到红星厂后,那兔项目部旋即在那兔官脖以及红星厂官网之上刊登出一则截稿提醒通知:

    【还记得在去年十一月的冬天,那一些外焦兔带来的满满感动吗?

    还记得那个“笔尖创意、少年筑梦”的冬日约定吗?

    还记得

    在大赛正式启动后,我们就一直在关注着一个个前来报名的小可爱们。

    大赛开启已接近整六个月之际,截止到今日,我们已经收到了259份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参赛稿,其中最远的一份,来自于遥远的三沙岛

    目前,这些参赛稿都封存在那兔项目部的橱柜中,接下来将会集中审阅评比。

    在正式评比前,还有一周我们就将正式关闭接受通道,我们欢迎更多渴望讲述内心故事的小可爱们,将你们的笔尖故事邮寄给我们,红星那兔项目部,也将用双手,为你们编织出梦想的舞台。】

 第350章 梦想会回答生活

    这份截稿通知,除了经红星厂和那兔官脖发出,姜苗苗还让那兔项目组联系各地方报纸,进行了大量投送。

    海量的消息砸下去,就是要尽可能的让所有当初有志于参赛的年轻人知道:要交稿了!

    这一番动作。

    首先在舆论上,将社会众多的关注点聚焦了过来,他们回想起了红星厂在去年十一月发出的征稿大赛。

    时间总是能磨灭不少东西的,看到红星那兔的这份即将截稿通知,不少人才回想起去年十一月,红星厂以那兔创作为题材,面向全体18周岁及其以下少年,设下了高达210万的总奖金池。

    当时的一等奖是多少来着?

    好像是二十万吧!

    当时,不知道有多少舆论觉得狗日的红星厂钱不当钱,就是一爆发的狗大户,壕得连一个针对少年的比赛,单项奖都设置得这么高,这简直就是在破坏竞赛的生态。

    不过时如逝水,当时红星那兔竞赛掀起的波澜和震惊,在每日新闻大爆炸的当下,都慢慢的平复下来。

    但是现在,这一份截稿通知重新摆放出来,便再次将这个征稿大赛重新摆在了世人眼下!

    不少志在一试的年轻人,看到这份网络上流传、报纸上刊载的截稿通知,不管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还是野心勃勃雄心壮志,都开始将自己的参赛稿装入文件袋,送进了邮递公司

    徽省。

    池山的一个小县城,叮铃铃的下课铃声响起,这是这座县城里的唯一一所公办制初中学校。

    上午第二节课下,每天定点送来牛奶的车驶进学校,各个班的体育班委会下楼到牛奶车前领取各个班的班桶,班桶里装着每个班级的牛奶饮料。

    这些牛奶都是当地一家乳饮品厂提供,学校方面为贯彻上面的精神指示,通过学校财政出一部分、教育补贴出一部分、学生自己再贴一部分的方式,给每一个班级都每天定时定量的配送牛奶饮料。

    虽然不是纯牛奶,长时间喝进肚也会觉得寡淡,但这也毕竟是学校和上面的一番心意。只是,时间长了,这种牛奶饮料,也越来越少有人喜欢喝了,很多桶里的牛奶没人喝,只能在下午时候剪掉倒进厕所。

    刚上初一的女孩小馨,在一天的牛奶又要被剪破倒掉之际,都会从里面拿走五包,默默的塞进布包里。

    女孩脸上浮上一抹笑意,今天这些牛奶还是核桃味的,是家里弟弟妹妹最喜欢的口味。每当自己带回核桃口味的,弟弟妹妹都会喝得一干二净的。

    “艾,你们看,她又去捡我们不要的牛奶了。”

    “这种牛奶都喝,乡巴佬。”

    “不管她,诶,我听说今天那兔征稿大赛要结束了,也不知道谁能获得大奖呢”

    面对旁边同学的窃窃私语,小雅恍若未闻,这种声音她早就置若罔闻了。

    对于这个十三岁的姑娘而言,生活于她,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也不需要太多面子。

    老师同学们不解,甚至内心有鄙视也有看不起:“为什么要拿这些不要的牛奶?”

    而原因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字:穷!

    几年前,父亲在煤矿打工,却因坍塌事故而再也没回来。某一天起,妈妈留下一半的赔偿款,在一天夜里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留下的,就只剩下了爷爷和尚未达到上学年龄的弟弟、妹妹。

    这一半的赔偿款,在妈妈走后的那一天,就被爷爷分成三份存进了银行,成为了自己和弟弟妹妹的读书款。

    爷爷很凶,凶得除了交学校的一些杂费,从不肯动上面的一点钱,即便就是半个月都吃不到一顿肉,也即便是鞋子破了补了又补。

    所以弟弟、妹妹的脸上都瘦巴巴的,同学们不要的这些牛奶,小雅觉得自己还可以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解馋,不仅是解馋,这更是他们的主要营养来源。

    虽然仅有的生物课知识告诉她,这些牛奶饮料所含的营养成分少得可怜,但想着喝下去一袋就能积累一点营养,多喝几袋下去总能改善弟妹的面黄肌瘦。

    所以,即便知道自己拿这些牛奶会很丢面子,也会被同学看不起,可是小雅还是不顾眼色的这么做了。那些所谓的年少骄傲,于小雅而言,就是一件奢侈品。

    不过,小雅也有自己的傲气,每次她只会拿五袋,弟弟两袋,妹妹两袋,还有一袋留给爷爷,她没有订过牛奶,所以她也从没想过给自己拿上一袋!

    —————

    晚上放学后,走在长达四里的回家山路上,举着小手电,小雅一步一步的往夜色里走去,弱小的光柱影影绰绰的照耀前方的路。

    只不过,相比于平常,今天小雅的脚步有些匆快。

    回到家里,爷爷在扳柴,弟弟妹妹正蹲在灶台前帮着爷爷添火。

    小雅从布包里拿出今日份的牛奶,放在灶台上,“小奇小晶,这是给你们的。”

    “姐姐,是核桃味的呀,这核桃味的很好喝呢。”弟弟一把抓住,咬开后塞到爷爷嘴里。

    小妹晶晶贪婪的索吸着袋中的牛奶,抬头疑惑,“那些大哥哥大姐姐都不喝的嘛?”

    小雅没有回答,而是一板一眼的吩咐,“你们两个还有一袋留到明天早上,温热了再喝,晚上不许偷喝,不然又尿床了,知道吗?”

    “嗯,姐姐你快去写作业吧。”

    小雅回到自己的方寸小房间,关上门,拉绳打开头顶的吊灯,从书包里拿出一份从学校门卫爷爷那里得来的报纸,视线停留在豆腐大小的板块上。

    豆腐板块上面,正写着“那兔征稿大赛”的详细投稿地址。

    小雅拉开抽屉,里面静静的放着一个草稿本,旁边洒落着一大把凌乱的铅笔头。

    翻看画稿,小雅还记得,自己和弟弟妹妹,每周五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跑到县城一家商场的玩具区,那里每周五都会播放一个叫做《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动画吸引小朋友。

    从那个时候起,小雅就喜欢上了那一只兔子,这也成为了她心中一个隐藏的梦想。

    直到有一天,她意外的发现同学们在谈论关于这部动画的征稿竞赛。

    她不知道二十万是什么概念,也不知道十万究竟是多少,只知道这个数字比爸爸的赔偿款要多出了许多。

    小雅想要这笔钱,因为爷爷最近晚上老是咳嗽,她有些担心,可爷爷死活不愿意去县城的医院看一看,总是说喝一点水就好。

    或许,得到这些奖金就能帮助自己劝一劝爷爷。

    她也不清楚该怎么画故事,所以小雅就把这些年自己的经历画了出来,而这本漫画里的角色分配,就是——

    爷爷是一只有白胡子的老兔子,弟弟是一个小号公兔子,妹妹是一只更小号的女兔子。

    自己呢,是一只比公兔子还强壮、可以保护弟弟妹妹和爷爷的女兔子!

 第351章 李南池说我要这个七月

    黑夜下的生活里,总有很多人在负重前行着。

    小雅将自己的漫画稿仔仔细细用洗净晒干的废弃薄膜包裹起来,将自己的存钱罐从小木床下取了出来,从里面倒出了一枚枚硬币

    怀着梦想寄出参赛稿的不止小雅,另一座小镇的屋檐下。

    冷热交锋,给这座小镇降下了入夏以来的第一场大雨。

    一个老爷爷,顶着大雨,在行人匆匆的小镇街道走廊边,顶着大雨叫买着。行人匆匆,躲雨不及,稻把上红得滚烫的糖葫芦无人问津。

    “爷爷,喝水。”

    雨天里,一个男孩从背着书包匆匆跑进了屋檐下,男孩小卫从包里拿出热水,递给自己的爷爷。

    小卫脸上有一种充满期待的喜悦,因为就在刚刚,他将自己的参赛稿装进了快递袋,快递店的叔叔帮自己将报纸上的地址一个字一个字的录入到机器中。

    小卫的爷爷拧开瓶盖,喝了一口热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干裂开来的干粮饼咬了一口。

    看着从屋檐下滚落下来的瓢泼大雨,小卫的爷爷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今天不好卖啊,现在都喜欢吃什么草莓、芒果糖葫芦了,我们哪里有那个子钱去买那些个水果。”

    纵横沟壑的脸上,带着对今日份糖葫芦卖不出去的担忧。这种后山随处可见的山楂树、一年到头又便于储存的山楂果,就是小卫家获取生计的主要来源。

    “爷爷,葫芦架给我吧,我知道今天有一个补习班,里面有好多人,等他们下课了,肯定能卖出去好多的。”

    邮寄走参赛稿,小卫此刻整个人都有一种期待的活泼。

    他就想着,今天下大雨,在路边既然等不到往日的顾客,那自己就多替爷爷跑点路。到一个自己知道的补习班门口,等他们补完习,看到红糖葫芦,肯定愿意吃。

    男孩将伞插在稻把上,肩膀扛走有自己两个高的糖葫芦架,天空降落的雨没有淋湿糖葫芦,可小卫的后背很快开始往下流水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红星厂的大门前,有快递车陆陆续续停下,带来了来自全国各地年少梦想的邮寄袋。

    李南池让姜苗苗挑头,在那兔项目部成立了一个临时参赛稿审核工作组,开始将所有参赛稿进行编号排挡。

    一份份参赛稿开始络绎不绝,考虑到快递延滞等原因,审核组又发出一条补充通告,将此前简单的投稿期截止五月十号调整为“邮递日期不得迟于五月十号”,这样可以避免因快递延迟而带来的遗憾。

    对于截稿日期的调整,只是红星厂不断完善自己活动组织和策划能力的一个小细节。

    这些不断调整的细节,对于红星厂而言,这亦是一种成长。在此前,从没有对外与社会互动过的红星厂,现在就发现,原来举办一次对外活动,是有这么多细节需要去讲究的。

    红星厂一号仓,在姜苗苗带着人不断整理归档、审核参赛稿的时候,影视部也完成了《电波》电影片头插曲《延安颂》的导入。

    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影片基本完成,接下来就剩下了添加片头和最后的致谢。

    红星厂制作发行的影片片头以及末尾致谢都比较短,片头除了龙标之外,照例就单单是“红星放光芒”的红星logo搭配专属音乐,片末的致谢除了演员以及团队列表,也只是致谢了沪都影视城以及宝塔山景区两个拍摄场地提供方。

    片子前后贯彻完成后,在五月下半旬,李南池以红星厂的名义,向各大院线的负责人发出看片邀请。

    五月二十号,骄阳初显威的上午。

    红星厂门口,在十点钟开始,就陆陆续续有轿车停下。从轿车上走下了一位位院线负责人,西装革履,眼镜闪亮。

    这是红星影视厂第一次邀请院线负责人到公司举行看片会,而以往的三部作品,都是红星厂主动上门联络。

    “倒底是做大了啊。”

    京城幸福院线的负责人看着红星厂大门口颇有些感慨。

    众多第一次来到红星厂的院线负责人,看着红星厂门口的两块牌子,心中都有些唏嘘。

    这大门左右两侧石头立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