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268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268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花影史第四位单部五十亿成就导演。”

    “百亿俱乐部历时最短导演。”

    顺道的,因为李南池还有个导演的身份,上述这些新头衔的导演后面,还能再加上一个括弧,括弧里可以加上“演员”二字。而红星影视,也成为圈内成立以来营收能力最为恐怖的影视公司。

    看到这样的消息,圈子里不少从业者的第一时间反映就是:红星影视挣大发了!

    他们很清楚,《钢铁侠》是红星厂自个儿独立生产制作出来的。换言之,国内产生的这些五十亿票房,除了交换电影专项基金、税收和院线分成之外,剩下的就全要落进其口袋里。仅此这一战,红星影视得赚多少钱!

    羡慕啊!

    这羡慕之余,也知道红星影视的这种玩法自己只能是看看。

    模仿不来啊!

    倒不是一口气不能倒拾出一部电影的投资,只不过,自家盘口摆得太大,不像红星影视这么精简,甚至还有个提款机的沪上家族。

    这自家账面上要一下子挪出高达十个亿的巨额投资,除了有些吃力之外,更多是值不值得的问题。

    像红星影视这种自掏腰包、自摊风险的玩法,在圈内普遍看来根本就不符合风险分摊的原则。

    因为,谁敢保证自家出品的每部电影都能成功?

    没人敢下这个保证。

    可是,红星影视不仅敢这么玩,还愣是用一个个事实告诉他们,红星影视出品的每一部影视作品,就代表畅销。

    这就很让人绝望了!

    在《钢铁侠》在国内票房市场跨过五十亿元大关之后,当然,不少对于李南池的采访随之而来。

    不过,在各路媒体向红星厂外联部发出邀约申请之后,得到的回复却是:老板不在,暂时无法安排采访。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已经刷新个人票房纪录的国内最年轻成功导演,在整个《钢铁侠》的宣发过程里都是在外面游山玩水。

    换言之,人家在外面携美游玩的同时,就把钱给挣喽!

    意识到这一点,顿时,采访的热情变得索然无味。

    李南池不知道,自己远在江湖之外,却隔空在人前显了一波圣。在他收到内陆票房市场迈入五十亿大关时,身心是充满精力的与姜苗苗打了一晚上的架

    《钢铁侠》在国内票房市场达成五十亿新成就之后,国内舆论关注的焦点,就开始全部转换到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表现上。

    与此同时。

    国外媒体也对这部来自于东方、掀起的“钢铁热潮”予以了关注。

    当初的“三不”态度早已经失效了。

    他们未尝没有在各自的喉舌上对来自于红色东方的《钢铁侠》进行舆论抵制。

    对于这些媒体而言,一直以来,他们都欢迎好莱坞影片走出去大杀四方,但对于来自于红色东方的影片,一直是持有着拒绝的态度。“我可以到你们家去捞钱,但你不能反过来到我家来赚钱”,成为他们理所而当然的思维模式。

    只是,这次舆论的抵制,在《钢铁侠》身上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开始,这个狡猾的东方公司根本没有线下摆开擂台进行宣传,这让他们这些“执笔专栏们”没太关注。等注意到的时候,这部电影已经在互联网络上张开了声势。

    这声势一张开,再想去阻挡,就变得难了。众多喉舌的“执笔专栏们”发现这部电影中所大力突出的“机甲文化”,原本就根植于社区年轻人的心中,对比来看,竟比这部电影诞生母国,更具有文化土壤的市场!

    这样的发现,让执笔专栏们就很沮丧。因为一旦观众们形成固有认知,他们在想要去改变导向,就变得很难。

    更重要的是。

    但凡对《钢铁侠》否定到深处时,这些执笔人就会发现,自己就是在一棒子否定好莱坞影业一直在电影中惯用、且无往而不利的“英雄主义”。

    这些不甘心的专栏执笔走进影院后,更是发现《钢铁侠》的内核套路跟漫威工作室却是很像,似乎都是在塑造一种“超级英雄”形象。

    换言之,漫威所积累的那些“超级英雄”影迷们,都是这部电影的潜在观众!

    可要说是抄袭吧,又根本谈不上,完全不一样的角色,全新的故事体系,还有充满掩藏在面纱下的组织,都充斥着一种东方神秘的色彩。

    这让他们猛然意识到,原来,自家一贯擅长的利刃,成了敌人手上的一把刀!

 第552章 在线采访下一部计划(二合一)

    随着《钢铁侠》全球票房市场的起飞表现,感到“剧本不对”的不止是这些专栏执笔人。

    作为一系列超级英雄的制作方,漫威影业的首席执行官费奇同样感觉到挠头。

    他已经注意到,有不少舆论认为自家一以贯之的超级英雄套路,被一个东方公司给完全学会了,而且用华夏一句古老的话来形容,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让坐在办公室内的费奇,感觉到心绪复杂。

    在《钢铁侠》还没上映的一开始,他就觉得这部来自于东方的片子颇有创意。而在上映的首日,自己还特意现场看完了全场,当时他还在想着这个来自于东方的钢铁侠融入到自己的“英雄宇宙”可行性。

    那个时候,看完这部电影的费奇就有预感这部介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片子,应该会有着不错的创意表现。现在这么一看,自己还是低估了这种“机甲文化”带来的猎奇和追捧热情。

    同时,他也能感觉到,那个叫做“李南池”的年轻东方导演,似乎是在有意识的打造出一个基于东方背景所展开的英雄体系出来。自己打造出了“神盾局”,而这部影片中也出现了一个所谓的“龙焱局”的部门。

    这让费奇警惕。

    本来,他对于网传的“顶着漫威的市场前进”这种说法不屑一顾的。

    因为漫威的故事体系一路延展而来,从来就不怕来自于同行业者的模仿,这几十年下来,那些想要模仿着走相同路的影视商,都沉沙折戟。这些模仿都缺乏最根本的一个点:没有漫画ip受众基础!

    正因此,他不认为这个东方的影视公司能够成功打造出一个与“漫威英雄”对立的“东方英雄”体系出来。

    但是现在,这部来自于东方的《钢铁侠》在全球院线上口碑势头明显,自己也似乎小觑了“钢铁侠”这样一个角色所蕴含的魅力。

    费奇十分清楚,自家一手经营起来的“超级英雄”的这样一个文化的潜在市场有多大。他是很欣赏《钢铁侠》这部片子的创意和成片效果,但这绝不意味着他愿意有人进来分享自己一手做大的市场蛋糕!

    只是,费奇明白“钢铁热”的势头已成。除非是能有一部打擂台的荧幕作品才能够压低对方的讨论度外,荧幕外的打压手段已难有所收效

    这股“钢铁热”催生的同时,最受益的,自然是打造出这部片子的红星影视和参演这部电影的荧幕主角。

    “钢铁侠唐尼”、“小辣椒”等等角色,此刻在异国他乡的互联网论坛上,已经成为日常被讨论的角色。尤其是像东方神秘色彩浓厚的“龙焱局”,更是不少战忽们所津津乐道的对象。

    这种国际化热度带来的福利,李南池人在外面度蜜月还没有感觉,但在京城走通告的“小辣椒”饰演者刘澔存,已经有了直观的感受。

    眼下她的每场通告的邀请方报价,都在以直线往上攀升着。刘澔存感觉自己在还没有做好身心准备的情况下,就已经在往“国际影星”这条路上大步迈进着,这国际知名度一下就拉升到堪比国内那些“大姐大们”

    在这股“钢铁热”持续蔓延下。

    终于,在海外上映四周的时间、全球票房市场数字刷新后,除种花区以外的《钢铁侠》全球票房市场正式宣布突破三亿美元!

    消息传回国内后,所有人都明白,当初张国师的《长城》战绩,至此被超越了!华夏走出去的成功电影,至此头牌要换了!

    虽说已经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此刻成为现实,还是让许多人感慨。

    只是,这种感慨没多久,在李南池作为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刊登出现时,就全成为了赞誉。

    “新生代华语导演李南池,凭借军事机甲题材的《钢铁侠》,在国内华夏市场创下五十亿票房纪录后,在《钢铁侠》在全球票房市场也突破三亿美元!更是成为近五年来首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导演,上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导演是张一谋”

    “时代周刊评价李南池为东方最具天赋的导演,是东方‘卡梅隆’!《钢铁侠》是近些年华夏对外输出最为成功的一部影片,以红黄色机甲为鲜明符号的钢铁侠,在全球电影市场也掀起一股‘钢铁热’!”

    “”

    在李南池首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时候,像上述这样的大批量报道也随之而来。

    对于国内关注红星影视的影迷而言,这《时代周刊》的封面来得有些猝不及防,却又理所当然。

    当初,张国师因为《长城》三亿美金的票房创下华语影片全球票房的记录而登上时代周刊,现在一位来自于同一国度的年轻导演刷新了这一纪录,上封面也就不足为奇。

    而这封面照片,则是杂志社与红星厂事先进行过沟通确认的,选用的就是李南池在《钢铁侠》剧照中的无牌西装照片,潇洒而又帅气。

    “上周刊封面了啊!”

    “这风头,牛逼了。”

    “至此,唐尼就是池大,池大就是唐尼了。”

    “话说,池大上了封面之后,以前张国师是咱们国家电影的牌面,以后会不会换成池大?”

    “不大可能吧,张国师毕竟搞过国家项目。”

    “或许,在国内池大的资历还不足以支撑他成为国内导演的扛把子,但在国外,池大肯定闻名遐迩了。”

    “”

    当李南池的这张照片被刊登在新一期的《时代周刊》封面上时,来自于网友们的热议就开始络绎不绝。这种热议,基本都是聚焦于“李南池的导演地位”这样一个点上。

    很明显,即便不是导演圈、只是看热闹吃瓜的普通网友们也知道了一件事:经过《钢铁侠》这样一电影的战果,李南池的导演地位要拔升了;而红星影视,也会因此再上一个大台阶!

    在李南池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之后,随着一大波国内媒体报道的,还有对李南池的邀约采访。

    此刻,陈婷作为红星厂的首席对外联络官,旗下办公室的座机都快被不断涌入的电话打爆了。

    红星影视给仍在外面度每月的自家老板推掉了许多采访邀约,但总有一些邀约,不好拒绝。

    例如,隔着一个路口红绿灯的邻居央视家发来的采访。

    作为邻居,央视家知道这会儿红星厂的当家人还在外面度蜜月,所以在此前《钢铁侠》国内票房突破五十亿、跻身国内影史第四部达到这一量级成就时,他们就没有向其发出采访申请。但眼下这件事意义不小、每一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都是很值得采访一番的。

    对于红星厂而言,来自于邻居的采访,自然不好拒绝,而且人家不是打电话,还是特意的上门拜访。虽然这种特意上门,也只是一个红路灯加一部电梯的距离,但毕竟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的感情还是需要维护一下的。

    所以,这样一份采访申请经红星厂转呈到李南池这里后,李南池点头应下了。

    其实,游玩了大半个华夏的李南池和姜苗苗,在这四月之处,也准备回去了。这比起原来四月中旬再回去的旅行计划是提前了半个月的时间,但没办法,由于经常性打架,搞出人命了!

    姜苗苗最近一周都没怎么好好吃东西,吃了就吐,初孕反应有点儿大。家里知道姜苗苗出现孕吐症状后,也是发来的敦促回家命令,所以两人是准备提前结束蜜月计划,准备返程。

    在采访邀约定下后,双方便确定采访以“主持人远程直播采访”的形式进行,并在各自发声渠道上公布了这一消息。

    这是《钢铁侠》取得一系列成就后,李南池首次露面采访,消息一出,关注的人并不在少数。

    采访提纲也在不久后发到李南池的手机上,这玩意儿只是圈一个大体的框架,双方都在这个框架里自由问题和回答。

    翌日,当晚十点。

    李南池坐在房间里,耳朵里插上耳机,准备接受来自于央视新闻周刊的采访。

    姜苗苗给李南池的身边环境做了一个简单的布置:一只自家周边销售部生产的钢铁侠手办,几净桌面上放置一只盛水的玻璃杯,镜头照射不到的桌面放着一只平板,可以看到新闻直播的画面。

    准备完毕后,就开始静待采访。

    看着镜头之前的平板,李南池对于采访的开始时间有了一个准确的把握。看到今儿出镜的主持人,他也并不陌生,正是有着名嘴之称的白言松。

    很快,直播采访画面开始。

    一上来,主持人白言松对本周的重点事件照例是做了一个梳理,其中《钢铁侠》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按照时间线做了一个介绍,然后,自然而言的选定了本周新闻周刊的封面人物是李南池。

    片刻后,直播采访的对话随即开始。

    一开始的简单招呼之后,采访进入主题。

    白言松问道,“李导,我注意到《钢铁侠》在海外走出去的过程里,有个一开始的五天沉寂期,这样一个阶段,你有过信心上的削减么?”

    李南池摇头道,“没有,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口碑发酵的过程,这里会有一个滚雪球的阶段,所以一直保有着信心。”

    白言松接着问道:“常规而言,电影上映的剧宣过程都希望动静越闹越大,那您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近乎无为而治的自我发酵呢?”

    李南池答道:

    “嗯,我认为主动接受会比被动宣传要好,我们毕竟是主动走进他国的文化市场,那么他国观众就要有一个接受过程。这样一个接受过程里,我们倘若采取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