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63部分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63部分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可以说这是镜头借鉴,可是为什么之前没有导演想到呢?”

    王雨萱抿嘴,一会儿后才说,“或许,这就是他能获得亚洲新人最佳导演的原因吧。”

    “所以说,年轻人的脑子好使啊。”

    两人说话之间,大荧幕上的背景叙述已经全部完毕,剧情很快便小幅度展开。

 第121章金句与笑声齐飞

    高家庄被鬼子烧了个精光,这打击到了高传宝这个民兵队长手下队员的心气儿。

    这些民兵队员一身本事,心中想着去找大部队,希望过上“要打就打、要走就走”的生活。哪像今天,这鬼子过来扫荡,自己只能钻入地道躲着,这让他们感觉到很憋屈。

    高传宝一番道理开始扳正这些队员的心态,而这些道理全部都来自于持久作战思想。

    又红又专的大道理之下,观众席位上有观众嘀咕:

    “看个电影感觉像是回到高中近代史的课堂上!”

    “谁说不是呢。”

    “这些话感觉是出自《论持久战》的思想吧,感觉这一书在手,打遍天下无敌手。”

    画面一转。

    高传宝端正队员的思想后,林霞嫂开始上来端正高传宝的思想。老忠叔在村内召开支委会,开始树立起高家庄的持久作战方向:发动群众,在现有藏身洞的基础上,挖通各家各户的地道,完善高家庄现有的藏身洞体系,以加大群众藏身的安全性。

    方向定下来之后,热火朝天的地道挖掘工作随之展开。

    王雨萱看着大屏幕说,“汪前辈,很有点《地雷战》里面全村总动员造地雷的场景,很像啊。”

    “看了这一刻钟,这片子基本稳住《地雷战》的口碑了,时代质感呈现的很好,拍得一如既往注重细节,还记得开篇那个庄子被鬼子捉走了许多人么?”

    “嗯。”

    “你看,李南池在高家庄召开支委会的这一段,将此前庄子居民被鬼子抓走的原因給交待了出来。被抓走不是因为地道不给力,而是高家庄此前根本没有地道,只是村民自发挖的藏身洞。经过血与火的教训之后,这才形成地道对敌作战。”

    王雨萱脸上呈现出了一股回忆的神色,然后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说,“很丢脸哎,我作为一个影评人,刚才都没注意看。”

    “所以啊,这样的细节前后拍得滴水不漏,按照目前铺开来的故事线和节奏拍下去,是可以复制《地雷战》的辉煌的。”

    “就是复制嘛?”王雨萱小声的嘀咕着,她不相信一个年方二十的新锐导演,就只会去复制前面的成功。

    与此同时,在其他的大型影院中,还有很多影评人,包括一些在国庆档竞争的同行,都在关注这部片子,关注李南池这个新人能否维持住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的荣誉。

    作为这个年轻人获奖后的第一部电影,能保持水准,那就彻底说明他不是昙花一现,是彻底有资格立足知名导演圈的。现在,顶着姊妹篇宣传身份出道的《地道战》就呈现在他们挑剔目光的面前。

    大屏幕上,此刻正放到各种地道知识,诸如可以防水防毒的地道设计,各种设计巧妙难以发现的地道口。

    尤其是当民兵队员之一的大康延着妇女队挖的地道走上去,沿着出口出来时,一张驴脸怼了过来,原来这地道出口竟然是设置在毛驴食槽下面。

    小毛驴眼睛天生带笑,人脸和驴脸相互对视的一刹那,引起了观影现场诸多观众的哈哈大笑。

    这是《地道战》播放至二十分钟时,一场无差别、不分年龄性别的大笑。坐在一起就算是彼此不熟悉的陌生人,很多都会在此刻笑着吐槽一两句。

    “哈哈哈,毛驴说:吓老子一跳。”

    “我觉得驴应该在想:卧槽,特么老子吃饭的家伙漏了!真砸了老子饭碗。”

    “不对,驴应该说:马德,老子不是真的人,你是真的狗!”

    “”

    这种观众反馈之下,这些一同追逐国庆档的同行们扪心自问,将这些明白描述在资料中的历史事实以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出来,自己好像做不到。

    然而,这声笑并不是观众看着笑场的结尾。

    画面一转到鬼子和伪军的据点。

    山田和伪警察汤丙会正在商议如何针对高家庄、赵庄的游击武装。

    一波需要自己领悟的名台词来袭。

    尤其是山田和汤丙会两个人站在门洞之下,山田说:

    “啊,汤司令,你的,真正的军人不是,战术不懂,嗯!”山田一指自己的脑袋,“八路的,这个,嗯,狡猾狡猾的。”山田手一摊,“白天的出发,嗯?”

    汤司令恍然大悟的颔首,没有台词,但无声胜有声。

    山田开口说“真正的军人不是,战术不懂”这句话时,底下的观众就被这种日式中文的台词设计给逗笑了。

    笑得过程中,认真看的观众,已经明白了山田所说的意思。山田的意思是白天出发动静太大,八路很警惕,皇军伪军白天过去就是白给,得晚上过去才不会打草惊蛇。

    只顾得笑的观众,则不得不请教旁边看明白了的观众,才弄明白了山田言语中未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

    还有一些没看明白观众,也没有开口问人,因为他们已经做好准备来二刷了,这些言语留白的地方,只有自己看出门道那才有意思。就冲刚才这鬼子汉奸的一番对话,就值得再来刷一遍。

    时间来到晚上,鬼子和伪军悄悄而来。高家庄外九龙河山的石桥和夜空高悬的明月相互映衬,九龙河面波光粼粼。

    这如水的夜色之下,山田和汤丙会带着鬼子和伪军趁着夜色来到高家庄外的围墙垛子后面,荧幕上,山田拿着手电的山田叮嘱众人:

    “你们悄悄的进村,嗯,打枪的不要!”

    观众席刚刚止歇的笑声和探讨声,被这一句台词再次逗起笑点。

    明明的这就是一部严肃正经的抗战剧,没有恶搞,没有雷人举动,但就是能在正儿八经之中,通过特色的台词和人物表情设计,在不经意之中撩起你的笑点。

    观众席上,汪影评感叹道:

    “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啧啧,我有预感,这句话会成为金句,至少会成为《地道战》这部片子的代名词。”

    “汪前辈,一句话就能成为金句?”王雨萱有些难以置信,何为金句,那是可以经常挂之人口的。

    “这不是寥寥十个字就勾勒出山田狡诈形象的问题,以后你在这个行当里时间做长了,就会有这种直觉了。嘿,这两部电影,至少可以奠定李南池在国内日式中文台词领域的地位无疑了。”

    后排座位上,黄飞对着李南池小声的说道,“看到这里,我要恭喜你这部剧肯定大卖了。”

    黄飞没有参与《地道战》的拍摄,今天的这场观影,他也是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的完整版,他也笑场了很多次。

    李南池哈哈一笑,“哪到哪儿,鬼子进了村,马上老忠叔要领盒饭了,地道作战这还没正儿八经的开始呢!”

    “哎,你这就不道德了,剧透伤人品的。”

    “好,你继续看,接下来的场面只会愈发的精彩。”

 第122章 观众心情跌宕起伏

    如李南池剧透所言,悄悄进村的山田被巡村的高老忠发现。

    因为老忠叔的冒死报信,高家庄众人提前听到钟声钻入了地道之中,这让悄悄进村的鬼子伪军是一根毛都没找到。

    悄悄进村却算计落空的山田站在槐树之下,愤怒之下,一声“切开!”命令,所有鬼子汉奸们,开始在整个高家庄地域内进行翻箱倒柜的挖地三尺。

    鬼子汉奸拿来铁锹和铁铲,按照山田之命,大张旗鼓的要挖地三尺,坐在底下的观众能感觉到一段高潮即将到来,眼睛一丝不苟的盯着屏幕。

    果然,一个鬼子炸烂一个不起眼的水缸之后,发现水缸底下出现了大洞,这是一条地道的入口啊!

    这就被发现了嘛?

    由藏身洞改造后的地道就这两下子?

    看的不仔细的观众觉得一开始那些地道入口的镜头画面也不过如此嘛,这不就被鬼子给找到了,等着被鬼子伪军挖地鼠吧。只有看的仔细的观众已经将前面地道设计之初就有“防火防毒防水”功能给联系起来。

    但无论是看好还是不看好躲在高家庄地道里面的群众命运,现在鬼子发现了地道入口,他们都期待接下来鬼子对付地道的举措以及高家庄民众将如何应对。

    首先是烟攻。

    鬼子点燃一个大火把扔进水缸底下的地道口,然后开始往里面填土,一股烟雾冒了上来,很快被泥土覆盖住,烟出不去,自然就往地道里延伸。

    同时,屋外的鬼子伪军们也开始沿着发现的地道口不断的刨土深挖,一副挖地三尺也要挖到地道的姿态。果然,沿着地道口,鬼子伪军们成功在屋子外挖到了地道。

    底下观众的一颗心提了起来,因为镜头下挖断的地道内,就躲着高家庄的民众。

    鬼子真就挖到“地鼠”了?

    如法炮制,鬼子伪军们又点燃了一个大火球推了进去,然后用旁边的水缸给堵上,他们想用此法将躲在地道里面的群众给逼熏出来。

    一股股呛人的浓烟开始沿着地道往里面蔓延,躲在里面的群众们纷纷被呛着不断咳嗽,这个时候,高传宝维持着地道内的秩序,民兵队和妇女队用破被子堵住自己所蹲的地道口。

    外面的鬼子见烟熏没逼出人,又开始用水淹,同时在外面让伪军发起心理劝降攻势。

    很快,民兵队员们小腿就淹没在水中。

    局势朝着高家庄群众们不利的一面发展,三个主要地道洞口被鬼子找到一个不说,还被鬼子沿着地道口挖开一段地道,而困在地道内被鬼子烟熏水攻的民兵队员们则被困在狭小地道内,毫无用武之地。

    底下的观众们显得有些焦躁。

    “这地道修的是个啥啊,就是缩头乌龟,没有《地雷战》那么快意恩仇,说炸就炸。”

    “确实,只看到鬼子压着高家庄在打,一点也没看到能还手的可能。”

    眼前的这些画面勾起了观众的憋屈暴躁情绪。

    仿佛是回应观众的情绪,地道里的民兵和妇女队们来到还没被发现的灶口地道洞口。

    而此时的灶台前,几个伪军正在帮鬼子烧火做水煮鸡,锅里面三只白水鸡在滚水里翻滚着,镜头前还有一个鬼子正满嘴咧笑的不断给鸡拔毛。

    观众们暂时压下刚才心中浮起的憋屈情绪,看样子民兵队要从灶台打开突破口,而鬼子伪军正在这里拔毛烧鸡,所有人明白,眼看这是有事要发生啊。

    果然,大荧幕上,高传宝和林霞嫂两个人在灶台下的地道里商量过后,决定从眼下这个地道口出去看一看地面情况,要是有鬼子就出其不意打鬼子伪军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底下的观众身体都微微前倾,他们很好奇,鬼子在锅边吃鸡,而高传宝要从灶台的地道口出来,这两者之间会发生什么?

    没有让他们多等,荧幕上的高传宝先是咬牙用力将挡在地道与烧膛肚的隔板拉开,烧膛肚里的草木灰倾泻而下,草木灰滚滚中,高传宝顶到铁锅之下。

    镜头一转,一个鬼子一脚踩在灶台上看着铁锅里面的水煮鸡,另一个鬼子则是蹲在地上,撅着屁股烧火。

    这一刹那,铁锅被高传宝掀飞,整口铁锅掀倒在蹲着的鬼子头上。

    “呀咿~”

    蹲着的鬼子屁股如坐了火箭一般,惨叫着往后一跳。

    在这两个鬼子被惊得一跳的时候,高传宝手持双枪,一枪一个毙掉正在做烧鸡的两个鬼子。

    “好!烫死狗日的!”观众席位上传来一个激动观众情不自禁的呐喊,刚才被烟熏水攻所产生的憋屈情绪在这一瞬间都一散而空。

    诸如此类的情绪反馈不在少数,很多观众拍手称快,觉得地道战的威力这时候才反馈出一角嘛。地道不仅是可以用来藏身的,而且还能用来进攻的!

    观众情绪反馈的同时,荧幕剧情在继续播放。

    地道里的群众们通过地道口进入这间占领的屋子,捡拾砖头开始堵住屋子窗口。

    这是变成负隅顽抗的节奏啊,虽然眼下二狗子和鬼子在循着刚才枪响的方向四处搜寻民兵所在房屋,还没锁定众人藏身的这间屋子,但按照眼下鬼子寸土寸土搜寻的力度,被发现就是迟早的事儿。

    就在观众们一颗心又提了起来的时候,镜头再转到高家庄外面。

    赵区长召集了区小队、附近马家河的民兵等一众游击队伍,准备用麻雀战术去骚扰敌人,策应庄内的群众撤离。

    有援军了,观众提起来担忧高家庄命运的一颗心有了些安慰,但很多观众们的大脑里同时念头一闪,麻雀战术是什么?

    这个名词很多人都听过,但真要说出个丁卯来,那就张口无话可说了。

    带着这种念头,他们想看看这部电影里是如何用镜头来解释的。

    大荧幕上,一人吹响号角,一小队人马在高家庄外的一颗柳树枝条上挂起了一串炮仗,用铁盒子兜着,噼里啪啦的营造出部队打过来的动静。

    片刻后,又一声号角响,另一个方向的游击队员们急促的敲起了大鼓,同时用木杖支起炮仗放得高高。

    旁白的声音响起,来解释战场上游击队员们这些种种迷惑行为。

    看上去像儿戏,但就是这些把式,却可以用来迷惑敌人、扰乱敌人,土办法也能把正在庄内肆虐的鬼子搞得晕头转向。

    旁白的声音停止后,伪警察汤丙会也以局中人的角度,向自己的顶头上司山田解释起我党军队军民融合难以辨认的厉害之处。

    面对外面的“打枪”声音,汤丙会猜测有可能是庄内的土八路通过地道溜出去了,主动要请缨出去对付。

    山田同意了,一个人站在房屋平台之上,双手插于腰间,看着自己的人马在庄内不断掘土,颇有些庄子尽在手的掌控感觉。

    而此时,镜头从平台上的山田转移到高传宝和一众高家庄群众藏身的屋子里。

    窗沿燃烧着火苗,映衬出高传宝坚毅的脸庞,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